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120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

《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6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docx

第16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师版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

【考点细化预测】

考点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1.根据资料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地域形成的影响

2.了解城市内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形成原因

3.了解城市内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4.根据有关理论分析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5.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和形成原因

6.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7.根据材料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和内部功能区布局的影响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了解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

2.理解城镇地理位置与城市规模及其扩大的关系

3.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和等级划分

城市化

结合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内涵及主要标志

2.了解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3.理解城市化的意义和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4.根据资料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

5.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影响因素

6.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7.以我国“十二五”规划、亚运会广州和世博会上海城市环境等为背景考查我国城市化特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构建知识体系】

 

第16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

【知识归纳总结】

一、城市地域形态

地域形态

团块状

组团式

条带状或放射状

影响因素

地形、市中心吸引作用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

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地域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各片互不连属

城市沿主要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

便于城市,有利于城市保护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

主要缺点

易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城市举例

、合肥市、美国华盛顿

、浦东新区

市、洛阳市、西宁市、市

【答案】平原交通线交通干线

基础设施投资扩大规模环境自然

【答案】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住宅区市中心、交通干线河流、铁路、公路某种土地利用方式

【注意提示】

1.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的空间结构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而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可以用下面框图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中心商务区就是城市中心位置?

中心商务区就是城市中心位置,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一般位于交通便捷、人口密集的市中心,但在有些城市例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又如多核心模式的城市,其中心商务区就不位于市中心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商务区是商业核心地区。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含义:

城市中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模式、扇形模式、模式。

3.形成因素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影响地租的因素,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

(2)社会因素收入导致的分化;知名度或宗教

(3)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4)发展变化:

随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答案】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同心圆多核心

住宅区种族

四、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

(1)依据:

(2)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万-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答案】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城市等级

规模

提供服务级别

提供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

【答案】高大低少

3.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布

(1)等级高的城市数目,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目较多,距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的。

【答案】较少较近层层嵌套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

读下图,回答1~3题。

1.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  )

A.组团式     B.集中式C.条带状D.放射状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城市被交通线和河流阻隔成片状分布并且每片都有一个较完整的功能区系统,因此应为组团式。

【答案】A

2.根据图2信息可知,甲城市的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①~④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从SO2浓度的等值线延伸方向看,该地的盛行风向应为东风,故火力发电厂宜布局在城郊西部④点,对城区污染较小些。

【答案】D

3.适合K点布局的企业是(  )

A.火电厂B.印染厂C.污水处理厂D.自来水厂

【解析】K点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结合选项分析可建自来水厂。

【答案】D

下图为某城市风频玫瑰图和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

据此回答4-5题。

4.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  )

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心商务区

5.若a、d均为住宅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环境优于aB.a地价高于d

C.a交通通达度优于dD.行政因素是造成a、d分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4题,该地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工业区应建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即东北部和西南部;河流沿等高线凸向河流上游,据此可知该城市的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工业区应位于河流的下游。

则图中f最有可能是工业区。

第5题,d附近有河流经过,地势较高,且远离工业区,环境优于a。

【答案】4.C 5.A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7.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租水平:

乙>甲>丙B.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多

C.乙处最可能布局居民区D.据图中显示的条件,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知,三城市的等级为甲最高,乙次之,丙最低,因此其职能也是甲>乙>丙,与此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只有C项。

第7题,从图中所示可知,地租水平应是甲>乙>丙。

甲等级最高,其数量应最少;乙处于区域边缘,且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布局商业或工业。

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乙地的服务范围和功能会增大。

【答案】6.C 7.D

 

【突破核心考点】——老师课堂讲解重点突破

考点一城市形态、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和城市的布局形式

【知识归纳总结】

1.城市形态的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城市总体上的外部轮廓形状。

主要类型分析对比如下: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举例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特征

城市各组成部分集中,连成一片

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

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之间有一定距离

影响因素

地形(多位于平坦开阔的平原)

地形、河流、交通

地形、河流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环境污染较小

分散生产,分散管理,环境污染较小

缺点

集中分布容易产生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等环境问题

集中于两个方向,两头运距很长,不便于管理,建设投资较大

用地比较分散,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较高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模式

形成

形状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同心圆

扇形模式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扇形或楔形

多核心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

 

【方法技巧心得】

城市布局形式(城市的基本形态)

①“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的对比。

布局形式

布局特点

优点

缺点

集中紧凑式

以一个生活居住用地为中心,多个工业区布置在周围,只有一个主要的生活居住用地(生活区),其他的生产用地(工业区)则连片布置在城市生活区的外围,少量规模不大、污染可能较为严重的工厂企业则布置在近郊

各项主要用地集中,能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投资,有利于工业之间的协作和公共设施的共同利用

由于工业较集中,环境污染严重

分散疏松式

受地形、矿产资源、河流或交通干道分隔,分成若干片或组,各片相距一定距离,城市用地分成若干片,每片由一个生活区和工业区组成,相应布置独立的生活居住设施

工业区分散,造成污染源分散,同时自然环境容纳和净化废物的能力提高,能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各项用地较分散,各区片间联系不便,市政投资很大

②城市的布局形式主要受自然条件(如河流、气候、地形等)制约。

③大多中小城市采用集中紧凑式,可节省成本,而受自然条件限制的中小城市多采用分散疏松式。

【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下图为某城市2001~2020年总体规划示意图,城市四大片区各自组织自己的功能区。

