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965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

《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未成年法解读.docx

新未成年法解读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二、教学重点: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1、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2、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3、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4、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5、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6、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7、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三、教学难点:

1、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2、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职责。

四、教学辅助用具: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

五、授课教师:

陈春桥

六、教学课时:

一大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今天我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家庭保护;第三章 学校保护;第四章 社会保护;第五章 司法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

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

“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

”“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小结:

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

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可能促进保护。

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更是从“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出发,修定出了如此一部贴近民心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谢谢同学们、谢谢老师们!

 

法制课教案《让法律帮助你》

教学内容

让法律帮助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表现,感受到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危害。

2、了解家庭、学校、社会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教育,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表现,使学生感受到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危害。

教学难点

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出示课件)

2、看到这组图片,你想说什么?

(预设答案)

生1:

小孩子是不应该参与打扑克赌博的,这是种不良的行为表现。

生2:

他们不应该偷窃,这是犯罪的行为。

师:

是呀,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青少年存在着很多的不良行为,比如吸烟、喝酒,经常上网吧,夜不归宿。

他们的这些行为不仅危害着自身,也危害着他人,所以必须改正它。

怎么改正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法律帮助你》这一课。

[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

(一)1、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非常强调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求青少年在接受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等外界保护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保护,但有些青少年因为父母离异,或社会环境影响,不能自己主观的保护自己,就出现不良行为。

2、请同学们把书打开,默读第一版块,用“——”画出什么是青少年的不良行为?

用“~~~”画出青少年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生默读,标画,师巡视。

3、汇报:

生1:

青少年不良行为,是指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和有关行为规范,或者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和本人造成不良影响及危害的行为。

生2:

青少年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沉迷于色情、淫秽音像制品、读物等;(八)经常出入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应未成年人进入的歌舞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4、你能举例说一说,你身边的哪些人具有什么样的不良行为?

(预设答案)

生1:

xx总在课间操的时候,偷拿同学的钢笔。

生2:

xxx常常骂他的爷爷,有一次还打了他爷爷。

生3:

xxx抽烟、喝酒,与朋友拉帮结伙,还经常旷课。

生4:

xx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钱物。

(二)1、师:

看到这些同学的不良行为,我们感到多痛心呀。

这种行为既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也间接给社会、他人造成危害。

你知道都产生了什么危害吗?

[板书: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危害](预设答案)

生1:

xxx辱骂殴打家人,使亲人身心受到伤害,有损于社会道德。

生2:

xxx抽烟、喝酒,自身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经常旷课,不能正常接受义务教育,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

生3:

xx离家出走,不仅使自己在外面吃尽了苦头,也使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

2、(播放短片)师:

通过这个短片,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不良行为的后果是较严重的,我们应该及时的改正。

但是这些危害还不能构成任何种类的刑事犯罪。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出示课件)xx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因为过生日没钱,就和一个要好的同学商量去抢钱,那个同学竟痛快地答应:

“行,这样来钱快。

”两人在路上截住两名低年级的小学生,并对他们施以拳脚,抢了103块钱后逃走。

第二天,派出所民警到学校带走了王晨和那个同学。

这两名同学的行为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虽然未达到法定年龄,可免于刑事处罚,但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

(三)1、师:

这个事例也给我们一个启示:

人不因善小而不为,也不因恶小而为之。

其实在形成不良行为之前或之时是可以避免或改正的,我们青少年应当接受监护和教育。

有哪些人对我们进行监护和教育呢?

又是怎样监护和教育的呢?

我们怎样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三版块:

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教育。

[板书:

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教育]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2、汇报:

(预设答案)

生1:

家庭、学校和国家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板书:

家庭、学校、国家]

生2:

家庭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重要保证。

因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青少年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生3:

父母必须使适龄青少年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辍学。

生4: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这是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最重要举措。

生5:

为了规范和促进全社会来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

生6:

青少年应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

[板书:

增强法制观念]

生7:

被遗弃虐待的青少年有权向有关部门请示保护,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当接受,并采取求助措施。

[板书: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三、激情交流

(出示课件)以下几种行为或现象,是否属于不良行为?

如果属于不良行为的话,你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吗?

对同学、家长和老师说谎——

在名胜古迹上刻字——

给同学起绰号——

去网吧玩电子游戏——

偷窃自行车——

学生交流汇报。

四、参与平台

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保护,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都需要法律的保护。

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处处离不开法律。

想想看,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法律帮忙的事情吗?

法律解决问题有哪些好处?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能用法律  武器来保护自己。

今天我们用几句名言来结束我们这节课。

请同学们齐读:

行为名言

●口头的推测不过是一些悬空的希望,实际的行动才能够产生决定的结果。

——莎士比亚

●我认为人类的行为是思想的最佳译员。

——洛克

●本性决定行为,本性取决于行为。

——罗伯特•穆齐尔

 

 

纪律帮了我们

什么是纪律?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层含义:

1.纪律是指惩罚;

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

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和“矩”是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

“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

顺便说一下,现在常说的曲尺手枪,是因为它像木工使用的工具曲尺呢。

纪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纪律做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具有历史性的特点。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养成集体行动的习惯。

他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寻食打猎,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则,就无法进行协同活动,甚至连抵御野兽的侵袭也不可能。

所以纪律就作为人们的习惯因此而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越社会化和现代化,分工越精密,协作越广泛,纪律就越重要、越发展。

例如,一个现代化大企业生产的一件产品,就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就需要许多人相互配合、进行协同作业,也就必须制订一套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工艺规程和规章制度。

由此看出,纪律的演变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有哪些法纪?

