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778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

教学设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6课。

本课的教学将学生引入到一个具体的消化器官——口腔的功能与结构的认识。

在观察口腔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几种不同的食物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发生的变化,了解到食物在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在观察牙齿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对牙齿的观察,画出牙齿的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认识不同形状牙齿的不同作用,意识到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这个观点,以利于学生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在对于人体各个器官功能与结构的认识活动中,处处都能够体现人体器官协同工作的特征。

口腔本身就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内部的结构又是一个小系统,能够共同完成食物的初步消化。

作为口腔的一部分——牙齿,又可分为三类,也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教科书通过呈现这样一个系统化的人体结构,主要是让学生逐步在发现各种联系的过程中建立系统的认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上一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学生对消化系统有了整体认识,并知道食物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根据日常的生活体验,对食物在口腔里发生的变化、是口腔里的什么使食物发生了变化、牙齿的形状是不同的和刷牙是保护牙齿的办法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不够深刻的。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牙齿的形状和排列,再通过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参与探究的全过程。

本课的教学应促进学生实现以下发展:

1、建立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的概念;2、将牙齿的形状和功能建立联系;3、学会正确地保护牙齿。

【设计说明】

以往这节课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谈话引入——观察记录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观察牙齿——拓展延伸。

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接受,学习的内驱力和需求没有较充分地调动,他们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也难以调动。

另外,“致力于发展学生推测能力和证据意识的教学正是生命世界教学领域要发展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基于这些认识,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发展、认知水平对教材的观察顺序进行了调整,使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吸引学生不断探究,使学习交流更流畅、自然。

因此,本课的教学环节整合为“导入——观察——推测——验证——拓展”的科学探究过程。

导入,播放美食视频,链接生活;观察,就是观察牙齿,了解牙齿的形状和分布;推测,就是根据平时吃东西的已有经验,猜测不同形状牙齿的作用;验证,就是让学生通过品尝美食来帮助我们研究不同形状牙齿的作用,体验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润湿作用;拓展,强化了保护牙齿的活动和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

力求通过这样的处理较好地体现出科学课教学的特点和生命世界单元教学的特点,提高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1、教学开始激情导课环节,先通过播放四年级学生普遍喜欢的鸡排汉堡广告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再通过设问我们平时品尝美食要要到口腔——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把学生带入探究口腔消化的神奇世界,大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口腔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观察交流做好铺垫。

2、在“观察”和“推测”探究活动中,牙齿作为口腔中最直观和重要的器官,最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和探究兴趣。

学生先借助镜子或同学之间互相观察牙齿,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用文字和图画的两种形式记录牙齿的形状特征和分别排列。

接着学生交流汇报牙齿的形状和分布排列,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不断形成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这样行之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再让学生根据平时吃东西的经验,猜测不同形状牙齿的作用。

3、“验证”活动中,通过品尝美食帮助研究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不同作用。

观察记录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并得出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作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课选用三种代表性食物——干蛋糕、甘蔗、花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体验三种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不同作用。

干蛋糕大、干而硬,需要用门齿切断后,再通过舌头搅拌作用下转移到臼齿上磨碎,并在唾液润湿作用下,最后变得细小而湿黏;甘蔗皮是通过犬齿撕开的,吸甘蔗汁体现出舌头的吸允功能;花生突出了体现臼齿的磨碎作用。

通过讨论交流认识食物在口腔里在牙齿、舌头和唾液三者相互协作下,完成初步消化。

4、最后“拓展”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了解到蛀牙形成的原因和如何保护牙齿,掌握科学的刷牙方法。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学生比较充分地观察牙齿、体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的基础上,提升了对消化系统和消化过程的认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体各部分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人体的奇妙,从而产生爱护自己身体,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及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1、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食物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三种牙齿及其不同的功能。

2、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有良好的初步消化,有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记录,并能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教学环境】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本班学生听课认真,发言积极,比较活跃,对科学课兴趣浓。

本课只需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便可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媒体】

多功能讲台(电脑、功效、中控)

 

音频数据传输:

音响、耳麦图像数据传输:

投影机、黑板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

干蛋糕2块、甘蔗2根、花生4颗、镜子6面、一次性手套6个、实验记录单、垃圾袋一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链接生活,

揭示课题

播放美食短片,导入新课

3分钟

1、播放美食视频。

2、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3、除了这些,大家平时喜欢吃其他什么美食呢?

4、我们平时品尝美食时要用到什么?

5、嘴巴我们也称为口腔,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板书课题)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思考。

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喜欢的一些食物,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观察牙齿,

分享记录

学生观察牙齿,猜测牙齿的作用

12分钟

过渡:

我们开口微笑,首先看到的口腔里的器官是什么呢?