据此完成

(1)~

(2)题。

(1)到2020年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可能是(  )

A.分散式B.组团式C.条带式D.放射状

(2)下列关于城市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域形态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B.山区的城市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同地区差别不大

C.山区城市用地比较集中,往往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

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往往形成条带状的格局

【解析】

(1)由题干可知四大片区各自组织自己的功能区,各片区之间功能相对完整,是组团式。

(2)城市形态往往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而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往往形成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

河谷地区城市受地形的影响,其发展被迫沿河谷延伸,形成条带状格局。

【答案】

(1)B

(2)D

【课堂针对练习】

1.读某城市略图(左图)和2005年该市各区域人口变动统计图(右图)。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是(  )

A.分散组团式

B.一城一区式

C.简单集中式

D.城镇群形态

(2)2005年该城市人口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区域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该题考查城市形态和城市人口变化。

(1)从左图中可知,该城市是由5个相对独立城区组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即选A。

(2)人口迁移差额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之和就是人口数量增长率,如果人口数量增长率为零,则人口数量保持不变,从右图可知,图中②的人口迁移差额率(纵坐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横坐标)的之和约为零,即人口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区域是②。

【答案】

(1)A

(2)B

考点二城市土地利用和主要功能区

【知识归纳总结】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功能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形成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集聚成片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形成

特征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位置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方法技巧心得】

1.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一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是否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理,特别是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合理组织。

城市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要有便利的交通。

工业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备与原材料,这些物质的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布局,以降低成本。

居住区内部要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居民生活。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2)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

从工业区与城市的位置考虑:

①出于经济、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通常把一些不宜靠近居民区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的远郊;

②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占地多、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城市边缘;③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无需铁路运输或运输量不太大的工业。

从工业区与河流、风向的位置关系考虑:

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的垂直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严重污染水体的企业一般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3)给城市留有发展余地。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的建设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虽然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城市的建设发展总会有一些现实条件下预见不到的变化,这就要求今天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功能区的组织上要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从短时间来看好像是浪费了城市利用空间,但却避免了后续发展中因某些功能区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搬迁改造困难,因而符合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地域功能区的成因

3.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城市能否有效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因此,在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要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3)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应设置防护带。

体育馆、学校、儿童机构、医院等,不应设置在防护带内。

工业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是: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对于有严重污染、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如钢铁厂、发电厂等,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

典型企业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企业

具体要求或污染

一般布局原则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水污染

布局在流经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噪声污染

可布局在城区或近郊交通便利区

自来水厂

要求水源清洁

布局在河流上游

高新技术开发区

需要高科技人才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商贸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或交通中心

仓库

用地多,交通方便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奶牛场、蛋鸡场

靠近市场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典型例题分析】

【例2】下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

据此回答

(1)~(3)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课堂针对练习】

2.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C.政府机关用地D.居住用地

(2)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

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

【解析】

(1)④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判断,需要从该区的特点进行。

从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④区远离市中心,在环城路范围之外,位于河流的下游方向且人口密度变化较小,而商业用地需要接近市中心以方便消费人群,政府机关用地要方便居民到此办理事务,都不能离市中心太远,居住用地的人口密度变化应该最大,所以符合该特点的只有工业用地。

(2)从图中看出各区域人口密度多为增加的趋势,所以该市总人口明显增加;③区在环城路附近,偏离市中心,商业服务等级较低、种类较少;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①区位于内环路附近,人口密集,交通量大,环境质量较差,不符合高新技术产业所要求的区位。

【答案】

(1)B 

(2)C

考点三影响城市土地地租的因素

【知识归纳总结】

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距市中心远近

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付租能力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远近对住宅影响较小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区位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远离市中心处

区位选择

原因

最大程度地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

具体如下所示:

①市中心(O处):

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

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

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

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

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

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了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形成了工业区。

2.除经济因素外,历史、社会、行政等因素也通过不同途径影响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如下所示:

【方法技巧心得】

1.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

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

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

(1)坐标图

(2)立体图

(3)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在判读这类图时,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

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一般在地租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区域形成工业区。

2.城市住宅区的分化

收入的高低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收入高的人群,支付地租能力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项目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收入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建筑质量

面积大,质量高,有些是独立庭院

面积狭小,质量低,拥挤密集

位置

多在城市外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多在内城,多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公共设施

完善(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生活方便

缺乏,生活不便

环境质量

优美

较差

【典型例题分析】

【例3】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D.城市规模缩小

(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A.矿区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D.高新技术开发区

【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1985年的地价分布规律是由市中心向郊区呈递减趋势,但2005年在郊区形成一个地租次高峰,所以影响这种地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

(2)题,甲处地价较高,因处于郊区,说明该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适宜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且高新技术开发区付租能力较强。

【答案】

(1)B 

(2)D

【课堂针对练习】

3.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1)读图可发现2007年与2000年相比,地价整体有所上涨,城市规模扩大,市中心地价升值幅度比远郊大,中心城区的范围并没有改变。

(2)郊区地价的局部高值区往往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之地,适合开发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

【答案】

(1)C 

(2)B

考点四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

【知识归纳总结】

1.城市按规模和等级来看有大小、高低之分,一般规模大、等级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比规模小、等级低的城市大,而规模和等级相当的城市的服务范围需进行综合考虑分析。

现从单一因素角度进行分析如下: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实例

地理位置

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