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840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docx

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

2013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

13.4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电流,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2、正确的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电流

三、教具准备:

每组三节干电池,一只电流表,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说明这节的内容:

(1)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2)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二)、进行新

这节要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在实验中学习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分两部分进行。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先让学生观察本上的串联电路图,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先后把电流表接在a、b、三处的三幅电路图,在每幅图上都要标出电流表的”+”、”-”接线柱。

请同学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测出a、b、三处的电流值,并填入本表2-1中。

在学生动手之前,除了要提醒学生先检查实验器材、明确实验步骤和要记录的数据外,还要提醒学生,要按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流表。

实验结束按完成的前后,把前三组的测量数据填入黑板上的表格内。

表2:

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测量数据IaIbI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组织讨论:

比较三组数据的共同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2)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先让学生观察本上的并联电路图,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先后把电流表按在干路和两个支路上的三幅电路图,在每幅图上都要标出电流表的”+”、”-”接线柱。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把实验记录填入实验报告的表格内。

鼓励先完成实验的小组把测量数据写到黑板上相应的表格内。

表3:

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测量数据干路IA支路IB支路I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组织讨论:

①哪个电流最大?

②IA跟IB+I进行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练习题:

五、教学后记:

 

1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电压单位的换算。

3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4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2、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读数

三、教具准备:

电、开关、灯泡、导线、电路板、电压表

四、教学过程: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

用水压形成水流类比电压形成电流。

电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上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

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要有持续电流的条:

电,电路应是通路。

3.电压(U)的单位。

国际单位:

伏特(伏)V

常用单位:

千伏(V),毫伏(V),微伏(uV)。

4.常见的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

1V。

  

(2)一节铅蓄电池:

2V。

(3)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4)家庭照明电压:

220V。

()工业电压380V

电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

此个,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1.电压表的结构:

电压表的外形,符号,接线柱,量程:

0-3V,0-1V。

2.读数:

(1)认清所接量程。

(2)认清最小电压值。

0-3V每小格01V,0-1V每小格0V。

(3)检查写单位。

3.练习读数。

(幻灯显示)

4.电压表的使用:

(实物讲解)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学生上讲台演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规则。

6.讨论想想议议

7.练习:

(1)把一个灯泡接人电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小灯炮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2)在两个灯泡L、L串联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小灯泡L两端的

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3)在图右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

灯泡两端的电压,并在电压表两端标出它的“+”、

“一”接线柱。

 

8.小结(学生归纳)。

利用表格的方法对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教学后记:

 

13.6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一、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2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

2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4、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教具准备:

每组三节干电池,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进行新:

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6-8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

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2: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干电池Ⅰ的电压(V)干电池Ⅱ的电压(V)并串联电池组的电压(V)

   

结论:

第二部分:

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6-9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

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

要求:

先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6-10,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

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五、教学后记:

 

第十四探究欧姆定律

14.1怎样认识电阻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电阻是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具准备:

学生电,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

我们常见的导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为什么多数用铜或铝,而不用铁呢?

我们学习了这节内容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二).新讲授。

演示实验1:

图7-1

提问:

电压相同,通过AB和D的电流不相同,为什么?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导体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是“R”。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

欧姆,简称:

欧(Ω)。

常用单位:

兆欧(Ω),千欧(Ω)。

1Ω的含义: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演示实验2:

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3:

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演示实验4: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结论: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2)对大多数导体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少数导体如碳例外)

演示实验:

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做演示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在不改变电电压的条下,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元,移动滑片就能使小灯泡的亮度改变。

(三)1.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

(1)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的。

(2)结构:

电阻线是由电阻率大的合金线制成。

(3)铭牌:

滑片上标出的数字“0Ω2A”,其中0Ω表示最大阻值,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4)元符号: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

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注意:

接同上两个接线柱时,作导线用,电阻为0;接同下两个接线柱时,作定值电阻用,接入是最大电阻。

这两种接法都不能改变电阻。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演示,先让学生说出有几种接法,是否有相同的)

4.电阻箱原理和读法的介绍。

.小结。

练习。

五、教学后记:

 

14.2探究欧姆定律一: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研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电路图。

2知道研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电路图。

3在R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在U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实验得出I与U的关系和I与R的关系。

2、理解I、U、R的比例关系。

三、教具准备:

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欧、10欧、1欧,开关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二).演示实验,引入新。

(1)用同一个小灯泡分别用二节干电池和一节供电,为什么用二节时较亮?

