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057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禄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禄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禄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禄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禄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禄来.docx

《禄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禄来.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禄来.docx

禄来

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禄来双反相机的文章,但都不是我写的,仅供浏览。

“禄来福来”双反相机介绍禄来系列双镜头反光相机,在四五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初,曾风靡世界一时。

在五六十年代,曾经是专业的象征。

当时能背着“禄来”双反在街上走的人,不是专业摄影记者,就是公安人员。

对于价格昂贵的“禄来”,平民百姓只能“望机兴叹”。

  禄来厂生产的多种双反相机,其中禄来康特[即Rollekonter],禄来可得[Rolleicord]是作为普及简易型供应市场,但也具备了相当水准的机械及光学素质,而禄来弗来克斯[Rolleiflex]的市场定位是高级专业型,追求的是“百年有形”,一直按照高级专业水准而设计制造。

几经改进后的“禄来弗来”双反,生产在五十年代中叶,六七十年代。

其中:

E、F、T等机种型号,在机械结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产品配套及性能上均达到较高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曾经畅销一时。

一般说,“禄来弗来”双反其特色在于两个镜头,上镜头取景,下镜头摄影,摇把卷片,微传感滚筒式自动停片,与上弦连动并可多次曝光,也可防止重拍。

采用结构,性能及用材方面均非常优良的康般镜间快门并有M、X、V装置,采用强度较好的铝合金模铸机身,外围部件多为铝合金或黄铜,卷片机构等传动齿轮和有运动摩擦、藕合等部件零件,多采用优质黄铜或合金钢材,快门主力弹簧则采用优质钴基不锈钢,所以只要使用保管得当,“禄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关于“禄来”配套的摄影镜头,一般说,2.8D、E、F各型相机多使用蔡司普兰那,五片四组变高斯结构,并使用优质光学玻璃材料,其优秀的成像素质被摄影界推崇备至,有口皆碑。

后期生产的2.8F,采用了七片五组结构[变高斯型普兰那],被誉为蔡司的顶级极品头。

2.8双反中也有部分装有F2.8/80mm五片四组变高斯结构的施耐得仙农塔摄影镜头,其本质同样优秀,只不过实拍感觉反差稍嫌柔和。

3.5双反,A、B、O、T等型多使用著名的蔡司天塞F3.5/75m四片三组头。

该头具有结构简单、成熟,素质优良的特点,成像质量倍受摄影人员赞赏,与普兰那相比,除了最高分辨率稍次和大光圈时边缘像质有所下降和不便于作到2.8口径外,并无明显差异。

