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038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

《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章习题集.docx

自考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第三章习题集

第三章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社会中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资源不包括( )。

A.信息

B.物质

C.能源

D.通信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正式步入信息社会,信息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资源。

参见教材P75。

2、构成通信网络平台的主要要素不包括( )。

A.通信网络设备

B.高性能计算机

C.通信协议

D.传输介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构成通信网络平台的要素主要包括通信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移动基站等)、传输介质(如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磁波等)和通信协议(如TCP/IP、UDP等)。

参见教材P76。

3、从(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人类由此开始进入计算机社会,从此信息处理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A.1946

B.1950

C.1945

D.196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人类由此开始进入计算机社会,从此信息处理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参见教材P76。

4、20世纪80年代初,( )公司推出了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的个人电脑产品—IBMPC,从而使计算机开始走进成千上万的家庭,并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的必备工具。

A.Intel

B.微软

C.IBM

D.AMD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0世纪80年代初,IBM公司推出了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的个人电脑产品—IBMPC,从而使计算机开始走进成千上万的家庭,并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的必备工具。

参见教材P76。

5、目前,作为信息处理基础平台核心部分的( ),其发展呈现出高性能化、网络化、大众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A.计算机系统

B.软件系统

C.硬件系统

D.通讯系统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目前,作为信息处理基础平台核心部分的计算机系统,其发展呈现出高性能化、网络化、大众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参见教材P76。

6、C/S模式的缺点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

B.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

C.在安装、维护、升级的过程中费用十分高昂

D.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S模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机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具有较高的客户端响应速度。

而缺点在于无论是Client还是Server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在安装、维护、升级的过程中费用十分高昂。

参见教材P77。

7、关于分布式平台的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系统设计灵活,用户使用方便

B.局部发生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全局

C.需要占用服务器的资源

D.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成本和风险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布式平台的优点是系统设计灵活,用户使用方便,很多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在用户计算机上满足,不必占用服务器的资源;每台计算机都可以拥有和保持本地所需要的数据和文件,从而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成本和风险;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存储于许多存储单元中,但任何用户都可以进行访问,可以使局部发生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全局等等。

参见教材P79—80。

8、关于分布式平台的缺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病毒比较敏感

B.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C.需要设计专门的数据存取方案

D.对于用户端的维护和管理的要求不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布式平台的缺点主要包括:

对病毒比较敏感,任何用户都可能引入被病毒感染的文件,并将病毒扩散到整个网络;由于数据可以存储在用户各自的系统上,而不是统一在中央系统之中,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需要设计专门的数据存取方案来解决;此外,分布式平台对于用户端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参见教材P80。

9、用于多媒体存储和VHS质量的广播电视,使得VCD取代了传统的录像带的动态图像压缩标准是( )。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目前已颁布了4个国际标准,即MPEG-1、MPEG-2、MPEG-4和MPEG-7。

每个标准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背景,如MPEG-1用于多媒体存储和VHS质量的广播电视,使得VCD取代了传统的录像带,MPEG-1标准的压缩比规定为50:

1;MPEG-2用于常规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使人们逐渐迈进数字或高清晰度电视时代,同时高品质的DVD取代了VCD;MPEG-4用于无线窄带多媒体通信和可视电话,并将基于内容的检索与编码结合起来;而MPEG-7用于建立多媒体数据库和相应的搜索引擎之间的接口。

参见教材P83。

10、用于常规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使人们逐渐迈进数字或高清晰度电视时代,同时高品质的DVD取代了VCD的动态图像压缩标准是( )。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目前已颁布了4个国际标准,即MPEG-1、MPEG-2、MPEG-4和MPEG-7。

每个标准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背景,如MPEG-1用于多媒体存储和VHS质量的广播电视,使得VCD取代了传统的录像带,MPEG-1标准的压缩比规定为50:

1;MPEG-2用于常规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使人们逐渐迈进数字或高清晰度电视时代,同时高品质的DVD取代了VCD;MPEG-4用于无线窄带多媒体通信和可视电话,并将基于内容的检索与编码结合起来;而MPEG-7用于建立多媒体数据库和相应的搜索引擎之间的接口。

