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949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docx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4

4机器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

1机器人产业园的定位

1.1建设与发展依据

1.宏观政策依据

(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工信部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技术创新能力弱,新的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夕卜;国内企业不具备国际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不成熟,规模较小;产业基础薄弱,高水平的机器人无法生产;生产的机器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机器人所占市场份额很少,不到6%。

《规划》对2015—2020年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明确,文件指出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要上亿,到2020年产业销售收入要比2015年增长两倍。

文件从组织结构、品牌质量、技术进步、空间布局四个方面指出了“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文件还从关键智能、核心智能、重大智能、重点应用四个方面强调重点发展方向,最后文件给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保障措施。

(2)《“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2年6月16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19号文件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进行了界定,并指出了节能环保产业对国家的重要作用,让企业更加清楚的了解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

文件还对过去的五年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认为节能环保产业存在以下问题: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政策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

《规划》从节能环保的发展规模、技术要求、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环保服务等五个方面对“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进行了要求。

以上五个方面,文件对每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包括年增长率,对GDP的贡献率等。

文件要求未来几年先关产业的市场份额要扩大,对其他产业要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3)《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2012年9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从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指导思想、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整体效能、科技管理体质、人才发展机制、营造环境、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共21条出发,对经济和科技的结合问题进行分析,力图推进经济和科技的紧密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

《意见》指出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在的时期,并介绍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虽然国内外形势严峻,但科学技术仍是第一生产力,各行各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意见》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鼓励产学研结合,支持人才西部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改变人才的评价标准。

《意见》对有关部门进行要求,使相关法律紧跟政策的实施,最后文件特别提到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2013年8月8日,国务院以国发[2013]32号文件印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刺激信息消费,促使信息消费规模飞速发展,2年后,其规模要超过3.2万亿元;信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到2015年,城市宽带速度达到至少20Mbps,农村至少也要达到4Mbps;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

文件指出加强产品的生产、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加大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保证。

文件还指出国家会出台相应政策配合本文件的实施,各企业要大力支持国家的方针政策。

(5)《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3年12月22日,工信部以工信部装[2013]51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对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对我国的机器人的发展意义进行了阐述。

《意见》首先对我国近10年的工业机器人发展目标进行展望,要求21世纪前20年我国要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工业机器人发展要上一个新台阶,在国际上要有一定的影响力;文件同时对机器人市场占有率、机器人密度进行了展望。

《意见》列出了近几年的主要任务,分别从市场、龙头企业、区域一体化、转型升级、标准体系、服务、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进行明确。

为了完成这些主要任务,《意见》同样给出了保障措施,这些保障措施包括部门协调、培育创新环境、财政支持、行业组织内部监管、人才培养等。

《意见》使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不似以往那么盲目,在文件的指引下,企业家们倍感信心。

2.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建设与发展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应该坚持以下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顾村工业园为依托,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规范市场秩序,制约外部影响,加强市场竞争,推动机器人产业向新兴的支柱产业发展,实现机器人产业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3.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一般来说,政府所站的层面高于一般企业,应当适当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机器人产业园要积聚大量的企业,只有在政府的引导下,这些企业才会安安心心地入驻进来,才能完成产业园的建设工作。

当企业都入驻进来之后,必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将自主性交给企业,让企业完成生产活动,只有这样机器人产业园才能发展下去。

(2)招商公开公平正义

产业园的建立离不开招商工作,招商的不透明会导致一些优秀的企业不能入驻园区,而一些经营能力差的企业通过一些非正常手段入驻进来,挤占优秀企业的位置。

这样做,对园区是不负责任的,会破坏园区的长远发展,园区的整体质量会下降。

另外,对企业不能有歧视,不能只重视大企业,对小企业也要一视同仁,注重公平正义,小企业虽小但经过充分的发展,也会规模扩大的,同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历练地或许比大企业更有效率。

(3)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产业园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脚踏实地的完成。

企业是分批次入驻进来的,这就必然要求园区的建设工作不能影响先入驻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

还有就是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是变化着的,这就要求园区的建设不能脱离现实,要在充分考虑外在环境的条件下,循序渐进地推进园区的建设。

(4)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

上海存在一大批机器人产业,这些企业最主要的不足是它们缺乏产学研合作,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即企业不知道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而高校、科研院所也不知道自己的科研成果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将设立“产学研”创新研发平台,用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平台以企业为主导,先邀请上海市的部分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等待时机成熟后再邀请国内知名的研究单位进行合作,让全国的资源为我所用,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

