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337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docx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

鲁迅的工艺美术缘

  LuXunhadpredestinedlovewithindustrialarts.Hepromotedindustrialartsgreatlythroughspeeches.In1914,hewasresponsiblefororganizingthenationalchildren’sartexhibition.Heinvolvedhandcrafts,knitworksandneedleworkasexhibitionprograms,andsentthemtoPanamaPacificInternationalExposition.LuXunpaidmuchattentiontothecollectionofcraftworks,andhiscollectionincludesvases,bricks,mirrors,weapons,stationeries,claydollsandsoon,whicharefrequentlymentionedinhisdiary,andthereforeheestablishedsincererelationshipwithJapanesefriendUchiyama.Luusedtofoldcigarettepacketsintoteacuppadspersonally.

  

  

  大力提倡

  

  1932年,鲁迅在上海一个左翼美术家组织演讲时,谈到了工艺美术。

他说:

“什么是艺术?

意思很奥妙,其实并不那个。

艺术离不开社会生活。

例如一个碗,本来是白磁的,要画上松竹梅岁寒三友,又要画上菊花或写上‘真君子’字样,白碗本来就可以用了,为什么还要画上画、写上字呢?

因为这样一来就美观,所以就叫做艺术。

艺术并不是难懂的东西。

  鲁迅反对将艺术说得神乎其神,这可以说是把工艺美术的本质给说透了。

鲁迅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总希望通过普及美术教育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

大凡钟爱艺术的人,都会对工艺美术感兴趣。

鲁迅虽然没有从事艺术,但他却是个酷爱美术的人,在美术上有很深的造诣。

他也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工艺美术。

鲁迅幼年时佩戴的银筛,他母亲一直为他保存着,后来交给他自己收藏。

还有一根“牛绳”,也是寓意孩子生命力顽强的,这两件工艺品鲁迅一直收藏着,直到去世。

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鲁迅养成了深湛的艺术修养。

1910年,鲁迅刚从日本回国不久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时,就极力主张并亲自带领学生前往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那是一个以工艺美术品为主的博览会,通过参观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所以当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教育总长蔡元培就请鲁迅去主管全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会工作,不是偶然的。

  鲁迅对工艺美术非常重视。

他支持蔡元培的理念,大力提倡美育,初到北京教育部,就开设了《美术略论》的连续讲座,接连翻译介绍了不少国外的工艺美术理论,随后撰写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播布美术的理论和措施,大声疾呼把“美育”作为国策。

这篇论文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它奠定了现代中国发展美术事业、开展国民美术教育国策的理论基石。

在这个意义上,真可以说鲁迅是现代中国第一个美术理论家呢!

  1914年,鲁迅负责筹办了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总共有文章、字、画、手工、编织、针黹等六大类展品,而工艺美术品就占了三项。

后来还从中挑选出一部分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

他一生都没有忽视过对于国民的美术教育,视为他改造国民性、实施“立人”国策的一部分。

  

  锐意穷搜

  

  当时因政局混乱,教育部根本无法做事,鲁迅的美育理想无法实施,就退而作为自己的爱好,业余大量收集各种工艺美术品。

我们从鲁迅当时的日记上,就可以看到:

他三天两头去北京的琉璃厂,搜集了大量美术品,而其中不少是工艺美术品,包括瓶、砖、镜、兵器、工具、文具、明器、土偶……等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

我们来看几段《鲁迅日记》的记载:

  1913年2月5日:

“……过一骨董肆,见有胆瓶,作?

M豆色,虽微瑕而尚可玩,云是道光窑,因以一元得之。

”1915年2月28日他一次就买了“十二辰镜”一枚,有铭,鼻损;还有“唐端午镜”一枚。

1915年3月1日,鲁迅从琉璃厂买得鼯鼠葡萄镜一面,这面镜子至今还在鲁迅的收藏品中。

鲁迅后来在筹建北京历史博物馆的时候,还把自己收藏的一面铜镜捐赠给该馆。

  1924年夏天,鲁迅应邀到西安去讲学。

一有空,他就邀同行的孙伏园一起去旧货市场上淘一种“?

F鸡”。

开始孙伏园不解,便跟着他跑,到处去问,最后买到了,原来是“弩机”,一种古代的兵器!

《鲁迅日记》这年8月1日有:

“上午同孙伏园阅古物肆,买小土偶人二枚,磁鸠二枚,磁猿首一枚,彩画鱼龙陶瓶一枚,共泉三元,以猿首赠李济之。

买弩机大者二具,小者二具,其一有字,共泉十四元。

”17元,那不是一笔小钱,是当时一个技术工人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呢!

