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8092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docx

高一历史下册第4单元复习测试题

必修二第四单元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以下图片中的顺口溜“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

以下对图片反映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英国因二战经济凋敝

B、“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取得巨大成就

C、大跃进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英国经济陷入“滞胀”

2.曾有一首童谣:

“三大万岁是‘乱稅’,人民公社只一岁。

”(“三大万岁”是:

“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3.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经济成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

C.到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

4.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

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

从中可以看出()

修改方案提出时间

粮食产量(亿斤)

棉花产量(万担)

钢铁产量(万吨)

1955年夏(第一方案)

4600

4300

1100

1956年初(第二方案)

6400

7000

1500

1956年夏(第三方案)

5000

4800

1050—1200

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B.只有第一个方案是可行的

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

5.右图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的哪一时期?

()

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三年经济困难时

6.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

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

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7.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

8.12.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D.人民公社运动时期

9.口号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

下列口号中,与下图中“汽车工业放异采,半年制成两百种”、“每天都有一种拖拉机诞生”等口号在同一历史时期提出的是

A.“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53年)

B.“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

C.“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1970年)

D.“抓住时机,推进改革”(1985年)

10.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研究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

下列事实与当时时代不符的有()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B.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

C.农村正进行土地改革D.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

11.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目的是()

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方针

1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持续迅速发展,对其发展原因归纳最准确的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对外开放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④国内稳定的政治局势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以下属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企不分②使用粮票,布票等③建立内资企业所得税

④将人民币牌价与外汇调节市场价并轨⑤建立商品银行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14.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15.2018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下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村改革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B、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正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C、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D、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大指导意义。

16.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粮食产量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其中1959年、1960年两年粮食增长率分别比1956年下降19.78和20.37个百分点。

其主要原因是()

A.严重的自然灾害B.经济建设中出现左倾错误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D.严重的社会动乱

17.201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界奥运动。

六个协办城市天津、秦皇岛、上海、沈阳、青岛和香港,其中那些城市曾经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开辟为通商口岸,1984年又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①天津②秦皇岛③上海④沈阳⑤青岛⑥香港

A①②③B③⑤⑥C①③D③④

18.右图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正确信息是()

A.国企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

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

D.放权让利,两权分离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19.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

20.

12、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21.14、“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

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

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2.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导致刘少奇“皱起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①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②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④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3.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24.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庆祝公私合营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25.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

26.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在()

  A.沿海B.内地C.城市D.农村

28.

15.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

18529户)从l978年到1982年呈现

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③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④实行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9.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

”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70年代末

30.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

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

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3分)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

结果如何?

(3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4分)

答案31.

(1)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共3分)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

(2分)结果:

浪费了人力和资源,炼出的钢合格率很低。

(1分)

(3)异军的作用:

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2分)

(4)中国工业化进程: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大跃进”和随和的“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建国初,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

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活积极性下降。

1952年对山西49个村的调查,有1078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有20户。

(1)根据材料2,在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自耕农自身发展出现哪些新问题?

(3分)

 

材料2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

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2分)

 

材料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3)材料4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

(2分)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分)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答案:

32

(2)满足温饱状态、出卖土地、出租土地、放高利贷。

(3分)

(3)人民公社。

(2分)“左倾”错误。

(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但进口所需的外汇却很难得到。

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贸易禁运。

为打破经济封锁,扩大对外贸易,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

材料二 首届广交会只有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名客商参加(来自港澳的采购商有1021位),出口商品以粮油、土特产、轻工等初级产品为主,仅有的八家国营外贸公司成交了约1800万美元。

加上当年秋季的广交会,两届交易会出口成交总额占当年全国创汇的20%。

材料三 广交会创办至今从未中断。

改革开放又为广交会增添了新的活力。

第86届广交会(1999年),机电产品成交量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

目前,全世界有2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万多采购商到会,形成了“万商云集”的盛况。

 

2018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

类别

私营企业

国营企业

三资企业

其他企业

媒体企业

参展企业数

5561家

4055家

2709家

1305家

371家

百分比

39.12%

28.96%

19.35%

9.32%

2.65%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最初创办广交会的原因。

(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首届广交会的主要特点。

(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交会的新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5分)

 

答案33

(1)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扩大对外贸易;赚取外汇,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分)

(2)客商以港澳、东南亚为主;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中国参会商以国营企业为主;广交会成为国家出口创汇重要渠道。

(3分)

(3)变化:

规模越来越大(或答出口交易额逐年增长,1分);中国出口商品的层次越来越高(或答机电等高新技术产品成交比重越来越高,1分);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参展企业的主体(1分)。

原因:

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