(板书:

牙齿)

1、同学们对牙齿了解多少呢?

2、看来同学们对牙齿了解得真不少,但大家知道我们有几种牙齿吗?

3、下面我们要进一步地观察牙齿,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牙齿?

还可以怎样观察?

4、课件出示观察牙齿的要求:

借助镜子或同学之间互相观察牙齿有几种形状,每种形状的牙齿画一颗,给它们取个名字,最后结合我们平时吃东西的经验,猜猜它们各自的作用。

5、请学生读活动要求。

6、教师巡视指导。

7、组织汇报观察结果,提问各种牙齿的排列位置及作用。

8、课件出示:

牙齿分布排列图,纠正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借助镜子或同学之间互相观察记录牙齿的形状和位置,并猜测各种牙齿的作用。

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每人一面镜子,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上来。

 

通过汇报交流,认识三种不同形状的牙齿及其排列位置。

并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测三种牙齿的作用,为接下来研究牙齿的作用作铺垫。

品尝美食,体验变化

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8分钟

过渡:

那这三种不同形状的牙齿,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是不是跟你们猜的一样呢?

1、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可以通过什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

2、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品尝美食帮助我们研究。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

(干面包、花生、甘蔗)

3、看到眼前的食物,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

好的,别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了探究事物在我们口腔里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品尝这些美食之前,我们先来小组讨论下:

我们可以怎样观察?

4、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整理归纳,课件出示观察食物变化方法:

①先观察食物的原有状态②然后放进口腔里咀嚼5下,边咀嚼边用镜子对着口腔观察食物在嘴里的样子③再咀嚼20下后,用镜子观察食物在嘴里的样子,最后吞下食物,并分别做好记录。

温馨提示:

戴上一次性手套,垃圾扔塑料袋。

6、教师巡视指导。

7、组织汇报观察结果,提问干蛋糕、甘蔗和花生在口腔里发生哪些变化?

8、刚才,大家都美美地吃着,谁能说说这三类牙齿在吃东西时分别有什么作用?

9、我们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只用到一种牙齿吗?

那是怎样的?

(三种牙齿共同合作对食物起了切磨捣碎的作用)

10、牙齿对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起了这么大的作用,除了牙齿,还有谁也一起起帮助消化了呢?

(板书:

舌头、唾液)

11、舌头和唾液的作用是什么?

12、果只有牙齿,没有舌头和唾液行吗?

如果只有舌头,没有牙齿和唾液行吗?

如果只有唾液,没有牙齿和舌头可以吗?

那它们三者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相互协作、互为搭档的关系)

13、小结:

食物是在牙齿、舌头、唾液的共同作用下初步完成了消化。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观察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

整理实验材料。

学生交流汇报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学生交流,归纳。

门齿:

切断食物

犬齿:

撕开食物

臼齿:

磨碎食物

学生根据吃食物的经验交流汇报

舌头:

搅拌食物

唾液:

润湿食物

 

通过品尝美食这一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强调每人品尝一种食物,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课堂的参与性。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制订出科学的观察方法,充分体现了科学课堂的合作性,并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试验完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通过学生实际感受、观察,体验三种牙齿在食物变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同时这三种牙齿之间也是相互协作的。

 

让学生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

防止蛀牙,保护牙齿

师生共同交流如何保护牙齿

4分钟

过渡:

那这三者中谁最重要?

(牙齿)

1、牙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是每个人的牙齿都很健康呢?

2、点击图片,这副牙齿怎么了?

(蛀牙)蛀牙也称为龋齿。

3、蛀牙又称龋齿。

哪些坏习惯会造成龋齿呢?

4、师:

幸福一生,从“齿”开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有效地防止蛀牙呢?

5、早晚刷牙很重要,怎么正确刷牙呢?

(课件播放视频:

正确刷牙)

 

学生回答,思考。

 

观看视频。

 

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

同时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拓展延伸,寄予希望

细嚼慢咽的道理

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为我们以后吃饭时是狼吞虎咽好还是细嚼慢咽好?

为什么?

2、科学在我们身边无所不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祝大家口腔健康!

身体特棒!

学生思考,回答。

让学生认识到细嚼慢咽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对本课总结回顾,目的是提高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板书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相互协作舌头

初步消化

唾液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实验记录单

四年班第小组

活动一:

观察牙齿

牙齿的形状

牙齿的名称

牙齿的作用

文字描述

画一画

活动二:

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食物名称

食物原有

状态

咀嚼5次后

有什么变化

咀嚼20次后

有什么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