用F3.5/75mm天塞头拍出的高倍放大照片,极具德国风采,韵味独特。

E、F等型所用的F3.5/75mm五片四组变高斯结构普兰那头或施耐得仙农塔头,也具有同F2.8/80mm蔡司普兰那头、施耐得仙侬塔头一样优异卓著的光学质量。

“禄来可得”普及双反装用的镜头,多为四片三组F3.5/75mm的施耐得仙娜镜头,该头与天塞头相比,除了反差较柔以外,并无太大差异。

早期的“禄来可得”Ⅱ型,装配蔡司特欧塔F3.5/75mm三片三组头,与天塞比,边缘像质稍差,但优于海鸥双反头,仍可作高倍放大。

禄来双反相机从20年代起生产至今,经历了大约10几种机型,但是其基本的样式没有太大的改变。

它的生产阶段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二战前的前期和战后到80年代的末期。

在前期阶段,机型的变化比较大,但推出的机种不太多。

在后期阶段,推出的机型比较多,但是在机构方面的变化不是那么大,这种特征尤其是表现在50年代。

在进入战后阶段,莱卡M系列相机,日本135多种规格相机的面世,特别是哈苏相机带来的冲击,那种给人以绅士风度的禄来相机一时失去了往日的宠爱。

就因为此,也刺激了禄来双反相机的机型变更和改进,可以说,50年代是禄来的黄金时代,它给我们提供了双反相机的精品。

在禄来的最初政策来看它不生产自己的镜头,而由蔡司和施耐德两大镜头巨人提供配套镜头,自己则专心发展相机机身功能和机械机构的完善。

在它每每推出新型相机时,往往都同时配有这两家镜头的机身提供给用户。

总的说来,禄来机身所配的几乎是标准镜头,焦距不外乎75mm和80mm两种,最大光圈为f2.8和f3.5两种。

配合的菜斯镜头结构为Tessar和Planar,施耐德镜头为Xenar和Xenotar。

相对而言,Tessar和Xenar的结构较为简单。

这正是禄来相机的这种采用不同镜头的做法也是它倍受大家喜爱的原因之一。

很多的禄来用户深深地陶醉于不同镜头风格之中。

这也是禄来高明的做法。

比如著名的Tessar的结构风格硬朗,立体感较强,但是相对于Planar而言色彩较为清淡。

而Planar的表现较为细腻而柔和,影调的再现和空气感的传递之美妙可以说是一代镜头的典范。

施耐德的Xenar结构也较为简洁,价廉物美。

而它的Xenotar结构镜片数较多,是施耐德较高档的镜头,比如为禄来6008相机配置的标准镜头80mm/2.0就是采用了这种结构。

禄来的66双反相机主要分为Rolleiflex和Rolleicord两个系列。

分别刻印在相机前面版的顶部。

前者是反映禄来相机真正水平的高档系列,而后者为Rollei相机的廉价版本,在现在的二手市场价格非常低廉。

50年代禄来推出了很多机型上市,也是禄来公司的黄金时代。

其中,2.8F型是集禄来相机精华之大成的一代精品!

它是在经历了多次改进,试行,顾客评价之后的完美产物。

这一种型号从1960年一直到生产1981年,持续了21年,可以看出Rollei公司对它的性能和完善度是多么的自豪!

它一直是众多禄来爱好者所追求的对象,在二手市场上一般不容易见到它的身影。

尤其是配合Planar80/2.8的2.8F型更受人们的欢迎,一台品相好的它可以很容易售到USD2500。

另外,禄来除了采用标准镜头配合其机身以外,还有两款分别配合广角镜头和望远镜头的机身推出,它们都是仅仅采用菜斯的Distagon55/4和Sonnar135/4,而没有依照惯例推出采用施耐德镜头的型号。

它们是:

WideAngleRolleiflex,配合蔡司Distagon55/4,1961年;TeleRolleiflex,配合蔡司Sonnar135/4,1959年。

可以说这两款都是禄来相机的“异类”。

虽然说2.8F型为禄来公司赢得了荣誉,可是面对其他各类相机的兴起,它并没有改善禄来公司的经济状况。

Rollei公司终于在2.8F型停产后的1984年宣布倒闭关门!

经过重新组合新Rollei公司重整旗鼓,于1987年向市场推出Rolleiflex2.8G,配合Planar80/2.8(RolleiHFT)。

但是为了迎合时代的需要,同时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新Rollei也避免不了随波逐流,它在新型相机上增加了一些过去没有的功能,比如闪光调光功能等等,在相机用料上也尽力使用低成本部件和材料,特别大的变化在于终止一贯做法,没有再同时平行推出采用蔡司和施耐德镜头的机身,甚至于采用了Rollei自己的镜头。

我们毫不怀疑Rollei已经具有一定的制造镜头的能力,但是,在如此具有传统魅力的禄来、菜斯、施耐德金三角的观念面前,实在是令以往的禄来迷无法接受!

并且,如今的Rolleiflex2.8G在做工精美程度已经不如从前的前提下,它的售价却被设置的很高,实际上,如今的Rolleiflex2.8G已经魅力大打折扣。

对于生活在美好回忆里的人们,那些已经失去传统的东西还有什么价值呢?

使用禄来福来照相机的一些问题

一、禄来福来照相机上M.X.V符号是什么意思,怎样应用?

  禄来福来照相机前面拨钮旁M.X.字样表示闪光连动专用装置,可以向左右拨动,如将小钮拨到M位置时,适用中速度或慢速度闪光泡,由通电至闪光泡燃到最高峰,经过时间约为16.5/1000秒,由于快门内有预先接触通电装置,按下快门后便通电,待快门开满时闪光泡正燃到最高峰,快门速度最快可以到1/500秒。

将小钮拨到X位置时,适用电子闪光器(万次闪光灯)或闪光极短促的特快闪光泡。

快门内有延阻接触待快门开满时才通电,因电子闪光极速明灭时间一般为1/1000秒。

使用时M.X.位置不能拨错,否则快门和闪光便不能配合。

例如拨钮在M上时,用电子闪光器,其结果是闪光过早,什么也拍不上;反之如用中速度或慢速度闪光泡,却把拨钮拨到X上,待闪光泡燃至最高峰时,快门已关上,结果也是什么也拍不上。

V为自拍装置,将拨杆推到V的位置,快门上弦,再按下快门钮,可启动自拍装置,快门延迟10秒。

二、禄来福来照相机上的曝光表和光指数(3或4-18)如何使用?