纪律:

学校纪律,包括课堂纪律、考试纪律、集队纪律、作息纪律、劳动纪律等。

校外纪律有乘车、求诊、购物、安全纪律等包罗万有。

法律部分:

小学阶段:

《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

中学阶段:

《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

为什么要遵守法纪?

遵纪守法对我们重要吗?

我举几个真实的例子,希望大家从中判断纪律的重要性。

例一:

在一次现代战争中,A军部署了一个连队星夜潜伏在一处山谷,准备待黎明时分发起总攻占据某高地。

在行动前,首长申明了伏击行动的纪律:

在伏击期间,不准发出声音,不许制造烟火。

但在伏击行动中,有一位战士因为忍受不了烟瘾发作而吸烟,结果被敌军侦察发现火光,派兵将山谷包围而导致整个连全军覆没。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例二:

某地警方部署了一项秘密任务,当晚要采取行动抓捕一名躲藏在其朋友家的逃犯,长官强调,行动完成之前,任何参战警员不得向外透露行动消息。

一名参战的新警员在一间公共场所的厕所内打电话给其家人报停晚膳,在电话内容中透露了行动内容,结果恰好让逃犯的另一个朋友在旁边厕所无意中听到了消息,就提前通知逃犯转移了,致当晚行动失败,那位泄密的新警员亦因此受到了处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工作出现严重失误。

例三:

浙江省乐清市某中学两个同班同学小吴和小高因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互相扔砸东西,发展到在课堂上打架,致小吴被打成10级伤残,花去医药费4多万元。

后来双方家长公堂对薄,乐清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由被告小高赔偿原告损失40多万元。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人身受到伤害和经济受到损失。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知道,遵守法律和纪律实在太重要了。

国家制定法律,学校规定纪律,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学习,使同学们得到健康成长。

如果同学们法纪意识不强,就会违反纪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一些在校学生之所以会成为罪人,主要是不遵守纪律,法制观念淡薄,加上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增强法纪意识。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经常违反纪律?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你对他们欢迎吗?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带头遵守纪律?

你对他们欢迎吗?

相信同学们心目中一定已有了明确的答案。

那么,对违纪的同学要不要处罚?

对一些光讲道理不听的学生,进行惩罚是必要的。

惩罚教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

 

法制教育教案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

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

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

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

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

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

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

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

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

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

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

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

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

小事不小。

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

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小结: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

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法制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

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1.引言:

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法制教育教案

知识技能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结合上节课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

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中学生有些什么希望,中学生应怎样配合司法保护。

二、把收集材料,在班上进行交流.

三、教授青少年自我保护二十招

第1招

警惕“黄狼”入室

健康第一,高尚情趣。

抗拒诱惑,抵制黄毒

第2招

学会独处

独自在家,不必害怕,管好自己,安全潇洒

第3招

现代居室内的安全

现代居室,空间有限,安全规则,牢记心间

第4招

不要轻易“打”“听”

要打电话,先问费用,量入为出,全家安宁

第5招

正确对待宠物

宠物可爱,不可迷恋,狂犬病毒,预防在前

第6招

预防20世纪“新瘟疫”

艾滋病毒,可以预防,洁身自爱,永保健康

第7招

餐桌上,噎着怎么办

食物噎住,压腹咳出,细嚼慢咽,麻烦免除

第8招

求助“快速突击队”

紧急危险,求助莫慢,快拨110,转危为安

第9招

久戴耳机有害无益

保护听力,少用耳机,音量适度,轻松惬意

第10招

“电老虎”屁股摸不得

电是老虎,不可糊涂,预防触电,请教父母

第11招

火里逃生

防火须知,勿当儿戏,火警电话,不可忘记

第12招

未成年少女自护

少女合群,防止无助,冷静机智,勇敢自护

第13招

学会使用家电产品

家电便利,用前学习,合理使用,遵循规律。

第14招

电脑与自护

电脑神奇,积极学习,你是主人,莫做奴隶。

第15招

招谨防铅中毒

铅会毒人,慎选器皿,装修防铅,处处小心。

第16招

把好你的“健康之门”

爱牙护牙,防止龋齿,断牙可植,就医及时。

第17招

注意厨房中的安全

厨房学艺,细心有序,边学边做,安全第一。

第18招

安全使用煤气

煤气危险,用毕即关,注意通风,防患未然。

第19招

不做小烟民

吸烟成瘾,疾病缠身,健康自尊,不做烟民。

第20招

面对校园暴力

不卑不亢,自卫适当;对症下药,人人舒畅。

第21招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法懂法,依法行动;合法权益,应当力争。

第22招

守护好你的“司令部”

 

法制教案

教学内容:

预防青少年犯罪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