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2056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docx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8.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一类生字和5个二类生字,理解两个新偏旁“舟、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要虚心好学,持续进取,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

"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两课时(2013年10月21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题。

指导看图,揭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指导看图。

(一)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二)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

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极大的天空呢?

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对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

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

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

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

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

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持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鼓()()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五、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持续进取。

第三课时

一、集体朗读全文,提问: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协助学生记忆字形。

1、指名读本课生字。

2、实行口头扩词。

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指、促、旋、摇"。

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

按笔顺实行书空、描红。

四、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板书设计:

8.小鹰学飞

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虚心好学,持续进取,学无止境

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

9.青蛙看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水平目标: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

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

是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3课时(2013-10-23日至24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理解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准确书写。

教学重点: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2、理解不同的说话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苍鹰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

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不光我们喜欢,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

青蛙看海

二、初读课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

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

2、自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文有几个小节?

做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指导重点段落和句子。

(1)“天哪,这么高的山!

”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A、理解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说话格式。

B、青蛙说的话较长,指名多人读。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理解这种提示语在后面的说话格式。

(3)知道第5小节、第8小节的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4)出示第11小节,指名多人练习读。

三、学习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吗?

青蛙真不简单啊,瞧,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间飘荡。

白云姐姐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礼物呢?

想看吗?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们能吗?

这些生字离开了拼音你还能理解吗?

师逐个翻开“高山”上的词语卡片,齐读。

3、如果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识字方法。

(1)“喝”与“渴”编顺口溜:

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谜语:

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4)登:

学习“登字头”,书空。

(5)展:

分部件识记,出示苍鹰的图片:

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啊!

看图在桌上练习写写这个字。

5、巩固练习:

找朋友的游戏。

级极年()好()了上()高()南()

升()一()()小北()忙()了

(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卡片“级极”)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登:

关键要写好哪两笔?

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2、善:

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3、展:

里面的一部分要冲出包围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图画(山、白云、青蛙、苍鹰)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这个故事。

二、学习1-3小节。

1、(贴青蛙图片)看,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猜猜看,它在想什么?

2、是啊,青蛙是多么渴望能看到大海啊!

这时一只苍鹰飞来,为青蛙指明了方向。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打开书,认真读一读(1、2、3)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儿。

学生自由练习读。

3、他们说了些什么?

我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谁来读苍鹰的话?

青蛙的话谁想读?

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想:

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呢?

学生读。

4、指名回答:

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呢?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山?

师随机在黑板上简笔画。

现在老师就是青蛙,你是苍鹰,请你将那座山指给我看看。

指导、评议。

5、青蛙看了看这座山,忍不住——引说:

吸了口凉气。

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节:

“天哪,这么高的山!

”青蛙吸了口凉气(用红色显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儿?

学生表演,请演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做给大家看看。

(2)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啊?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高山、白云”:

小朋友看,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几十倍呢。

瞧,这座山已经冲入了云层,就连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

老师不由得想到了首诗----引说: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登这么高的山,对于青蛙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难怪它要——(引说)吸了口凉气呢!

(3)那青蛙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青蛙能不能不登上这座山去看海?

我们来听听,苍鹰又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

三、学习4-12小节。

1、过渡:

青蛙一心想要去看海,不过这座山又高又陡,青蛙既没有一双——(引说)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

哎,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了,青蛙是多么——指名回答。

是啊,它非常伤心、难受、失望,都快要哭了!

2、就在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出来(贴小松鼠的图片),协助、鼓励它,和它一起登上了山顶,看(播放课件)。

3、青蛙登上山顶的过程,课文的4-11小节写得非常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

一边读一边回想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练习读。

4、指名分角色读:

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的呢?

这次我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

(1)读“你想看海吗?

”时,师:

呀,这只松鼠真热情,你再说一次。

(2)“是啊,……我上不去。

”师:

青蛙,你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

再试试。

(3)“这有什么难的!

”师:

青蛙,你还像刚才那样失望吗?

现在怎么样?

学生一起来说说。

5、还有谁想来试一试吗?

同桌练习读。

6、现在我就是松鼠,(老师戴上头饰),哪只小青蛙想上来?

(1)指名一人跟老师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这时老师说:

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配乐,师:

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2)音乐停,老师喘着气说:

真是累坏了,小朋友,我们在平地上才跳了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青蛙登这么高的山,(手势)会怎么样?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出示句子: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①指名读。

②小朋友想一想:

青蛙渴成什么样儿了?

累成什么样儿了?

老师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学生想象练说:

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烧,它……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刚才的体会,这句话你们会读得更好!

指名读,齐读。

7、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劝劝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

为什么呀?

8、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师演示),青蛙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

5、4、3、2、1……!

