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125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docx

中国古代史通史整理

【说明: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系,并不是必须要求掌握的内容,但是一旦掌握了通史的结构,对于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有益无害。

第一单元先秦史

【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历史。

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瓦解,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国家走向统一。

具体表现:

(一)政治上:

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并建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百家争鸣”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二)经济上:

从奴隶制经济到封建制经济。

1、从夏、商、周“青铜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了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关系上:

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合。

中原的华夏族与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越等民族,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四)文化上: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夏、商、西周的政权更替(六件大事)

1、禹建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不再是“部落联盟”。

原因:

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和国家机构。

2、商汤灭夏建商【前1600年-前1046年】

3、盘庚迁殷【前1300年左右】

商政局从此稳定下来,又称殷商。

殷商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的世界大国。

4、武王伐纣

过程与结果:

1046BC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性质:

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武装斗争。

成功的原因:

从商朝方面看——纣王暴政引起奴隶、平民反抗(阵前倒戈);

从周国方面看——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改革,逐步成为西部强国;周武王军事指挥正确。

5、国人(平民)暴动

时间:

BC841。

原因:

周厉王暴政。

性质:

平民和奴隶反抗奴隶主暴政的斗争。

结果:

西周由盛转衰。

6、犬戎破镐京

时间:

BC771。

原因:

西周王室衰微、内乱。

结果:

西方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灭亡西周;BC770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二)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制度创新)

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标志:

启继承禹位,“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认识:

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延续近4000年。

2、商朝——残酷的奴隶制度:

“人祭”和“人殉”。

3、西周

⑴经济制度——井田制

①性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的个人所有制)

②内容:

一切土地为周王所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候世代享用周王赐地,但不得转让、买卖,并纳一定贡赋;生产形式为奴隶集体耕种;耕地纵横如同井字,谓之井田。

③演变:

兴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

⑵政治制度——分封制

①目的:

巩固奴隶主政权;对象:

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重要封国:

齐、鲁、燕、卫、晋、宋。

②内容:

诸候拥有封地使用权及封地上奴隶;但要服从命令、按期纳贡、随从作战(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③结果:

春秋诸候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标志为齐桓公葵丘会盟),秦行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④作用与影响:

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但后来导致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形成诸侯割据局面。

⑤认识: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井田制的上层建筑。

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⑶政治制度——宗法制

①目的:

协调同姓宗族内部的权力与地位分配

②内容:

同姓宗族内部成员,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分为“大宗”和“小宗”。

周天子既是天下共主,也是绝对的“大宗”

③认识: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在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外在体现。

为了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西周又制定了礼乐制。

(三)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略)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春秋战国纷争与民族融合

1、春秋诸候争霸

⑴背景:

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诸候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重要背景——周王室进一步衰微;

直接原因——各诸候国为争夺土地、人口而进行频繁战争。

⑵过程:

齐桓公首霸中原。

条件——管仲改革,“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尊王攘夷”,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标志——公元前七世纪中期葵丘会盟(分封制开始崩溃)。

晋楚争霸中原。

春秋晚期吴越争霸。

⑶性质:

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他国的控制权的掠夺性战争。

⑷认识:

⑴“春秋无义战”。

由战争目的(争夺土地、人口)、战争结果(给社会、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决定。

⑵客观上进步作用:

A、加速了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形成。

B、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战国兼并战争

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争霸格局的形成

标志: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原因——诸候国卿大夫势力扩大;影响——反映了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分封制的进一步崩溃和奴隶制进一步衰落)。

⑵兼并战争:

齐魏交战——齐秦对峙——秦独霸天下。

秦赵长平之战后秦着手进行统一战争。

⑶认识:

参照“春秋诸候争霸”。

注意客观上的进步作用更明显:

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使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工商地主)。

3、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

原因、条件:

频繁的争霸兼并战争;经济文化交流。

过程:

华夏族与北匈奴、东胡、西戎、南越的交往与融合。

影响:

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改革

1、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⑴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推广

铁制农具的使用:

春秋开始出现,战国使用范围扩大。

标志我国历史由夏、商、西周的“青铜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

(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

牛耕推广:

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影响:

生产力提高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发展;带来生产关系变革(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⑵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水利灌溉工具:

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

著名水利工程:

春秋时期——芍陂(孙叔敖——楚——淮河流域)。

战国时期——都江堰(李冰——秦——成都平原)、郑国渠(郑国——秦——关中地区)。

影响:

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⑶手工业的发展注意冶铸业、漆工艺、纺织业、煮盐业、酿酒业及手工业专著《考工记》等成就。

⑷商业与城市中原地区商业发达(土特产交流),形成繁荣的中原市场;封建城市兴起。

2、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⑵春秋时期各国赋税制度的改革:

背景——私田增多,井田制收入减少。

目的——增加政府收入。

内容——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

实质——承认土地私有(不管公田、私田一律纳税)。

结果——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逐渐向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转变。

⑶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运动

背景: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壮大,强烈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已大部分取代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直接原因——各诸候国富国强兵、巩固统治的需要。

表现:

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结果与影响: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封建制度在各诸候国确立起来。

