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8101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3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请书

 

项目省份:

湖南省

项目名称: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

申请学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公章)

项目负责人:

(签名)

申报日期:

2010年 06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

项目申请书

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详细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政编码

410004

在校生数(人)

23532

教职工总数(人)

2258

其中:

本∕专科生

19314/2702

其中:

专任教师

1492

硕士生

1312

其中:

教授

190

博士生

204

副教授

553

国家/省级重点学科数(个)

3/13

国家/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个)

2/7

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193365.48

其中:

房屋建筑物总值(万元)

175890.26

房屋建筑物面积(M2)

815010

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台)

26

大型专用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5601.6

申请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类型

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教学实验平台项目√

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申请资金总额(万元)

496.58

其中:

中央财政

347

地方自筹

149.58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申请资金总额(万元)

其中:

中央财政

地方自筹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项目简介(概述项目内容、资金安排及预期效益等,字数控制在500字内)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完成软件工程及相关本科专业的课程基础实验与创新实验项目的建设,保障软件工程及相关本科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

自2007年9月正式招收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学生以来,除了公用机房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还是空白,急需解决基本的本科教学设备与设施,保障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

2011年软件工程专业还将面临本科专业验收评估。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预计项目建设资金共计496.58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专项建设资金347万元,建设经费用于购置仪器设备与软件;地方财政配套及学校自筹资金149.58万元,用于补充购置仪器设备、实验室环境改造和桌椅等基础设施的购置,拟在2012年一次性投资建成。

项目建成后,改进实验项目66个,新增实验项目139个,年实验人时数将达到75918人学时。

这将十分有利于我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完善、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将有效推动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得到较大提高,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1、基本情况

根据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软件工程技术知识的要求,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和理工科类专业培养学生软件工程技术知识的要求,我校近年来已在软件工程技术学科进行大量的投入,并于2007年建立了软件工程技术中心。

目前主要面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8个本科专业提供服务。

(1)现有实验室建设情况及现状

①建立软件工程技术的基础实验平台

学校对原相关的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实验室的基础上,统筹合并,成立了软件工程技术中心,该实验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使专业实验用房面积达到1586M2。

②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初步建立了软件工程技术实验课程体系。

根据新的实验技能培养目标,在原有基础上重新编写了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实验面向课程全部为大学本科二、三年级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

③调整和充实实验教学人员队伍

为了做好实验室教学及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加强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由院长吴舒辞教授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并由具有长期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车生兵教授担任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实验教学队伍人数达到25人。

④加强仪器设备和配套设施建设

近两年,学校已投入295万元用于购买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软件服务器,图形工作站,计算机等仪器设备。

目前,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共有仪器设备总值约35.48万元,开设实验项目20个。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学校软件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发展和全校软件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普遍开设,实验室已面临很大困难,而且2011年软件工程还面临专业评估。

一方面仪器设备台套数太少,学生人数增加很快,仅软件工程专业每年招收的人数为120人,实验组数大大增加,需要增加设备台套数。

另一方面,应开实验的项目也大大增加,需要增添新的仪器设备。

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加快软件工程技术实验室的建设,进一步改善软件工程技术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基本条件。

2、项目建设目标

(1)实验教学需求情况

随着学校软件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发展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急需开设软件工程技术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情况如表1至表5所示。

