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576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

《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 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docx

15地理南京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②RS技术的关键设备是卫星

③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④GI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

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B.苔原

C.硬叶林D.针叶林

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

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

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11—12题:

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5—118题:

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7.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1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图3“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9—24题:

1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2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22.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23.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2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

该企业设想:

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5—27题:

25.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26.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27.下列关于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③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④今后,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战略重点在西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

Ⅱ阶段

Ⅰ阶段

                      图4

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29.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

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B.技术C.交通运输D.原料

31.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32.三峡电站成为我国最大电站的自然条件有

A.长江上游流量大,地势落差大 B.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C.长江流程长 D.解决华东、华中能源的需要

3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且能源资源丰富B.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C.山西炼铝工业的社会协作条件较好  D.交通方便

34.我国能源分布的特点是

A.山西和内蒙古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B.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

C.西南地区核能资源比较集中 

D.煤炭资源在北方各省区较均匀分布

35.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②大风频繁③过度开垦④过度放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

36.荒漠化的本质是:

()

A.土地沙化B.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

C.土地退化D.土地盐碱化

37.下列属于我国山西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      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38.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影响着河流的

 A.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 B.矿产的开发程度 

C.流域的生态环境 D.交通运输方式

39.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技术 B.能源 C.市场 D.劳动力

40.珠三角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A.荒漠化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

C.水污染严重D.用水需求量大,地面径流缺乏

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41.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早期,稠密的水系和黏重的土壤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

42.“数字地球”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

()

43.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

4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对于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

45.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生物积累的太阳能,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

46.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为家庭农场式经营,具有大规模、机械化和专业化特点。

()

47.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富,河密布,不存在缺水问题。

()

48.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

49.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

50.产业转移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三、综合题(本题共四大题,共30分)

51.下图为“我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共6分)

(1)图示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这里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其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

(2)这一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迫在眉睫,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利用措施和措施

构筑防护体系;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的增长和。

52.读图“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共6分)

(1)(2分)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山西省进行了能源基地建设,具体措施包括: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以运输为主,运输为辅;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转换成和输出

(2)(2分)如图所示,山西省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3)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对此,山西省调整了产业结构,一方面,;另一方面,。

53.阅读资料,完成各小题。

(共10分)

资料1:

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

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资料2:

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凭借;

;;

四个优势条件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3)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产业。

(4)第二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有何有利影响?

(答出两点)

54.读下图“我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4分)

 

(1)表示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的是 (填序号),表示西气东输工程路线的是(填序号)

(2)(2分)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影响表现在:

(答出四点)

55.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分)

(1)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其生产特点是: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

………………………………密…………………………………封………………………………线…………………………

南京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必修(答题纸)

三、综合题(本题共四小题,共30分)

51.(6分)

(1)、、。

(2);;;

52.(6分)

(1);;。

(2)、、、

(3);

53.(10分)

(1);

;。

(2);

(3),产业。

(4);

(答出两点)

54.(4分)

(1)  ;。

(2);

(答出四点)

55.(4分)

(1)  

(2)

(3)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选修)答案

选择题:

1-40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A

A

D

C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A

C

B

D

B

D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C

C

A

D

B

A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D

AB

BC

CD

AC

AB

CD

BD

BC

BD

42

(1)铁矿铝土矿煤-焦-化产业结构

(2)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3)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43

(1)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2)雨热同期,夏季水热条件较好;地势(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较充足(有灌溉水源)(3)热量不足

44、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2)优惠政策劳动密集型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高新技术产业①政策优势不明显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3)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加强规划与管理

45、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3)西气东输青藏铁路(4)缓解能源供应紧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