⑥让我们一起来开心地宣布(出示句子,学生读):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啊!

大海就体现在它们眼前。

(同时黑板画大海)

9、小青蛙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延伸。

1、提升:

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

这真是——(指名说)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延伸:

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不过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

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3、总结:

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要写得准确、美观。

2、复习巩固生字词,学会准确使用。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听写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

看拼音写词语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卡片,组词语。

2、指名书空“登、善、展”。

三、书写生字。

1、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吸、级----右边都是先写横折折撇

双----双胞胎差不多,左边是点右边是捺

喝----右下竖折的竖要伸展到框外

2、指导学生观察“苍、失”的字形特点,自由练写。

四、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苍()夫()喝()极()

枪()失()渴()级()

板书:

9、青蛙看海

跳上一级

又跳上一级

一级一级跳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10.狼和小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5个二类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分角色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水平。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应该以智取胜。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PPT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理解本课生字新词,能口头组词,理解意思,学会“狼”字。

2、找出狼三次找碴的句子。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听过很多狼的故事,你们见过狼吗?

2、谁能说一说你觉得狼怎样?

(狼是凶恶的,贪心的。

3、师:

请看屏幕这是一只狼。

教学“狼”。

指名拼读,读准字音。

(个别读、全班读、指明组词)板书“狼”,生跟着写。

4、师:

老师这里还有一幅图,你们看这是什么?

(羊)请大家一起拼读“羊”字。

(板书“小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狼和小羊”这篇课文?

那么,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

2、指明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那些字你还读得不够准,然后小声地跟老师读一读。

三、检查生字词。

过渡:

接下来,老师想检查大家,看看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会读了吗?

1、指名拼读生字、集体拼读、开火车读。

lángnòngzāngjīngwēn

大灰狼弄脏吃了一惊温和

dàojīngpūzhēngbiàn

倒流经常扑去争辩

àimàliándàn

亲爱的打骂可怜小坏蛋

2、去掉这些字你还会读吗?

(分男、女生读)

3、检查课文中的重点词的朗读情况。

(齐读)理解“找碴儿”的意思。

(找碴:

就是找借口,挑毛病,没事找事.)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读完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狼为了要吃小羊故意找碴儿)

2、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想一想:

狼找了几次碴?

并用“﹏”画出羊说的话,用“_”画出狼说的话。

3、指名读一读狼三次找碴时狼羊所说的话。

五、作业:

准确、流利的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角色不同的语气。

2.指导2个难写的生字“经”“争”。

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角色不同的语气。

2.指导2个难写的生字“经”“争”。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揭示寓意。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结合板书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

(已板书课题)

2.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PPT出示第一自然段句子)引读: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

3.结合板书:

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

(三次)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一)第2自然段

1.谁能把狼第一次找碴的话读一读?

(指名读)后(PPT)出示句子:

2.指导朗读:

(1)如果学生语气平平。

师:

孩子,狼说这话不过在故意找碴儿啊!

你们看这段话里有一个感叹号、一个问号,请想想狼会是什么语气?

你能再读读吗?

(2)生再次读狼说的话。

师:

我听出狼在生气地责问小羊。

请再想想,狼除了会生气地说,还可能怎么说?

(3)师范读:

现在老师也想读一读,现在我不过一只凶恶、阴险的狼。

(老师读得怎样,掌声鼓励一下好吗?

(4)师小结读书小窍门(PPT)出示:

边读边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才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师:

下面,我们读书就应该大胆地想象,用心地体会,你是怎样想的,你就怎样读!

下面自己自由练读吧。

(5)齐读

(二)第3自然段

1.师:

听了狼说的话,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我们一起读读小羊说的话。

(PPT)

2.生齐读

3.(PPT)出示: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2生读)

(1)请看这句话,(指着问号)这是什么标点符号?

(问号)

(2)谁能读出问的语气?

(3)谁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呢?

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PPT出示):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4)课文中从哪儿看出“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生:

从“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

”)

(5)顺势理解“上游”“下游”(PPT):

请一生上台指出哪是上游,哪是下游?

(师:

说对了吗?

(6)生活中,水应该是从哪流到哪的?

(从上游流到下游的)

师:

所以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水根本流不到狼那儿去,可见狼是故意找碴儿。

(指着板书说)

(7)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PPT出示):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7)谁会把这两个句子也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呢?

(PPT出示):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你不能这样做。

你怎么能乱丢垃圾呢?

你不能乱丢垃圾。

4.大家看小羊说这段话时(PPT出示句子),是什么表情呢?

课文用了哪个词?

(吃了一惊。

)大家都来做做“吃了一惊”的表情。

5.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羊的表情(PPT出示)。

6.这时小羊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温和的)你能用温和的语气读读小羊说的话?

