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757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4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南腊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浙交〔2010〕236号文件、《昆鳌快速联系通道工程招标文件》、《昆鳌快速联系通道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和技术要求编制,并遵照如下标准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46号令);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B01-2003)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8、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

9、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

二、编制目的

指导隧道开挖施工,切实落实有关建设工程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施工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适用范围

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腊满高速公路1合同段南腊隧道的开挖作业。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南腊隧道工程设计情况

南腊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左幅起点里程K4+000,止点里程K7+225,全长3254.68,为特长隧道,最大埋深288米;右幅起点里程YK4+000,止点里程YK7+285,全长3285.11米,为特长隧道。

最大埋深288米。

隧址区地形较为陡峭,海拔高程介于790~1170之间,相对高差大于330米,。

左右幅隧道累计总长6539.79m。

南腊隧道存在的不良地质及特殊地段主要有:

洞口浅埋段施工、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

二、地形、地貌

隧址位于勐腊盆地外围,标高790~1170米,切割深度可达150~300米之间,由古生界、中生界砂、泥岩相间组成,多为向斜山和断裂谷地,山坡上部较为平缓,下部较陡,坡角一般大于20°。

河谷呈“V”形,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形成峭壁。

属中浅切割低山地貌。

三、隧道区地层岩性

根据地质调绘及钻孔揭露,拟建隧道区范围内主要地层有为:

第四系坡残积(Q4dl+el)

粉质黏土:

褐红、灰褐色,硬塑,局部含少量风化碎石、角砾。

整个隧道区坡表均有分布。

揭露厚度1.3~11.0m

白垩系下统曼岗组(K1m)

隧址内地下水类型根据地层岩性、成因,以碎屑岩裂隙水为主,次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碎屑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中,与泥岩段交替分布,其中砂岩段占比约为66%。

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富水性贫乏,雨季时形成上层带滞水,易软化土体,降低土体强度。

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属地下潜水,径流模数4.39~4.7L/s.k㎡,富水性强,埋深较浅(多小于20米)。

补给已大气降水为主,少量为松散孔隙水补给。

由于植被发育,覆盖率约为98%,对地下水补给、形成较稳定的地下径流有利。

隧道在中低山间穿行,埋深80~200米,最大288米,地下水多以溪沟就近排泄,以散流状向河谷汇集,径流短,少部分间层或构造间隙水深埋较大,径流稍长。

四、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隧道区按抗震设防烈度7(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考虑。

五、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隧道进口段北、东侧山谷为回勐河上游支流,流量由西向东,汇入回勐河,流量随季节变化大,最大流量>5L/s。

2、地下水类型及特点

隧址内地下水类型根据地层岩性、成因,以碎屑岩裂隙水为主,次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中,与泥岩段交替分布,其中砂岩段占比约为66%。

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富水性贫乏,雨季时形成上层带泄水,易软化土体,降低土体强度。

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属地下潜水,径流模数4.39~4.7L·k㎡,富水性强,埋深较浅(多小于20m)。

隧道在在中低山间穿行,埋深80~200m,最大埋深288米。

第三章施工工艺

南腊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隧道较长,为加快施工进度,左右幅隧道均采取两端开挖掘进。

一、洞口开挖及边仰坡处理

在明洞拉槽开挖前结合路基事先做好排水工作,洞顶环形截水沟进行先期完成。

洞口仰坡及明洞开挖边坡防护根据设计要求自上而下紧跟开挖进程,下台阶必须在上台阶支护完备后进行开挖,严禁大挖大刷,争取早进洞,同时也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保围岩稳定。

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边坡开挖→钻锚杆眼→锚杆安装→铺设钢筋网→喷砼→检验→养生→完工。

洞口边仰坡施工后应及时施作护拱。

护拱施工前预留明洞范围内的核心土。

二、浅埋段开挖施工工艺

施工时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

1、护拱施工

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护拱位置开挖→基底承载检测→基底找平→18#钢拱架架设(三榀)→孔口管及连接件安装→拱架与孔口管焊接→模板安装→C30砼浇筑→养生→质量检验→下一道工序。

