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066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学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docx

《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教案.docx

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

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

有什么作用?

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

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

★实验用品

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研究性学习—空气中有什么?

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

那么你认识空气吗?

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一成分的物质呢?

你知道空气中含有那些物质?

请你结合生活经验用事实进行说明或者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所需的实验仪器、药品可自己搜集或从实验室借取)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对空气进行重新审视,较为理性地、科学地整理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围绕科学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课题开展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倾听学生们的争论和发言,随学生们的表述板书出空气中含有的物质,并时时点头或用贴切的话语对学生们的表现表示赞许。

学生积极、热切地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改造来学习新知识。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

2、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表述并提出新问题:

今天我们的认识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活动天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

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有不产生新的气体?

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然后再给学生讲清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要领,最后再把学生的思维扩出去:

你还能设计那些实验?

(这个问题可留做课外作业,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讨论并表述观点,在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注意操作要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对于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们也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所以实验思路、反应原理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有些实验操作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由于刚刚接触探究活动,对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能估计不足,因此开放的讨论和教师适当的指导很有必要,但总的探究过程可以放开让学生大胆去做。

3、教师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物质如氧气、空气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学生在感受空气成分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为纯净物。

学生处次接触物质分类的知识,对混合物、纯净物的认识不可能非常清晰,教师可多列举一些学生容易辨析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判断。

二、关注空气质量

1、[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

●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检验二氧化碳

●初步学习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结论的方法。

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或用书上的方法课前采集操场上空气样品,课上采集教室内空气样品,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到现象的不同而亲身感受到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及一些有害气体,让学生增强环境意识。

因此,教师发动学生课后尽可能多地采集不同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对照实验,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真实感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2、[活动天地]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这一活动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明确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的指量。

学生自学,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代替;学生自学能学会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这一标题可组织学生自学,多与社会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

学生自学,小组内进行交流,谈自己对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的认识,谈对空气发现史的感受。

课堂小结:

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两个探究实验,你觉得要研究一个未知问题大致要经过那些步骤?

学生回顾实验,整理思路,进行表述,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基本形成一个教完整的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论证——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在次基础上,再对活动过程进行归纳,就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后练习:

1、从冰箱中取出的瓶装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气B、氯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某些虾条包装中充有一种廉价易得的气体,目的是防止虾条变质,并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压碎,该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4、一个成年人每分钟大约要吸收8L氧气,大约需要吸收的空气是()

A、50LB、40LC、30LD、20L

5、(选做)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磷在空气中燃烧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

(3)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

(5)有些豆科植物的根瘤里有一种叫根瘤菌的微生物很奇妙,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一种气体,转化为它的营养物质,该气体是

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刘敬忠

课题: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3、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

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

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

一、元素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

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

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二、元素符号

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活动天地]

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

4、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

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

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三、物质的分类

在认识元素的基础上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1、列举一些学生较为是熟悉的物质,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组织学生讨论,形成单质、化合物概念。

2、小实验:

用磁铁分别吸引铁钉和菠菜,通过实验使学生明晰元素与物质的不同。

学生将具体的物质进行分类,形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辨析,加深理解。

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做”,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概念。

这样,即可加深学生对分类思想的认识,又可帮助他们对“世界上的三千多万种物质仅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疑问?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时刻关注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张波

课题: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式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2、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重点、难点

化学式的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提供了一组图片,从微观角度入手,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种符号可以传递的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思考化学式的意义。

化合价的含义教材只做简单讲解,注重让学生观察化合价与化学式,注重让学生找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规律,将规律进行总结。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元素宏观组成和原子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自己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归纳。

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由模仿开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实验用品铜、水、食盐等物质的微观构成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内容。

元素的定义。

纯净物中按元素种类分为单质、纯净物。

提问单质、纯净物的定义。

听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

提问元素符号的意义。

举手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听写常见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回归旧知识。

巩固提高上节内容。

为本节做铺垫。

二、化学式的意义

教师展示铜、水、食盐等物质的微观构成图。

教师应充分发挥图片的功能:

很好的体现了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

关于化学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从宏观角度看,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什么物质,这种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2、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式反应了物质由什么样的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3、从量的角度,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分子的相对质量。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图,让学生建立起见到一种物质,就去思考“这种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

如何用符号来表示他的微观构成?

”的思维习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三、化合价与化学式

教师只要让学生明白: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其原子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

不必理解化合价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引导学生找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特点,及化合价的规律。

学生思考、观察、交流,并要熟记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多媒体展示: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熟悉并记忆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歌。

 

熟记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助于今后的学习。

活动天地:

1、从表中可以看出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各有什么特点?

2、根据表中元素的化合价,计算MgO、H2O、MgCl2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3、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CO2、P2O5等分别读作氯化钠、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那么Fe3O4的名称是,你认为根据这类物质的名称书写其化学式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结合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共同讨论、研究老师提出的问题。

归纳: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与老师共同归纳,并得出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知识点储备,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

[活动天地]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正确书写化学式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教师可以板书一组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标出化合价,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已知铝为+3价,氧为-2价,写出铝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Al O

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3×2=6

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Al:

6÷2=3    O:

6÷3=2

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有下方,即得化学式:

        Al2O3

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

 

学生在熟记化学式的基础上,熟练标出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能自己思考找出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在能把握规律的前提下,反复练习,能熟练写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由模仿开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其组成和结构是人们通过实验方法探究出来的,根据化合价只能写出本身就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师生通过“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共同得出:

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

只有确实知道有某种化合物存在,才能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他的化学式,而不能任意写出实际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后作业:

已知在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你按照上述步骤书写氧化铁的化学式。

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刘敬忠

课题: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

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定量计算,其前提是必须让学生明确化学式的意义。

在次基础上,教材以水为例,设计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内容,并提问。

复习上节内容,并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加强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因此,组成物质的各元素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质量关系。

而化学式就反映了组成这种物质的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提出引入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

认真听讲,并与老师得出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原子质量很小,为研究原子的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同样分子的质量非常小,也引入相对分子质量。

为今后学质量关系打好铺垫。

提出问题:

怎样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讨论后列式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了解并熟悉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1、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1、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释)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的比值。

解:

H:

O=(2×1):

(16×1)=2:

16=1:

8。

(化为最简整数比)

练习、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

C:

O=(12×1):

(16×2)=12:

32=3:

8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例2、计算18g水中所含的氢元素的质量。

解:

18g水中所含的氢元素的质量为:

18g×1/9=2g

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巩固。

2、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3、计算水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

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练习:

计算NH4NO3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

∵NH4NO3中氮原子的个数为两个,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例4、计算18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

解:

18g水中所含的氢元素的质量为:

18g×11%=2g

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本P74在线测试:

1、2。

教后反思:

课题: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4、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

教学难点:

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探究目标:

1、探究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提出问题:

1、如何选择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依据是什么?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气?

3、如何检验一瓶氧气已收集满?

收集资料:

1、回顾一下,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一种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情境创设:

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参加,动物生长离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

氧气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动手制取氧气吧?

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和结论

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试管口,观察现象。

2、在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试管口,观察现象。

3、在C试管中加入几块沸石(或瓷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C试管口,观察现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是否明显有气泡产生?

速度快还是慢?

木条

 

比较三种方法,你认为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依据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一瓶氧气。

1、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在广口瓶内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通过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2、收集氧气。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

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时(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气是色的气体

判断一瓶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实验时,填加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底部必须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地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是因为

分析归纳:

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或沸石),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锰(或沸石)在此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