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087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管理办法.docx

《教学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管理办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管理办法.docx

教学管理办法

教学管理办法

一、总则

  1.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和我院具体情况,为了进一步促进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办法。

  2.我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学院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因此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3.我院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研究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研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4.我院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基本建设的管理。

  

二、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5.健全教学工作的领导体制。

院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

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协助院长主持教学日常工作,其他副院长要积极配合,做好为教师服务的各项工作,为稳定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院有关教学及其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院务会议或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定期听课、学习、调研的制度,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6.教学工作委员会是在院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协助院和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教学工作委员会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熟悉教学工作、有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员组成。

7.院级教学管理机构。

(1)教务处是院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领导下的教学业务机构,统管全院的教学工作。

(2)学院各有关部门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积极配合,互相协调,围绕教学活动千方百计做好保障和后勤工作。

8.系(部)教学管理机构。

(1)系(部)主任全面负责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系(部)副主任协助系主任主要负责本系(部)学生管理工作。

(2)系(部)秘书在系(部)负责人领导下,处理日常教学行政的具体工作。

  9.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按教学计划规定实施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科技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没有统一课程标准的课程,教研室要负责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执行。

  

三、课程标准的管理

  10.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院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要按照生源特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11.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

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依据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努力体现学院和专业特色。

  12.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整体优化的原则,突出学院和专业特色的原则。

  1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

(1)专业代码

(2)修业年限

(3)招生对象与学历层次

(4)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5)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结构与要求

2能力结构与要求

3素质结构与要求

(6)就业的职业岗位群(表格)

(7)人才培养模式

(8)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9)课程设置

①课程设置及进程安排表

②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10)课程考核与毕业要求

①课程考核方法

②学生毕业要求

(11)教学实施建议与要求

①专业师资条件要求

②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求

③教学资源建设要求(教材与课程网站等的建设)

④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实施

⑤毕业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

⑥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应用

⑦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控制方法(教学监控体系、质量评价)

  14.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般程序是:

学习理解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开展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组织校内和社会用人单位专家论证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教务处提出本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和要求。

由专业带头人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经学院教学工作(学术)委员会审议,主管院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

  15.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教务处负责做出分学期的教学进程计划的总体安排,对各教学环节提出总体协调意见,明确有关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教室和其他教学场所,确定课程考核方式;

  

(2)系(部)根据教务处的总体安排,落实任课教师、编制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计划;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教学环节、学时、授课时间、考核方式、任课教师等均不得随意改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稳定教学秩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

教务处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管理中枢的职能作用,新学期的课程表应在上一学期结束前确定,经主管院长审批后通知到各相关部门和教师。

四、教学运行管理

  16.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

整个教学运行管理,要抓住两个重点:

一是课堂教学(包括实习、实验教学)的管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二是以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的教学行政管理,应制订教学工作制度的规程,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提出要求,并认真组织实施。

  17.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学校要重视课程标准的制订工作。

  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是:

(1)课程标准要准确地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都要服从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相同课程在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按各自课程结构的要求有所区别;

(2)随着各校专业设置的不断调整以及专业特色的不断强化,课程开发的任务较重。

新开发的课程,原则上要先制订课程标准,而后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

(3)课程标准要体现改革精神,不能服从于某本教材或某一时期的特定体例;

  (4)课程标准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学习要求以及必要说明等部分;

  (5)课程标准由系组织有关教师依据上述原则编写,经教务处及教学副院长认定批准施行。

每门课程均应有课程标准,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的要求。

  18.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动。

(1)认真选聘有相应学术水平、有责任心、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要补好教育基本理论课,教师开设新课程要有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度,并要求课前试讲;

(2)组织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和讨论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或选用与大纲相适应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和教案;

  (3)有组织地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对积极钻研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作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予奖励;

  (4)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19.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

实践性教学内容要严格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

各教学部门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验项目,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安排,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行选择。

毕业设计(论文)要尽可能结合实际任务进行,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20.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

积极改革考核的内容和方法,着重检查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

鼓励采用试题库命题,实行教、考分离。

要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严肃考场纪律,精心安排考务工作。

对考试作弊者,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试卷评阅要认真、公正、客观。

教务处要组织对试卷的复核及抽检工作。

  21.学院应重视对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安排与管理,课外作业的份量要适当,安排辅导答疑要适当。

安排非教学活动不得占用教学活动时间。

  22.日常教学管理。

学校要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期的运行表、课表、考试安排表,保证全校教学秩序稳定。

对这三项重要表格文件的执行情况要有管理制度和检查办法。

在实施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教学信息,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及课表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事故。

  23.在校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学籍变动、毕业资格的检查、考核与管理。

学生应在学院规定的注册日,以班为单位凭学生证到学工处注册报到。

  24.教学资源管理。

要搞好教室、实训室、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的合理配置与规划建设,充分加以利用,保证教学需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注意根据需要与可能,改进教室的功能,建设必要的多功能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探索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学校课堂和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远程开展专业教学的改革。

  25.教学档案管理。

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包括教务处、各系部)都要建立教学档案,教学档案的范围包括: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下达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及有关规定;

