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321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docx

炼化厂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海南

海南炼化工作船码头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施工条件

海南炼化工作船码头工程,位于炼化厂西侧,在已建防波堤的南面,施工坐标为x=21866523.065y=621731.481处垂直于堤轴线,往南为工作船码头钢引桥36m,紧接着是重力式沉箱50m码头,前沿起坐标x=2186523.065y=621727.4,终x=2186523.065y=621727.481,顶面标高+6.0m,底标高为-5.2m,港池水深-4.8m。

此码头地貌由东往西平缓倾斜,地表海滩呈现岩块和成群孤石。

此码头水域交通方便,均有现存的公路水道直到施工现场。

但在拟建区域水深较浅,必须从五千吨级的调头区不足-3.0m水深的拓深航道进入港池,然后沉槽开挖基床。

预制场地利用原五千吨级沉箱预制厂及滑道。

但需要清理,加宽和延伸滑道和加厚面层,才能使用。

自然条件

一、气象

洋浦白砂村气象站设于1976年,地理坐标N19°44′E109°12′。

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和分析其气象要求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24.7℃。

7月份气温29.30℃,极高气温38.5℃,1月份气温最低,日平均温度18.9℃,极低气温7.3℃。

一年中极端最高气温≥35℃,月平均18天。

2、风

年平均风速3.6m/s,常风向为ENE频率为22,常风向为NE频率为18。

10月份至翌年4月盛行NE向风,6-8月盛行NW向风,尤其以7、8月活动频繁。

推算30年一遇最大风速35m/s以上,台风期伴随有暴雨和大浪。

3、降水

本区受季风影响,旱雨季节分明。

一般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7、8月降水量最多,12、1月雨量最少。

年平均降水量      1113.8mm

年最大降雨量      1434.9mm

年最小降雨量      739.0mm

月最大降雨量      184.2mm

4、雾

年平均雾次数为34.8天(其中浓雾为16天)。

年最多雾69天,雾出现最多在12月至次年4月

5、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为82,最小为26。

6、雷暴

本港区为雷暴多发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114天。

二、水文、水位

1、潮汐、水位

1996年12月3日在本港4km长地村小海湾和洋浦湾内干冲码头上设标高水尺,进行人工同步观测,观测时间从1996年12月8日-1997年1月8日共31天,为利用洋浦老港较长时间实测潮位资料进行推断计算结果,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为国家85高程以下1.48m。

2、潮位

最高潮位:

   4.1m

最低潮位:

   0.28m

平均高潮位:

  2.80m

平均低潮位:

  1.17m

平均潮位:

   1.98m

平均潮差:

   1.88m

最大潮差:

   3.64m

平均涨潮时:

  12.2h

平均落潮时:

  9.6h

3、设计水位(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设计高水位:

  3.64m(高潮累积频率10%)

设计低潮位:

  0.69m(低潮累积频率90%)

极端高潮位:

  5.27m(50年一遇)

极端低潮位:

  -0.49(50年一遇)

三、波浪

1、港区波浪

常浪向:

  SSW向

次常浪向:

 NNE和NNW

强浪向:

  NNW波高 m

次强浪向:

 N波高 m

2、设计波高(50年一遇波要素)略

四、地质条件

第一节

本工程根据钻探揭露,场地上部地层为全新统海相沉积物为冲填而成的细砂层,下为更新统玄武岩风化层,下部地层为下更新统海陆交互积以中粗砂与粉细砂互层为主,局部为粘性土混砂层。

第二节、工程特征和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地貌由东向平缓倾斜,地表海滩呈现岩块成群的孤石群,在测量水深时据初探结果与陆上基本一致。

工程船码头由钢引桥、沉箱墙身和现浇砼胸墙组成。

第三节、工程特征

本工程小、工期紧施工中形不成流水作业,只有一个工序一个工序的进行,在基床开挖时局部存在炸礁。

炸礁是制约工期的关键问题,同时涉及到诸种船机在施工时应认真组织、精心施工。

 

 

第四节、工程数量

序号

项目或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项目或名称

单位

数量

港池航道开挖

 

 

面上工程

 

 

1

开挖Ⅱ类土

m3

13509

1

6%水泥稳定层

m3

58

2

炸礁清礁

m3

9007

2

码头面C30砼

m3

69.6

码头工程

 

 

码头设施工程

 

 

基床工程

 

 

1

150KN系船柱制安

6

1

基槽开挖

 

 

2

系船环

0.2

开挖基槽Ⅱ类土

m3

5350

3

护舷工程

 

 