表1软件生产实验室2011-2012年的实验教学需求情况

年度

授课对象

学生数

学时数

课程设计周数

教学

人学时

应开

项目数

2011年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9

30

2

20360

18

2008信息与计算科学

56

30

0

18

2008通信工程

77

20

0

12

2008地理信息系统

45

20

0

12

2008电子信息工程

76

20

0

12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5

30

2

18

2012年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0

30

2

24200

18

2009信息与计算科学

70

30

0

18

2009通信工程

70

20

0

12

2009地理信息系统

70

20

0

12

2009电子信息工程

60

20

0

12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0

30

2

18

2009电子科学与技术

60

20

0

12

2009软件工程

60

30

2

18

表2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室2011-2012年实验教学需求情况

年度

授课对象

学生数

学时数

课程设计周数

教学

人学时

应开

项目数

2011年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9

20

1

12878

12

2008信息与计算科学

56

20

0

12

2008通信工程

77

20

0

12

2008地理信息系统

45

18

0

10

2008电子信息工程

76

18

0

10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5

20

1

12

2012年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0

20

1

19140

12

2009信息与计算科学

70

20

0

12

2009通信工程

70

20

0

12

2009地理信息系统

70

18

0

10

2009电子信息工程

60

18

0

10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0

20

1

12

2009电子科学与技术

60

20

0

12

2009软件工程

60

20

1

12

表3无线网络协议分析与物联网实验室2011-2012年实验教学需求情况

年度

授课对象

学生数

学时数

课程设计周数

教学

人时数

应开

项目数

2011年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9

16

1

12010

10

2008信息与计算科学

56

14

0

8

2008通信工程

77

20

2

12

2008地理信息系统

45

14

0

8

2008电子信息工程

76

16

0

10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5

16

1

10

2012年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0

16

1

22500

10

2009信息与计算科学

70

14

0

8

2009通信工程

70

20

2

12

2009地理信息系统

70

14

0

8

2009电子信息工程

60

16

0

10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0

16

1

10

2009电子科学与技术

60

14

0

8

2009软件工程

60

16

1

10

表4数据工程实验室2011-2012年实验教学需求情况

年度

授课对象

学生数

学时数

课程设计周数

教学

人时数

应开

项目数

2011年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9

16

1

12010

10

2008信息与计算科学

56

14

0

8

2008通信工程

77

20

2

12

2008地理信息系统

45

14

0

8

2008电子信息工程

76

16

0

10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5

16

1

10

2012年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0

16

1

22500

10

2009信息与计算科学

70

14

0

8

2009通信工程

70

20

2

12

2009地理信息系统

70

14

0

8

2009电子信息工程

60

16

0

10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0

16

1

10

2009电子科学与技术

60

14

0

8

2009软件工程

60

16

1

10

表5虚拟现实实验室2011-2012年实验教学需求情况

年度

授课对象

学生数

学时数

课程设计周数

教学

人时数

应开

项目数

2011年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9

16

2

18660

10

2008信息与计算科学

56

14

1

10

2008通信工程

77

16

2

10

2008地理信息系统

45

14

0

10

2008电子信息工程

76

12

0

10

200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5

16

2

10

2012年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0

16

2

33280

10

2009信息与计算科学

70

14

1

10

2009通信工程

70

16

2

10

2009地理信息系统

70

14

0

10

2009电子信息工程

60

12

0

10

20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

60

16

2

10

2009电子科学与技术

60

14

0

10

2009软件工程

60

20

2

12

按照表1至5所示教学工作量统计,2011年“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的实验教学为75918人学时数,根据学校发展规划,2012年实验教学将达到121620人时数。

按照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软件工程课程实验将在各专业的第三学年先后开出,必须加快“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做好不同仪器设备的配置,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

(2)建设的指导思想

满足学科专业课实验教学的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培养解决实际能力的理想场所,从而为软件工程技术类专业和学科发展提供一个高水平、开放性的实验平台。

(3)建设的总体目标

实验室要建设成为规模性、灵活性、广泛性相结合的具有一定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学科基础实验室。

①软件工程、小组软件设计等课程实验项目所承担的实验骨干课程实验开出率达98%以上;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达60%以上;

②实验室对已有的和将申报的所有软件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全天开放,对其他专业学生实行预约开放;

③2013年建成省级示范性实验室。

3、项目建设任务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完成软件工程及相关本科专业的课程基础实验与创新实验项目的建设,保障软件工程及相关本科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

自2007年9月正式招收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学生以来,除了公用机房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还是空白,急需解决基本的本科教学设备与设施,保障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

2011年软件工程专业还将面临本科专业验收评估。

(1)建设任务

根据软件工程的教学大纲,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任务是完成以下核心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与实习任务:

软件模型与分析,软件工程,软件系统结构,软件设计,软件需求工程概论,软件测试技术,小组软件过程,个人软件过程,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管理与维护,软件可靠性,大型软件系统构造,Java程序基础,UML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网络协议分析,网络数据库,J2EE应用与开发,Oracle数据库,.NET程序设计,游戏软件开发,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