  

(2)教学基本建设的各种规划和计划;

  (3)自编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实验指导书、习题集、试题库(试卷库)、试卷分析以及各种声像资料等;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进程表、课程大纲、学期授课计划、课程教学总结、实习总结等;

  (5)课程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6)学生学业成绩、学籍变动情况、学生座谈会记录整理分析、学生评教、毕业资格审核等材料;

  (7)教学改革进展情况、教学研究计划、总结,典型经验材料和教学研究刊物;

  (8)教师业务档案、各种奖励及成果;

  (9)教师评教材料、督导组(室)活动材料、教学工作会议纪要等;

  (10)其他有必要立档的教学文件和资料。

  教学档案实行分级管理,编目造册。

建立教学档案查阅制度,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

教学档案管理,应充分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26.系和教研室在教学运行过程的管理职能。

各教研室应按学期初制订的“教研室工作计划”,组织集体备课、公开课教学、政治与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检查和测评教师的教学进程和教学状况。

  27.各系要定期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和任课教师会议,及时掌握教学过程状况,总结和交流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及时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8.教务处应协助主管教学的校领导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系(部)主任教学工作例会或专题工作研究会,了解、协调和处理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五、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评估

  29.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

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全面的质量观,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

要从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各主要因素(教师、学生、管理、政策、体制等)入手,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0.认真抓好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1)把好招生质量关,做好招生宣传、招生录取、新生入学后的复审工作;

  

(2)抓好教学计划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要精心设计整体优化的教学计划,精心组织计划的实施工作;

  (3)把好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关;

  (4)注重教学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

  (5)实行科学化的考试管理,建立科学的考试工作程序和制度,严格考试过程管理,进行必要的试题、试卷和成绩分析,认真进行考试与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31.建立教学质量检查考核制度,并制订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全院的教学质量检查,学校可根据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32.实行教学工作督导制。

选择一批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思想先进、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老教师(包括退休教师)和有专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教学工作督导组织,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工作督导,及时提供教学质量信息。

  33.建立听课制度。

现有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及教务处长、正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都应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包括实验、实习课),全面了解教师教课与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教研室应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

  34.组织开展教学评估工作。

教学评估是调控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学院教学评估工作应经常化、制度化。

教学工作评估一般包括校、系两级总体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课程和各项教学基本建设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估等。

此项工作由教务处会同科研评估处负责组织实施,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操作办法,定期执行。

  35.教学评估工作要和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

教学评估的结果与系部的评优和教师职务的评聘挂钩。

对在教学上取得优秀成绩者要给予奖励,对教学责任事故,要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并按章处理事故责任者。

  36.建立教学信息的采集和统计制度。

对新生入学基本情况、学生学习和考试情况、毕业生质量及就业情况等主要教学信息应定期采集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

六、师资队伍管理

  37.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

学院要有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层层落实。

要注意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并且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

公共基础课教师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活动,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

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健全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和政策。

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38.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各校自身的教学工作总量和师生总体比例要求,制定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

教师工作量完成情况与教学质量的优劣应作为教师聘任、晋职和提级的依据。

  39.学校要明确各级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岗位职责分工。

实行聘任制,建立教学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

对教师的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和工作成绩定期进行考核,一般每年度(学年)考核一次,考核情况载入教师业务档案。

  40.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

全面推行新任教师上岗培训,重点提升职业教育认知水平、师德素养、教学能力。

定期组织教师岗位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训,重点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学科研能力。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工程设计和社会实践,鼓励从事工程和职业教育的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培养具有“双师资格”的新型教师。

学院应十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的选配和培训。

  41.学院制订各种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设立教师奖励基金,重点向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倾斜。

对于工作不负责任,教学态度不认真,不能为人师表,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应调离教学岗位。

七、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42.专业设置与调整。

根据社会的有效需求设置专业,要善于发现和预测新的社会需求,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新的专业。

注意优化专业结构,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

  43.院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院内系列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

学院要依据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规划,逐步实施。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探索建立“校中厂”等形式的实训教学基地,推动教学改革。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44.院外实习基地建设。

探索建立“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要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措施,确保实习安全。

  45.实训基地的实训管理。

实训管理包括:

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各项管理制度建设,要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投资效益。

  46.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和使用要有合理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

基础理论课教材的选用既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又要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性,鼓励选用通用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特色课程或专业课程可依据教学大纲组织自编教材或讲义。

教材的类型包括文字教材、实物教材和声像视听教材等,特别要鼓励教师使用声像视听教材。

  47.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

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抓好教师严谨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师表以及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

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特点,鼓励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及相关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注意学生的创业精神。

要特别重视考风考纪的教育,杜绝考试作弊行为。

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48.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教育部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各种制度,制定完备的教学基本文件,在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上下功夫。

八、教学管理与教育理论研究

  49.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

学校的教学管理必须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必须以教学管理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为基础。

开展教学管理研究与教育理论研究,是所有教学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共同任务。

学校要把教学管理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学管理的一些重点课题进行立项研究。

  50.加强与其他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之间教学管理的横向联系与交流,合作开展教学管理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共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