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037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docx

九年级上期期末模拟2放映版

伯阳双语学校九年级上期模拟

语文试题

(二)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C】(2分)

A.屏息/屏风颤动/颤抖僵劲/疾风劲草

B.频繁/濒临字帖/妥帖竣工/崇山峻岭

C.狼藉/慰藉湖泊/淡泊称赞/称心快意

D.埋伏/埋怨  绮丽/稽首臭氧/乳臭未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2分)

A.凝炼笑喜喜鼎力相助汗流夹背

B.热衷主弦律再接再厉人情事故

C.规矩身分证以逸代劳贪赃枉法

D.装潢照相机理屈词穷唉声叹气

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3分)

登封观星台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

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

A.由台体和石圭两个部分组成

B.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周用水磨砖砌成

C.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

D.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

正确顺序:

CABD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在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李白的中国梦是《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辛弃疾的中国梦是《破阵子》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平定边关留美名的雄心壮志。

5.名著阅读。

(4分)

①水浒英雄各有绰号。

这些绰号或表示人物性格,或反映人物外貌。

请说说“黑旋风”和“智多星”这两个绰号各反映了何人的什么情况?

黑旋风:

李逵的勇猛粗鲁

智多星:

吴用的足智多谋

②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逊在荒岛上做了哪些事情来解决他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创造生存的奇迹?

(答出两点即可)

例一:

用绳纰做成钓丝来钓鱼,用来充饥。

例二:

把吃剩的鱼晒成鱼干当食物吃。

例三:

种植大麦和水稻,获得一个稳定的食物来源。

例四:

成功驯养山羊,得到了固定的食物。

例五:

做成陶器,用来盛放食物。

例六:

用收获的粮食烘烤面包,改善自己的饮食。

例七:

驯化野人,使之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

例八:

找到山坳前的一块平地,搭建帐篷,拥有安身之所。

例九:

伐倒一棵树,花两年的时间,造成一只独木舟,进行沿岛航行。

例十:

每天用刀子在方柱上刻一个斫痕,来计算时间。

例十一:

用山羊皮制成帽子、外衣和裤子,来抵御风寒。

例十二:

患病时,咀嚼烟叶,治好了自己的病。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5分)

【材料一】“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壮美的中原湖光山色中,追寻我们的血缘之根,追寻我们的民族之根,追寻我们的文化之根,这也许就是“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真正意义。

【材料二】文化名人余秋雨说:

“我会一直仰望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中原人是证人。

迈入文明的门槛有很多标准:

第一需要有文字;第二有城市的痕迹;第三有青铜器;第四有祭祀活动。

这一切最早主要发生在河南。

①结合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人物对河南的评价。

(2分)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意思对即可。

2分)

这是一道归纳评价类试题,这类题提供一定的甚至是多则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提炼主题或形成自己的评价,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读懂所给材料,然后再归纳概括。

②2014年的暑假就要来临,你要“背起行囊走四方”,选取河南的某个景点旅游。

请你使用词语“跨越”、“肃然起敬”、“如诗如画”写一段话,介绍河南的一个旅游景点。

(不少于50字)(3分)

【河南景点示例:

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开封相国寺、焦作云台山、安阳殷墟、南阳卧龙岗等】

示例:

南阳卧龙岗:

跨越千山万水,我来到了素有“帝乡”之称的南阳,登上卧龙岗,美景如诗如画,拜谒武侯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意思对即可。

3分)

此题介绍旅游景点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流畅、生动。

 

7.观察下面的漫画《树:

这并不是胜利!

》,按要求答题。

(共4分)

(1)用50字左右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2分)

示例:

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

“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字型。

  

描述画面应该扣住题意,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上到下,由左至右等来叙述。

 

(2)结合漫画的标题,使用关联词语“不是……而是……”写两组句子,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2分)

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乱砍滥伐的警示;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不文明行为的控诉!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共16分)

雪一化就有路了

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

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

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

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

【A】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

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

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

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B】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

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

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

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

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

“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

”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

”她回过头大声说道。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

看把你累的急的!

是亲戚?

朋友?

”她放慢了脚步,拍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亲戚?

朋友?

……我沉默着,无言以对。

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

”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

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

“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

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

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 

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

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

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8.文章以“雪一化就有路了”为题目,有哪些作用?

(写出两点即可,4分)

(1)题目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用比喻暗示文章的中心,即具有宽容之心才能消除误解。

9.认真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3分)

激愤恼恨→胆怯疑惑→怀疑动摇→ 平静释然

1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分)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画线【A】句对表现人物心情所起的作用。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画线【B】句的表达效果。

我选【】:

通过景物描写,衬托“我”心情的烦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情景,衬托了“我”内心的烦躁。

11.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用原文回答,2分)

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12.根据文章内容,补写一段写雪景的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

(40字左右,4分)

示例一:

夜深了,大雪慢慢地停了下来。

地上一片洁白,在路灯的映照下,发出柔和的光。

夜是那样的宁静,空气也变得温润而清新了。

 

示例二:

雪慢慢地小了,雪片儿像春天的落花,飘落在我的脸上,我似乎闻到了一丝淡淡的花香。

 

(二)阅读下文,完成l3一l6题。

(共l2分)

一切皆有可能

    ①水能流向天空吗?

