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279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9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docx

行政伦理学汇总胡艳打印

行政伦理学期末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伦理学——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行政伦理——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涉及行政主体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即领导决策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在其含义中,体现了行政管理在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等方面的质的规定性。

3.行政道德——行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它既表现为社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提出的道德要求,又体现着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填空题

1.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行政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的道德。

3.在行政伦理学的视野中,行政人员的行为除了需要接受传统习惯、社会舆论的约束外,还要以(制度、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甚至法律手段来加以约束。

4.公共行政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它应负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其工作不能用(利润)作标准来进行衡量,而必须用(服务数量、质量、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等多种尺度作标准。

5.公共行政考虑问题必须舍弃(功利),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出发,从(长远)出发,从(系统)出发,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眼前和长远的关系。

6.行政伦理学是揭示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及其前提的科学。

7.公共行政领域从最初排斥(伦理价值),到接受伦理规范作为行政活动的标准,实现了“事实”与“价值”的融合。

公共行政活动从最初崇尚“效率”,到追求(公正)的社会价值,完整的行政伦理目标至此形成。

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价值导向)。

8.行政伦理学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公民权与民主理论);第二,(美德伦理学);第三,(创建思想与宪法传统);第四,(组织行为);第五,(哲学理论及其观点);第六,(对行政腐败的惩治);第七,(国际互联网上的政府伦理学)

9.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德治为本”的社会,行政伦理在(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0.中国古代行政伦理规范主要包括:

第一,(公忠);第二,(诚信);第三,(廉政);第四,(勤政);第五,(爱民);第六,(爱民);第七,(修身)。

11.从结果上看,道德主体在履行了一定的道德义务后应当享有道德权利,可是从动机上看,道德义务具有(无偿)性和(非权利动机)性,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时不应以获取某种权利为前提条件。

12.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13.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行政管理是公共权力的分配与行使过程。

为避免在行政管理领域中出现以权谋私或权力的滥用,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权力约束机制。

这种约束机制包括(自律)和(他律)两种基本类型。

14.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是行政权力(内在的)一种约束机制。

15.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心理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

三、单项选择题

1.作为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概念,伦理学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C)。

A.希罗多德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

2.认为“理想国”就是“公道或正义之国”的思想家是(B)。

A.希罗多德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

3.中国古代“伦理政治观”的集大成者是(A)。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庄子

4.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B)。

A.政治伦理学B.行政伦理学

C.管理伦理学D.行政道德学

5.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C)。

A.管理系统B.政治系统

C.行政系统D.执行系统

6.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C)。

A.行政人员本人B.所在机关

C.国家与政府D.政党

7.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C)。

A.管理性质B.政治性质

C.公共性质D.社会性质

8.行政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D)。

A.政治学的一般原理B.行政学的一般原理

C.管理学的一般原理D.伦理学的一般原理

9.行政伦理学所要揭示的是道德在行政管理系统和过程中的(C)。

A.一般表现B.具体表现

C.特殊表现D.综合表现

10.行政伦理学发展中规范的契约论方法的代表人物是(B)。

A.斯科特B.罗尔斯

C.诺齐克D.哈特

11.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A)。

A.价值导向B.评价标准

C.客观依据D.舆论导向

12.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B)。

A.公忠B.廉政

C.诚信D.爱民

13.在行政伦理的观念体系中,最根本的是(D)。

A.个人与社会的关系B.公私利益关系

C.法治与德治的关系D.权利义务关系

14.认识阶级社会中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C)。

A.历史分析法B.比较分析法

C.阶级分析法D.心理分析法

15.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B)。

A.行政权力的他律机制B.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

C.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D.行政权力的制衡机制

 

四、多项选择题

1.在一般伦理学的视野中,个人行为的制约力量包括(ACD)。

A.内心信念B.法律规范

C.传统习惯D.社会舆论

E.奖惩制度

2.行政伦理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整体性与系统性B.政治性与社会性

C.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D.高尚性与广泛性

E.操作性与技术性

3.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标志事件有(ABCD)。

A.“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于1976年成立了“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

B.把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

C.行政伦理学正式进入公共行政的课程体系

D.一系列代表性著作的出版

E.行政伦理规范体系的建立

4.行政伦理学产生以来,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有(ABCDE)。

A.公民权与民主理论B.美德伦理学

C.对行政腐败的惩治D.组织行为

E.哲学理论及其观点

5.中国古代行政伦理规范主要包括(ABCDE)。

A.公忠B.诚信

C.廉政D.勤政

E.爱民

6.中国近代行政伦理思想的内容有(ABC)。

A.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B.由改良到共和

C.提倡民权D.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E.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7.行政伦理的规范体系包括(ABCD)。

A.行政纪律B.行政荣誉

C.行政人格D.行政责任

E.行政体制

8.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BCDE)。

A.历史分析法B.比较分析法

C.心理分析法D.阶级分析法

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9.行政伦理能够促进行政管理的(ABC)。

A.公正B.廉洁

C.高效D.科学

E.法治

10.行政伦理是关于整个政府管理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ABCD)。

A.行政人员的个人道德B.行政管理的职业道德

C.行政机构的组织伦理D.行政过程的政策伦理

E.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五、简答题

1.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行政人员行为的正当性,并需要满足善的要求。

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好坏”、“善恶”等的判断。

因而,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伦理关系。

对于这些关系的研究,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即行政伦理学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

这门学科就是行政伦理学。

2.行政伦理学与伦理学都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但二者之间还有什么不同?

