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8564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美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传统美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传统美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传统美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传统美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美德.docx

《中国传统美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美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美德.docx

中国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美德

篇一: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1、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岳飞岳母刺字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

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

"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

"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

岳飞说:

"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

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2、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3、海瑞惩恶

海瑞是明代著名清官,他在淳安任县令时,当时奸相严嵩正得势,气焰非常嚣张。

海瑞的顶头上司是闽浙总督胡宗宪,此人是严嵩的得意门生,他倚仗着有大靠山,不可一世。

胡宗宪有个无恶不作的儿子,倚仗父势,到处非作胡为。

一天,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帮浪荡公子窜到淳安闲逛,并派人叫海瑞安排食宿。

胡公子的恶名海瑞早有所闻。

他想了一下,关照专管接待的驿站官员说:

“他们不是奉公而来,照规矩可以不接待。

不过他们既然来了,就让他们住下,一日三顿便餐即可。

若他们胡作非为,及时报我。

胡公子一伙在淳安住了一天,便传来消息,说这帮人抢掠东西,调戏妇女,闹得城里鸡犬不宁。

海瑞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生了一计。

晚上,胡公子等人吃饭时,桌上只摆了三菜一汤,而且无酒。

胡公子便破口大骂。

驿站公差辩解了几句,胡公子不由分说便命随从将他捆绑起来,吊打一顿。

海瑞大怒,命衙役将胡公子一帮人捆到公堂受审。

胡公子一见海瑞,不肯下跪,高叫:

“我是胡总督的儿子,要让我父知晓,轻则革职,重则性命难保!

海瑞哈哈大笑说:

“总督大人我是知道的,他可是朝中严太师多次夸奖过的廉洁奉公之人。

”“知道就好,赶快松绑,给我赔罪!

”胡公子趾高气扬地说。

海瑞忽地沉下脸道:

“胡大人是大清官,你是他公子,怎会如此胡作非为?

你哪一点像胡大人家的人!

你是谁家的恶少,竟敢冒充胡大人的公子,败坏胡大人的名声?

”说罢让衙役重打胡公子40大板。

胡公子的一个家奴忙跪下说:

“大人息怒,我们出游有老爷的亲笔信,可不是冒充的。

”海瑞狠拍了一下惊堂木:

“大胆小贼,竟敢伪造胡大人信件,再打40大板。

”胡公子一伙人,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磕头求饶。

海瑞立即给总督府写了公文,说有一起冒充胡大人亲属的案件,要求严办,接着派人押着犯人连夜赶往总督府。

人押走,县吏们很为海瑞担心,因为他们都知道,胡公子确实是总督的儿子,海瑞说:

“正因为是真的,我才说他是假的,不以真当假,岂可打他40大板?

”众人恍然大悟。

胡宗宪看了海瑞呈上的公文,又看看被打得遍身麟伤的心爱的儿子,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4、华佗治贪

三国时期,杨修和杨宕叔侄二人共事曹操。

杨修为相府主簿,杨宕为军需官。

杨修聪明博学,但恃才放旷,屡犯曹操之忌。

被曹操借惑乱军心之罪处死。

杨宕惧怕曹操因叔罪嫁祸于已,便想趁着近期押运军粮饷银之便,设法捞他一把,然后谢官还乡。

他惧怕曹操之威,又贪财心切,剧烈心理冲突引发了一种怪病:

既不发烧,也不头痛,只是胸口胀闷,坐卧不安,请了不少医生诊治,不见好转。

请神医华佗来诊,经过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个药方,嘱其依次服用。

杨宕先看第一个药方,上面写着:

“二乌、过路黄、香附子、连翘、王不留行、法夏、毕拔、朱砂。

”熟知古文章法的杨宕,将这八味药名的头一个宇连、读:

“二过香(相)连,王法毕朱(必诛)。

”他大惊失色,额头上冷汗直冒。

遂打消了大捞一把的邪念。

接着,他又拿起第二个药方,一看顿时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往后便倒。

原来,神医开的第二剂药方是:

“常山、乳香、官桂、木香、益母萆,附子。

”把六味药名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其谐音便是:

“常(赏)乳(汝)官(棺)木益

(一)附(副)。

”杨宕大惊,吓晕过去。

家人见状,吓得慌了手脚,大哭不止。

过了好一会儿,杨宕被家人哭声惊醒,睁开眼睛,倒觉得心清身爽,胸部再也没有胀闷的感觉,病竟痊愈了。

华佗在一旁对杨宕说道:

“你之所以胸部胀闷,是因为肚内瘀血积结,乃贪

婪气郁积聚之故;现在气随汗出,吐尽瘀血,消积化痰,恶病已祛。

只是身子虚弱,还需调理。

我再给你开一剂药方,你服后便会健康如初。

”华佗随即给他开了一个滋补方。

杨宕去了贪婪的心病,又补了病后的虚弱,很快便恢复了健康。

5、孙康映雪读书

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

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

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

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

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

孙康心想:

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

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

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

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

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最终摆脱贫困家境,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6、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

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

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了师,师傅说:

“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心侍候他们吧!

”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因此,在三年里头,他懂得了不少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三年过去以后,师傅要他读些医书、药典。

从此,华佗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三年。

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

“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

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

“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

”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

“华佗说得对!

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

”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

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7、羲之墨池

王羲之七岁时,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一直学习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

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

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

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

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8、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

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去住。

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有父亲,怪可怜的,所以格外疼爱他。

皇甫绩的外公叫韦宽。

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生活很富裕。

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到家里来,办了个私塾。

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一起在家里的学堂上学读书。

外公是个非常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

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了规矩,谁要是无故完不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

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时问,大家都忘记了做老师上午布置的作业了。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然后按照家规,每人打了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乖巧,再加上没有了父亲,不忍心打他。

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的对他说:

“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

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不作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的很好,表兄们都很爱护他。

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

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

我和表兄都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

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

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我自己,应该也按照规矩,挨二十大板才成。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

表兄们一听,都“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皂甫绩一本正经的说:

“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了,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是不遵守诺言。

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被皇甫绩这种诚心改正错误精神感动丁。

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下。

后来皇甫绩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下养成的信守诺言、用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巾享有很高的威望。

9、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0、曾子杀猪立信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

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

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

“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

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

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

”这话倒也灵验。

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

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

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

“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

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

“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

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

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

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

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

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11、羊角哀左伯桃生死至交

春秋时期的燕国人羊角哀和左伯桃,不仅是好朋友,而且都是品德高尚、有才华的人。

因听说楚庄王是一个明君,他俩一同到楚国去寻找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不料在路途中遇到暴风雪,陷于茫茫荒原。

寒冷、饥饿使左伯桃病倒了,羊角哀说:

“要死就死在一块,我扶你走吧!

”两天后,羊角哀也精疲力竭了,好不容易才把左伯桃扶到一棵两人合抱的空心树下,暂避风雨。

左伯桃气喘吁吁地说:

“兄弟,荒原千里,风雪无边,与其两人冷饿而死,不如

篇二:

中华民族的主要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

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它也是我国人民几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是: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每一个传统美德都有它的来历,有它的内涵。

1.仁爱孝悌:

儒家文化宣扬天下当以“仁爱”为本。

“孝悌”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从中体现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的根本。

这也是几千年来儒家精神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爱孝悌”。

解剖来看其实就是尊重长者、孝敬父母。

我们都知道这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对每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谦和好礼:

“谦”即为谦虚,“和”即为和睦家族、邻里,“好礼”即为有礼,注重礼义。

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

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德为主题。

中国历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被人称颂的人大都是“谦和好礼”的。

3.诚信知报:

“诚”就是真实无欺,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

“信”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

《狼来了》的故事被大家熟知,如果那个放羊的孩子不是因为一时贪玩,不诚实,欺骗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会有那样的结果呢?