答曰:

绝对不可能!

可是,天上的彩云却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

人生不也这样吗?

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日,一切皆有可能。

    ②一个小学即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

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50年前的那个放牛娃。

    ③一个高考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100分、复读都没有学校肯要的落榜生,他会成为著名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吗?

一般人看来也不大可能,但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孟非正是当年的那个落榜生。

    ④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

丘吉尔说:

“一个人活得愈长,他就愈能认识到一切取决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看似毫不重要的细节实际上都左右了他的全部命运和前程。

”世界充满偶然性,也充满奇迹,奇迹正是偶然性的表现。

    ⑤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想不到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遗落在石缝间,想不到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一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想不到成为自由飘动的云。

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充满偶然。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偶然;“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偶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是偶然。

偶然充满魅力,偶然创造神奇!

    ⑥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

    ⑦不!

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

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

没有“踏破铁鞋”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

没有“众里寻他千XX”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⑧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会助你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朵无名的花儿,但一切皆有可能的付出会助你将来艳压群芳。

朋友,一切皆有可能,我辈当努力。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一切皆有可能

14.文章开头从“水能流向天空”的现象说起,有哪些作用?

请写出两点。

(2分)

(1)从有趣的现象谈起,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引出本文的论点

(3)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答出两点即可】

15.本文②③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莫言从放牛娃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孟非从高考落榜生成为著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两个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这一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1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

---⑧段的论证过程。

(4分)

首先针对“偶然创造神奇”的种种现象,提出“等天上掉馅饼”的错误认识,然后否定这种错误认识,进一步指出“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并从反面加以论证,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1题。

(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祖茔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耽:

痴迷】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父母晚寝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官职名】高云曰: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成大器”。

(节选自《祖茔偷学》)

1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无法】②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1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博览群书

19.【甲】文中作者对“无书”、“无师”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用原文回答。

(2分)

    

(1)解决“无书”的办法: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2)解决“无师”的办法: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0.下列各项内容能全都体现【甲】文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C】(2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②足肤皲裂而不知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④

21.【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分)

【甲】:

反衬作者求师的诚恳、虚心和恭敬

【乙】:

从侧面衬托祖茔才能出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2~23题。

(共4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抒发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3.请自选角度,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进行赏析。

(2分)

示例一:

【炼字角度】“几处”“谁家”两个词语用得好,“几处”说明早莺尚少,“谁家”说明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示例二:

【炼字角度】“争”“啄”两个动词用得好,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形象写出了燕子的忙碌与兴奋。

示例三:

【炼字角度】“争”“啄”两个动词用得好,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向阳树、新燕啄泥的动态和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示例四:

【修辞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几处早莺”对“谁家新燕”,“争暖树”对“啄春泥”,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四、作文(50分)

24.任选一题作文。

①请以“我为此而自豪”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一)我因先生而自豪

先生姓刘,不喜功,不慕荣,爱读书,爱看球,性子倔强像头牛,不到黄河不回头,成绩不用愁。

----题记                  

每个人都有不同寻常的记忆,一些会随着年华的流逝而消逝,但是有一些却使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辈子都会为之感到自豪!

  

  青春期的少年,多少有些叛逆,凭着一些小聪明,频频向老师发难。

两年下来,一班顽主接连气走了三任语文老师。

九年级那年,先生初来,站定讲台后便无声地昭示了一个事实:

无论他是第几个,他肯定是最后一个。

  

  因先生而自豪,是从他讲课开始的。

先生讲课,幽默风趣中不乏严肃,旁征博引时略带调侃。

引经据典,汪洋恣肆,学通古今,才贯中西。

比诸沧海不足以成其大,比诸泰山不足以称其博。

每每想起这些,一股倾倒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

试想,有哪位名师可以在课堂上随口背诵《滕王阁序》,下课谈笑间剖析《道德经》;又有哪位教授会用“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后进生!

面对中考升学,面对重点高中可以带领学生振臂高呼“冲天看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何等气魄,何等豪迈!

热血沸腾之中,着实为有这样一位先生感到由衷的自豪!

   

  因先生而自豪,却是为他的热爱体育。

记忆中语文老师的形象是文质彬彬,温文儒雅,但是先生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这个定律,将文体的界限消弭于无形。

先生讲课,隔三岔五便把篮球足球挂在嘴边,举例时常常用各队的教练来作例子,引得一帮热血男儿抚掌称快。

校运会上,屡摘桂冠,绿茵场上,奔驰纵横。

着实为有这样文武双全的先生而自豪!