因此,结合已有的实验室,必须至少建设好以下实验室,才能满足基本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学习的需要。

①软件生产实验室

②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室

③无线网络协议分析与物联网实验室

④数据工程实验室

⑤虚拟现实实验室

(2)规划期内的各个建设项目与内容

①软件生产实验室

软件生产实验室涉及软件生产过程中的“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开发工具,开发框架,设计,测试,配置管理和文档管理”等过程,实现软件生产的流水线与标准化过程,涉及99个实验,其中,设计型实验25个,创新型实验11个,综合型实验10个,具体建设的内容如表6所示。

表6软件生产实验室建设内容一览表

实验类别

实验项目

1

需求管理类实验

RequisitePro

可跟踪性能实验

集成用例管理实验

扩展接口访问实验

项目执行管理特性实验

项目储存与执行实验

文件格式的用例规约管理实验

2

项目管理类实验

RationalPortfolioManager

RPM安装配置及许可实验

项目定义实验

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实验

范围管理实验

工作分解结构及进度安排实验

项目资源分配实验

项目状态跟踪和工作流实验

文档管理实验

RPM中的质量管理实验

风险管理实验

企业级项目组合管理解决方案实验

集成导入需求实验

3

开发工具类实验

RationalApplicationDeveloper

基于数据源的测试实验

程序调试和排除故障实验

基于sessionbean的Web2.0页面开发实验

自定义JavaServerFaces组件创建实验

基于代码复查的静态分析特性实验

ServiceDataObjects使用实验

连接实验

构建JavaEE应用程序实验

ProgressBarJSFComponent的使用实验

J2Cbean生成实验

静态Web站点转换实验

运行时问题决断实验

SQLJ程序的开发和测试实验

程序调试实验

JavaServerFaces组件和Ajax的使用实验

协同Web服务的创建实验

排序的JavaServerFacesWidgetLibrarydataTable的创建实验

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

Web页面外观改善实验

创建和部署JSR168协作portlet实验

4

开发框架类实验

RationalSoftwareModeler

软件工程的最佳实践

面向对象概念

需求概述

分析和设计概述

架构分析

用例分析

确定设计元素

确定设计机制

描述运行时架构

描述分布

用例设计

子系统设计

类设计

数据库设计

5

设计类实验

RationalMethodComposer[includesRationalUnifiedProcess(RUP)]

用RationalMethodComposer创建反馈表

定制IBMRationalMethodComposerV7.2的发布外观

RationalMethodComposer和RationalPortfolioManager的集成

RationalMethodComposer与版本控制软件的集成

6

测试类实验

RationalFunctionalTester[IncludesRationalRobot]

功能回归测试

创建随需应变的自动测试脚本

动态的校验点测试

调用封装

全球化应用的自动化测试

数据驱动测试脚本的定制

测试应用软件的操作响应速度

测试脚本自动修复技术

测试Windows控件

对象识别技术

测试Flex应用程序

测试动态Web应用程序

处理Windows和Linux上的原生控件

使用RationalFunctionalTester进行GVT

跨系统测试多个应用程序

对比使用RationalRobot和RationalFunctionalTester进行测试

静态获取方法到动态获取方法的自动转换

处理短暂显示的对象

了解和使用TestObject.find方法

测试定制的Java控件

使用WindowsAPI来操作GUI控件

使用HTTP连接

Datapool定义和数据

诊断C/C++程序覆盖信息和用户环境的集成

7

配置管理类实验

ClearCase

ClearCaseVOB的结构和相关问题的诊断与修复

网络规划与管理

许可证授权与管理

管理CC的注册

混合环境下的网络管理

OB和View的访问控制机制

OB管理

OB数据类型和管理级VOB层次关系

移动VOB和重新部署VOB数据

view管理

CC数据的备份

CC数据的恢复

周期性维护

导入资料

提高客户端性能

提高服务器端性能

8

文档管理类实验

RationalSoDA

使用SoDA在MicrosoftWord环境下生成大文档

利用Office宏处理SoDA数据的同步

SoDA与rational其他产品的集成

②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室

涉及10个实验,其中,设计型实验2个,创新型实验3个,综合型实验1个,具体建设的内容如表7所示。

表7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室建设内容一览表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内容

