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329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ocx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

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

[摘要]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当今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的现实,从道德教育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上应有的眼界和追求。

生态危机导致了人类生存危机,也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新话题——生态道德教育。

上篇先对生态与环境的差别作了分析,进而对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理性生态人等概念做了界定,接着论证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培养理性生态人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中篇和下篇主要围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展开。

理性生态人的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公正信念的基本素质决定了生态道德教育必须采用一种崭新的培养策略,而构建和实施活动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则是其核心环节。

[关键词]生态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理性生态人

引言

“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能够维持人类生命的唯一星球,但人类的活动却逐步使得地球很难适合人类继续生活下去。

”尽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生态道德的缺失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根本性的方面。

因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道德问题。

所以,要根本扭转这种局面,除了有经济、技术、政治、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努力外,还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启动人类心灵深处的道德资源。

上篇生态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新话题

当你打开电视机或是翻开报刊杂志,一大堆烦恼的事情就会涌到眼前:

空气污染指数上升、淡水资源短缺、沙尘暴袭击、污水横流、废弃物泛滥、人口剧增、森林锐减、农药化肥危害加剧、酸性物质沉降、臭氧层变薄、温室效应明显……我们的环境怎么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这样想、这样问。

然而,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环境。

这需要从生态与环境谈起。

一、从生态与环境谈起

生态是指各种生物有机体(包括人类)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该事物的环境。

我国政府1989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则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因此,生态包含了环境的所有内容,环境是生态的必不可少的内涵。

对此,首创“生态环境”一词的黄秉维院士也坦然承认,“生态环境”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同义反复,尽管该词一经创立就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

但是,严格地说,在生态哲学中,生态与环境是两个有着本质差别的概念。

一方面,“生态”一词具有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含义,包含着人类是自然中的一个普通物种的观念;“环境”则是一个以人类为主体的客体概念,以人与自然的分离为前提,表达的是主客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

另一方面,“生态”是一个关系范畴,包括人类与其环境双向的交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环境”则表达人类主体对环境客体的单方面的征服与改造作用。

本文选择“生态”,恰恰是基于对这些差别的认识,并想借此表达人类与自然密不可分、休戚与共、交互作用的思想和信念,也想说明必须将人置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两个关系序列中进行价值判断和意义思考,从自然与社会有机统一的角度建立一种崭新的生态道德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一般有两个解释维度,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所谓“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

“人之所共由”体现的是道德的外部规定性,指个人在社会中生存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的总和;“人之所自得”体现的是道德的内部规定性,指外在的规范内化为个人品德和情感的组成部分,从而使个人在道德操守上具有自觉性或自持力。

基于此,生态道德不仅指个人在自然界中生存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及由此制定的生态规范的总和,更指个人根据自然的承受能力,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情感和生态自觉性。

而生态道德教育则是通过传授生态知识、生态规律和生态规范,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觉悟和水平,培养既能协调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又能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生态人的道德教育活动。

其中,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理性生态人是指依据生态规律进行活动的主体,它的涵盖范围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和各种社团组织,而不仅指单个的人。

理性生态人既是理性的,又是生态的。

此处的理性,是生态理性,指不仅要实现对有限的生态事实和问题的正确认识,而且能够把握生态事实和问题背后隐藏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摆脱单纯的表面的生态现象的迷惑和控制。

此处的生态,是理性生态,指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而非仅仅听命于表面的生态现象的摆布。

因此,理性生态人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生态科学知识,更应具有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能够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系统的责任,在对待生态问题上具有责任感和公正信念。

这样,他既能对一切与生态有关的事实和问题做出符合生态学的认识和评价,也能运用自己充分的生态道德知识和智慧制定出符合生态要求的行为策略,并以此指导各种实践活动。

本文提出生态道德,倡导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既可以在理论上找到依据,也可以从现实中听到呼唤。

二、理论的依据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启示人们用整体性的眼光看待自然,而现代系统学的功能异化理论和混沌学的系统混沌性演化特征则向人类统治自然的神话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一)生态学的启示

生态学,创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

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

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

自然界(在此主要是指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层带、成分和过程交织构成的,其整体性并不在于它是各种层带、成分和过程的机械叠加与拼凑,而是它们的有机整合,其中每一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运演规律,而这些系统整体方面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它的每一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

所以,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存在任何孤立的事件,各种层带、成分和过程之间呈现出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的因果关联、因果制约的网链,从而导致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跨区域存在和发展的鲜明特点。

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外在表现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简称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自我修复因遭受外来干扰所造成的不稳定状态,从而尽可能保持系统状态的稳定。