  

  鲁迅买得比较多的,有工艺砖、土偶、明器等。

鲁迅买这些,实际上不全是为了好玩,还有研究的目的。

比如古砖,鲁迅后来编了一本《俟堂专文杂集》,“俟堂”是鲁迅的笔名,“专”就是砖。

鲁迅买过的土偶少说也有几十个,他曾将其中几个放在书桌上,还描摹过,那笔致还真颇有功力呢。

鲁迅买的宋代磁枕,实际上是“明器”,就是“冥器”,也就是随葬品。

有一次,鲁迅买来几件北邙出土的明器土偶,他一一描摹了,还写了两段说明,现已被收入最新版《鲁迅全集》。

还有一次,买来20枚古代箭簇,他也一一描摹,真可供古代兵器研究者作参考呢。

  

  后来鲁迅离开北京到了南方,就不大买古董了。

但还是跟工艺美术关系密切。

鲁迅收集的外国艺术书籍中,就有专门讲工艺美术的。

他家里留存下来的一些工艺美术品,也颇有意思。

  在上海大陆新村鲁迅故居的二楼卧室兼工作室里,书橱顶上放着一件毛竹做成的工艺品,先是在半截毛竹筒上画了一个神情飘逸的古人,然后沿着人的轮廓切割下来。

由于竹片是弧形的,竹节处正好可以立住。

竹片背面用毛笔写着:

“牛若丸,日本别府温泉场所出。

一九三○年十月十一日购于上海。

迅记”。

显然是鲁迅的手迹。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不清楚其来龙去脉,最早的藏品登记册上,这件工艺品被写作“竹美人”。

后来,请教了来访的日本友人,才知道这件艺术品是很有来历的。

上面画的是一个日本古代很有名的武士,名叫源义经,就是《源氏物语》的主人公,他乳名牛若丸。

后来创建了源义朝。

日本有一个很有名的传奇故事,说他在京都五条桥畔收服弁庆荒法师时,就是吹着短笛,足登木屐。

这里的牛若丸形象,就是源氏的典型形象。

这件东西,在鲁迅的日记上是有记载的,那是1930年10月11日,鲁迅日记上有:

“下午往内山书店……买日本别府温泉场所出竹制玩具二事:

一牛若丸,一大道艺人,共泉一元五角。

  这就告诉我们,这件工艺品原来是出产于日本的别府温泉场。

别府是鲁迅年轻时到过的地方,所以看到那里出产的工艺品,便爱不释手了。

鲁迅晚年很少买这类工艺品,这次可说是一个特例。

  

  温馨收藏

  

  上海鲁迅故居里还有好几件友人赠送的工艺品,说起来都是很有故事的。

比如放在客厅墙根那个檀竹做的火?

,由于年代久远,颜色已经变成了栗色,直径有425毫米,高303毫米。

里面有一层胆,放上点燃的刚炭,就可以烤火了。

用竹子这种怕火的材料来做火?

,真不能不令人叹其巧妙。

原来,这件东西也是有来历的。

鲁迅日记1932年4月23日:

“晨与田君等四人来,并赠檀竹合成火?

一枚。

”就是它的来源。

更加令人感动的是,这里有一段故事。

原来这位“与田”君,全名与田丰藩,是日本旅店花园庄的老板。

这家小旅店开在上海虹口公园对面的黄陆路上。

这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大楼的背后一条很小的路。

1931年1月,左联五烈士被捕后,鲁迅也遭到追捕,在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的协助下,鲁迅就在这家小旅馆避难近40天,受到老板与田丰藩的照应。

与田赠送火?

给鲁迅的时候,刚刚经历了“一•二八”战火。

战争期间,鲁迅的儿子海婴因为老住在阴冷的朝北房间里,生了疹子。

回到北川公寓家里,还是朝北的房间,所以与田送来火?

,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1981年,鲁迅的日本友人内山嘉吉来访,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工作人员拿出一个日本小玩具娃娃,做得很是细致精巧。

内山嘉吉一看,当时激动起来,立即要求为大家作表演。

原来,这个娃娃,是一个提线木偶,是当年内山亲自送给鲁迅的。

鲁迅日记1932年6月6日有这样的记载:

“内山书店送来嘉吉君及其夫人信,并所赠操人形一枚,名曰‘嘉子’。

”这里又有一段佳话――

  1931年夏天,内山嘉吉到上海他哥哥内山完造开的书店来度暑假,就跟鲁迅认识了。

当时他正在东京和光学园教美术。

闲谈之间,说起版画,鲁迅发现他对木刻很懂行,当即决定开办一个木刻讲习班,就请内山嘉吉为上海的青年木刻家讲课,鲁迅亲自当翻译。

第二年夏天,内山嘉吉再次来到上海,就给鲁迅带来这个“操人形”,表面看是个精致可爱的布娃娃,实际上是个提线木偶。

  内山嘉吉五十年后再看到这件东西,睹物思人,不禁激动起来。

马上就为鲁迅纪念馆人员表演了一番,这时他已经年过80了!