  目前新式照相机均采用快门和光圈连动装置,并以光指数作为曝光的标准,使用简便而准确。

一般快门速度级数分为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秒;光圈系数分f/2、2.8、4、5.6、8、11、16、22;光指数3或4-18;等级基数统一,光圈、快门刻度均相差二倍,间隔距离相同,构成倍数系列式装置。

新型禄来福来照相机有从光值表找出光指数的,最新型的禄来福来照相机则由曝光表找出光指数。

现将两种用法分述如下:

  1.曝光表指数的刻度由3或4-18,使用时先将对光钮齿盘侧面小窗内DIN或ASA胶片光速度固定(例如DIN21/10度即ASA100)。

摄影时,对被摄景物测光,在室外光线较强时,应将照相机顶上右侧角小钮挡住红点;室内光线较暗时,将小钮搬下露出红点,然后转动对光旋钮齿盘,使红针与黑针相重叠;如在强光下测光,就参看边上黑窗内的光指数;若在弱光下测光,则参看红窗内的光指数,如果得出光指数是13,那就先将镜头左侧齿轮中间的小转钮转成“+”字形,见图一(如系较旧型禄来福来照相机,要用手按着齿轮,使它不连动),再将镜头左或右齿轮转动,使速度盘中心的指针对在13上,然后再将左侧齿轮中间小转钮转成“-”字形,见图二(如系旧型,松手即可),使光圈盘和速度盘连动,就可以得到下面六种组合:

1/500秒,f/4;1/250秒,f/5.6;1/125秒,f/8;1/60秒,f/11;1/30秒,f/16;1/15秒,f/22;只要转动光圈盘或速度盘可以按需要选择任何一组组合,而曝光量相同。

如拍摄非动体景物,需要较大景深时,可选取快门速度慢,光圈小的一组1/15秒f/22;若拍摄动体景物,而运动速度大时,就可以选取速度快、光圈大的一组1/500秒f/4。

  2.禄来福来照相机机身后背光值表的使用法:

光值表上面是按照各种景物的亮度差别,把景物分成五级(从左至右):

第1级是没有前景的高山或广阔的海滨;第2级是开朗运动场或没有前景的风景;第3级是有较暗前景的风景或室外工作的人物;第4级是树荫下的人像或有大部分阴影的侧光房屋,第5级是林木中的人物或有玻璃顶的房里。

光值表两旁的ASA和DIN以下的数字分别为25、15、50、100和12、15、18、21是胶卷两种感光速度的换算表;中间五行数字是光值指数,分别对着上面不同亮度的景物,这些数字与镜头旁光值盘所刻的一样。

按摄影时景物的情况和胶卷速度,依横的排列就能查到光值数字,例如,胶片速度是DIN21/10度(即ASA100),景物属第3级,查出光指数是13。

如果景物属第1级,它的光指数就是15。

查得光指数以后,即可像前述步骤使用。

光值表上的光值数字是根据晴天中午左右时间定的,如时间改变或天阴,光值数字应当减少。

光值表下面两行符号,上行说明晴天有阳光,第一格表示中午时人影最短值不加不减(±0);第二格表示太阳已斜,人影增长,光值便减1(-1);第三格表示太阳出来不久或日将落时人影更长,应减法2(-2)。

下行符号表示轻阴天气,中午左右减1(-1),上午八时或下午五时减2(-2),凌晨或傍晚应减3(-3)(这指夏季时间)。

例如,晴天查出光值是15,1/250秒,f/11;在太阳已斜时为15-1=14,即1/250秒,f/8,余依上述情况类推。

三、禄来福来照相机后盖内装有富有弹力的托板,上下移动即露出6×6cm、2.25×2.25"和24×36mm、1×1.5"的符号,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些符号是表示摄影时拍摄底片的尺寸,照相机后盖内承影处的弹力托板是用以压平胶卷的,可以上下移动。

当用120胶卷时,要将托板推上,露出6×6cm和2.25×2.25"字样;要用135胶卷时,就要将托板推下,露出24×36mm和1×1.5"字样,以便加上附件。

托板不要随便移动,如用120胶卷时,将托板误放在用135胶卷的位置,卷片时摇把较紧,容易使机内齿轮磨损。

四、禄来福来照相机对光钮上有表示胶卷速度的ASA、DIN和胶卷感色性能的PAN等字样有何用处?

