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983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docx

中医儿科教材下半部分

第二章脾系疾病

第一节厌食

【概述】

一、定义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

二、各家学说

古代文献对厌食的专门记载不多。

有关本病的论述,曾有“恶食”、“不思饮食”、“不嗜食”等的记载。

《素闻·痹论》曰: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隋代《诸病源侯论·小儿杂病侯》认为:

“小儿乳哺不调,伤于脾胃,脾胃虚弱,不能饮食。

”明确提出喂养不当,损伤脾胃是形成厌食的重要成因。

宋代《小儿药证直诀》立益黄散主治“不思食”,可谓开调脾助运为主治疗厌食之先河。

清代《证治汇补》强调“恶食非指一端,有胸中痰滞者,宜导痰以助脾;有伤食恶食者,宜消化以助脾;有病久胃虚者,宜参术以健脾”。

使对厌食病因证治的认识不断完善。

【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

脾运胃纳功能失调。

一、喂养不当

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

父母及保育人员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过量滋补肥甘厚味食品;或偏食,嗜食;饮食无节制,多而杂乱,损伤脾胃,影响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导致厌食。

二、病后失调

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得阴则和。

感受外邪,尤其是感受温热病后,津液耗伤,脾胃气阴不足,受纳功能失调,产生厌食。

总之,厌食发生主要由于喂养不当,致纳运功能失调,胃不思纳所致。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它疾病者。

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

二、鉴别诊断

1、积滞曾有伤乳食病史,导致乳食停积中脘,除食欲不振,不思乳食外,伴有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

2、疰夏以食欲不振为主,同时可见有全身倦怠,大便不稠,或有发热,具“春夏剧、秋冬瘥”的季节特点。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饮食所伤或是疾病所伤厌食病人应仔细询问喂养史,查找喂养不当的因素,并应注意排除其它疾病的影响。

2、辨别伴随症状及舌苔脾胃不和,形体略瘦,面色无华时,可见脘腹饱胀,舌质淡,苔薄白或薄白腻;脾胃气虚见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脾胃阴虚见面色萎黄,皮肤干燥,便秘,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

二、治疗原则

厌食的治疗原则应以开胃进食为主。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别治以和胃运脾,健脾益气,滋养胃阴。

三、分证论治

1、脾胃不和

证候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常伴有嗳气泛恶,脘腹痞闷,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微黄,脉濡缓或滑数。

病机概要此由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引起,为厌食中常见证候,除不思食外,其他症状不明显。

若强迫进食可见脘腹痞闷。

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不足,故形体消瘦,面色欠光泽。

治法运脾和胃进食

方药调脾散加味。

加减脘腹饱胀加入山楂、厚朴、莱菔子;腹痛加白芍、木香;嗳腐泛恶加入竹茹、半夏;大便秘结加大黄、榔片。

2、脾胃气虚

证候食少,纳呆,懒言,面色萎黄,大便偏稀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病机概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故纳呆,食少懒言。

气血精微化生不足,不能濡养全身,故面色萎黄,精神萎糜。

脾虚失健,故大便偏稀夹不消化食物。

治法健脾益气,开胃进食。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

加减苔腻,加苍术;大便稀加诃子、乌梅;饮食不化,加山楂,神曲;体虚易感加入黄芪、牡蛎。

3、胃阴不足

证候食少、纳呆,口舌干燥,喜冷饮。

面色黄无光泽,皮肤失润,便秘或大便偏干,小便黄赤,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病机概要多由患儿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致使脾胃阴液受损而成。

阴虚则胃火偏亢,故口干舌燥,食少,饮多。

阴津不足,故大便偏干,小便黄赤。

舌红,苔少,为阴虚之象。

治法滋养胃阴,开胃进食。

方药养胃增液汤加味。

加减口干唇赤,加芦根,花粉;手足发热、盗汗加牡丹皮、地骨皮;大便秘结或干燥加入大黄、火麻仁、郁李仁。

【其他】

(一)中成药

1、健胃消食口服液用于兼有积滞的厌食。

5~10ml/次,1日3次,口服。

2、小儿健脾丸用于脾胃气虚证。

1丸/次,1日3次,口服。

(二)单方验方

1、苍术10g,山楂10g,陈皮6g,鸡内金6g。

水煎,每日1剂,分次服。

用于脾胃不和证。

2、皂荚炮制研末。

每次1g,每日2-3次,适量白糖拌服。

用于脾胃不和证。

(三)外治方法

1、丁香、吴茱萸各30g,肉桂、细辛、木香各10g,白术、五倍子各20g,共研末,取药粉5-10g,用酒或生姜汗调糊状,外敷神阙,24小时换药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四)推拿捏脊疗法