基槽炸礁清礁

m3

5349

购安护舷DA-A300*3000

2

2

基床抛石

m3

2621.3

购安护舷DA-A300*2500

9

3

基床夯实

m2

923

购安护舷DA-A300*2000

8

4

基床整平

 

 

购安护舷DA-A300*1500

3

基床细平

m2

786

4

预埋件

2

基床极细平

m2

804

5

钢栏杆

 

 

5

基床护面

 

 

钢栏杆制安

40

栅栏板预制

m3/块

48.2/24

钢栏杆防腐

m2

120

栅栏运安

24

钢桥台基

 

 

墙身下部工程

 

 

1

现浇钢引桥C40砼

m3

163.8

1

沉箱预制

m3

860.7

2

拆除12t栅栏板

12

2

沉箱钢筋

120.498

3

复原12t栅栏板

12

3

沉箱运安

9

4

钢引桥基础抛石

m3

725

4

沉箱内填砂

m3

1862.2

5

1.0-1.2t块石棱体

m3

212.4

5

沉箱回填碎石

m3

61

6

100-150kg护底块石

m3

136

6

沉箱内填二片石

m3

86

 

 

 

 

墙身上部工程

 

 

 

 

 

 

1

现浇C40砼胸墙

m3

980.2

 

 

 

 

2

胸墙钢筋

107.8

 

 

 

 

3

胸墙内填砂

m3

598.9

 

 

 

 

4

墙内填碎石

m3

108

 

 

 

 

第二章 平面布置

第一节、概述

根据四航院海南炼化项目部提供的已建防波堤的南侧,从防波堤后端部开始至262.5m,布置沉箱和栅栏板预制场地及沉箱出运的滑道。

又通过四航院提供G3、A3和A′6的坐标,经测量复核符合规范规定后进行工作船码头的测量放样。

原30万吨水工建筑物的交通砂石料临时码头,为本工作船码头的材料出运码头。

第二节、平面布置

1、预制场地布置(参见附后图工作船码头预制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从堤根开始顺着防波堤方向往西72.6m宽22m经清理整平,北侧为材料堆放场地,南侧为钢筋模板加工场地,在中间安放两个集装箱,作为现场值班和工具房,搭盖工棚200m2和流动机械停放场地。

2、从73.5至93.5的预留栅栏板预制堆放场;从93.5至182.5为9个沉箱预制场,南侧为来往机械和人员通道,在每个沉箱底模的四周相距底模1.15米,预埋槽钢作为安装模板顶卡之用。

在底模的四个角低于底模70cm,由钢筋砼浇注四个坑作为出运沉箱千斤顶安放顶升之用。

第三章 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一节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

根据功能及结构情况拟将工作船码头工程划分如下:

工作船码头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工作船码头工程

1、Δ基础

1.1基床开挖

1.2基床抛石

1.3Δ基床夯实

1.4基床整平

1.5栅栏板预制

1.6栅栏板运安

2、Δ墙身结构

2.1Δ沉箱预制

2.2沉箱安装

2.3沉箱内回填砂石

3、上部结构

3.1Δ现浇砼胸墙

3.2沉降缝

4、回填及面层

4.1胸墙内回填

4.2面层基础6%水泥稳层

4.3面层砼

4.4伸缩缝

5、码头设施

5.1钢引桥桥台

5.2系船柱制作与安装

5.3护舷购置与安装

5.4系船环

5.5铁栏杆

5.6护轮坎

第二节、技术规范和标准

1、《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0-98

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3、《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

4、《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局部修订

5、《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

第四章 施工组织机构

第一节 组织机构

我项目部是中海工程建设总局直属项目部,是国家一级施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有多年水工工程的施工经验,根据本工程需要组成中海工程建设总局洋浦炼化项目部其组织机构如下

 

 

第二节 配备人员结构

本工程配备各类专业人员

 类别

职称

工程类

合计类

经济类

技术工人

高级工程师

1

工程师

4

助理工程师

1

会计师

1

助理会计师

1

经济师

1

辅助工

60

技工

40

小计

6

2

1

100

第五章 施工顺序及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概述

本工程施工比较集中,水上和预制工程同步进行,工期紧、码头轴线短、施工面狭窄船机进退场频繁,必须认真组织、精心施工,应作好船机人员的调配工作,使各工序有条不紊的生产,才能圆满完成该码头的施工任务。

 

第二节 施工顺序

 

 

第三节 施工测量

根据中交四航院海南炼化项目部提供的控制点G3 x=2186385.426 y=622069.188和A’6 x=2186453.937y=621938.835及备用点A3  x=2186559.877 y=6219953.979,用全站仪测量相互复核闭合符合规范规定后,通过三点测出码头的起点G3-1,然后测量码头的纵横各控制标点,并树纵向和横向的三对和四对控制标志。