行政伦理学与伦理学二者的不同表现在:

伦理学是从整个社会出发,着眼于社会的伦理关系和个人的道德发生机制和一般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政伦理学则是研究公共行政领域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可以说,行政伦理学是研究行政系统这一特定领域中伦理关系和道德现象的科学,所要揭示的是道德在行政管理系统和过程中的特殊表现。

3.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什么?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行政领域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公共利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公共权力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4.行政伦理对行政权力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行政伦理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它不仅可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作为一种观念力量,可以提高行政权力的合法性。

而且,行政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于行政权力的认同感和支持程度。

行政伦理对于行政管理的公正、廉洁与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行政伦理可以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获取较高的社会支持与服从。

5.行政伦理学研究关注的问题有哪些?

答:

第一,公民权与民主理论。

第二,美德伦理学。

第三,创建思想与宪法传统。

第四,组织行为。

第五,哲学理论及其观点。

第六,对行政腐败的惩治。

第七,国际互联网上的政府伦理学。

六、论述题

1.试述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要点: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行政领域才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公共利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公共权力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行政伦理作为公私利益的观念体系,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

其中,权利义务关系是最根本的。

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

从更加完整的意义上讲,行政伦理应该是关于整个政府管理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如下层次:

即行政人员的个人道德、行政管理的职业道德、行政机构的组织伦理及行政过程中的政策伦理等方面。

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是行政权力内在的一种约束机制。

这种机制体现了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

行政伦理也是关于行政管理职业规范的范畴体系,如行政伦理观,行政理想、态度和作风,行政良心,行政责任,行政纪律,行政荣誉,行政人格等。

2.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答案要点:

(1)研究行政伦理学有重要的意义。

从整体看,研究行政伦理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由于行政伦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和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伦理对整个社会伦理以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政治状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由于行政伦理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去研究、去深化、去解决。

(2)结合我国现实,具体说明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第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第二,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是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第四,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行政伦理观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的效率观——公共行政的效率观是指在公共行政体系的设计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贯彻行政效率的价值理念,是一种通过最低的行政成本消耗来获得最大的行政产出的主观追求。

2.公共行政的法治观——公共行政的法治观即依法行政的理念,它是对法律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条件下的现代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

3.公共行政的权力观——权力观是指行政人员关于行政权力的来源、性质、服务对象和行使方式的认识和观念。

4.公共行政的伦理观——是行政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也是贯穿于行政体系中的实质性价值理念。

5.公共行政的公平观——公共行政的公平观是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要遵循的平等对待一切社会成员的原则和理念的总和。

二、填空题

1.行政效率是(公共行政)追求的目标之一,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向来是(行政学)的宗旨。

2.(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

3.工具理性的主要标准在于(效率)。

4.对于现代公共行政而言,(依法行政)是一项普遍原则,也是社会控制的主导方式。

5.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重德轻法),因此从总体上讲古代的中国属于(人治)的国家。

6.重德轻法和重法轻德都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正确的态度应是(科学地摆正法与道德在现实社会中的位置),使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以便其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

7.行政法治可以为依法行政提供(客观保障),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公共行政(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更好地实现行政目标),促进行政客体利益需求的实现。

8.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治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授予行政机关的一种用于(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强制性力量。

9.在行政权力所确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掌握行政权力的一方是(权力主体),总是处于(主动的和支配)的地位,受权力作用的一方是(权力客体),总是处于(被动的和服从)的地位。

10.行政伦理观实质上是关于(公共行政功能和目标)的价值观。

11.行政伦理所要关注的是(公共行政的价值)问题,所要解决的(是公共行政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价值理念)如何成为绝大多数行政人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行为准则,从而保证行政人员能够自觉地在这一价值观的引领下开展行政管理活动。

12.行政伦理观具体表现在行政人员与行政机关等公共行政主体的(行政伦理活动)中,并以(行政伦理意识)和(行政伦理规范)形式出现。

13.在公共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从事行政实践的过程中,行政伦理观具有重要的(行政价值导向)作用,并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生活产生(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示范)功能。

14.廉政是公共行政伦理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公共行政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15.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包括反对腐败之义,而且包括政府机构的精简、廉价,权力运作的(民主与公正),形象的说法就是(当好社会的公仆)。

