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771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docx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

2016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答案

(分值10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A、铁水铸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D

【解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

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A、煤属于化石燃料。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D、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D。

3.C

【解析】A、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在液面以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在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图示把药品直接放在鼻子近处闻气味是错误的,所以B正确;C、由图标可知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而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D、由图标可知是禁止烟火,故D正确。

4.B

【解析】A、木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B、塑料属于三大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C、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D、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C

【解析】A、氧元素显﹣2价,设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2)=0,则x=+2价。

B、氧元素显﹣2价,设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y+(﹣2)×2=0,则y=+4价。

C、氢元素显+1价,设NH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z+(+1)×3=0,则z=﹣3价。

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w+(﹣2)×3=0,则w=+5价。

故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C。

故选C。

6.C

【解析】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B、液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D、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C。

7.A

【解析】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C、甲烷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D、臭氧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A

【解析】洗发水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护发素的pH小于7,显酸性,故利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既能去除污垢又能使头发健康成长。

9.D

【解析】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A、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不同的单质,故错误;B、铅是有毒的重金属,所以要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故正确;C、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油污不溶于水所以水洗不掉油污,但油污溶于汽油,所以利用汽油洗掉油污是利用溶解的原理;所以错误。

11.A

【解析】A、Fe+CuSO4=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B、2NO+O2=2N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3CO+Fe2O3

2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2NaCl

2Na+Cl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示中共有二种单质分子,故A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示产物由一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故C错误;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3.B

【解析】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可防止冻伤树木,并防止害虫生卵,故选项说法正确。

B、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4.C

【解析】A、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选项正确。

B、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故B正确;C、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故正确。

故选C。

15.B

【解析】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6.B

【解析】A、★处对应物质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铜元素显+2价,硝酸根显﹣1价,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2,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硝酸铜易溶于水,★处应填“溶”,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7.C

【解析】A.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酒精和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辆货车上运送不安全;故错误;C.生产易燃物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错误。

故选C。

18.C

【解析】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A

【解析】A、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均不反应,不能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选项实验操作或目的不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故选项实验操作或目的正确。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实验操作或目的正确。

D、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质的溶解速率,故选项实验操作或目的正确。

故选A。

20.B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B的质量是:

11g+9g﹣8g=12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

2A+3B=2C+4D

643x

8g12g

=

x=32。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22分)

21.

(1)nOH﹣;

(2)CaO;(3)AgNO3;(4)P4;

【解析】

(1)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n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nOH﹣;

(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

(3)硝酸银是由显+1价的银离子和显﹣1价的硝酸根离子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

AgNO3;

(4)1个磷分子由4个磷原子构成,其分子符号为:

P4;

22.

(1)8;Ne;

(2)Mg2Si;(3)BC

【解析】

(1)元素的质子数为14,为硅原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4=2+x+4,x=8。

D核内质子数为10,是氖原子,粒子的化学式是Ne;

(2)由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B元素是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2容易失去2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2,A元素是硅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4容易得4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4,故形成的化合物是硅化镁,故填:

Mg2Si。

(3)B、C表示的是镁原子和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

23.

(1)甲>乙=丙;

(2)降低温度;

(3)丙、甲、乙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2)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溶剂、降低温度;

(3)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

24.3Se+6NaOH

2Na2Se+Na2SeO3+3H2O;

【解析】由题干可知,反应物为Se和NaOH,生成物为硒化钠、氩硒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e+6NaOH

2Na2Se+Na2SeO3+3H2O。

25.

(1)Ru;+6;

(2)4KClO3

3KClO4+KCl;

【解析】

(1)钌的元素符号是Ru;在K2Ru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钌元素的化合价为+6;

(2)加热KClO3固体,它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KClO4(高氯酸钾)和KCl(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ClO3

3KClO4+KCl;

26.

(1)H2O,HgO;

(2)Cu+H2

Cu+H2O;

(3)2

【解析】

(1)A、B、C、D、E、F、G、H八种物质,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A为黑色粉末,A和硫酸反应会生成D,D的溶液呈蓝色,所以D是硫酸铜,A是氧化铜,C是水,氧化铜和单质E反应会生成B和和水,所以E是氢气,B是铜,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F是氧气,H为红色粉末,G和氧气加热会生成H,所以G是汞,H是氧化汞,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H2O,H是HgO;

(2)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H2

Cu+H2O;

(3)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是置换反应,铜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水通电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气和汞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2个化合反应。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27.