 

码头位置立标示意图

第四节 工作船码头主要施工方法和控制标准

一、航道港池和基槽挖泥

挖泥前向当地海事部门申请发布航行通告,树立纵横标志和水深尺,复测水深结果计算出挖泥深度,经初测水深时发现原地面,除了砂就是孤石,根据开工后的开挖情况,确定炸礁重度。

1、航道港池、基床挖泥

本项目工程量约3.5万方,用一般8m3的重斗挖泥船配两艘300-500m3的自航泥驳,平均每天2000m3的挖泥量,需要20天的时间,如果在开挖过程中,发现有岩石出现,工期会相应顺延。

根据复测的水深,必须从5000吨泊位的港池开始,不足3.0m的应从-3.0m水深浅挖施工水域至-4.8m,然后沉槽开挖基槽。

在开挖时根据控制标志分幅分段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要勤打水、常对标防止多挖和漏挖,挖至设计标高时校核土质,若有异议会同业主、设计、监理研究解决。

2、炸礁

本工程(包括航道港池)估计12500-14000方,水下爆破采用一艘船上装有2-4钻机,水上钻孔,每钻完一排或一个孔,均要移船一次。

钻孔船的定位一般采用纵横标,或GPS定位进行控制,当岩面上有一层软复盖层需用套筒钻孔,当套筒沉入岩面上,把套管扣到船舷上使钻孔船免受潮汐和风浪的影响,并可防止淤孔。

当钻完一个孔,潜水配合把备好的炸药,沿钻杆中放入孔中并把导爆索浮出水面,并联总爆索以便成片一次爆破,一般使用都是胶质炸药,在起爆时所有船移到警戒线以外才用电起爆,爆破完毕后,并经检查完无异常。

抓扬式重斗挖泥船进入清礁,由开底泥驳装运至指定的地方抛放。

开挖泥和炸礁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挖泥、炸礁超宽、超深,注意观测基槽回淤情况;

②、挖泥过程中应勤打水、常对标,避免漏挖和超挖,经常检查水尺上的水位数与水文旗是否相符,若不一致应及时纠正;

③、基槽开挖深度较厚的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厚度视土质情况而定;

④、基槽开挖至设计深度时,应对土质进行校核,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要求不符,应会同业主、设计、监理工程等研究解决;

⑤、水下爆破时应事先作好安全警戒工作,确保爆破安全;(另附水下炸礁施工方案)

⑥、基槽航道开挖完后及时验收,基槽及时抛石,以防回淤。

如因故未能及时抛基床石,在抛石前应复测断面,若有沉积物应排出后才能抛石;

⑦、基槽开挖清淤泥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平均

4-8m3抓斗

Ⅰ、Ⅱ类土

0.8

Ⅲ、Ⅳ类土

0.5

2

每边平均超宽

4-8m3抓斗

Ⅰ、Ⅱ类土

2.0

Ⅲ、Ⅳ类土

1.5

岩石地基水下基槽爆破开挖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1

平均超深

0.5

2

平均超宽、超长

1.0

 

⑧、水下爆破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GB6722执行。

港池航道基槽开挖完后,经测量、验评经监理签认后,方可进入基床抛石工序。

二、基床抛石

基床抛石用10-100kg的块石,并注意级配

⑴、石料质量要求

1、水中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50mPa。

2、未风化不成片状无严重裂缝。

⑵抛石顺序与分层

基床抛石应进行检查,有无回淤和塌坡,一旦发现应立即组织清理,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组织抛石船进场抛石。

本码头由南往北进行,先初抛后补抛,其超出基床面最高不得大于200mm。

本码头采用民船30-50吨的六艘浅舱船,将临时码头已备好的块石,用3m3的装载机装上民船运至基床处定位抛石。

抛石要点:

1、导标位置准确垂直,确保基床平面的位置和尺寸,特别是基床顶宽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2、初抛和补抛相结合,顶面在-0.5~-0.8m的补抛,初抛一般为

±30cm,细抛0-30cm。

3、抛石前应试抛掌握块石漂流方向和距离,确定船的定位。

4、勤测水深、常对标;防止抛偏、抛高经测量验评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并由驻现场监理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三、基床打夯

本码头基床厚度未超过2.0m为一层夯实,因补3m宽栅栏板,夯实宽度基床顶面各边减少1m,数量1350m2采用200吨方驳,上15t吊机、夯锤4t、落距3m,每锤夯击能≥120KN.m纵横向相邻压半锤两遍,每点夯击八次。