但是,生态系统奉行的是一种脆弱的有机整体主义。

如果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阈限,干扰作用过于强烈,破坏范围太大,导致的变化速度太快,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就会丧失。

然而,由于人口的增长、技术的发展、欲望的升级,特别是由于生态道德的缺失,人类极大地改变和干扰了自己的生命支撑系统,致使人类的生命集体有失去支撑基础的危险。

因此,必须尽快在生态系统危险的滑坡周围用人类的生态道德良知构筑一道安全防线。

(二)系统学和混沌学的发难

现代系统学认为,任何一个有着确定结构的系统整体都存在着功能异化。

这种异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旧结构的破坏和异化了的子系统可能产生新的结构与功能。

如果异化的子系统能够通过功能耦合形成新的维生结构,就会有新的组织形态诞生;否则,异化就会成为一种无组织的力量,促使旧的结构瓦解,其后果极具破坏性。

而且,这种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当外部条件对新组织形态维生功能的要求十分苛刻,特别是新组织形态只有形成高度复杂的和多层次的维生结构才能生存时,由异化生成新组织形态就十分困难,这时的异化差不多都会导致无组织力量的生长,因为,异化只是一种盲目的创造力量。

目前人类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人为因素高度渗透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使系统功能异化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并且,由于生态污染、土地荒漠化而产生的新的生态系统,是一种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退化性系统,因此,要求功能异化的子系统自动耦合的新组织形态还应该具有对人类有益的功能。

这种要求加上日益加剧的人为的盲目性破坏作用,使具有维生结构的进化性组织形态的产生异常困难,导致功能异化极容易表现为无组织力量,加速自然生态系统的瓦解。

要阻止这种结局发生,就必须不断对无组织力量进行清除,如治理污染、防治荒漠化等。

但即使如此,也只能使自然生态系统维系在一个比较脆弱的水平上。

而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促进理性生态人的普遍成长,则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大力开展生态保护活动,创造具有维生功能的新组织形态诞生所需的必要条件,从而阻止自然生态系统的瓦解。

同时,现代混沌学认为,混沌性是作为整体的系统的演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混沌性是指系统的演化具有内在随机性和不可确定性,存在着朝有序的方向进化和无序的方向退化的两种可能。

目前看来,由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朝无序方向退化的可能性很大。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一方面要阻止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继续进行盲目且贪婪的掠夺,另一方面要减少人类向自然生态系统的熵输出,把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范围内。

要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必须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责任感,从而为人类掠夺自然、无视自然存在的观念和行为的根本转变提供持久的内在动力源泉。

可见,现代系统学和混沌学都要求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从而使人类活动有助于创造具有维生功能的新组织形态诞生所需的必要条件,提高自然生态系统朝有序的方向进化的可能性。

如果说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现实存在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和道德与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则表现了对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热情期盼。

三、现实的期盼

(一)生物多样性的危机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它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简而言之,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目前,大多数专家公认,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一般说来,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的品类越多,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就越强,物质、能量、信息输出和输入的渠道就越密集,网络化程度就越高,同化异化的代谢功能就越健全,补偿功能也就越强,即使受到损坏,自我修复也较快,从而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便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这就是生态科学关于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和有序性的规律。

地球生物圈就是由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物圈稳定有序的保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

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直接的原材料,而且还具有医疗保健、娱乐审美及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进化等重大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物质利益方面的巨大进步和发展,使得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道路上一路凯歌,几乎没有羁绊,从而助长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气焰,认为自然除了为人类谋利益(实际上是单纯的经济利益)、满足人的需要(实际上是片面的物质需要)之外,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其实,“我们错读了我们的生命支撑系统”,而对人类的生存及意义也只是浅层次的、庸俗化的一知半解。

知之浅薄必然行之懵懂,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着令人触目惊心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破坏的集中表现是物种多样性的急剧萎缩。

目前由于人类的干预,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多倍。

物种的每次人为灭绝,都是对生命的一次集体性的“超级屠杀”,“它不仅毁灭生命的‘存在’,而且毁灭生命的‘本质’;不仅毁灭生命的‘肉体’,而且毁灭生命的‘灵魂’”。

因此,“终止生命之流可能是一种最具破坏性的事件”。

而且,当一个物种的局部灭绝大大改变和影响其他物种的种群大小时,就会潜在性、连锁性地导致其他物种接二连三地灭绝,从而将灾难扩大到整个生态系统。

多样性带来稳定性,丧失了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异常脆弱,从而必将大大削弱人类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

巴比伦文明、哈巴拉文明、玛雅文明毁灭的历史已经证明,“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

今天,我们是否应该为避免“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的现象的重现做些什么?