这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她改造了旧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进行的夺权斗争。

【商鞅变法及评价】

内容:

两次变法,涉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两大方面。

注意每一内容的作用和影响。

认识: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但是严刑酷法、文化高压政策对秦及后世有消极影响。

成功的原因:

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政治原因——秦孝公的大力支持;直接原因——措施正确得当;主观原因——商鞅敢于斗争、坚持改革。

结果:

遭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商鞅车裂而死。

但“商君虽死,其法不败”,他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朝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春秋时期的两大思想家

⑴道家创始人——老子相传著作为《道德经》

思想主张: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为“道”,属唯心论;又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是相互依存、不断运动变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

其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⑵儒家创始人——孔子其言论集为《论语》;思想主张和贡献表现为: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仁”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体现其思想的保守性质;主张改良(即“损益”旧的章法,以适应历史发展),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大教育家――倡导“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整理、保存、传承古代文化――相传其编订、整理了儒学“五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⑴背景:

社会大变革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文化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体现)。

⑵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墨家:

墨翟代表平民利益。

主张“兼爱”“非功”“尚贤”,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和参政要求。

儒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仁政”、“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

经济上主张与民土地,不夺农时,宽刑薄税。

发展了孔子学说,认识到人民力量,尊为“亚圣”。

荀子唯物思想家,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庄子哲学上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政治上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

法家:

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主张改革以适应历史的发展;主张法治,“法不阿贵”(国君除外);主张集权,为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

⑴文学:

《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作品

屈原与《离骚》,新诗歌体裁,浪漫主义风格

诸子散文

⑵艺术:

汉字艺术(尚未完全形成自觉的艺术,但是经历了甲骨文、大篆的发展阶段)

绘画(

⑶科技:

天文历法(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石申赤道坐标记录恒星位置,后人编撰成《石氏星表》;《夏小正》;“殷历”,“干支纪年法”;春秋时期的“19年7闰”的置闰方法;战国“月令”)

物理(《墨经》记载小孔成像等物理知识)

医学成就(战国时,开始编撰《黄帝内经》;扁鹊创“四诊法”;针灸疗法)

数学(算筹记数法)

化学(战国炼丹师发明“火药”)

 

第二单元秦汉史

【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的历史,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大一统时期。

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两汉确立了封建社会的大一统局面。

(一)政治上——封建大一统和专制集权局面开始形成、发展。

(二)经济上——形成封建农工商结合的自然经济格局,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三)民族关系上——开拓边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

(四)外交上——初步形成积极的大开放的外交基本格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

(五)文化上——封建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具有鲜明的大一统的时代特征。

一、秦朝的统治

(一)秦的统一

1、条件:

社会基础——生产力的提高、各地各民族间联系的加强;

人心向背——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物质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个人因素——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

2、过程:

东灭六国;南统越族和西南地区(修灵渠);北击匈奴(取河套、筑长城)。

BC221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

3、疆域:

见教材“疆域图”。

4、统一的意义: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

见教材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措施:

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建立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中央——三公九卿;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制);颁行体现地主阶级利益的秦律。

经济上——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修驰道。

文化上——书同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

2、评价: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促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专制皇权的加强使人民的处境日益恶劣;同时容易导制暴政,激化各种矛盾;在封建社会后期对科技文化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定程度上起了阻碍作用。

(三)秦末农民战争——秦亡

1、原因:

暴政(繁重徭役、严酷刑罚、沉重赋税)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严重的土地兼并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2、经过:

分两个阶段——陈胜、吴广首义和刘邦、项羽领导的反秦斗争。

3、意义:

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一些休养生息政策;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4、秦亡:

207BC刘邦入咸阳,秦亡。

二、两汉的统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略)

(一)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

(二)西汉初年三大严重社会问题及解决措施

1、长期战争造成的严重经济贫困

解决措施:

汉高祖及文、景帝吸取秦亡教训相继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2、严重影响中央集权的王国问题

问题由来:

汉初统治者实行封国制。

解决措施: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3、威胁北部边郡安全的匈奴问题

解决措施:

汉初“和亲”;汉武帝军事反攻;汉元帝“昭君出塞”;东汉窦固、窦宪北击匈奴,最后解除威胁。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1、背景:

汉初休养生息积累的基础;面临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等一系列问题。

2、措施: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见教材)。

3、结果: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四)东汉建立(25年)与“光武中兴”

(五)东汉中后期政权的政治特点

1、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2、外戚宦官专权;

3、军阀割据混战。

(六)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

农具改进、牛耕推广;兴修水利、治理黄河;稻麦种植的推广;耕作技术的进步;农学研究取得成果。

2、手工业:

注意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的成就。

3、商业与城市:

注意——城市内设“市”、汉武帝铸“五铢钱”、繁华的长安及“五都”。

三、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特点:

汉承秦制,但有损益变化。

目的:

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

(二)内容:

1、严密的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汉武帝设刺史制度;东汉刺史监察权力加大,后发展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州的最高长官。

2、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汉初行郡县制同时实行封国制,先是分封异姓王,后是分封同姓王;结果导致王国问题出现。