  其实,鲁迅家里的日本“人形”还有好几件,都是有些故事的。

1932年9月,内山书店店员?

`田诚一从日本探亲回上海,给鲁迅捎来一个“博多人形”,后来还有朋友送来奈良人形,个个精美。

  除了从日本捎来的,还有从苏联捎来的。

1936年7月2日,重病中的鲁迅收到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寄来的两个石雕烟灰缸。

其中一个,两天后鲁迅把它送给了来访的弟弟周建人,另一个则至今收藏在上海鲁迅纪念馆。

这是用一块玉石雕刻而成的精美工艺品,雕的是一头北极狐在水边戏球。

凹的部分就作为烟灰池了。

从北极狐身上的石纹与其它部分天衣无缝,就可以知道这是整块石头雕出来的,这就可见其珍贵了。

但这件工艺品更珍贵之处在于,它是远在苏联的杨之华对鲁迅的一份心意。

同时寄来的,还有两本苏联木刻集,这也是鲁迅的爱物。

杨之华对鲁迅的了解可谓深入。

当时鲁迅身心俱疲,就在收到杨之华寄来的东西后,鲁迅给杨去信,谈到很多左翼文化界内部的情况,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

  还有一支牙签,也是值得一说的。

这是在1934年的夏天,一个酷热的晚上,一个青年拖着疲倦的步子来访,他是鲁迅的同乡许钦文。

他因“窝藏共党”案被捕,经鲁迅托人营救,总算得救,刚刚从杭州陆军监狱被释放出来。

除了倾吐满腹的苦水,临走他送给鲁迅一件礼物:

这是一支小小的牙签。

是他的狱友用牙刷柄磨制的,当他出狱时,狱友送给了他。

一支牙刷柄能磨成牙签,这不但是囚犯们坚忍不拔的工夫,也寄托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

  最后,要说到鲁迅夫人许广平的几件作品。

一件是放在鲁迅工作室里的茶几上的茶壶套。

这是一个用棉布缝制的帽状物,粗粗一看,还真不容易了解其用途呢。

原来,鲁迅习惯夜间写作,到了下半夜,天冷茶也就凉得快,于是许广平就想了这个办法,把这个茶壶套往茶壶上一盖,茶就不容易凉了。

这真可谓苦心孤诣。

套上还绣了几朵花,平添了几分秀美。

  还有一件,也是体现鲁迅许广平夫妻恩爱的证物。

这就是鲁迅的枕头。

据记载,许广平曾给鲁迅的枕头绣了“GoodEvening”一行英文。

后来许广平在布置上海鲁迅故居时,又把绣有“卧游”两个双钩字的枕头放到了儿子海婴的床上。

还有一个帐沿,也是许广平的绣品,花样秀美,风格清新。

很难设想,许广平这个五四时期的学生运动干将,竟然还有这样一手好刺绣。

不知道她是从小学的,与鲁迅结合后,为了给这个家增添更多的温馨氛围,她重又拿出了绣花针呢,还是现学的?

不管怎样,总之使我们了解到她对鲁迅和这个家的深爱。

  

  巧手制作

  

  最后,我们来说说鲁迅自己的工艺美术作品。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的鲁迅生平陈列中,陈列着一个茶杯垫,是用旧时的烟壳折叠而成的。

可以看到,烟壳上是一个英文单词“Head”。

据馆藏记载,类似的作品共有两件,还有一件是用“金鼠牌”香烟壳做的,都是鲁迅亲手折叠的。

现在看这作品,常人几乎难以相信这会是鲁迅亲手折的:

那么精细,那么规整,简直就象是机器生产或专门加工的。

其实,这种手工在当时很常见,手巧的人,加上一点工夫,是完全可以折出来的。

但当然,必须是心细、手巧。

差别只在于折得是否精细规整。

而鲁迅折的十分精细规整,是件上佳的工艺美术品。

  鲁迅平时,忙于著述和从事文化活动,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本来没有什么闲情逸致。

但我们从以往记载中知道,鲁迅平时为邮寄而包扎图书的手艺非常不错,而且还尝试过类似七巧板的《曲成图谱》绘制,可知鲁迅的手是很巧的。

他又是抽烟很厉害的,所以当与人谈天时,信手用烟壳折叠了这个茶杯垫,是完全可能的。

  

  鲁迅平时还有一个绝招,就是装订图书。

从早年在北京时,他就经常买来旧书,重新装订,开始是托人装订,后来看看装订质量不满意,还不如自己动手,于是改为自己装订了(这在他早年的日记中多有记载),不妨说,这些经他重新装订的书,也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