1、推补脾穴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分阴阳2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推清河水1分钟。

1日1次,14日为1疗程。

用于脾胃不和证。

2、补脾土,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摩腹,捏积。

用于脾胃气虚证。

【辨病思路】

1、厌食可能有伤乳,伤食史,临床除厌食主症外,可伴有腹胀、烦躁不安、或呕吐等症。

在辨病时应与积滞进行鉴别,积滞是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酸臭或秘结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

2、食欲不振是厌食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比较多,其中有些是内科疾病,也有不少是饮食习惯及精神严肃,应详细询问患儿的年龄,食欲不振起病的缓急,病程长短,饮食状况等。

3、“疰夏”,是中医特有的病名,又被叫做苦夏,是炎热夏季的一种常见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夏季低热。

预后良好,一般夏季过后自行缓解,但因病程较长,而且可每年复发,故而可致正气耗损,体质羸弱。

第二节积滞

【概述】

一、定义

积滞是由于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临床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溏薄或便秘酸臭为主要特征。

二、各家学说

积滞病名首见于明·鲁伯嗣《婴童百问·第四十九问》:

“小儿有积滞,面目黄肿,肚热胀痛,复睡多困,哭啼不食,或大便闭涩,小便如油,或便利无禁,粪白酸臭,此皆积滞也。

”积滞可见于各年龄组,婴幼儿多见。

《幼幼集成》对“伤食”、“食积”的转化、预后作了简要的阐述:

“伤食一证,最为利害。

如迁延不治则成积成癖,治之不当则成疳成痨”。

“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

“积痛为食积不化,气滞不行,治疗当磨积”。

这些论述对积滞的辩证论治有指导作用。

【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

乳食停聚,积而不化,气滞不行。

一、乳食内积

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均易致乳食内积,停聚中脘,气滞不行。

二、素体脾虚

小儿若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或病后失调,加之喂养调护失宜,致乳食停滞不消,形成虚中挟实的积滞。

正如《赤水玄珠》中指出:

“脾胃虚,则停积。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1、有伤乳、伤食史。

2、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腐吞酸,甚则吐泻酸臭为特征。

3、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等症。

4、大便化验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及脂肪滴。

二、鉴别诊断

1、厌食厌食是以长期食欲不振为主要特征,但精神状态尚可,无明显形体消瘦和其他病状。

2、疳证疳证是以形体消瘦及可伴有明显的脾胃症状和精神症状为主要特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虚实不论伤乳伤食,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按之疼痛,食入即吐,吐物酸腐,大便秘结或臭秽,便后胀痛减轻,舌质红苔厚腻,脉数有力或指纹紫滞为实证;若脘腹胀而不痛,喜按,面色白光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或指纹淡,为虚证。

二、治疗原则

积滞的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

乳食内积多表现为实证,应佐以清热通腑之剂,而素体脾虚则以虚证寒证为主,佐以健脾益气之品。

三、分证论治

1、乳食内积

证候不思乳食,嗳气吞酸或呕吐乳块或食物,脘腹胀满或疼痛,大便酸臭,小便短黄,烦躁啼哭,夜寐不安,手足心热,舌红苔白厚或黄厚腻,指纹紫滞,脉弦滑。

病机概要乳食内积,气机郁结,故腹部胀满疼痛。

胃肠不适,则夜卧不安、烦躁哭叫。

胃气上逆则呕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

积滞壅结,化热化火,则易大便秘结,舌红、苔腻,指纹紫滞此乃为积滞之实证。

治法消乳化食。

方药消乳丸,保和丸加味。

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厚朴、枳实;腹痛甚者加槟榔、木香,大便秘结加大黄、番泻叶;大便稀水样加诃子、白术;呕吐甚者加入姜竹茹。

2、素体脾虚

证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腹满喜按、喜伏卧,大便稀溏,唇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红,脉细而滑。

病机概要脾气虚弱,气血不足,故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脾不健运,乳食不能正常消化而停积,致使气机不利,故脘腹胀满而喜按、喜伏卧,大便溏泄,夹不消化食物残渣。