汉武帝时通过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皇帝征召等。

察举制:

汉武帝后建立起的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东汉时期注重孝廉进行乡举里选,后来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结果导致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

4、户籍、赋役制度——编户齐民两种职能:

管理百姓和征收(发)赋役。

编户齐民的赋役负担:

田租、人口税、更赋和徭役、兵役,田租较轻,但是人口税、更赋较重。

四、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1、匈奴及与秦汉的关系

匈奴的兴起与强大: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与秦汉的关系:

秦——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

西汉——汉初“和亲”、汉武帝“军事反击”、汉元帝“昭君出塞”。

(注意原因、结果)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向汉称臣;前期,窦固、窦宪先后大败北匈奴,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2、两汉与西域的关系

西汉:

(1)张骞通西域两次出使的目的和结果;作用——使西域交通畅通,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

(2)西域都护的设置(60BC)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

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同西南夷、百越的关系

西南夷:

秦汉都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汉武帝设郡管辖、经略西南夷(赐滇王“滇王之印”);东汉初重新并入汉版图。

百越:

秦始皇南统越族;汉武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

(二)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国力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

1、同邻国朝、日、越的友好往来

注意:

“三韩”与汉的关系;光武帝赐倭奴国王金印;中越经济文化交流。

2、中外交通的开通——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条件——汉国力强盛、丝织业发达;张骞通西域与西域都护的设置;北击匈奴解除威胁。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疏勒→葱岭→西亚、欧洲。

意义——①丝绸之路的开通,首次打通中西交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②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

时间——汉武帝以后。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

3、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的往来

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果;166年大秦安敦王朝使者到达东汉(《后汉书》记载、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五、秦汉时期的文化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及原因

1、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原因:

秦“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和汉武帝“独尊儒术”、“大一统”造就了文化的统一性;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原因:

秦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中外交通的发展。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原因:

秦汉政治、经济的发达;继承先秦文化成就。

4、气势恢弘原因:

秦汉大一统帝国和统治者气魄的影响。

如万里长城、兵马俑、《史记》。

(二)秦汉文化的成就

1、先进的科学技术

天文历法:

⑴汉武帝时制定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⑵西汉有世界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⑶东汉科学家张衡最早科学解释月食并发明制作地动仪。

数学:

东汉的《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医学:

⑴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⑵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⑶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有“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造纸术及外传:

⑴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⑵东汉蔡伦改造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造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⑶外传——4世纪东传朝鲜、越南、日本,8世纪开始西传,经阿拉伯传至非洲、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哲学与宗教

⑴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取得统治地位

背景:

①汉武帝要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②法家思想已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道家思想也不适应经济恢复发展后的形势变化。

③董仲舒适时吸收法、道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提出了适应(汉武帝)统治需要的新儒学思想。

内容:

①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②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主张建太学,以儒为教。

影响:

①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②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③新儒学的神学色彩导致后来神学迷信长期泛滥;④儒家学说逐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⑵东汉唯物思想家王充及著作《论衡》

背景:

两汉神学迷信思想泛滥,导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尖锐。

内容:

见教材。

董仲舒的神学思想与王充唯物思想是两汉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

⑶古代宗教新格局的形成: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东汉道教的产生,形成古代宗教新格局。

3、史学、文学和艺术成就

⑴史学: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⑵文学:

以赋和乐府诗成就突出,注意代表作品。

⑶艺术:

雕塑成就——秦兵马俑、汉杂技俑、说唱俑、秦砖汉瓦。

绘画成就——壁画、帛画、木刻画、画像石、画像砖。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史

【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220年曹魏废汉(教材从200年官渡之战讲起)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的历史,包括三国鼎立,西晋短期统一,十六国和东晋并立,北朝(北魏,东、西魏,北齐、周)和南朝(宋齐梁陈)对峙等四个阶段。

(一)政治上——封建国家分裂和长期动荡,但也蕴含着走向统一的趋势(民族融合、南北经济的发展和联系加强、人心渴望统一、北魏北周改革)。

(二)经济上——江南持续开发和北方恢复与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关系上——民族迁徙和大融合。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大量人口南迁,各民族交往、联系加强,孝文帝改革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实现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四)外交上——受国家分裂和政局动荡影响,传统的丝绸之路不太畅通,但佛教的传入联系加强。

(五)文化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定社会的文化特点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一、政权的更替(略)

(一)按照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四个阶段掌握这一时期政权更替及史实。

(二)政治格局的特点:

整体上是封建国家的分裂,但也出现过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北方黄河流域多次局部统一如曹魏、前秦、北魏、北周统一北方;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二、民族关系(略)

(一)民族迁徙:

⑴“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内迁;⑵中原人口南迁。

(二)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注意:

背景、内容、影响)。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表现

1、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原因:

⑴北民南迁;⑵南方的民族融合;⑶统治者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还有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表现:

⑴三国时期吴国初步开发,但仍落后于北方;

⑵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开发:

从区域看,从孙吴时的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

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产粮区。

从农业生产看,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水利兴修、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也为隋统一奠定了基础。

2、北方经济屡遭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