套拱尽量避免在雨季期间施工。

套拱施工时,洞门仰坡按设计开挖,为防止土体坍塌,随着开挖的进度及时加设锚杆和喷以5-8cm早强喷砼防护。

套拱不另作拱架,采用土拱胎施工。

因此,在套拱长度范围的土体按套拱内圈尺寸开挖,底铺油毛毡作隔离层。

为便于砼及长管棚机械施工,套拱前留土平台,宽度不小于8~10m,同时要满足左右侧导进洞里程的要求。

套拱端模要求平整,施工立模特别注意。

套拱内埋设的长管棚定位钢套管位置逐根检查,落实固定,达到规定的定位精度要求。

套拱砼采用洞门搭设钢架或扒杆提升到平台上,然后用人工将砼倒入拱内,禁止将砼直接向套拱内倾倒,以免移动长管棚定位钢管,造成管棚施工困难。

为防止管棚注浆时,套拱与岩面结合处漏浆,套拱与岩面必须密贴。

2、管棚施工

长管棚是为隧道通过洞口浅埋软弱地层施工而设置的,直接关系着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保持地层的完整性,因此隧道进出口均设计有管棚。

长管棚采用Ф108mm,厚6mm无缝钢管,间距按设计值。

管棚钢管一次顶进长度30m,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

丝扣长15cm,钢管接头错开。

管棚施工,在套拱砼灌筑完成后3-5天内进行。

注浆液配合比及压力照设计图规定执行。

 

长管棚纵断面布置图

 

管棚施工工序流程如下:

 

(1)架立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钻进过程经常采用测斜仪器量测钢管钻进的方向及偏斜度,偏斜超过设计要求(1/200)时及时纠正。

钻机位置不远离孔口。

距孔口距离小于4m。

(2)钻孔时注意进出口管棚有不同的向上仰角为1-3°。

钻孔方向与线路中线平行,施工按设计仰角及方向控制。

(3)为保持管棚每断面接头数不超过50%,钢管用3m和6m两种长度相间组成,接头用丝扣连接,丝扣长度15cm。

(4)注浆前进行试验性注浆,先选择1~2孔按设计进行单液注浆。

一方面检查单液注浆效果,同时检查注浆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

(5)正式浆按试验后确定的浆液配方进行。

注浆原则为先稀后浓,压力先低后高。

钻一孔、注一孔,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注,清洗管道,管棚内填塞水灰比为0.8:

1的水泥浆。

(6)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0.5m,注意检查注浆效果。

注浆压力:

初压0.5~1.0Mpa,终压2.0Mpa.

(7)注浆时要注意地表变化,如地表变形大要分析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停止注浆,限制注浆压力与泵量,或调整浆液配合比等。

(8)注浆过程中,如出现进浆量很大,压力不上升,改小压力与泵量,调浆液浓度和胶凝时间,或暂停注浆,但中断时间不能大于胶凝时间。

(9)严格掌握注浆结束标准,即:

达到设计注浆量,或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不少于20分钟可作为注浆结束标准。

(10)注浆过程认真填写记录,列入竣工资料。

三、分离式隧道暗洞开挖工艺

1、施工工艺

南腊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围岩类别有Ⅳ级、Ⅴ级两种,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按照“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施工,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隧道开挖钻爆法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

采用钻孔台车钻眼,台车就位后与隧道走线保持平行,风、水管线、照明设施齐全、规范布置。

(2)断面测量画开挖轮廓线布炮眼孔

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精确度的关键。

采用隧道断面激光测量仪进行断面和炮孔划线。

每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和炮孔位置。

(3)钻炮眼

采用多台风动YT-28凿岩机钻孔,钻孔步骤如下:

1)准备:

开工前准备工作做好“四查”,即:

查钻机的运转及钻机油管各部件;查风水电及管路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查钻头钻杆等配件是否备全;查消耗较多的器材是否足量。