夯击遍数由试夯确定。

方法如下:

1、试夯选择10m与正常夯宽度一致。

2、试夯范围选择3个断面1m测一点,试夯前后各测一次,计算的平均沉降量差不超过3cm,则为施工正式的夯击能和遍数。

3、打夯的船机,夯锤设备的操作方法与工法要求一致。

4、当夯实点抛石的面积超深大于0.5,面积大于1/3构件底面,应作补夯处理。

5、在船上设置标志,用安在吊杆上的夯点指示杆控制每移动一次船的夯点位置。

夯实经测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并验评经监理签认后,进入下道工序。

四、基床整平

基床夯实完成后先对基床进行粗平,粗平用悬挂刮道法,整平船横向就位,按整平标高、用滑轮控制刮刀(刮刀用钢轨制作,其长度大于整平宽度),下放深度,按潮汐涨落控制基床整平标高,潜水员以刮刀底为准,去高填低进行粗平,然后对基床进行细平和极细平,极细平采用导轨刮刀法,靠在岸上架设好的全站仪和水平仪通过方驳上的测量及吊锤向基床面引测控制点,潜水员在基床整平范围内纵向两侧每隔5-11m,安设砼方块,在砼块上安设导轨,在导轨上安放刮刀,由潜水员在水下以刮刀处用二片石填充,二片石空隙用碎石填充,碎石允许成层,其厚度不超过5cm。

所需用的石料通过漏斗经串筒向水下运送,为不扰动已整平部份,整平船和潜水员均应位于整平的前进方向(参见下图)。

 

质量要求

1、整平前如发现基床面回淤,应清除淤泥方能整平。

2、整平完后必须复测,整平床面分左、中、右对整平床面复测高程。

3、整平允许偏差

整平种类

允许偏差(mm)

细平

±50

极细平

±30

第五节 沉箱预制、出运、安装

一、沉箱预制

沉箱预制流程

 

沉箱预制布置于已建防波堤南侧,从堤根93.6-182.5m为沉箱预制场地底模段共,该段的曲线为1:

40的坡面分布9个底模区,按安装的先后从下至上台阶布置(参见预制场平面图附图)。

 

每个底模的四个附近用砼浇筑四个坑基尺为70*70*70。

作顶升之用。

(一)沉箱模板制作和安装

沉箱模板为组合式大型钢模板,(参见模板设计图)模板设计、施工要求和特点:

⑴保证沉箱结构各部份结构尺寸和相互位置准确。

⑵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抵抗新浇砼自重和侧压以及施工中产生的荷载。

⑶模板简单、装拆方便,浇注时符合砼施工工艺,便于钢筋入模绑扎。

⑷模板的接缝不得流浆。

沉箱模板由专门的生产厂家加工制作,外模主要由四大块和两端头封板,共六件组成。

芯模四件,每件分上、下两段,它们的高度为3.4和3.35m,可分块运输、现场组装。

采用35吨吊机,人工配合安装,先安外模四大件,然后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后,再安两端封头模板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底砼浇注,底模浇完后安装下段内芯模,并由穿拉杆拉紧,相互顶好再浇砼至3.6m高后,再安装芯模上段,再拉顶螺杆,继续浇上段砼。

预制沉箱模板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模板接缝表面错牙

2

2

长度

沉箱

最小边长≤10mm

±5

3

截面尺寸

沉箱

宽度

±15

高度

±10

壁厚

±5

4

5

全高竖直倾斜顶面两对角线差

沉箱

沉箱

H/1000且不大

1530

(二)钢筋加工绑扎和预埋安装

1、钢筋进料加工

⑴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按设计要求进料,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同意。

⑵钢筋在运输和存放时,必须保留编号、按批、直径、规格堆放,避免锈蚀和污染。

⑶钢筋应有出厂说明书或检验报告,使用前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⑷钢筋应调直无局部曲折,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或污渍及铁锈在使用前应清理干净。

⑸钢筋的接头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钢筋加工和绑扎

钢筋在现场加工:

用ф40截断机,根据设计长度,扣减弯曲延伸长度进行下料,利用ф40弯筋机,人工配合弯曲成型,分类别堆放并标识,然后按设计要求分类别配料按号排列绑扎,在隔舱墙钢筋处加ф20交叉加固筋,在钢筋两侧均要绑扎砼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

3、钢筋加工和绑扎的质量要求控制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长方向全长的尺寸

-5~-15

2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序号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mm)

1

钢筋间距

±15

2

钢筋保护层厚度

+10

 