1.2战略定位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产业园,同时在机器人行业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为了达到此目标,产业园以“产业化、多样化、高端化、集成化、区域化”(简称“五化”)为战略定位,最终将产业园建设成机器人产业服务体系和机器人产业集群。

(1)产业化

产业化就是企业集中、资源积聚、专业分工,共同完成生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产业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先进、优秀的企业入驻园区,加强相关企业的合作,打牢产业链的衔接,逐渐在实现整个生产、销售、服务完整性的过程中促进本行业产业化。

产业化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加强产业间的协作,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相互创新、相互进步。

(2)多样化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点,机器人产业园就必须走多样化的道路。

机器人市场的需要是多样的,不同的市场主体需要的机器人种类不一样,譬如医院和采矿业所需要的机器人就不同,医院要求的是精细的医疗机器人,而采矿业需要的是力量大的工业机器人。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产业园吸引不同领域的机器人生产商及研发团队入驻进来,生产多样的机器人。

市场的需要一直是变化着的,这就要求机器人随时调整机器人的种类,同样要求树立多样化的战略。

同时,机器人生产商还要注意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样就相当于为自己做广告,有利于挤占市场,对消费者产生品牌吸引力。

(3)高端化

高科技产业在新科技革命或信息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发展,机器人作为高科技产品的代表更应该向高端化发展。

通过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培育良好的企业环境,以高标准要求企业,使企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消费者眼里,机器人就是高端的产品,我们向高端化发展就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4)集成化

集成化就是将生产的各个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集成化即吸收了专业分工的效率提升,又实现了整个生产、销售的完整性。

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不仅实现了机器人的生产过程,还实现了机器人走出工厂走向市场并进而走向消费者的目的。

产业园集成化的战略定位成为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生产要素的集成,方便了企业的集成化管理。

(5)区域化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点,上海结合自己的特点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交通和信息技术使17个区县联系在一起,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交流、人才流动、优势互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增强整个上海市的竞争力,同时可以因地制宜,打造上海特点的机器人产业。

1.3产业定位

机器人产业园的功能不仅决定着入驻的企业单位,还决定着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因此,产业园必须要慎重定位自己的功能。

一般来说,产业园的基本功能就是完成产品的生产,然后就是提高产品的价值,最后横向发展。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别出心裁,采用新的风格,提出了新的产业要求——“一主一辅一配套”。

“主”是主要、核心,指的是以产业链为核心建设机器人产业集群;“辅”是辅助,指的是完成相关辅助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配套”指的是完成相关高端生产性配套服务业集群的建设。

(1)核心功能:

机器人产业集群

主要包括:

特种工业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安全防卫机器人等为主的服务机器人研发制造以及核心部件的制造和生产、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幵发、组装和下游产业的应用研究等;

发展目标:

以机器人产业链为核心,关注价值链高端,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机器人产业链:

从上游配套到机器人生产,再到下游应用延伸;

机器人价值链:

研发设计——核心部件的生产加工——应用开发——培训服务;

发展方式:

①发挥本地产业基础、人才优势;②以长三角等地区汽车、电子信息生产机器人市场为导向。

(2)辅助功能:

高端装备制造

主要包括:

精细的仪器仪表,高端的实验设备,高质量的数控机床,高强度的核心基础零部件等;

发展目标:

引进智能装备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发展方式:

①加快淘汰劣势企业,吸引优秀企业入驻;②升级本地落后有前景企业。

(3)配套功能:

现代服务业

主要包括:

科技体验、展示交易、科研教育、机器人技术培训、高端论坛等配套产业;

发展目标:

借力机器人产业关联,大力发展智能总部、科技研发、科技体验、高端公寓、国际酒店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高端产业新城;

发展方式:

①引进服务行业,完善园区功能;②树立本地品牌,吸引顾客;③企业自律,政府监督。

2机器人产业园的建设目标

2.1总体目标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致力于引领我国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推动上海17个区县的区域经济发展,并进而为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与其他的产业园的不同,本产业园立足于上海一线沿海城市、依托于上海巨大的经济引擎、以“五化”为战略定位、以“一主一辅一配套”为功能定位、围绕上海“四个中心”的发展需要,打造髙端的机器人产业园。

其总体目标如下:

(1)机器人产业园全国领先,在同行业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2)拥有世界一流的标准、领先的应用发展方向,使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成为世界顶级机器人的生产基地,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2.2分区建设目标

产业园区预计利用两年的时间(2012年-2014年)完成土地整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划等基础性工作,并进入园区提升和运营阶段。

园区开发进度分三期:

起步期(2012年-2014年),发展期(2015-2016)和成熟期(2017年-),总开发面积达到4635亩。

分功能区建设目标如下:

1.完成核心功能区——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

该区域为产业园的基础,主要是一些园区的建设,这些园区是为了满足企业从基本功能向高端功能转化的需要。

将这些园区放在一块,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之间的交流,方便管理。

本功能区的建设工程量较大,分为三期:

(1)一期目标:

完成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建设

①依托于顾村工业园,完善整个机器人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②完成工业机器人产业园的公司大楼的建设;

③引入一些优秀企业优先入驻,形成示范效应,邀请企业陆续入驻;

④以发那科等国内外知名制造商为龙头,围绕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业,以物料运输、偉接、喷涂、组装拆卸、清洁为主要应用方向,开展工业机器人的研发、设计、生产和系统开发等工作;

⑤总投资约40亿元。

(2)二期目标:

完成服务机器人产业园建设

①依托于一期建设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完成服务机器人产业园的楼房建设;

②邀请企业入驻;

③了解社会需求,攻克机器人生产难题,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研发安保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仿真机器人等优秀产品;

④总投资约40亿元。

(3)三期目标:

完成机器人动漫设计创新园建设

①依托于前两期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完成机器人动漫设计创新园的楼房建设;

②邀请企业入驻;

③借鉴日本在动漫设计领域的研发优势和本土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出版物,电影,电视,网络产品,食品,玩具,游戏公园等机器人动画系列行业;

④总投资约20亿元。

2.完成辅助功能区——高端装备制造板块建设

该区域主要是为了配合核心功能区的发展,分两期实现:

(1)—期目标:

实现高端交通装备的制造

①完成该区域的楼房建设;

②吸引企业入驻;

③依托上海优秀车辆设备公司、上海优秀粟业公司等优质保留企业,大力发展高端交通设备制造和高端基础件制造等产业;

④总投资约40亿元。

(2)二期目标:

实现机器人产业链配套高端装备的制造

①依托于一期的投入,完成新企业的布局;

②邀请企业入驻;

③围绕发那科等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制造商,做好机器人传感器、控制器、驱动系统、执行机构等基础件的产业配套工作;

④总投资约30亿元。

3.完成配套功能区——现代服务业板块的建设

该功能包含五个方面,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1)产业组织: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合会

①机器人科技大厦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合会和园区管委会办公所在地,总投资约8亿元。

(2)展示交易:

上海机器人博物馆、国际机器人(上海)展示交易中心

①上海机器人博物馆

国内首个机器人主题大型博物馆,总投资约5亿元。

②国际机器人(上海)展示交易中心

屆内首个面向全球的机器人产品发布平台和集中交易平台,总投资约6亿

(3)国际交流:

国际机器人(上海)科技财富论坛

①国际机器人(上海)科技财富论坛

定期邀请国际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公司、研发机构,机器人产业链各界出席,围绕产业发展系列主题进行碰撞、交流、博弃和协作;总投资约10亿元。

(4)科研教育:

上海机器人研究所、上海机器人学院

①上海机器人研究所

依托上海交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在沪高校,建立国家级机器人研发中心,集中开展机器人领域前沿科技的探索性研究和重大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总投资约10亿元。

②上海机器人学院

成立国内首个机器人专业院校,建立机器人科研、教学、培训、资质认定等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器人产业人才培育平台;同时,可每年申请举办“国际机器人(中国)大奖赛”,提升中国和上海机器人产业国际知名度;总投资约20亿元。

(5)高端服务:

总部办公、行政办公、研发办公、商业主题街区、国际五星酒店、高端服务式公寓

①总部基地一期和二期

根据产品功能和产品形式易转化原则,设计打造独栋办公、定制办公等多种总部办公产品,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在园区注册和办公;总投资约50亿元。

②研发办公区

机器人产业园的重要研发办公配套;建筑设计融入科技和未来元素,激发创意和灵感;总投资约20亿元。

③机器人主题科技公园

机器人创意秀场,如机器人乐队、机器人饮料机、仿真机器人表演剧场、机器人钢雕等,总投资约1亿元。

④商业主题街区

区域级活力消费中心,涵盖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服务园区及周边中高端消费人群;总投资约15亿元。

⑤国际五星酒店

承办国际大型企业间、政企间的机器人产业的专项高端峰会,提升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的知名度;总投资约6亿元。

⑥服务公寓和底商

面向园区企业家、外籍员工、工程师和白领,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式公寓及配套底商;总投资约10亿元。

2.3阶段性经济社会目标

产业园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不是简单的盖各种建筑物,而是要创造出更多的产出。

另外,产业园的发展定位也要求园区仔细规划,追求最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产业园循序渐进,设立了阶段性经济社会目标:

1.产业园到2017年末,实现以下目标:

(1)引入企业600家左右;

(2)实现招商引资投资额度约200亿元;

(3)就业人数30000人以上。

2.产业园力争至2020年末,达到以下目标:

(1)引入高、精企业1200家左右;

(2)实现招商引资投资额约2400亿元;

(3)实现税收25亿/年;

(4)就业人数在50000人以上。

3机器人产业园建设与发展策略

3.1完善园区建设,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以顾村工业园为依托,作为中国最大集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的机器人产业园区,借助园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极有可能成为世界顶级的机器人产业园。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机器人发展迅速,然而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瓶颈,缺乏产学研合作是机器人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突破瓶颈,促进机器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机器人生产商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不能有效的结合,只是靠本企业内部的科研机构来完成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虽然企业内部的科研机构能够保持技术的专属,但是他们只能完成一定的研发工作,因此,机器人的研发不能集合大部分企业的优势。

借助产业园的优势,引入其他的研发团队效果就不一样了,实现“强强联合”,那么,机器人的明天将会突破无限的可能。

园区的建设布局应以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为原则,实现企业知识的共享,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园区的建设应搭建平台,吸引高校,研究所,优秀科研人才的加入,吸引企业的入驻,借用科研所的资源,企业的资源,使得高校、研究所、科研人员、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产学研用的结合。

与高校、研究所的合作,能够把最先进的理念以及创意引入在机器人的制造过程中;高校、研究所具有深厚的科研底蕴,是机器人研发的主要力量;高校、研究所还能为机器人产业输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与制造业的等企业的合作,能够得到更有效和广泛的应用,根据用户所需,更能生产出用户所需的产品,提高机器人的质量;更能生产出符合国计民生,提升国家生产力的产品,增大其社会效用。

与世界各顶尖的机器人制造商合作,实现知识的共享,不断的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更能够促进产业园的发展。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是显现产业集聚优势的需要,是突破机器人产亚瓶颈的需要,是机器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升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3.2注重以人为本,实现“产城融合”

现代社会,不管是郊区的房子还是市区的房子都存在着风险,郊区的房子太偏远,市区的房子有可能经济不景气变“鬼城”。

清晨到市区上班,将会成为一座睡城。

机器人产业园追求的是“产城融合”,其中“产”指的是产业园或工业区;“城”指的是城市;“产城融合”指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实现二者功能上的弥补和完善。

为了解决“空城”与“睡城”,产生了“产城融合”。

倘若产业园只是一架轰鸣的机器,没有人居住的环境,没有欢声笑语,没有鸟儿鸣唱,那只是铜墙铁壁,毫无生机可言,更无法让员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结合产业园区的实际状况,园区占地面积广阔,如果还不能提供员工住宿的房子,那么在上下班时间也会浪费掉员工很长的时间,不能有效的利用员工的时间,再者员工与家人相隔的比较远,不利于享受到家人的温暖,不利于员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最主要因素。

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切身可考虑到员工所需,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再者,员工倘若能住在园区,他则会更多的考虑到保护环境,降低污染的排放,更有动力实现高效、节能等。

要实现“产城融合”,就要构建一个宜居的城市,能够让员工爱自己所居,乐自己所住。

首先,园区的规划要人车分流,车货分流,使得员工出行方便;其次,要建设设施现代,功能完备的居民区,使得员工乐其所居;再者,要建设娱乐设施,购物广场,方便员工的生活;最后,园区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污染排放率低的绿色产业园。

“产城融合”更能体现人与自然,人与工业的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产城融合”更能符合员工的需要,更能体现“以人为本”,更能激发其创造力和归属感,更能留住人才;“产城融合”更能体现生态文明建设。

3.3引领发展方向,促进整个园区产业质的飞跃

“十二五”时期,上海将倍增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全力迈向全球高端“智造”中心,机器人跨越式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为此,我们必须要全力提井产业园“质”的水平。

产业园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人才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政策优势,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整合好其资源,打造好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平台,园区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园区。

化资源优势为机器人技术创新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引导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打造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创新中国示范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机器人研发基地,成为上海打造“四个中心”城市战略的重要引擎和城市新名片。

企业集群产生的不仅是规模效应,更能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链的升级,最主要的是企业之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局面”,淘汰掉那些发展不佳的企业,促进企业的自身管理和技术的改进,更能促进园区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利于产业园区产业链的增值。

园区借助于自身优势,能引导中国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园区则更能吸引世界顶级的机器人制造商,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