2)定位:

先由测量班在掌子面画出各炮孔位置及在隧道掌子面画出中线十字线,作业班将钻孔范围定下来,并将钻孔先后次序分配明确。

3)开口:

开口时慢慢钻进,保证周边眼钻进的方向与隧道中线夹角符合设计外插角。

4)拔杆:

在整体性好的石质段可中速慢慢拔出,如遇破碎岩石卡杆时,应慢慢来回推进,将其拔出,如拔不出,再靠近钻孔重新打眼,使之拔出。

5)移位:

钻好一个炮孔进行第二个炮孔钻进时,要做到“准、直、平、齐”。

施工时严格按钻爆设计实施,根据炮眼布置图进行定位打眼。

确保周边眼、掏槽眼位置和角度的正确。

采用斜眼掏槽时,外插角必须控制好,严禁相互交错穿孔。

采用直眼掏槽时,钻孔要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开挖断面。

周边眼数量,间距要严格按照钻爆设计施作。

爆破后要求硬岩残眼率达80%以上,中硬岩达到70%以上,软岩开挖轮廓要圆顺,符合设计轮廓,周边眼外插角应严格控制,并根据钻孔深度进行调整,使相应邻两茬炮之间错台不大于15cm。

钻孔施工时,掘进眼保持与隧道眼平行,除底眼外,其他炮眼眼口比眼底低5cm,以便钻孔时岩粉自然流出,周边眼外插角控制在20~30以内,掏槽眼严禁互相打穿相交,眼底比其它炮眼深20cm。

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认真清理开挖面的虚渣和危石,按照炮眼布置图正确布孔钻眼。

b.掏槽眼眼口间距和眼底间距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c.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5cm。

d.周边眼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外斜率不大于5cm/m,眼底不超出开挖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

e.内圈炮眼到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应采用相同斜率。

f.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和装药量,力求除掏槽眼外的所有炮眼底部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g.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不符合要求的炮眼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装药起爆。

4、装药爆破

采用光面爆破,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

钻完孔后,装药前应将所有炮眼内泥浆、石屑用高压风、水吹洗干净。

钻眼完成后,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验合格后才可装药爆破。

装药作业要定人、定位、定段别。

爆破网路连接、检查及起爆,按照爆破设计要求和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执行。

施工中根据光面爆破设计,结合现场地质情况进行爆破施工,并不断修正设计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其具体措施如下:

严格按设计的装药结构和药量装药,装药时应使用专门的炮棍装药,炮棍可选用木制、竹制或塑料材料。

炮棍要直顺、顶端要齐平,直径比炮孔直径稍小,并保证装药时不损坏导爆管或雷管脚线。

已装好药的炮眼要及时用炮泥封堵,周边眼的封堵长度不宜小于40cm,封堵材料选用一部分石屑、石粉、或粗砂配粘土加适量水混合配制。

装炮泥时开始要慢用力、轻捣,以后炮泥须依次捣实至孔口,捣炮泥时要用手拉住雷管脚线,导爆管要拉直,但不得过紧。

潮湿有水的炮孔应最后排除积水、岩粉后及时装药,药卷可加防水套或使用防水炸药。

装药后及时起爆,避免时间过长或因其它原因使防水作用破坏,造成爆破效果降低或失效拒爆。

接线、联接网络应严格按钻爆设计实施,注意导爆索的连接方向和连接点的牢固性。

装药前将主要的钻孔器具收集整理好,移至安全地段后方可起爆。

(5)通风防尘

1)施工通风设计原则:

隧道施工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时间按30min计算,风管百米漏风率按2.0%计算;

每人每分钟供应新鲜风量≮4m3;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1KW供风量不小于3m3/min,0.15m/s≤洞内风速≤4m/s。

其它参数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的有关要求执行。

2)通风量计算及风机选择

①按工作人数计算风量

V1=γpmK(m3/min)

式中:

V1—施工人员所需风量

γp—洞内每人所需新鲜空气量,取4m3/min

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按100人计

K—风量备用系数,取1.10

②按冲淡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计算风量

V2=5QB/t(m3/min)

式中:

Q-最大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按318kg计算(Ⅲ级围岩全断面开挖)

t-通风时间,按30min计

B—炸药爆破时所构成的折合一氧化碳体积,按40L/kg

③按最小排尘风来验算风量

V3≥60νminSmin

式中V3—保证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m3/min;

νmin—洞内允许最小风速,取0.15m/min;

Smin—隧道最大断面积m2,取133m2(紧急停车带扩大断面最大面积)

经计算得,V1=660m3/min

V2=2120m3/min

V3≥1197m3/min

根据近年来国内隧道通风的实践成果,结合我单位在隧道施工中的实际经验,以及各隧道的具体情况,选用天津通风机厂产TZ型隧道子午加速轴流通风,该风机功率220KW,叶轮直径1200mm,通风量可达2400m3/min,完全可满足施工通风要求。

在施工洞口布置一台。

通风管采用Φ1500mm维伦布风管(节长30-50m),风管设置在拱腰。

压入式通风的工作原理是爆破后风机压入式工作,将洞外新鲜空气压入隧道掌子面附近,而洞内烟尘将由压入的新鲜空气压排至洞外。

压入式通风其特点:

一是有效射程大,通风排烟作用强;二是改善工作面的环境更有利;三是排除炮烟不污染整条隧道。

3)施工通风防尘综合治理措施

在系统布置上,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循环风。

通风机距洞口不少于20m。

出风口到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45m。

防漏降阻是取得较好通风效果的关键。

风管安装必须做到平直、挺直、紧扎、安稳;风管与通风机连接的20m采用铁皮风管;破损及时修补,以减少接头、破损漏风和降低局部阻力。

当前施工通风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衬砌与掘进并行操作时,通风管路在衬砌台车处被隔断或弯曲缩颈,严重影响通风,根据我单位多年的隧道施工通风经验以及国内外科研成果。

采取的方法为:

一是在衬砌台车上专配一节与风管同直径的硬管,两端与软风管相连;二是在衬砌台车上放置折迭伸缩式管筒,随台车的移动前后伸缩,与风管相通。

建立专业通风维修技术队伍,派专人专职负责通风系统的日常检查、维修。

加强通风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使设备状况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坚持洞内环境监测,爆破后向渣堆喷洒水降尘。

湿式凿岩标准化:

全隧道采用湿式钻孔使岩粉湿润,减少扬尘。

采用水炮泥,以降低粉尘。

水炮泥就是用装水的塑料袋填于炮眼内来代替一部分炮泥,装完药后将其填于炮眼内,尽量不要搞破,然后用黄泥封堵。

此法降尘效率非常高。

采用混凝土湿喷技术,且混凝土均在洞外搅拌。

机械通风正常化:

机械通风是降低粉尘浓度的重要手段,不但放炮后通风,而且装渣、喷射混凝土期间常通风,风速控制在1.5~3.0m/s左右。

喷雾洒水正规化:

爆破后对爆堆岩体及隧道壁经常洒水,避免粉尘飞扬,并在粉尘飞扬大的工作面坚持喷雾洒水。

个人防护普遍化:

做到洞内工作人员一律坚持戴防尘口罩,并定期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和对进洞人员进行矽肺检查,有呼吸系统病历的人员严禁进洞作业。

 

隧道内三管两线布置图

(6)清危排险

隧道开挖放炮后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排险工作,先由挖掘机挖除周边危石,然后台车就位,再由专人进行人工排险,检查隧道围岩的稳定情况,常用的方法是敲帮问顶,发现有离层的岩层给予及时排除或加打应急锚杆加固等办法进行处理。