舌淡,苔白腻,脉细滑,为虚中夹实之象。

治法健脾化积。

方药健脾丸加味。

加减若呕吐加半夏、丁香、生姜;寒凝腹痛者加白芍、广木香、干姜、乌药温中散寒止痛;大便稀者加用炮姜、乌梅温中止泻。

舌苔白腻者,加藿香、佩兰芳香醒脾化湿。

【其他】

(一)中成药

1、消食健儿糖浆用于脾虚夹积证。

5~10ml/次,1日3次,口服。

2、保和丸用于伤食积滞。

1/2丸~1丸/次,1日3次,口服。

3、化积口服液用于伤食积滞。

5ml~10ml/次,1日3次,口服。

4、小儿健脾丸用于脾虚挟积证。

1/2丸~1丸/次,1日3次,口服。

(二)单方验方

1、鸡内金30g,瓦片焙黄研成细末。

开水冲服,每日1-2g。

用于乳食积滞。

2、牵牛、大黄各等量。

共为细面。

每日1-3g,糖水冲服,用于积滞实证化热者。

(三)外治疗法

1、槟榔2份,高良姜1份。

共研细末,将药末填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可用于各型积滞。

2、炒神曲20g,炒麦芽20g,炒内金20g,炒山楂20g,炒莱菔子20g,槟榔8g,良姜10g,为细粉调敷脐部,每日1次,适用于食积腹痛便秘者。

(四)针灸推拿疗法

1、针刺足三里、中脘、大肠俞、气海、脾俞、胃俞。

用于脾虚积滞。

2、针刺四缝穴,能健脾消积,用于脾虚挟滞型积滞。

3、实证推板门、清大肠、揉板门、揉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各50次,下推七节50次,配合捏脊。

4、虚证补脾土,运水入土,下推七节,揉板门,揉中脘,揉外劳宫,揉足三里各50次,配合捏脊。

【辩证思路】

1、积滞相当于西医消化不良。

2、腹胀是积滞的主要临床表现,而引起腹胀的原因比较复杂,内科疾病可以引起,如感染性疾病,低氧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同时腹胀也是外科疾病的一种表现,如下消化道梗阻、气腹、血腹、肿瘤等、应注意临床症状特点以明确原发疾病。

3、疳证,相当于西医讲的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三节泄泻

【概述】

一、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儿科常见病证。

二、各家学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又称“下利”。

唐宋之前虽有泄泻、下利之名,但泻与利不分,利和痢相混。

宋·《幼幼新书》是论述小儿泄泻较主要的文献,记载小儿泄泻之名有“积泻”、“惊泻”、“伤泻”、“冷泻”、“热泻”、“洞泻”、“水谷泻”、“暴泻”等,并详细论证治疗。

明·万全记载的温运、升提、分利、固涩治泻四法,为治疗小儿泄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清《医宗必读·泄泻》将泄泻的治法概括为“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九法,是泄泻的治则治法更为详尽。

【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

脾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合污而下,致成泄泻。

一、内伤乳食

小儿乳食不知自节,由于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不洁、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及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

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上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发生泄泻。

二、感受外邪

小儿脏腑薄弱,藩篱疏薄,卫外不固,极易为外邪所袭,外感风、热、寒、暑诸邪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尤以夏秋之季的暑湿之邪多见,故古医方有“无湿不成泻”、“湿胜则濡泻”之论。

三、脾胃虚弱

小儿脾胃不足,加之后天调护喂养失宜,皆可进一步损伤脾胃,致使脾虚健运失司,清阳不升,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夹杂而下形成泄泻。

四、脾肾阳虚

脾虚泻久,脾阳不振,每致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脾更乏腐熟水谷之能,二者相互影响,阴寒内盛,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致澄澈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肾阳虚泻。

小儿最易由亡津失水而致气阴两伤,甚至液竭气脱的危重变证;或泄泻日久,土虚木乘或成慢惊风;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可致疳证。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3、重症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细胞,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或分离出病毒等。

二、鉴别诊断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体胖肉松,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食欲好,大便次数较多,但不影响生长发育,体重不减,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2、痢疾痢疾大便呈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次频量少,时有发热,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暴泻量多,腹部胀痛拒按者多为实证;泻下缓慢,腹部虚胀喜按者多为虚证;病程迁延难愈,或急或缓,腹胀拒按者多为虚中夹实。

2、辨病因大便稀烂夹乳片,色淡白,气味酸臭者属伤乳;大便稀烂,腹部胀满疼痛,矢气频频,泻后痛减,夹有不消化食物属伤食,大便稀水状,或如水注,色黄褐,气味臭秽,或夹有粘液者属湿热;大便稀,臭味轻,夹泡沫,伴有阵发性腹痛者属风寒;大便稀,色淡不臭,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每于食后作泻属脾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每于五更作泻,属脾肾阳虚。