参见教材P83。

11、用于无线窄带多媒体通信和可视电话,并将基于内容的检索与编码结合起来的动态图像压缩标准是( )。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目前已颁布了4个国际标准,即MPEG-1、MPEG-2、MPEG-4和MPEG-7。

每个标准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背景,如MPEG-1用于多媒体存储和VHS质量的广播电视,使得VCD取代了传统的录像带,MPEG-1标准的压缩比规定为50:

1;MPEG-2用于常规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使人们逐渐迈进数字或高清晰度电视时代,同时高品质的DVD取代了VCD;MPEG-4用于无线窄带多媒体通信和可视电话,并将基于内容的检索与编码结合起来;而MPEG-7用于建立多媒体数据库和相应的搜索引擎之间的接口。

参见教材P83。

12、用于建立多媒体数据库和相应的搜索引擎之间的接口的动态图像压缩标准是( )。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目前已颁布了4个国际标准,即MPEG-1、MPEG-2、MPEG-4和MPEG-7。

每个标准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背景,如MPEG-1用于多媒体存储和VHS质量的广播电视,使得VCD取代了传统的录像带,MPEG-1标准的压缩比规定为50:

1;MPEG-2用于常规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使人们逐渐迈进数字或高清晰度电视时代,同时高品质的DVD取代了VCD;MPEG-4用于无线窄带多媒体通信和可视电话,并将基于内容的检索与编码结合起来;而MPEG-7用于建立多媒体数据库和相应的搜索引擎之间的接口。

参见教材P83。

13、多媒体技术中的数字音频技术不包括( )。

A.声音采集及回放技术

B.声音识别技术

C.声音合成技术

D.声音转换技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多媒体技术中的数字音频技术包括声音采集及回放技术、声音识别技术和声音合成技术三个方面。

参见教材P83。

14、一般的数字视频技术不包括( )。

A.视频转换

B.视频采集及回放

C.视频编辑

D.三维动画视频制作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数字视频技术一般应包括视频采集及回放、视频编辑和三维动画视频制作。

参见教材P83。

15、视频采集数据在磁盘上存放时的文件格式多为AVI和MPG。

其中MPG文件的存储量大约为AVI文件的( )。

A.1/5~1/8

B.1/5~1/10

C.1/6~1/10

D.1/3~1/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视频采集数据在磁盘上存放时的文件格式多为AVI和MPG。

其中MPG文件的存储量大约为AVI文件的1/5~1/10参见教材P83。

16、文本和图片要求的平均速率较低,但对( )要求很高,即不能容忍数据的丢失。

A.详细性

B.及时性

C.准确性

D.完整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文本和图片要求的平均速率较低,但对准确性要求很高,即不能容忍数据的丢失。

参见教材P84。

17、音频和视频则需要很高的传输速率,要求( )高,对数据丢失不敏感。

A.详细性

B.实时性

C.准确性

D.完整性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音频和视频则需要很高的传输速率,实时性要求高,对数据丢失不敏感。

参见教材P84。

18、从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到现在,计算机经历了( )个发展阶段。

A.三

B.五

C.六

D.四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从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到现在,计算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参见教材P84。

19、第二代计算机的软件特点是( )。

A.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B.大规模、可扩展并行与分布处理

C.多道程序和分时操作系统

D.高级语言和编译、批处理监控系统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二代计算机的软件特点是高级语言和编译、批处理监控系统。

参见教材P84。

20、第五代计算机的软件特点是( )。

A.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B.大规模、可扩展并行与分布处理

C.多道程序和分时操作系统

D.高级语言和编译、批处理监控系统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五代计算机的软件特点是大规模、可扩展并行与分布处理。

参见教材P85。

21、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器件是( )。

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多层印刷电路

B.晶体管、磁芯、印刷电路

C.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

D.电子管和继电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多层印刷电路。

参见教材P85。

22、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器件是( )。

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多层印刷电路

B.晶体管、磁芯、印刷电路

C.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

D.电子管和继电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

参见教材P85。

23、数据通信可实现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以及终端之间的( )信息(如字符、文本、图片、多媒体文件等)的传递。