(7)出渣运输

本隧道洞内出碴采用自卸车运输方式,侧卸式装载机和挖机配合装渣,自卸汽车运渣至弃渣场。

每端配置侧卸式装载机2台,沃尔沃220型挖掘机2台,斯太尔20T自卸车8辆、以保证出渣的速度。

为了提高出渣效率,缩短循环时间,保证安全,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装运渣设备的维护保养,备足易损配件,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2)设专人养护道路,保持道路平整、无积水,定期铺渣维修。

尤其雨季,设专人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

3)加强洞内排水与照明,保持洞内有良好照明和路况。

4)弃渣场采用推土机平整,专人指挥倒渣。

5)教育司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礼貌行车,严禁带故障行车和酒后驾车。

6)施工便道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8)初期支护

测量放样→钻眼→管棚或小导管→注浆→开挖后初喷→测量放样→架设拱架→钻锚杆眼→锚杆安装→锚杆注浆→挂钢筋网→分层喷砼→检验→养生→下一道工序。

各工序在《隧道初期支护及二衬安全专项方案》中详叙。

2、隧道Ⅴ级围岩的开挖顺序

(1)左导洞上半部中隔壁法开挖;

(2)左导洞上半部初期支护及中隔壁施作;

(3)左导洞下半部开挖;

(4)左导洞下半部初期支护及中隔壁施作;

(5)右侧上半部开挖;

(6)右侧上半部初期支护施作;

(7)右侧下半部开挖;

(8)右侧下半部衬砌支护施作;

(9)仰拱浇筑;

(10)拱圈及边墙二次衬砌浇筑;

(11)沟槽及路面施作。

3、隧道Ⅳ级围岩的开挖顺序

拱部超前辅助防护施工→上部环形开挖→上部初期支护→核心土开挖→下部开挖→下部初期支护→铺设环向盲沟及防水卷材→施作二次衬砌。

分离式隧道采用Ⅳ级围岩带超前锚杆辅助施工法的短台阶开挖,方法如下:

台阶开挖进尺每循环进尺1.2~2.0m,针对较软弱围岩开挖时采用短台阶法,以防止围岩发生较大变形,开挖进尺控制在1.0~1.5m左右。

台阶超前长度15~20m。

①通过断面的中截面作水平线,将开挖断面分为台阶法,上台阶、下台阶开挖两部分。

②上、下台阶都采用微振动光面爆破法开挖。

③上台阶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拱部的初期支护

④上、下台阶开挖出来后,应立即对其拱、墙及仰拱分别进行初期支护(打锚杆、立拱架、湿喷早强砼),并喷射砼将工作面封闭。

施工过程:

1、左导洞上半部中隔壁法开挖;Ⅱ、左导洞上半部初期支护及中隔壁施作;3、左导洞下半部开挖;Ⅳ、左导洞下半部初期支护及中隔壁施作;5、右侧上半部开挖;Ⅵ、-右侧上半部初期支护施作;7、右侧下半部开挖;Ⅷ、右侧下半部衬砌支护施作;Ⅸ、仰拱浇筑;Ⅹ、拱圈及边墙二次衬砌浇筑;Ⅺ、沟槽及路面施作。

说明:

1、施工中应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基本原则。

2、施工组织时,应合理安排人员及机械使各道工序紧凑、顺利地进行。

3、二次衬砌时仰拱和上部衬砌接缝处理应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

施工程序:

1

---

4、分离式隧道暗洞开挖技术要点

(1)因施工图地质勘察不可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为了作业安全,暗洞进洞施工时要积极开展各种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2)开挖施工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自承能力,钻爆设计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并达到以下要求:

炮眼痕迹率Ⅳ级围岩不少于70%,Ⅴ级围岩不少于50%;相邻两孔之间的岩面平整,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破裂隙;相邻两孔之间出现的台阶误差不得大于100mm;

(3)钻爆作业必须按批准的钻爆设计进行,当开挖条件出现变化时爆破参数随围岩条件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4)分离式隧道暗洞Ⅴ级围岩区段,应先超前预支护后开挖,洞口段采用Φ108管棚+注浆,洞身其他地段采用小导管+注浆法预支护。