当电阻一定,电流跟电压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2)用同一节电池分别对2V和38V小灯泡供电,为什么2V小灯泡较亮,当电压一定,电流跟电阻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用实验研究U、I、R的关系。

(三).新讲授。

1.电路设计:

(如右图)

 

2实验研究(学生实验)

(1)R一定(R=10Ω)I跟U的关系。

记录,分析数据。

电压(V)123

电流(A)010203

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U一定(U=2V),I跟R的关系。

记录,分析数据。

电阻(Ω)101

电流(A)0402013

结论: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小结。

4.练习

(1)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电压增大到6V,那么它的电流为;如果要使电流为01A,那么电压为。

(2)当电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上Ω的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06A,那么把电阻改为1Ω,则通过的电流为。

.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

 

14.2探究欧姆定律二:

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运用欧姆定律计算进行的简单计算。

三、教具准备:

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表1:

表2:

R(Ω)U(V)I(A)U(V)R(Ω)I(A)

103103

0610

401

(二).引入新: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三).新讲授。

1.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I=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3)公式的物理意义:

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

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的几分之一。

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

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本中例题(使用小黑板)

要求:

画好电路图(如本中的图12-13)。

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

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教师小结。

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

本题答: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28伏的电压。

③解释R=U/I的意义:

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

不能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的大小只与电阻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④介绍伏安法测电阻

3.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三、教具准备:

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1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已知电压和电流怎样求电阻呢?

(二)引入新:

给你一个电阻,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电阻有多大呢?

----答:

实验测量。

1.实验目的:

学习用伏安法测电阻

2.实验原理:

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得R=U/I测量。

3.实验电路(让学生自己设计,如右图)

 

4.实验器材:

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1个。

.实验步骤:

启发:

伏安法测电阻需测出哪些物理量?

这些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测量?

连接电路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归纳:

(1)测Rx两端电压U和通过电流I,

(2)I用电流表测,U用电压表测

(3)连接时开关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滑片要移到阻值最大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用0~3V,电流表用0~06A量程。

(4)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填入表中

()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加在Rx两端的电压,再记下两组对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

(6)利用公式:

R=U/I求出R&nt;X的电阻,再取三次平均值

注意:

改变加在电阻两端电压时,要考虑电表的量程是否恰当。

6.问题讨论:

给你这个实验的器材中,如果没有电压表,但有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你有办法测出这个未阻值电阻是多大吗?

如果没有电流表又怎办?

7.小结

五、教学后记:

 

11电能和电功

教学目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流做功的相关因素。

教学重点:

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应用;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电功的概念

教具:

书上装置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设计:

师:

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经常两手相互搓一搓,手心就会感到暖和,这能量转化过程分析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生: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师: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我们称为什么?

生:

做功

师:

可见,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师:

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生:

把电能转化为我们各种需要的能

师: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

交流讨论

电热水器:

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动机:

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给蓄电池充电:

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磁铁:

把电能转化为电磁能

电灯泡:

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师:

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也是通过电流做功实现。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也就要消耗多少的电能。

例如:

电热水器,如果知道电流做了多少功,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内能,也就知道要消耗多少电能。

师:

想一想: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探究:

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

引导学生猜想:

电流做功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师:

一个量与几个因素有关?

为了研究一个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通常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生:

控制变量法

师:

在通电时间相等的情况下,为了研究与电压的关系,必须保持通过导体的电流相等,因此应采用什么电路?