  

  因先生而自豪,因他不畏强势家长的压力,据理力争;因他不惧高官权贵的权术,直言批评;因他不怕升学考试的威逼,坚决推行他的教学方式;因他打破题海战术的传统,照样赢得满堂彩!

  

  万幸,可以遇见先生这样的老师;不幸,只能与先生相处短短三百天,但是,诤友不可少,良师无须多,得遇先生,足以使我一生铭记,一生因先生而自豪!

(二)我为爸爸而自豪

我的爸爸,是名普通的教师,他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太多的光荣称号,他不高大,不英俊,也没有美妙的嗓音,但他却让我引以为傲,为他而自豪。

我自豪,因为他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我自豪,因为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自豪,因为他勇于探索,不断进取。

但更让我自豪的是他的自觉的责任。

  那是一个傍晚,爸爸把我从学校接回家,我坐在爸爸的后座上,像是小麻雀似的和爸爸聊着学校里的趣事。

风从耳边呼呼吹过,爸爸时不时回头看的脸上洋溢的满是宠溺。

这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

  突然,一个急刹车,我重重摔到了爸爸的背上。

爸爸转过头用宽厚的大手摸了摸我的头,嘴角扬起一丝歉意的微笑。

“没事儿吧?

红灯了!

”爸爸指了指前面那鲜红的警示灯。

我看了看四周,几乎连个人影都没有,路边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静得几乎都可以听见青蛙的低鸣。

  我推了推爸爸,撒娇着说:

“爸爸,走吧!

反正又没人看见!

这么偏僻的地方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爸爸没说话,只是摇了摇头,许久,直到灯由红变绿,他又望了望两边,才放心地向前一蹬。

  路上依旧云淡风清,但爸爸的气息却越来越凝重,看着爸爸的后脑勺,我觉得像有一个世纪那么久。

终于,爸爸开口说:

“不管有没有人在,遵守交通法规都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这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是尊重别人的生命!

要学会耐心,不要因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我怔住了,顿时觉得双颊像是有两把火在熊熊燃烧,一种羞愧,一种尊敬,一种自责从心底滋生。

爸爸又说:

“有时候,在人生的十字街头,也要学会等待……”

  从那以后,每当我走在十字街头,现实生活中的或是人生道路上的,当红灯无情地在闪烁时,去总会想起爸爸,想起他的话。

我开始学会耐心等待。

当灯由红转绿的那一刹那,我满怀着自信与自豪,怀着一片坦然与平静走在通向远处的道路上……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说:

我自豪,因为我有一个平凡但伟大的爸爸!

(三)我因你们而自豪

花开有声,雁过无痕。

看燕归燕回,云卷云舒,淡淡地轻抚我的心灵。

然而惟有你们,永远不会化为记忆的飞沫,而成为我永远的自豪。

东坡的明月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

牵黄擎苍叹英雄。

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

一世豪情谁与同。

一蓑烟雨任平生,踏雪飞鸿。

 这首词献给你,东坡!

我以心的纬度透析着你,这位豪情万丈的英雄。

当石头城外的潮声拍打着六朝古都,统治者的纸醉金迷,流不尽的繁华之下,是腐朽的神经。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后主的一腔幽怨终于断送了江山。

是你,以大江东去的气概扑面而来,涤荡尽了诗中的酸朽和幽怨;是你,推倒了华美空虚的殿宇,蹲下抚摸那鲜红的檀木,召唤着另一个时代的到来。

 世人皆浊,惟尔醒悟。

我引以为豪的东坡!

易安的黄花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

家园破,一盏残酒。

酒淡怎敌晚风急?

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

黄花瘦,雁声断秋。

一溪落花漫汀洲。

离别苦,几时休?

 

这首词献给你,易安。

 那个倚门回首的易安,不曾看透红肥绿瘦的凋零。

人也,命运,在经历一次次的风雨之后早已不堪一击。

聚也罢,散也罢,年年岁岁,红杏出墙的黯然春意,叶落知秋的萧瑟无味,也在悠悠萧声,铮铮琴音中化作了无声,谁说她不曾明白?

没有了《金石录》的映衬,《漱玉词》如何能独放异彩?

倘有,怕也有些不甘了。

然而,易安怎能就此甘心?

她不是平凡的女子,心碎依然系天下,消瘦的身体里藏着的是怎样坚毅的灵魂!

身世如飘絮,一壶冷酒浇不灭你心中真情。

我引以为豪的易安!

不论面对着烟波浩渺的沧海,感受东坡的豪情,还是浸润着山岚野雾的清幽,品味易安的细吟,我都会由心底萌发出这般强烈的情感:

我因你们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