(抽一生读)(师:

这是一只温和的小羊,声音轻轻的、柔柔的。

7.从小羊这样的态度中,你们体会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

(板书:

善良、温和、温柔的小羊)

8.生齐读。

请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读这段话

9.师生分角色读(看书):

老师来扮演狼,同学们扮演小羊,我们来读读它们第一次对话。

(看谁有良好的读书姿势:

身正、肩平、足安、把书立起)

师:

第一次找碴儿狼被小羊驳倒了。

接下来,狼又是怎样实行第二次找碴儿的呢?

小羊又是怎样回答的?

请两同桌读一读4、5自然段,一个读狼的话,一个读小羊的话。

(PPT出示句子)

(三)学习第4、5自然段

1.两同桌互相读。

2.师巡视、指导。

3.两生分角色朗读.师:

老师发现这个桌的孩子读得真认真,我想请他俩读给大家听(组教)两生读完,谢谢你们把对话读得这么好。

4.指导生字“经”:

(1)认读:

在这个句子里藏着一个生字宝宝,这个字是(PPT出示):

(2)识记:

谁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3)书写:

在书写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右边从竖中线起笔开始写……)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描红(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做到“三个一”)

师:

要想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必须从写好每一个汉字做起。

同学们写得真认真,很多同学真的称得上小小书法家。

5.师:

同学扪,在这次找碴儿中狼的语气是怎样的?

(狼是气冲冲的。

(1)(PPT出示)气冲冲:

师:

我们把这种词语形式叫ABB形式,你还知道哪些ABB形式的词呢?

气冲冲(ABB)

(2)师:

谁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儿读出来呢?

(评?

(3)师:

你们也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儿读出来吗?

生齐读师:

我相信你们不但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儿读在嘴上,还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儿读在脸上。

来,带上你们的表情,再读!

(4)大家想,此时狼除了气冲冲地说,还会怎样说呢?

大胆想象一下:

(PPT出示)狼生气、大声、龇着牙、鼓着眼睛地说:

“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

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

(指名其中两生用自己加的提示语来读)

(5)能够看出,加上这些提示语言,就会使句子更加生动,我们同学平时在写话和写周记时也能够适当加上这样的词语哦。

过渡:

师:

小羊真的会在背地里骂狼吗?

我们来看小羊是怎样回答的?

它还是温和的说吗?

(PPT出示第5段)

6.谁来读这段话?

(老师听出来了,这次小羊是“喊”着的,(PPT出示喊)它是那么的吃惊,又那么地着急)

7.谁也来读一读?

(师:

此时的小羊吃惊、着急、害怕、、委屈)

8..让我们带着这种着急、吃惊、害怕、委屈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9.男女生分角色读(看书):

是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请把它们第二次对话再来读一读。

男生读狼说的话,女生读小羊说的话。

(看谁有良好的读书姿势:

身正、肩平、足安、把书立起)

过渡:

读得真有味啊!

狼本想找碴儿名正言顺地吃掉小羊,可没想到两次找碴都被小羊驳倒了,于是(PPT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狼不想再──(生:

争辩了)

(四)学习第6自然

1.师引读:

2.指导”争”:

(1)认读:

在这句里也藏着一个生字宝宝,这个字是(PPT出示):

(2)识记:

谁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记这个字的?

(3)书写:

在写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书写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右边要出头,竖钩在竖中线上。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描红(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做到“三个一”)

3.师:

狼什么不再争辩了?

(因为找再多的碴都被小羊驳倒了,于是,(指着最后一句说)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

(板书:

凶恶、凶狠、狡猾、可恶……的狼)

这里有个省略号,此时,这个省略号给我们无限的想象,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狼吃掉小羊;小羊逃走了;猎人出现了……)

(五)揭示寓意,课外延伸

1.同学们想象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

通过这个课学习,我们知道狼的本性是(看板书)凶恶、凶残、狡猾、可恶……的,不讲道理的,羊的本性是善良、温和、温柔的,讲道理的,所以像狼这样的坏家伙,总是要找借口干坏事的,对这样的坏蛋,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生活中,有一些像狼一样不讲道理的坏人,我们要学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对付他们,取胜他们。

2.这个故事有趣吗?

像这个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在这给大家推荐一个故事,大家能够在网上找出来阅读。

(PPT出示):

推荐《会摇尾的狼》

三、角色朗读

最后让我们师读旁白的话,一二组读狼的话,三四组读小羊说的话

板书设计:

10狼和小羊

很想吃

狼小羊

(故意找碴儿)

凶恶温和

狡猾善良

…………

 

11.狐狸和乌鸦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狐狸的3次施计和乌鸦的3次反应是教学的重点;对寓意的理解是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