生:

串联电路

师:

如何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引导学生按以下程序进行

电流做功使电能转化为内能

因此,我们只要比较内能增加的情况

当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就会升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

用同样方法研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

电路图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电流做功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均有关,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流做功越多,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越高,电流做功越多,用电器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

电功的公式:

=UIT

电功的单位:

常用单位:

1度=1h

1度=36χ106

知道电功为多少,也就知道消耗了多少电能。

讨论作业。

补充练习

1、一个热水器接到照明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2A,求其正常工作30in,须消耗多少电能?

若每度电0元,需交多少电费?

2、电功的推导公式:

=I2Rt

=U2/Rt

例1:

将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与一个阻值为10Ω的灯泡串联起,接在12V的电上,通电1in后,求电流通过小灯泡所做的功?

例2:

如图电电压6V,通电10in,求R1消耗的电功?

 

12探究灯泡的电功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它的实际功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和实验,探究小灯泡的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介绍常见电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功率?

2.电功率跟电流和电压有什么关系?

3.电功率的表达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新引入

师:

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用电器的铭牌。

1.观察桌面上的灯泡铭牌,你们发现了什么?

2.如果此灯泡两端加的电压小于220V,那么灯泡的电功率是2吗?

生:

灯泡发光时的电压是220V,电功率是2。

生:

不是,可能会变小。

  通过一、二两个阶段,引出题,开始实验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

三、实验一

教师出示实验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好。

1.如图指导学生组装电路(学生手动组装);

2.调节滑动变阻器完成下表:

实验次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灯泡的亮度

1等于2V

2略大于2V

3略小于2V

注:

学生实验结束后完成此表。

实验表明:

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3.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1)如果用电器两端实际所加的电压高于额定电压,这时实际功率将__________额定功率,能不能正常工作?

(2)如果用电器两端实际所加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这时实际功率将___________额定功率,能不能正常工作?

(3)结合以上两点得出灯泡的亮度由_______决定,并举例让学生判断。

(4)“220V2、3V07”这些字样我们还能发现什么?

4.结合本节例题及常见电器设备的电功率,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电器和保护电器。

(1)大于;不能;

(2)小于;不能;

(3)实际功率。

 

(4)可以求出电流、电阻。

教师介绍额定电流以及电阻。

四、实验二指导学生探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参照前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画出实验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2.写出实验方案和详细步骤;

3.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最后,教师总结此实验。

4验证实验结果。

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

五、根据情况布置作业

1.3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电流的热效应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2)学会从理论上进行论证,认识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和电阻的关系

(3)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重 点:

探究认识电流的热效应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难 点:

认识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和电阻的关系

教 法:

实验探究

教 具:

电炉、两个不同的灯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温度计、两杯等质量的煤油、电、导线

教学过程:

一、本节为探究性实验,从实物观察入手,引出电流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这叫做电流热效应。

1.演示:

①通电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其串联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②观察和比较“220V100”和“220V1”两只电灯泡发光时的亮度,再仔细观察灯丝的粗细。

启发学生思考:

电流的热效应是否跟导体的电阻有关?

提出实验研究的题,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再引导。

2.活动1:

实验探究:

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

由于本实验要求较高,所以教材首先提供一种实验电路,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实验设计的原理,如:

①为何采取串联方式?

②如何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根据等质量的煤油温度上升多少表示。

本实验尤其要注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定要同时读记,因此,教师要强调实验过程的合作精神。

实验结论:

当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精确的实验表明:

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

实验完成后,接着让学生讨论研究当电压一定时,电流的热效应和电阻的关系。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去分别研究,最后汇总。

结论: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少。

精确的实验表明: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反比。

3.活动2:

分析论证:

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理论推导的方法,总结出P=I2R

此式表明:

电流相等时,在一定的时间内,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

再推导出P=U2/R

此式表明:

电压相等时,在一定的时间内,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反比。

分析论证过程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教师不要包办。

最后强调:

实验研究和理论推导的方法,都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和发现物理规律常用的重要方法。

它们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其结果必须一致,否则,就必须检查每一过程,找出原因,重新实验,直至殊途同归。

二、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控制

1、焦耳定律:

2、利用电流热效应加热的电器。

3、有些用电器为避免温度过高,需采取散热措施。

三、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教学改进意见:

 

1.4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用电器的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