(三)砼浇筑

我单位委托大舜砼搅拌站供应,为了增加砼的和易性减少砼的收缩,掺入15%的粉煤灰相适应的减水剂量。

C30试配工作交海南交通试验站进行。

具体数据待试配结果出来后提供。

泵送沉箱砼骨料级配使用1-3cm碎石,细骨料用淡水、中粗砂水泥用海岛水泥。

为了保证沉箱的预制质量,沉箱浇筑分层进行施工,超2m高度时采用漏斗加串筒入模,防止砼浆离析而产生粗细骨料分离。

用6-8m3搅拌车运输至现场,泵送入模,注意分层。

层厚一般为40-50cm,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注意边缘密实,防止漏振或过振。

浇注砼的全过程,配模板工专人值班,发现模板异常立即组织加固。

砼底板浇筑完后,安装芯模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若超过终凝时间必须作施工缝处理,砼浇注到顶成型后,水份多时均要排除,并在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防止松顶。

砼终凝立即浇水,复盖塑料薄膜保持潮湿养护10d.

预制矩形沉箱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长度

沉箱长度≤10m

±25

7

外壁坚向倾斜

2H/1000

2

宽度

沉箱宽度≤10m

±25

8

外壁平整度

10

3

高度

±10

9

外壁侧向弯曲夭高

2L/1000

4

外壁厚度

±10

10

隔厚度

±10

5

顶面对角线差

50

11

分段浇筑相邻错牙

10

6

顶面平整度

支撑面

10

12

预埋件预埋孔位置

20

13

预埋件与砼表面错牙

5

二、沉箱出运

1、沉箱出运工艺和条件

由于沉箱最大重量244吨合计9个,采用气囊出运工艺,需6条有效长度8m的高压气囊,出运时交替使用。

为了保证出运工作安全,顺利完成任务,需新气囊确保4条。

出运的滑道从182.5m开始一直到-1.0标高,需要原长80m宽,15m坡1:

30,在滑道现浇C30砼16cm厚,按长20m,宽度15m,坡度1:

20需延长新建,才能把沉箱滑移至半浮状态,以便200吨起重船助浮出运。

沉箱在滑移之前把牵引系统的两台5吨捲扬机牵拉捆绑的钢绳和滑轮准备齐全,试机完好才能牵引。

由四个200吨的千斤顶把沉箱底升高出底模30cm后,在下面均匀摆放四个气囊,冲气拉到斜坡之前,为了下坡形成坡度将气囊充气。

第一个压力1.6mPa、第二个1.4mPa第三个1.2mPa,使沉箱基本保持水平,牵引滑移的速度5m/min左右,确保下滑中的安全。

2、注意事项

①严格遵照《气囊滑移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②气囊摆放均匀在滑移前进方向及时送摆气囊,同时也应注意后气囊的弹出瞬间引起沉箱摆动。

③在平移和斜坡道的过渡段,均需挂前后拉绳。

前向牵引,后向收紧状态。

④在过渡的斜坡段防止发生前倾倒事故,需采用前后绳同步受力状态。

⑤气囊滑移时须专人指挥,全体操作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下操作。

⑥水垫滑移时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现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⑦完成一个出运至目的地后,应及时安放在墩上,把气囊取出转入第二个准备,有序循环地滑移。

⑧沉箱滑移完后,把气囊中气抽出,并清洗干净吹干送回仓库。

⑨起重船助浮时,注意航道的宽度和水深,特别防止防波堤棱体的松散抛石,此区必须安放浮标。

三、沉箱安装

本码头沉箱共9个高7.2m,最大重量244吨,最小230吨。

安装后底标高-5.2m顶标高2.0m,沉箱从南端转角点F3开始,具体顺序如下图

 

安装方法:

沉箱安装应做到准确,安装误差小,确保其沉箱前沿顺直,同时又要提高安装速度,缩短工期。

因此应合理选择安装方法。

①准备工作和标准

A、沉箱的型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第10章的有关规定。

B、安装前应对基床进行检查,基床面不得有回淤沉积物。

C、安装过程中不应发生构件碰撞造成棱角残缺现象,若有较大损坏应及时修补。

D、沉箱安装就位稳定后应及时进行箱格内回填。

E、沉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临水面与施准线偏移

50

2

临水面错牙

50

3

接缝宽度

30

4

竖向倾斜

 

②方法

沉箱顶标高+2.0m,低潮位时沉箱已露出水面容易控制,所以使用200吨起重船乘高潮时,把已滑移至滑道末端的沉箱助浮拖运至安装附近大致就位,等到潮位≤2.0标高时,船就位至安装位置,用全站仪和经纬各一台,安置在前沿和横向控制点上,纵横垂直相交控制沉箱两个面,移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