二、治疗原则

泄泻的治疗原则以运脾除湿止泻为主。

分别为消食导滞,疏风解表,清热利湿,健脾益气,健脾温肾等不同。

若有变证,当首先治疗变证,并注意液体疗法的运用。

三、分证论治

常证

1、伤食泄泻

证候大便稀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脘腹胀痛据按,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干哕呕吐,食少或拒食,矢气频频臭秽,夜寐欠安,舌淡红,苔厚腻或黄垢,脉滑数,指纹紫。

病机概要乳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常,食积中焦,故泻下稀烂,夹杂乳片或食物残渣。

食滞脾胃,气机不利则腹胀腹痛。

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则嗳气,呕吐,气味酸臭。

乳食内积,郁而化热,上扰心神,故夜寐不安。

苔厚腻或黄垢为乳食停积之象。

治法消食化积,运脾止泻。

方药保和丸加味。

加减呕吐较重者加竹茹;大便稀水样加白术;大便不爽加入枳实、槟榔;腹痛较重者加入白芍、木香、枳壳。

腹胀痛,加入木香、厚朴、槟榔。

2、风寒泄泻

证侯大便清稀,夹泡沫,臭气不甚,腹痛肠鸣,或伴有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舌苔白腻,指纹紫红。

病机概要风寒邪气客于脾胃,运化失常故大便稀烂、夹泡沫。

寒湿内阻,气机不利则肠鸣。

风寒外袭故见鼻塞,流涕,苔薄白之象。

治法疏风解表,化湿止泻。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味。

加减挟食积者,加神曲、山楂消食化滞。

腹痛甚加木香、砂仁;兼食积者加山楂、神曲、麦芽等;小便短少者加入泽泻、猪苓。

3、湿热泄泻

证候大便稀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或有粘液,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日行可达10余次,气味秽臭,食欲不振,神倦乏力,口渴引饮,烦躁,或伴呕恶,发热或不发热,小便短黄,苔黄腻,指纹紫红。

病机概要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司,故泻下稀如水样,气味秽臭。

热性急迫,湿热交蒸,壅遏肠胃气机,故泻下急迫,量多。

湿热困脾,故食欲不振,神倦乏力。

伴外感,则有发热,热重于湿者,故口渴引饮,湿热在下,故小便短黄。

治法清热利湿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

加减湿重于热者,加薏苡仁、扁豆、茯苓、车前子利湿止泻;腹胀满者,加厚朴、木香行气除满;呕吐者加藿香芳化止呕。

苔白厚腻,加厚朴、苍术、泽泻、茯苓。

4、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稀溏,多于食后作泻,色淡不臭,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

病机概要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故大便稀溏,色淡不臭,时轻时重。

脾胃虚则运化失司,故多于食后作泻。

脾虚不运,精微不布,生化乏源,气血不足,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倦怠,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

治法健脾益气,运脾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

加减湿盛、苔腻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食少、纳呆加神曲、麦芽消食助运;腹胀者,加厚朴、木香行气除满。

久泻不止,而无积滞加诃子,赤石脂。

5、脾肾阳虚泻

证候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1日3-5次或更多,或伴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糜,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概要久泻不止,脾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故见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脾虚气陷,则见脱肛、命门火衰,阳不温布,阴寒内生,故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糜,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温肾,固涩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

加减脱肛者,加黄芪、升麻升提中气;久泻不止者加诃子,赤石脂、禹余粮收敛固涩。

变证

1、气阴两伤

证候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神萎不振,四肢乏力,眼眶,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心烦不安,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则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病机概要暴泻或泻下日久,耗伤气阴而致津亏气虚,肌肤失养,故神萎不振,四肢乏力,皮肤干燥或枯瘪,眼眶、囟门凹陷。

无津上承,故口渴引饮,啼哭无泪。

气阴不足,心失所养,故心烦不安。

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为气阴两伤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固涩止泻。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味。

加减久泻不止者加诃子、禹余粮固涩止泻;口渴引饮者,加天花粉,玉竹、鲜石斛,鲜芦根。

气虚欲脱,可加用生脉饮。

2、阴竭阳脱

证候泻下不止,便稀如水,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多汗,气息低微,哭声微弱,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