(1)由于化学纤维的工业的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衣服;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2)燃烧着的可燃物当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就会熄灭。

用扇子扇火会使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所以,不论是炉火还是燃蜡用扇子扇时都会降低温度。

不过,扇子扇燃蜡时,空气流动带走的热量会使其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炉火的着火面积大,热量多,用扇子扇时不能使它们温度迅速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由于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更充分,所以,炉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

蜡烛火焰却一扇就灭。

【解析】

(1)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如由于化学纤维的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衣服;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如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2)由燃烧的条件可知: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煤火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

下,相反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

28.

(1)Al2O3+3H2SO4=Al2(SO4)3+3H2O;

(2)过滤;

(3)氮肥;

(4)O2;

(5)C

【解析】

(1)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故填:

Al2O3+3H2SO4=Al2(SO4)3+3H2O;

(2)操作Ⅱ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操作,是过滤操作;故填:

过滤;

(3)硫酸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铵,硫酸铵是一种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可以做氮肥;故填:

氮肥;

(4)在通电的条件下,氧化铝分解为铝和氧气,故填:

O2;

(5)酸和碱中都含有氢元素,而冰晶石(Na3AlF6)中不含氢元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冰晶石(Na3AlF6)中含有三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故填:

C。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29.

(1)①橡胶管;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③MnO4﹣

(2)①锥形瓶;②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的Cl﹣不能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催化作用;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3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和带火星木条的复燃;FeCl3溶液中对H2O2的分解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解析】

(1)①装置A和E的导管口之间要用橡胶管连接;②D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而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洗涤试管,可看到溶解残留固体的洗涤用水呈现绿色(已知MnO2不溶于水),钾离子是无色的,说明锰酸根离子是绿色的;

(2)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

a锥形瓶;

②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的Cl﹣不能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3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和带火星木条的复燃;FeCl3溶液中对H2O2的分解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30.【猜想与假设】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结论与反思】

(1)氧化铁;1;

(2)4FeCO3+O2

2Fe2O3+4CO2;

(3)b;a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b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

【总结与提升】

(1)Ca(HCO3)2;

(2)CO2+Ca(OH)2═CaCO3↓+H2O;(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氧化铁。

【解析】【猜想与假设】由假设①②,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则猜想3是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结论与反思】

(1)由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则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Cl3。

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不能,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说明溶液中不含FeCl2。

氯化铁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故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铁。

因此,猜想1是正确的。

(2)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CO3+O2

2Fe2O3+4CO2。

(3)上述实验中b是多余的,因为a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b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

【总结与提升】

(1)碳酸氢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氢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

Ca(HCO3)2。

(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3)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不能,如果在实验b中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氯化亚铁溶液,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铁,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

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

取11.6g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g。

假设生成的固体为氧化铁,设固体质量净减质量为x

4FeCO3+O2

2Fe2O3+4CO2固体减少质量

464320464﹣320=144

11.6gx

x=3.6g

假设成立,FeCO3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氧化铁。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31.

(1)34:

32:

4:

4:

1;

(2)

【解析】

(1)根据血红素的化学式C34H32N4FeO4,则血红素中C、H、O、N、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

32:

4:

4:

1;

(2)经测定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n个铁原子,且该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5%,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n÷0.335%=

32.

(1)80%;

(2)100g;

(3)A点处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

【解析】

(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100%=80%;

(2)依据①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设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

2.5gx×25g

=

x=7.3%

设编号③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质量为a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11144

8gy×7.3%az

=

=

=

y=80g

z=3.52g

a=8.88g

碳酸钠消耗的盐酸质量为m,生成氯化钠质量为n,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d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7311744

5g×10.6%m×7.3%nd

=

=

=

m=5g

n=0.585g

d=0.22g

所以编号③所用稀盐酸的质量m为80g+4×5g=1

00g;

(3)氯化钙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b,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c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106100117

20g×10.6%cb

=

=

c=2g

b=2.34g

所以A点处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