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8238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docx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OCEANUNIVERSITYOFCHINA

区域经济学原理

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区域

(1)泛指:

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其含义与“地域”、“地区”相近;

(2)区域经济学中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区域经济学

(1)狭义: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的科学;

(2)广义: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补充:

世界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有别于狭义或传统的区域经济学。

✧区域开发

定义:

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过程。

特点:

(1)有明确的开发主体(政府和企业)和客体(多指未被利用的资源)

(2)时效性与空间性

(3)综合性

(4)约束性

✧区位

区位不同于位置,既有区,也有位,还有被设计的内涵。

区位的主要涵义是事物活动的地理空间,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或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论

区位论:

是关于区位的理论。

根据对区位的界定,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分布规律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主体

区位主体:

在人类活动中,有政治活动、社会和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像这样的人类活动内容或实体称之为区位主体,即区位中占有其场所或空间的事物。

✧区位因子

又称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称“区位因子”(standortsfaktor);哈特向与格林哈特称“区位因素”(locationfactors);艾萨德称之为“区位力量”(locationalforces)。

(1)最早提出区位因子概念的是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2)分类:

非经济因子和经济因子。

经济因子又包括收入因子和成本因子(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

✧区位条件

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区位条件是区位所持有(特有)的属性与条件。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也随之不同。

选择农业区位时:

区位条件是光热与温度、土壤、劳动力、交通及市场条件;

选择工业区位时:

区位条件一般来说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能源、运输、市场条件。

但是,由于交通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原料、能源、运输条件等地位相对下降,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地区智力支持程度、市场条件等地位大大提高。

根据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分为主要和次要区位条件。

例如:

选择工业区位时,米勒将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作为主要区位条件,而将用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条件等其它要素归为次要区位条件。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2.区际经济关系及其协调机制

3.区域经济政策内容、实施及评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动态

2.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3.区际经济关系

4.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5.城镇体系与区域空间结构

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区际经济关系理论

(三)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

☐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假设前提:

(1)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

(2)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

(3)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

(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基本命题:

(1)市场上单位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销售产品的种类和土地经营方式,运费是决定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易于运输且运输成本占比较小的产品适宜远距离种植。

(2)单位产品的利润与三个变量有关:

P=V-(E+T)

其中:

P—利润;V—价格;E—生产成本;T—运费

结论:

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利润水平就相应减少。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前提条件:

工业企业布局存在指向性。

其区位影响因素:

运费、劳动费、聚集因素。

运输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原料指数:

MI>1,原料地指向;MI<1,消费地指向;MI=1,灵活布局。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劳动地指数:

劳动费指数越大,则通过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要考虑运费和劳动费的增减绝对值大小)。

集聚因素与产业区位选择:

聚集效益——集聚引起的效益增加额大于集聚引起的成本增加额。

☐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1)运输成本构成:

线路运营费用+站场费用

(2)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

产业或企业布局于运输线路的终点要优于中间任何一个地点(可以节省一次或几次站场费用)

●现代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主要观点:

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即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须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的结构安排,以获得最大市场份额。

如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和吉的自由进入理论等。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市场均衡点公式:

☐中心地理论

1933年,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研究了德国南部城市、乡村集镇及其与四周的农村服务区之间的空间结构特征,出版《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构建路径:

1.假设研究地区为均质平原,资源、人口和购买力均匀分布,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

2.确定个别经济活动的市场半径;

3.引进空间组合概念,形成一个多中心商业网络;

4.将各种经济活动的聚集地(中心地)纳入一个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

基本观点:

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等级或规模不同的城镇-“中心地”,等级越低,数量越多,规模越小;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层次或种类的服务;

4.同一等级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K=3(市场最优原则),4(交通最优原则),7(行政最优原则)。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自然资源

1.定义:

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可以萃取、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含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经济系统中构成必需的“投入”并产生积极效益;只要它们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之为自然资源。

2.特点:

稀缺性和区域性

3.价值:

财富的物质基础

✧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

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人口总体中所拥有的劳动(能)力总和。

2.特点:

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

✧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

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和迁移等方式,后天形成的、体现于劳动者身上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非物质形态的资本。

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2.经济意义:

不可或缺的、能动的经济要素,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源(劳动力)

以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储蓄与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由一定的分配形式、利润率、工资率和储蓄偏好或节俭的美德决定的。

劳动是仅需少量知识和技能的同质化的投入要素,对人的投资属于消费行为。

不承认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的称呼有损人格。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投入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长之外所导致的产出增加归结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水平是外生的,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的异质性作用已被意识到,但将人力资本或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归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

●新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雅各布、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从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率或生产力提升视角,针对个人与家庭劳动时间的分配及投资、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现象分析后认为,

人力资本是通过“知识效应”与“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积累或投资是内生的,是知识效应、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与实现路径。

✧区域资源优势度评价方法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

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主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

首先将所需要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出各地区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1,2,3,…),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度评价公式

Pi为i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m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n为对比的地区数,Dij为i地区j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

通过不同地区P值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与其它地区的比较情况。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包括服务)生产总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增长机制:

需求拉动与供给驱动,具体而言: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依据前后向生产联系,生产关联度比较高的中间产品,拉动上游产品、驱动下游产品生产规模的增长。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不同。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优先发展优势地区,然后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均衡增长的相关理论

●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赖宾斯坦在1957年出版的专著《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一书中阐发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基本观点:

每一种经济都受“震动”和“激励”的支配。

震动有降低人均收入的初始影响,而刺激则趋向于使人均收入提高。

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人均收入提高的趋势,如通过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存在相反的趋势或障碍,如人口无限地增加。

如果要想使区域经济获得增长,必须使投入量能够足够大,克服相反的趋势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存在一个投入临界点。

一些国家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刺激的量小而震动的量大。

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一定的“临界最小努力”,只有当被激起的提高收入的刺激因素大大超过降低收入的震动因素的时候,“临界最小努力”才能达到或实现,这种“临界最小努力”将把人均收入提高到能够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水平或轨迹。

例如,在一个有10万人口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2%,则临界投资率可能是10%。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内尔森(Nelson,1956)以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假设为基础,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即一国或区域人均收入提高到生存水平以上时人口将增加。

基本内容:

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很敏感。

生活贫困,死亡率必然高,从而会抑制人口增长。

一旦人均收入增长率快于人口增长率,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生活改善将降低死亡率并提高出生率,从而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快速上升的人口增长率,又将使人均收入回到原来的水平。

这样,就出现一个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低水平均衡,可称其为“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核心: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大规模投资,使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以实现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3)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1953年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他系统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探讨了贫困根源和摆脱贫困的途径。

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长期贫困的原因,不是因为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机制”,主要是“贫困恶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

1.反映在供给方面的循环。

低收入居民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低储蓄水平引起资本稀缺,从而使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了低收入。

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了“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反映在需求方面的循环。

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造成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

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打破低水平均衡的增长理论

(1)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0世纪40年代,发展经济学先驱人物之一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著名的“大推进”理论(Big-pushTheory)。

主要观点: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特征是人口过多、农业劳动力过剩、收入低下以及投资规模过小。

用三个“不可分性”来阐释他的“大推进”理论,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主要内容:

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投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不平衡增长(赫希曼)

赫希曼(Hirschman,1958)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

理论主张: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集中有限资源先发展一部分产业,而后再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审慎地使经济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好途径。

赫希曼认为,发展路径好比一个链条,经济增长是一种传递的过程,即从经济主导部门向次要部门传递,从一个产业向另一个产业传递,从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传递。

他把发展看成是一个“非均衡链”,这种非均衡关系必须坚持而不能消除,经济体间非均衡的盈亏是竞争经济的征兆。

并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等部门。

✧增长极(佩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

核心:

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中心”或“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极化或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其存在经济联系地区的共同发展。

政策含义: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自身的发展和对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影响,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在大城市与发达地区聚集而产生“增长极”;另一种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来建立“增长极”。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定义: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区域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结构升级、社会进步与居民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含义:

(1)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3)城市化水平提高

✧区域主导产业

指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其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

✧三个连锁反应

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效应的概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连锁效应包括:

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人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3)旁侧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发展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主要以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为依据,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第二,“起飞”准备阶段

☆政治因素在这一阶段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经济起飞最主要的三个前提条件:

☐致力于现代化的中央集权政府;

☐投资率提高;

☐农业、开采业→社会资本部门变化。

第三,“起飞”阶段

确定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需要有3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条件:

(1)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

(2)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

(3)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以保证

成长的持续性。

第四,向成熟推进阶段

投资率经常保持在占国民收入的10%~20%→超过人口增长率;由于技术的改进、新工业的加速发展和旧工业的停滞,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工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

第五,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1)人均收入提高→居民可以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之外还享用其它消费项目,如各种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和各种服务;

(2)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不仅使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而且在办公室工作或从事工厂熟练工作的人所占的比重也增加。

(3)越来越多的资源将用于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推广服务业,与耐用消费品有关的部门将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

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主导部门是提供劳务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服务业。

●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理论概况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1975)在《发展型式,1950-1970》一书中,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实证研究。

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历6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化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形态及其变化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理论内容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即重工业化阶段,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

注:

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的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产业间结构的演变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换规律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配第观点,并予以理论上的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2)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库兹涅茨法则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SmithKuznets),GNP之父。

在其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1985年译)一书中,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A、I、S三大部门,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整理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长期统计数据,在配第-克拉克定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

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制造业内部的三个变化规律

在整个工业化大多数时期,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业)处于决定性的地位,它始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导部门。

因此,人们又往往把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称为工业化过程,其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最为深刻。

1.重工业化过程

(1)概念:

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的转换过程。

(2)规律:

在工业化进程中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重工业比重趋于上升。

2.深加工化过程

(1)概念:

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2)特点

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

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

3.技术集约化

(1)概念:

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2)特点:

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

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区域主导产业及其选择标准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定义

指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其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

(二)选择

1.较高的区位熵:

区位熵≥2,或专业化系数≥0.5

2.产值比重较大:

15%;10%

3.产业关联度较大: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1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发展阶段;

☐收入弹性

产业关联度较大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1)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

在各种区位因素和布局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产业趋于某类区域布局的倾向。

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的区位选择趋向:

具有特色优势的地区对产业的吸引一般会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类产业;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量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

特别是这个地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体,那么各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地集中。

✧新产业区

1.概念:

基于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基础上形成的、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连片区。

2.特点:

☐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

☐具有积极的外部性,企业间密切合作,在创新的基础上竞争;

☐具有相互信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积极的自助组织。

3.作用:

☐开拓产业布局视野;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