病机概要此证多见于暴泻或久泻不止,耗伤津液,阴损及阳,气随津脱。

阴伤于内,阳脱于外,故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气息低微,哭声微弱。

阳气不能充养四肢,故四肢厥冷。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为阴气欲脱之象。

治法回阳固脱止泻。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

加减久泻不止,加白术、炮姜温中止泻,久泻、暴泻而病情严重者,除伤阴、伤阳外,还可导致阴阳两伤,治宜阴、阳两补。

【其他】

(一)中成药

1、藿香正气水用于风寒泻。

每次5ml,1日3次。

2、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肾阳虚泻。

每次0、3g,1日2次。

3、保和丸:

每服6-9g,1日3次。

用于伤食泻。

(二)单方验方

1、苍术、山楂等份研末,适用于伤食泄泻轻证,久泻加炮姜粉,每次1、0-1、5g,每日3次口服。

2、车前子50g,水煎服,每日2次口服。

3、怀山药研粉,每次10-15g,开水调成奶糕样,每日1-3次口服,适用于脾虚泻。

(三)外治疗法

1、丁桂散:

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末。

每日1-3g,置脐内,外用胶布或纸膏药粘贴,每日换药1次。

用于寒泻,虚泻。

2、盐附子捣烂,加肉桂末,敷手足心,以肢暖为度,用于久泻。

(四)针灸推拿

1、针刺法主穴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

配穴取内庭、气海、曲池。

呕吐加内关,上脘,腹胀加下脘。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1日1次。

2、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

艾穴灸7-10壮,1日1次。

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泻。

3、伤食泻揉外劳宫,清板门,清大肠,摩腹,揉足三里。

每穴5分钟~15分钟,每日1次。

4、风寒泻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灸龟尾。

每穴5分钟~15分钟,每日1次。

5、湿热泻推天河水,推上三关,揉小天心,揉内、外劳宫,清大肠。

每穴5分钟~15分钟,每日1次。

6、脾虚泻补脾经,补大肠,揉足三里,摩腹,推上七节骨。

每穴5分钟~15分钟,每日1次。

【预防与调护】

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者可禁食6-8小时,最长不超过12小时。

视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食量。

2、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擦干后扑上滑石粉或松花粉。

肛门潮红者可涂黄连油膏。

【辩证思路】

1、本证包括西医学消化不良,小儿肠炎、秋季腹泻、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2、小儿泄泻的治疗,应以调理脾胃,助以化湿为基本法则,同时注意保护阴液,凡苦寒清热、消食化滞之品,易伤脾胃,宜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久用;辛温淡渗之品,多有伤阴之弊,用之亦勿过量;滋阴温补之品,虽为补剂,过量使用,亦能碍脾,故不可滥用。

3、小儿泄泻的敷脐、外治、推拿等疗法,疗效确切,简便易行。

第三章心肝系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心肌炎

【概述】

一、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证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

二、各家学说

本病与中医学的风温、心悸、怔忡、胸痹等病证有关。

《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

“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

“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

《医学正传·杂病分类》:

“夫所谓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

【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

感受风热邪毒侵犯心脉,心之气血阴阳俱不足,心失所养,或淤血、痰浊互结阻滞,心脉痹阻所致。

本病主要病因是由风热湿毒,热毒炽盛,损伤心之气阴所致,而过度疲劳,情志不遂,或紧张等可为发病的诱因。

一、邪热犯心心与肺同居上焦,肺气贯于心脉。

风热之邪,由口鼻而入,蕴于肺胃,热毒炽盛,耗伤气阴,致心脉运行失常,心之气阴受损而发病。

二、气阴两虚病程日久,耗伤气阴,若失于调护,尤以过度疲劳,使心之气阴不足,心脉运行不畅,而见本病典型表现。

三、心阳虚衰若心气不足的小儿失治误治,失于调护,病情可进一步发展致心阳虚衰,无力温运血脉,心阳虚脱,病情危重。

四、痰瘀互结素体肺脾肾不足之小儿,易聚湿生痰,痰瘀互结于心而见胸闷不适,痰多咳喘等临床见证。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一)临床诊断依据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

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工,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完全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成联律、多型、多源、成对或并行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4、CK—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二)病原学诊断依据

1、确准指标:

自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可确诊。

①分离到病毒;②用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2、参考依据:

有以下之一者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心肌炎由病毒引起。

①自粪便、咽试子或血液中分离到病毒,且恢复期血清同型抗体滴度较第一份血清升高或降低4倍以上。

②病程早期血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③用病毒核酸探针自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

(三)确诊依据

具备临床诊断依据2项,可临床诊断。

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3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