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456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霭(ǎi)沙砾(lì)追溯(sù)销声匿迹(nì)

B窥探(kuī)缄默(jiān)帷幕(wéi)腐蚀(fǔshí)

C沼泽(zhǎo)迁徙(xǐ)顾忌(jí)风雪载(zǎi)途

D狩猎(shòu)龟裂(jūn)褶皱(zhě)翩(piān)然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香蒲陨石遗骸海枯石烂

B.次第孕育致秘草长萤飞

C.凋零萌发山麓花香鸟语

D.滑翔劫难弥漫周而复始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人喜欢纸上谈兵,动辄高谈阔论,爱出风头,在大家眼里犹如鹤立鸡群。

B他就这点成就,却显得目空一切,未免像井底之蛙,徒惹人笑。

C妈妈的衣服真是漂亮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了。

D.世上有一种情最伟大,就算斗转星移、海枯石烂也不动摇,这便是亲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名著阅读。

(1)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是《》,这是一部集,作者傅雷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做一个“、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文后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__。

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微君之躬,。

(《诗经·邶风·式微》)

(4)挑兮达兮,。

(《诗经·郑风·子矜》)

(5),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7综合性学习。

(1)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材料一: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

材料三:

刘伟10岁时就失去了双臂,他的梦想就是要“精彩地活”。

为此,他练游泳,练习用脚打字、弹琴,还编曲填词。

十余年,他从未懈怠,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在“中国达人秀”中展现了绚丽的风采,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既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精彩。

他曾说: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梦想负责。

①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

 

②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一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①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

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

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

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

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②那个冬天,很冷……

③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对我说:

“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

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

”我说为什么呀?

她说:

“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

从没有疼爱过我!

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

每天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

"我把女儿搂在怀里:

“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

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

女儿()低下了头。

④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

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说:

“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

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

”我问怎么了,她说:

“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经过我们学校。

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

”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

“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

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

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

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

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

“妈妈,我错了。

⑤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

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

“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

”。

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

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

“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

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

”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

”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⑥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

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

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

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

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⑦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8“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七岁时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九岁时

 

十一岁时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9.“女儿”的经历给你带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

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10.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B.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

C.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D.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花开的方向

包利民

①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

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

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

②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

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

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

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

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

③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

姥姥家在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

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

后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

而搬到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

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

直到去年,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母亲卧室的窗台。

④母亲卧室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

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

⑤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趟老家,陪姥姥过八十大寿。

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多少,直到父亲能背出,才放心而去。

而阳台上的那些花,母亲则只字未提。

⑥从老家回后,母亲很高兴,不停地说姥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

望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忽然心里一动:

姥姥八十大寿,母亲的花儿也正好是八盆,是不是姥姥每增加十岁,母亲的花就增多一盆?

于是问母亲,母亲深情地看着那些花,笑而不答……

⑦有一天在上,无意间进入一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

忽然,一个熟悉的画面闯入我的眼帘,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

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牵梦绕的名字——望乡。

⑧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目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

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

11文章第②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亲卧室里的花的?

12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1)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

 

(2)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13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1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

 

三、写作表达

15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以“保护环境好处多”写几段事理说明的文字,不少于200字。

要求:

(1)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2)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41分)

1(3分)C2(3分)B3(3分)A4(3分)B5(8分)

(1)《傅雷家书》书信德艺俱备(每空1分)

(2)①傅聪信(2分)②(3分)示例:

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

也体现一位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6(12分)

(1)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

(2)天涯若比邻(3)胡为乎泥中(4)在城阙兮(5)经纶世务者(每空2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7(9分)

(1)①(3分)少年立志要与国家、民族利益(国家梦想)紧密结合;个人梦想的实现要有利于国家的强盛美好。

(答出一点即可)②(3分)要点:

要将梦想付诸行动(行动);不惧困难,坚持不懈(毅力)。

(每点1分)

(2)(3分)示例: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矿石,如果害怕焚烧,那它永远不能成为钢。

二、39分

(一)(15分)8(4分)五岁时——觉得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九岁时——不许别人欺负奶奶,尊重,保护奶奶。

9(8分)启示:

①“女儿”小时候不能理解和尊重生病的老人,而是仅仅看到了虚荣的一面,经过妈妈的教育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尊重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像讨厌,到尊重,保护奶奶这样的成长过程;②我们都要珍惜像“母亲”这样一直宽容教导我们的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接收别人指出的不足,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③“女儿”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人总是不断长大,不断成熟,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天,我们应该尊重老人;④母亲爱的教育是我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财富。

第五,有时候,爱和包容是成长最好的良药。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10(3分)D(本题突破点在最后一个空,从前面女儿的“狠狠地摔书包”这点可以看出女儿此时很生气,所以应该是“愤愤地”)

(二)(24分)11(4分)从花的大小、形状、数量、颜色以及花开的方向等方面介绍的。

12(8分)

(1)句子中加点的“近”和“远”,生动地表现出母亲眼神的飘忽,把母亲对亲人的思念用无声的语言勾勒出。

(2分)

(2)该句运用排比修辞,三个“隔着”的运用,把阻隔亲情的障碍展示出,语气强烈,逐步升华,有极强的感染力。

(2分)13(6分)点明上文记叙的含义,升华了主题,又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14(6分)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和懂得回报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羁伴(jī)亢奋(kànɡ)袖手旁观(xiù)挑拨离间(jiàn)

B追溯(sù)瞭望(liào)不知所错(cuò)分崩离析(bēnɡ)

C抉择(jué)堕落(duò)阳奉阴违(wéi)强词夺理(qiánɡ)

D陨石(yǔn)怂恿(sǒnɡ)格物致知(zhì)招摇撞骗(zhuànɡ)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D)(3分)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B.今年的天气周而复始:

昨天还骄阳似火,热浪扑人;今天就大雨倾盆,寒意逼人。

C.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D.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D)(3分)

A.您不是雨露,却带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了人间的温暖。

(排比)

B.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比喻)

C.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拟人)

D.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寻找时间的踪迹呢?

(设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

A.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B.老师通过《杜甫诗三首》的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

C.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所著。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C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艺术高峰是《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

小说中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钱财。

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蘧公孙“看破了相”。

D“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崔氏二小生”中,“小生”指年轻人;“儿女共沾巾”中,“儿女”指儿子和女儿。

6古诗文默写。

(10分)

(1),君子好逑。

(2),同是宦游人。

(3)欲济无舟楫,。

(4)天光悦鸟性,。

(5),一任群芳妒。

(6)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读书人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10题。

(16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篙之间,此亦飞之至。

而彼且奚适也!

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穷发之北/有冥海者D而/彼且奚适也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怒而飞()

(2)去以六月息(   )

(3)且适南冥也()(4)然后图南(   )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志怪者也②处处志之B①亦若是则已矣②是马也

C①彼且奚适也②年且九十D①此亦飞之至②虽有至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11作者将鲲鹏与斥鴳两个形体悬殊的飞鸟进行对比,点明都靠“海运”“扶摇”才能飞翔于空中,意在说明什么?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流水写意

①流水总是这样的,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满山奔走。

流水的步态闪闪妩媚。

流水的表情清亮秀美。

流水的腰肢柔弱坚韧。

流水像一个亦歌亦舞的诗人,以青山为题,以音乐为伴,写一首一泻千里的长诗。

  ②两岸的山谷危崖峭壁,崖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云诡雾谲,灿烂的花朵儿孙满堂。

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徵羽,一段一段地道白,一程一程地数板,把两岸景物唱得斑斓绚丽,一派温情。

花鼓戏的韵律、黄梅戏的节奏、河南梆子的念词,都如飞流直泻的秦腔秦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这些水底跑动的音乐,常在寂静的山谷哗哗呼啸,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

叮叮咚咚的流泉,则让我们想起琵琶、吉他、古筝、古笙,想起这些宫弦里楚楚动人的女人。

一曲流水,就是一只长袖,飞动深宫欲海,民间衷情。

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

其实,流水本身就是女人柔弱无骨的精灵,摇摆的风姿,绰约秀丽,牵动两岸民俗、两岸风情。

  ③莺飞草长的时候,流水丰腴得又嫩又胖。

一河一河的新绿,既似一锅划不开的米粥,又似一匹扯不断的丝绸,典雅素丽,流淌着胭脂的芬芳。

看山山是绿的,看树树是绿的,看天天是绿的,看云云是绿的,整个世界都在绿水里掠过似的,绿淋淋的,滴!