三.单项选择题

1.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终目标是(C)。

A.行政改革B.行政执行

C.行政效率D.行政道德

2.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A)。

A.行政效率观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D.行政权力观

3.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C)。

A.重法轻德B.德法并重

C.重德轻法D.德法并废

4.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也被称作为(C)。

A.实质理性B.价值理性

C.工具理性D.社会理性

5.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C)。

A.提高行政效率B.健全行政法治

C.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D.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6.伦理学的最基本概念和人类道德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D)。

A.道德B.民主

C.公平D.正义

7.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A)。

A.正义B.民主

C.道德D.公平

8.把公平当作各种德行的总称的古希腊思想家是(D)。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西塞罗D.亚里士多德

9.自称是新道德哲学创始人的英国哲学家是(A)。

A.霍布斯B.洛克

C.休谟D.葛德文

10.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中国古人是(B)。

A.帝喾B.管仲

C.晏婴D.商鞅

11.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主的(D)。

A.制度保障B.必然产物

C.物质前提D.客观基础

12.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中,民主最为突出的功能体现在(A)。

A.防止行政人员的腐化和惰性化方面

B.使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D.加强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国

13.对于行政伦理关系来说,首要的原则是(B)。

A.廉政B.民主

C.公平D.爱民

14.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观性和自为性,称为(C)。

A.人的主观性B.人的自为性

C.人的主体性D.人的自主性

15.行政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也是贯穿于行政体系中的实质性价值理念,称为(C)。

A.行政世界观B.行政价值观

C.行政伦理观D.行政人生观

 

四、多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的科学观包括(ACD)。

A.效率观B.正义观

C.法治观D.权力观

E.民主观

2.依法行政的含义包括(ABCDE)。

A.行政主体法定B.行政权限法定

C.行政程序法定D.公正行政

E.责任行政

3.现代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体现为(ABC)。

A.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B.超然性

C.全局性D.契约性

E.政治性

4.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基本要素包括(BCD)。

A.爱国B.廉政

C.勤政D.行政人格

E.爱民

5.廉政和勤政首先反映在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BCD)。

A.行政能力B.思想方法

C.工作作风D.办事效率

E.行政人格

6.正义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ABC)。

A.社会的“平衡器”B.人的行为的“校正器”

C.社会历史发展的“推进器”D.政治腐败的“镇压器”

E.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7.对现代行政的理解,正确的有(CDE)。

A.管制行政B.统治行政

C.公共行政D.责任行政

E.民主行政

8.对公平的理解,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ABCD)。

A.哲学角度B.经济学角度

C.政治学角度D.伦理学角度

E.宗教学角度

9.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公平分为(ABCD)。

A.相对的公平B.绝对的公平

C.封闭型公平D.开放型公平

E.理想型公平

10.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认为(ABCDE)。

A.公平不是永恒的,而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B.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C.无产阶级的公平不同于资产阶级的形式上的公平

D.无产阶级的公平不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公平

E.无产阶级的公平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的公平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行政的高效率?

行政管理应首先确定行政目标,然后尽量少地消耗人、财、物,讲时效、高质量地完成行政目标,实现低成本、高产出的行政管理就是高效率。

如果一个行政组织拥有丰富的资源、拔尖的人才、先进的设备,那只是拥有了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被用于高效的行政管理,推动该地区的迅速发展,才是行政高效率。

2.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第三,会使人变成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第四,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因而,行政效率观虽然是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但它只是公共行政价值理念中的一个,在坚持行政效率观的同时,也需要拥有其他行政价值理念。

3.行政伦理和行政法治的作用是什么?

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行政伦理产生于各级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对社会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于行政主体从事行政活动的全过程。

它作为调控行政行为的重要手段,一经产生,就作为判断行政行为的一种标准。

行政法治是将行政伦理的基本要求、原则和规范加以定型化、条文化,成为能够约束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外在强制性准则。

二者都以行政行为中的权利和义务为调整内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共同的基础和目的。

4.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属于一个国家中的全社会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第二,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

致力于实现以国家利益形式表现的公共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第三,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

应着眼于社会中全局性的事务,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问题。

5.为什么说民主的客观基础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

因为:

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要求交换双方资格平等,各自有权自由处置自己的产品。

商品交换的原则能衍生出民主精神,并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由平等意识。

政治民主是经济民主的产儿,民主制度与商品交换关系相联系。

因而,经济民主是一切民主的根源,其自身发展具有天然趋向民主的动力。

六、论述题

1.试述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构成。

答案要点:

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廉政、勤政与行政人格。

廉政是公共行政伦理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公共行政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廉政和勤政首先反映在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上和办事效率上,它要求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都要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浮夸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勤奋工作,不尚空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

一方面,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有必要、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开展行政工作的能力去创造性地实现公共行政的价值。

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创造和获得的行政价值如何,与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自身的需要、能力以及他们的自觉性的高低有关。

这两方面的统一,是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理解公共行政的价值、处理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时所应牢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培育出优秀的公共行政人格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2.试述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

答案要点:

(1)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追求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社会公平的存在,才会去推动他们所认同的那种能够保障他们的社会权利的社会体系,才会自觉维护和营建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等。

(2)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要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继续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认真对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对社会公平的破坏。

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