美国1973年颁布的《濒危物种法案》就“把对物种的伤害不仅理解为对该物种的成员的杀害,而且理解为对他们所依赖的环境的破坏”,并从此“把‘重要的栖息地’一词引入野生生物保护法中”。

我国也先后制定、颁布、修改和完善了一系列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以法律的形式管理人对待自然的行为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法律是以他律的方式给人们制定纲纪、划定大体的行为空间。

外在的约束并不能保证没有人为了一定的目的明知故犯,而且法律惩罚是在造成了既成事实的严重危害之后,况且法网亦有疏漏。

因此,在世界各国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之时,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和逆转。

目前,我国15%至20%的动植物种类濒临绝迹,高于世界10%至15%的水平;在国际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我国占了156个。

应该说,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现在并不是缺乏法律,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归之于法律不健全,因为,没有人们普遍的生态道德的内在信念和外在舆论支持的法律往往势孤力单。

所以,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获得关于自然和人自身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并进而拥有生态“德性之知”,是生态保护中的不可缺少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层面,而培养理性生态人,也理所当然地进入我们的思维领域,并要求尽快落实到行为层面。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不仅是日益加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客观要求,也是道德和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道德和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

1.道德进化的趋势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存在历史发展的影响而变化和发展。

伴随着人类与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漫长岁月,道德先后摆脱性别歧视主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枷锁,关怀对象范围逐渐扩大。

对此,达尔文曾指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它的道德事业就越宽广。

而且,他还在《人类的世系》中,对人类道德的发展作了颇具预见性的描述:

最初,人们都各自关注自己的利益。

良知的增长使人的“社会性本能和同情心”的对象不断扩展,首先扩展到家庭和部落,后来越来越顾及到同胞的福利和幸福,再后来扩展到所有种族的人,包括其中的低能者、伤残者及社会上其他无用的成员,最终将扩展到比他低级的动物……纳什则“冒着不可避免的简单化的风险”,绘制了人类伦理观念进化的图表。

 

伦理观念的进化

这个伦理观念进化的图表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趋势——动物、植物、生命、岩石、生态系统、宇宙等等最终都将出现在人类道德进化的历史延长线上。

人类道德的发展过程,也是对人类进化过程一定阶段上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实反映。

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在人类进化史上经历了两次重大飞跃。

“人最初的认识飞跃是认识到他与自然界不是同一的”,即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区别,从而产生了自我意识,开始脱离动物界,并使人的行动超越自然的必然性的限制获得行为上的自由,进而成为自然的“主人”。

今天,“认识到我们行为选择的自由是被‘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生态极限所束缚’,并且‘必须保持在自然系统价值的限度内’,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又一个具有决定性的一步。

”“直到人类真正认识到他依赖自然界,并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即人类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一致,并且把自然作为自己道德关怀的对象,从而自觉地把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则完成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又一次飞跃。

这次飞跃促使人类把道德关怀视域扩展到整个自然界,把一切自然物都视为人类道德的对象,认为人类有义务尊重他们作为自然生态过程持续存在和繁衍生息的权利。

这标志着人类道德观念的巨大进步,也将对道德教育产生重大变革。

道德的一般内涵是人类追求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正是有了这种意识,道德的进化发展才具备了内在的力量源泉。

尽管生态危机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但是,萌动自己的生态道德良知依然是人类的一次自我完善。

达到一种既关心人类又关心自然的道德境界,把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作为内心最高的道德命令,从而自觉为自己的行为划界,使外在生态保护行为获得内在德性的支持与保障,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和可持续发展,既是对理性生态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归宿和出发点。

2.道德教育内涵的拓展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道德范畴则充分体现了人的这一社会性本质,因为,尽管在东西方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关于道德的诠释和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对道德问题的讨论始终是在人与人的关系范围内展开的。

这种状况导致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着一个道德空白地带,从而使道德发展的历史成为自然被漠视、被冷落的历史。

而且,传统的惯性不断强化着这样的道德观念:

道德只存在于社会中,它只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是以往道德的最大缺陷。

人们对道德范畴这种认识直接规定了道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培养受教育者调节人类社会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人际关系的能力是道德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任务,使受教育者成为协调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人际关系的社会道德人是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

生态道德教育则拓展了道德教育的内涵,它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种际关系,也要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道德教育的目标亦随之增添了新的内容,由培养只关注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道德人,转变为培养协调人际关系和种际关系,尤其是协调处理种际关系的理性生态人。

因为,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他不仅是一个社会存在物,而且是一个自然存在物。

“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部分地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部分地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的自然界;从实践方面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

人在物质上只有依赖于这些自然物——不管是表现在食物、燃料、衣着,还是居室等等——才能生活。

……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这说明,不仅人自身的有机的躯体是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把自然界看成自己的“无机的身体”,与之须臾不能分离。