A.八进制数据

B.模拟信号

C.光电信号

D.二进制数据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数据通信可实现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以及终端之间的二进制数据信息(如字符、文本、图片、多媒体文件等)的传递。

参见教材P86。

24、从通信双方的信息交互方式来看,数据通信方式不包括( )。

A.单向通信

B.双向交替通信

C.单向交替通信

D.双向同时通信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从通信双方的信息交互方式来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分别是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参见教材P87。

25、在数据通信方式中,无线电广播属于( )。

A.单向通信

B.双向交替通信

C.单向交替通信

D.双向同时通信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无线电广播就属于这种类型。

参见教材P87。

26、在数据通信方式中,无线对讲机属于( )。

A.单向通信

B.双向交替通信

C.单向交替通信

D.双向同时通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或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往往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如无线对讲机系统。

参见教材P87。

27、在数据通信方式中,电话网、计算机网络属于( )。

A.单向通信

B.双向交替通信

C.单向交替通信

D.双向同时通信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即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电话网、计算机网络均属于全双工通信系统。

参见教材P87。

28、能够发现通信系统中各种原因造成的信号失真,并纠正由此引起的数据差错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任务的( )功能。

A.差错检测与纠正

B.接口及信号产生

C.安全保证

D.寻址与路由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差错检测与纠正能够发现通信系统中各种原因造成的信号失真,并纠正由此引起的数据差错。

参见教材P88。

29、数据通信设施作为非常复杂的系统,不能自动创建和运行,需要各种管理功能来规划、设置、监控、调度和维护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任务的( )功能。

A.差错检测与纠正

B.接口及信号产生

C.安全保证

D.网络管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网络管理的功能有数据通信设施作为非常复杂的系统,不能自动创建和运行,需要各种管理功能来规划、设置、监控、调度和维护。

参见教材P88。

30、信号一般以( )为自变量,以表示数据信息的某个参量(振幅、频率或相位)为因变量。

A.时间

B.位移

C.振幅

D.强度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信号一般以时间为自变量,以表示数据信息的某个参量(振幅、频率或相位)为因变量。

参见教材P88。

31、信号按其因变量的取值( )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A.大小

B.是否连续

C.是否离散

D.高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信号按其因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参见教材P88。

32、( )是指因变量完全随连续消息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

A.数字信号

B.光子信号

C.模拟信号

D.电频信号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模拟信号是指因变量完全随连续消息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

参见教材P88。

33、下列不属于数字信号的是( )。

A.数字电话

B.电话语音信号

C.数字电视

D.计算机数据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计算机数据、数字电话和数字电视等都是数字信号。

电话语音信号属于模拟信号。

参见教材P88。

34、电话网的设计是为了传输( )范围内的模拟话音信号,不能直接传输数字信号。

A.400Hz到3500Hz

B.350Hz到3600Hz

C.300Hz到3400Hz

D.300Hz到3300Hz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电话网的设计是为了传输300Hz到3400Hz范围内的模拟话音信号,不能直接传输数字信号。

参见教材P89。

35、由载波信号不同的相位偏移来表示0和I。

以数字由0变成I时,相位角移动( )实现调制。

A.180度

B.90度

C.360度

D.150度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由载波信号不同的相位偏移来表示0和1。

以数字由0变成1时,相位角移动180度实现调制。

参见教材P90。

36、在下列通信介质中,抗干扰能力最好的是( )。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蓝牙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光纤的抗干扰能力最强,传输的是光信号,不传输电磁波,抗干扰能力最强。

参见教材P90—91。

37、复用的常见形式不包括( )。

A.频分复用

B.时分复用

C.码分复用

D.址分复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复用的常见形式主要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三种。

参见教材P92。

38、异步数据传输是以( )为单位独立进行发送。

A.字节

B.字符

C.比特

D.字长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异步数据传输是以字符为单位独立进行发送。

参见教材P93。

39、数据交换技术主要类型不包括( )。

A.报文交换

B.电路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息交换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类型。