可见,诚实是很重要的。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知报”就是知恩必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古训传承千年、历久弥新,说的就是人要感恩、要知恩图报的道理。

我们的祖先在推崇感恩的同时,也十分谴责忘恩负义之徒,比如他们说,“人而负恩,不如禽鸟”,“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感恩是做人的一种起码道德,也是对道德的褒扬和肯定。

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方面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

其实,即便是动物,羔羊尚跪乳、乌鸦还反哺,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呢?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组织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成长之恩,我们怎能忘恩、怎能不感恩呢?

人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

我们大学生更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

4.精忠报国:

“忠”即为忠于国家,忠于皇帝。

报国即为报效祖国。

历史上有很多大将都是精忠报国的典范。

譬如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应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人生理想和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工作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使人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困惑。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国家仍是本民族整体利益最具权威的代表者,只要国家仍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

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也一直未改变,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

祖国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个人创造的业绩和成果需要得到祖国的评价和认可。

5.克己奉公:

“克已”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就是服从于整体。

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个人利益服要从集体利益。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是古代人对克已奉公的最好诠释。

这个思想更加符合当前阶段党的思想路线。

6修己慎独:

“修已”就是自我修身,加强修养和自觉性;“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已,有高度的自觉性。

加强自我修养最关键的是“慎独”。

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

可见慎独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高高在上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如此的强大。

7.见利思义:

“义”指义气,正义。

自古以来“舍身取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随着滔滔的江水流逝的屈原和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文天祥曾吟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诠释了“舍生取义,死而无憾”的人生态度。

8.勤俭廉政:

即勤劳节俭、谦明正直。

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端,为官清正廉明。

白居易曾怒打行贿人,而朱元璋更是体恤群众从而每天“四菜一汤”,不铺张浪费。

只有这样的君主,这样的臣子才会有所作为,并被后人牢记。

9.笃实宽厚:

“笃实”即为忠诚老实。

它要求人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宽厚”即为待人宽宏大量。

李世民不仅以史为鉴,还宽厚待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名被后人称赞的明君。

10.勇毅力行:

“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力行”就是身体力行。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这都是以坚毅、勇毅为基础和前提的。

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这些传统美德将会继续延续下去,它对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1.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

但是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运用传统美德,尤其是仁爱、谦和、好礼等美德。

只有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

2.大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大学生社会的精英分子,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

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青年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能低估。

只有用传统文化加以引导纠正,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3.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

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

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

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

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美德,必将继续引导我们走向未来。

在灿烂的传统美德的指引下,让我们为中国的强大努力拼搏,创造辉煌。

篇三:

中华十大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是崇尚伦理、厚德载物的礼仪之邦,千百年来延续和保持着许多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些美德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推己及人。

中国人做事自古就反对自我中心,只从自己出发。

而主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老夫子指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又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一思想成为后世人们道德理论的最低起点。

二、尊老爱幼。

在人伦关系上,中华民族一贯提倡“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尊长爱幼”。

孔子曰:

“入则孝,出则悌”。

孟子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和睦亲善。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民胞物与”、“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提倡人际关系之间要亲善和睦、仁慈为怀,互相帮助。

国家之间要“协和万邦”,睦邻友好,平等共处。

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墨子则指出:

“兼相利、交相爱”。

四、谦虚谨慎。

在人格修养上,中华民族提倡谦逊,内含,虚怀若谷,兼容他人;反对孤傲、轻狂、刚愎自用,踌躇满志,。

《尚书》云:

谦受益,满招损。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增广贤文》指出: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闲。

朱熹要求人们做到:

温、良、恭、俭、让。

五、勤劳节俭。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奉公以勤,律身以俭”的美德,贬斥懒惰、奢侈、安逸享受的恶习。

古人云: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在提倡勤俭劳动的同时,也注重节俭。

诸葛亮告诫子孙后代: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菲宁静无以致远。

六:

见利思义。

义利之辨是道德伦理的核心问题,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忘恩负义”。

孔子说:

“君子以义为上”,“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七:

刚正不阿。

中国人在道德人格上素来追求:

“宁为善死,不为恶生。

”的“大丈夫”气节。

孔子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内怀铁石之心,外负凌霜之节”,“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

”这种浩然正气,沉积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八:

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民族。

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一精神的明确鼓励。

千百年来,从“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到“大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