特别是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人类的利益与其他物种乃至地球生态系统的利益已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

维护人类的生存,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维护作为人的生存根基的生态系统的生存。

“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

把理性生态人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从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给自然以道德上的尊重与关爱,正是基于对当今人类利益的科学分析。

然而,就目前各国生态教育规划的内容而言,仍太注重于理论认识方面,而情感方面如价值观、态度等仍然很少,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

更为严重的是,相当多的中国人只以中华民族与这片东方沃土和谐相处了几千年沾沾自喜,却意想不到今天的中国因庞大的人口数量对其生态系统构成的压力比大多数其他国家要大得多,所以,当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执教的美籍教授恩德勒吃惊地发现,他的中国学生几乎全部赞成在美国早已受到广泛批判的密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它的利润时;当东方刚刚富裕了的人们带着对现代化的高度崇拜迫不急待地投入到消费主义大潮中时;当中国的野生动物贸易占有世界同类贸易的相当巨大的份额但屡禁不止时;当只是因为“对农民来说,让美国人和日本人摆脱他们不想要的东西(指电脑废弃物,如废旧电脑、打印机、传真机、调制解调器等——笔者注)在经济上有意思多了(指收入增加——笔者注)”,却使10年前曾以出产优质大米闻名的贵屿由于打印墨水和铅垃圾渗入地下水而使当地地下水的含铅量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最高含铅量的190倍,从而导致当地居民几年来拿水桶到15公里以外的地方打水喝时;当今天半个地球警觉的舆论对轿车冲击持悲观态度,西方学者以公允的态度、悯人的胸怀奉劝“南部世界”不要涉入轿车迷途,并有1400个欧洲城市“向私车亮红灯”,共度“无车日”、“无车周”,而另外半个地球的人们则认为他们被残酷地剥夺了享用轿车带来的好处的机会,鼓吹轿车是跨进现代生活门坎的通行证,正不遗余力地促使轿车进入家庭时,笔者切实感受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生态人的重要意义,也深刻感受到生态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

中篇理性生态人的基本素养——生态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受教育者预期具备或达到的素质决定教育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式。

所以,必须对理性生态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详细分析,以明确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

理性生态人作为生态道德的践行者,努力追求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自我超越。

为实现对传统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转变和飞跃,理性生态人应树立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

只有如此,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归宿和出发点,理所当然应成为理性生态人的行为理念。

一、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

敬畏生命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提出的,他曾被爱因斯坦称为是二十世纪“理想地集善和美的渴望于一身”的“最伟大的人”之一。

在此,我想借用他的这一名言作为理性生态人所应该具备的思想信念。

生命是一个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神奇现象,每个存在物都装备精良,是其生长之地的完美的适应者,值得我们尊重。

“尊重虽然是一种情感,不过不是由外因作用而引起的情感,而是通过理性概念自己产生出来的情感。

这种尊重只是一种使人的意志服从于规律的意识。

……尊重是一种使利己之心无地自容的价值觉察,所以既不是对对象的爱好,也不是对对象的惧怕,或者爱之畏之兼而有之。

”这要求我们对大自然中自发地发生的一切抱有几分敬意,培养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理念和关爱的精神。

敬畏生命承诺的是一种无限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充分发挥义务主体的内在同情心,对生命保持敏锐的感受性,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自己之外的所有生命,避免随意地、粗心大意地、麻木不仁地伤害和毁灭其他生命。

因为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关联、休戚与共的。

通过敬畏生命,人把自己对待世界的自然关系提升为一种有教养的精神关系,从而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更加恢宏的意义,过一种真正的道德生活。

通过对其他生命的体验,我们感受到整个世界的存在,使我们之外的生命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之中,从而结束个别的存在,使我们自己的存在获得一种比其他所有生命都更宽广的纬度。

要具备理性生态人的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必须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改变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增强生态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感,从而追求人与其他生命的和谐进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

(一)确立的原因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其鲜明特色。

生态危机的出现,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是一个转折的契机。

因为,它可以逼迫人类反思:

发展有无极限?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人类对发展的理解和求取发展的方式。

现代社会的发展遵循的是“一味追求增长的逻辑”,即“更多的生产、更多的消费、更多的就业”。

整个工业文明世界都被这种“更多”的逻辑所支配,而体现这一逻辑的根本性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对国家来说,国民生产总值既是国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标志,也是国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志,因而会直接影响国民信心和国家凝聚力,甚至影响国家的国际地位。

所以,不仅发展中国家如饥似渴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也力求把国民生产总值的蛋糕做大。

由于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