参见教材P94。

40、OSI模型是一个开放体系结构,它垂直地将网络分为7层,每一层完成独立的功能,设计者可以根据每一层特定的功能进行软硬件的开发,其第三层是( )。

A.应用层

B.网络层

C.表示层

D.物理层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OSI模型是一个开放体系结构,它垂直地将网络分为7层,每一层完成独立的功能,设计者可以根据每一层特定的功能进行软硬件的开发,其第三层是网络层。

参见教材P96。

41、络协议的关键要素不包括( )。

A.语法

B.语义

C.定时

D.定量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网络协议有以下三个关键要素:

①语法。

定义协议中所使用数据块的格式;②语义。

规定各数据块格式的作用;③定时。

规定数据块的交换顺序和定时器的使用。

常见的IP、TCP,UDP协议等就是常见的网络协议。

参见教材P96。

42、计算机网络按( )可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A.拓扑结构

B.交换方式

C.传输媒体

D.数据传输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参见教材P96。

43、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 )位。

A.64

B.128

C.32

D.25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位,能够提供2128-1个地址。

参见教材P100。

44、物联网在技术构架上分层不包括( )。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传输层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物联网在技术构架上可分为三层:

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参见教材P102。

45、主要的云计算服务模式不包括( )。

A.IaaS

B.PaaS

C.SaaS

D.SarS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主要的云计算服务模式有三种: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服务。

参见教材P104。

46、数据库技术的核心是( )。

A.数据处理

B.数据加工

C.数据处理

D.数据整理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数据库技术的核心是数据处理。

参见教材P105。

47、数据库处理技术发展经历的阶段不包括( )。

A.数据库系统阶段

B.人工管理阶段

C.文件管理阶段

D.数据集市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数据库处理技术发展经历的阶段包括: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参见教材P105。

48、( )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用户能够看见并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描述。

A.子模式

B.模式

C.物理模式

D.内模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子模式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用户能够看见并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描述。

参见教材P108。

49、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数据描述语言

B.数据翻译语言

C.数据操作语言

D.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数据描述语言、数据操作语言、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

参见教材P108。

5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处理功能

C.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

D.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

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参见教材P109。

51、不但在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信息系统设计和计算机硬件设计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为面临新挑战的数据库技术带来了机会和希望。

( )。

A.面向过程的方法和技术

B.面向程序的方法和技术

C.面向用户的方法和技术

D.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技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技术不但在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信息系统设计和计算机硬件设计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为面临新挑战的数据库技术带来了机会和希望。

参见教材P109。

52、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有机结合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列新的数据库形式,下列数据系统中不属于此类的是( )。

A.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B.并行数据库系统

C.交互式数据库系统

D.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有机结合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列新的数据库形式,如: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Web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

参见教材P110。

53、为了能够实现多媒体数据库的这些特点,必须建立合适的数据模型,而建立数据模型的途径不包括( )。

A.基于关系模型

B.基于面向过程模型

C.基于超文本、超媒体模型

D.开发全新的数据模型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为了能够实现多媒体数据库的这些特点,必须建立合适的数据模型,而建立数据模型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四种:

基于关系模型,基于面向对象模型,基于超文本、超媒体模型,开发全新的数据模型。

参见教材P111。

54、元数据是描述数据仓库内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

可将其按( )的不同分为两类,即技术元数据和商业元数据。

A.目标

B.用途

C.作用

D.方式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仓库内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

可将其按用途的不同分为两类,即技术元数据和商业元数据。

参见教材P112。

二、多项选择题

1、信息的( )日益成为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A.收集

B.传输

C.加工

D.存储

E.利用这类信息处理工作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和利用这类信息处理工作日益成为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见教材P75。

2、在当代,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处理基础平台主要包括( )。

A.计算机系统平台

B.通信及网络平台

C.数据库平台

D.理论、方法

E.制度、政策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在当代,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处理基础平台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平台、通信及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硬资源,以及相关的理论、方法、标准、规则、制度、政策等软资源。

参见教材P75。

3、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平台应该包括( )。

A.操作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通信链接

D.数据库

E.应用程序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平台应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

参见教材P76。

4、目前,作为信息处理基础平台核心部分的计算机系统,其发展呈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