顺着流水的头,我们看到流水插满了桃花和柳条的,打马过庄。

碰到有炊烟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

碰到有果实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

流水,总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旅人,有打不完的胭脂扣,拧不完的感情结。

它恋山,山是它坚强厚实的胸膛。

它恋树,树是它灵巧修长的手指。

它恋草,草是它飘逸秀美的长发。

当然,它也恋村,村是它安居乐业的家园。

那些村子与花朵往往就在流水最美的地方绽放着,饭香与落花,飘泊在河床。

  ④剥开一座又一座青山,流水的肩头不仅落满了四季景色,也落满了风雨雪霜。

鱼是流水最负盛名的舞蹈演员,飞翔的舞蹈,带动水乡民情。

成群结队的鱼群,自由多变的舞型,像一梭子扫扫去的子弹,击倒我们。

蓄谋已久的鱼杆,就在这里纷纷下饵,长一根短一根,诱惑单纯的演员们。

跳舞的鱼们被勾引上钩,满街的鱼香,在空中独行。

那些船,是一只只远行的鞋子,在流水上面回回地跑了多年龙套,此刻歇息了,伴随鱼鹰休生养性;而桨,依然是一支推窗作画的笔,在水中入墨,水中切题,把一河水乡描得温情丛生。

  ⑤顺着流水,一个楚国的三闾大夫涉水而,高高的个,飘飞的须,一袭长衫,满目苦泪。

求索,碰壁,再求索,再碰壁,金质的思想与水质的灵魂,使得他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

世俗只需要愚昧,皇帝只需要昏庸,一切权贵都只需要谗言、媚笑、马屁,他只能选择雷电风雨的时候,把清白的良心投入清白的流水,只能以死作一次不朽的抗争。

从此,一尾伤痕累累的鱼,总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游过,让我们想起楚辞,想起离骚,想起端午龙船和那颗倔强沉浮、永不屈服的心。

所有酷似汨罗的流水,就从离骚楚辞里流,千年万年的端午龙舟,在离骚楚辞里竞渡。

方块的汉字,竹制的书简,都密密麻麻地坐在船上,划着桨,擂着鼓,把一页页历史搅得天翻地覆、欢声雷动。

屈原的诗与辞,繁茂地包围着我们,珮环叮当,衣裙窸窣,洗涤我们的肮脏与黑暗。

  ⑥无论涉水而过,还是隔水而居,我们都割不开流水的莫逆亲情。

我们可以没衣穿没饭吃,但不能没水喝,没有水,我们就不能活。

因此,让我们热爱流水,珍惜流水,让流水的光华,世世代代,与人相伴。

听!

流水的歌声,正从我们面前奔跑而过。

  (节选自《中国作家》,有删节)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部分写流水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用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流水的头。

作者从“步态”“表情”“腰肢”三个方面为我们刻画了流水“妩媚”“清亮秀美”“柔弱坚韧”的特点。

  B.“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作者善于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描写灵动的流水,将流水欢快、活泼的形象印在读者的脑海深处。

  C.第③段中作者写流水“恋山”“恋树”“恋草”“恋村”,将流水拟人化,表达出对流水的喜爱之情,极富诗意,让我们读亲切自然。

  D.“蓄谋已久的鱼杆……诱惑单纯的演员们”,“蓄谋已久”“诱惑”用词准确,把垂钓者阴险、狡诈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出对流水中的鱼儿遭遇的无限同情之意。

  E.这篇散文以“流水写意”为题,作者驰骋想象,描绘了流水从山谷出发,流经青山大地的图景,抒发了对流水孕育两岸,世世代代带给人们幸福美满的生活的感激之情。

  13第⑤段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这些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分)

  答:

  14以第②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方面的主要特点。

(6分)

  答:

 1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8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哦!

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记叙文阅读附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记叙文阅读附答案汪曾祺《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还不就是个鸭蛋!

只是切开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