1

实验环境的使用

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Lab的基本使用方法,练习编译、调试EOS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应用程序。

2

操作系统的启动

跟踪调试EOS在PC机上从加电复位到成功启动的全过程,了解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3

进程的创建

编程使用EOSAPI函数CreateProcess创建一个进程,掌握创建进程的方法,理解进程和程序的区别,调试跟踪CreateProcess函数的执行过程,了解进程的创建过程,理解进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

4

进程的同步

使用EOS的信号量编程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理解进程同步的意义,调试跟踪EOS的信号量的工作过程,理解进程同步的原理,修改EOS信号量算法,使之支持等待超时唤醒功能(有限等待),加深理解进程同步的原理。

5

时间片轮转调度

为EOS调度器添加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编写多线程应用,每个线程有相同优先级,验证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6

为线程调度增加挂起状态

为EOS中的线程就绪、阻塞状态添加对应的挂起状态,添加两个API函数SuspendThread、ResumThread,分别用于将线程挂起和恢复。

7

内存池分配算法

将内核系统内存池的分配算法由伙伴算法修改为最先适配法,分析两种分配算法的优缺点。

8

分页存储器管理

了解Intel80386处理器的二级页表硬件机制,了解EOS启动并初始化内存管理后虚拟内存的布局,在OSLab调试器中查看页表和页目录的内容,使用OSLab调试器手工建立一个页表并修改相应的页目录项和页表项,分别使用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对此页表映射的内存进行读写来验证映射的正确性。

加深对分页存储器管理原理的理解。

9

设备驱动程序

调试EOS串口驱动程序执行写请求的处理过程,了解驱动程序工作原理和意义,理解中断在设备I/O中的重要作用,为串口驱动程序增加读请求的处理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驱动程序的理解。

10

FAT12文件系统

了解软盘FAT12文件系统,目前EOS的FAT12文件系统是只读的,为之增加写文件功能,加深理解磁盘存储器管理原理。

③无线网络协议分析与物联网实验室

无线网络协议分析涉及31个实验,其中,设计型实验10个,创新型实验8个,综合型实验3个,具体建设的内容如表8所示。

表8无线网络协议分析实验建设内容一览表

帧类型

子字段(Bit7,6,5,4)

帧功能

管理类型帧

(bit3,bit2)=00

0000

连接请求实验

0001

连接响应实验

0010

连接请求实验

0011

连接响应实验

0100

探询请求实验

0101

探寻响应实验

0110-0111

保留

1000

信标实验实验

1001

业务声明指示信息(ATM)实验

1010

分离实验

1011

认证实验

1100

不认证实验

1101-1111

保留

控制类型帧

(bit3,bit2)=01

0001-1001

保留

1010

节能(PS)轮询实验

1011

发送请求(RTS)实验

1100

清楚发送(CTS)实验

1101

响应(ACK)实验

1110

无竞争(CF)终点实验

1111

CFEnd+CFACK实验

数据类型帧

(bit3,bit2)=10

0000

数据实验

0001

Data+CFACK实验

0010

Data+CFPoll实验

0011

Data+CF-ACK+CF-Poll

0100

空(无数据)

0101

CFACK实验

0110

CFPoll实验

0111

CFACK+CFPoll实验

1000-1111

保留

0000-1111

保留

保留类型(11)

0000-1111

保留

帧的获得

获取数据帧实验

物联网实验涉及43个实验,其中,设计型实验8个,创新型实验4个,综合型实验13个,如下实验:

建立实验环境IAR

LED跑马灯实验

定时器实验

串口通讯实验

AD实验

中断实验

温湿度传感器实验

光电传感器实验

压力传感器实验

简单无线收发实验

广播通讯实验

Z-Stack点对点通讯

Z-Stack星状网通讯

Z-Stack树状网通讯

Z-StackMESH网通讯

建立实验环境KeilC

LED灯控制

串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