开挖宜采用中隔壁法开挖,人工挖掘或弱爆破开挖;

(5)Ⅳ、Ⅴ级围岩开挖时按设计要求考虑预留变形量,在施工时应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基本原则。

(6)严格控制断面开挖,不应欠挖。

(7)隧道Ⅴ级围岩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中应短开挖、强支护,及时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2)导坑施工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施工时应采用人工开挖或微振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3)根据围岩情况,导坑、正洞均应分台阶进行开挖,台阶长度应控制在3~5m内。

4)台阶分步法施工时,核心土及下台阶开挖应在前步工序稳定后方可进行;为防止上台阶初期支护下沉、变形,其底部宜加设槽钢托梁,托梁与钢支撑连为一体。

拱部钢架架立后在中部核心土开挖之前,应在外侧拱脚外及时施作锁脚锚杆;

5)隧道拱部弧形开挖循环进尺必须控制在1.0m以内,并应根据隧道监控量测情况在必要时以核心土为基础设置扇形支撑。

(8)隧道Ⅳ级围岩施工注意事项:

1)Ⅳ级围岩地带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台阶长度L为1.5B-5B,根据设计采用超前锚杆的辅助施工措施。

2)隧道各部开挖施工应采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

3)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上台阶施工时,钢架底脚宜设锁脚锚杆和纵向槽钢托梁以利下台阶开挖安全。

4)隧道两侧的沟槽及铺底部分应和下台阶一次开挖成型。

第四章危险因素分析

工程开工前,对隧道开挖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并采取控制措施。

一、危险源辨识

隧道开挖、爆破过程中从各施工工序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工作的缺陷失误四个方面查找、辨识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表

序号

施工作业活动

施工

工序

危险源

可能导制的事故

备注

1

洞口开挖及边仰坡处理

 

洞口开挖

边仰坡开挖未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施工。

塌坍

2

边仰坡开挖危石未清理。

物体打击

3

边仰坡开挖与支护人员上下重叠作业。

物体打击

4

洞顶及洞口排水系统未及时形成。

塌坍

5

边仰坡开挖支护不及时。

塌坍、物体打击

6 

边仰坡开挖坡顶未设临边防护。

高空坠落

 7

洞身开挖 

 

 

 

 

钻孔

浮石未外理,继续钻眼作业。

冒顶片帮

 8

 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爆炸

9

开挖台车端头作业平台临边未设置防护栏杆。

高空坠落

10

钻机操作使用方法不当

机械伤害

11

高压风、水管线在钻孔前无专人检查维护爆裂伤人。

机械伤害

12

风动凿岩机的机身、螺栓、卡套弹簧钻前未检查

机械伤害

13

压力容器未经有关检测单位检测、标定,或检测、标定不合格

压力容器爆炸

14

作业人员未戴口罩或防护用品

中毒

15

钻孔未采用湿式作业。

中毒和窒息

16

洞身开挖

开挖方法

贯通开挖之间的距离小于15米时,继续两端爆破开挖。

冒顶片帮

 

17

18

超前地质预制未及时跟上探明地质情况,盲目开挖。

监控量测不及时,无合理的信息反馈。

冒顶片帮

 

19 

软弱破碎围岩段初期支护跟进不及时。

冒顶片帮

 

20

掌子面和洞壁出现涌水未及时处理下装药爆破。

冒顶片帮

21

仰拱跟进不及时。

冒顶片帮

22

开挖循环步距超标。

冒顶片帮

23

掌子面开挖暂停施工未及时封闭掌子面并及时跟进初期支护。

冒顶片帮

24

临时用电

 洞内照明不足的情况下装药爆破。

爆炸

25

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触电

26

洞中用电三箱五线制。

触电

27

保护接地、接零混乱共存。

触电

28

配电箱无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装置参数不匹配,漏电保护器失灵。

触电

29

配电箱无防雨措施或无门无锁。

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