这种照相机能否更换镜头或装附加镜头?

  ASA是美国标准协会订的胶卷速度制,机钮上刻度由8-800。

DIN是德国工业标准制,机钮上刻度由10/10度-30/10度。

摄影时,使用哪种速度的胶卷,即可转动小窗露出哪种速度数字。

标记PAN表示全色片。

Ortho表示分色片。

Color加日光符号表示日光型彩色片,Color加灯泡符号表示灯光型彩色片。

这些标记都是帮助使用者记忆的。

最新型禄来福来照相机不能更换镜头,为了拍摄远景或局部景物需要扩大影像时不受限制,该照相机厂出有附加望远镜头两种,一种名为“玛格那”,焦距长30厘米,一种名为“都那”,焦距长15厘米。

五、禄来福来照相机如何改装用135胶卷拍36张底片,改装隔板如何使用?

  禄来福来照相机可以使用135胶卷,拍摄36张底片,该照相机厂出有整套的附件,名为“禄来庆”。

新旧型附件构造不一样,此种附件一般有下列几种:

1.胶片承影框;2.卷片轴;3.曝光记数器;4.退片轴;5.装片器;6.对光用方框;7.直接取景方框。

这种整套附件市上有时能买到,至于安装和用法请看说明书的图表,很容易了解和使用。

六、双镜头反光镜箱的两个镜头是否完全一样?

  指镜头的焦距说,两个镜头必须完全一样,否则上面对光清晰,下面拍摄的照片就不一定清晰,但镜头的口径并不完全相同,通常上面的观景镜头较下面的略大。

七、禄来福来有二个镜头,上面对光用的镜头为f2.8而下面的只有f3.5,为何不用同样大小的镜头?

  镜头的口径愈大,清晰范围愈小,口径愈小,清晰范围愈大,对光用的镜头口径大于拍摄的镜头,即使在对光时目光稍有错误而没有校准影纹时,而因下面镜头的景深大,也能拍得清楚的照片。

所以双镜头反光镜箱的观景对光镜头最好较拍摄镜头的口径略大。

八、那几种牌子的双镜头反光镜箱最好?

  禄来福来Rolleiflex、禄来可得Rolleicord、伊康反光镜箱Ikoflex、柯达反光镜箱KodakReflex、仙乐反光镜箱Ciroflex、安司可反光镜箱AnscoReflex等。

九、禄来福来为双镜头反光镜箱的代表,它有些什么优点其他镜箱所没有?

  禄来福来为双镜头镜箱的创制者,经过数十年来的不断改进,才发展到目前的完美阶段。

其优点如:

自动卷片停片机,卷片钮与快门保险钮合并,不能重拍,取景镜头口径巨大明亮,便于对光,视差校准器,使上下镜头看到与拍到的景物完全相同,自拍机,闪光连动器,光圈与快门等机件密封而不进灰尘。

这些优点别的镜箱没有一具能都齐备的,外表尤为美观,箱身亦不太笨大,携带便利。

即使是禄莱镜箱,它的内部结构也是不断改进的,例如视差调节器的连动机构,前期是开放式的,后期则改为封闭式,更严密。

禄莱可德(ROLLEICORD)Ⅲ型相机

  禄莱可德Ⅲ型双镜头反光相机,是原联邦德国费兰克—海德克公司,于1950—1953年间生产的一款普及型120型相机,它采用的是COMPUR——RAPID“康般瑞普德”镜间快门,取景镜头为Heidosmat“希多斯曼特”3片3组1:

3.2F=75mm镜组,成像镜头为CarIZeissJenaTriotar“吹澳塔”4片3组式(也有使用Xenar“仙那”镜组)1:

3.5F=75mm,均有镀膜,快门速度设有B、1、1/2、5、10、25、50、100、250、1/500秒共十挡,光圈设有六级,22、11、8、5.6、4、3.5,快门扳手设在镜头正下方,当扳手向右扳时为快门上弦,向左推为快门释放。

调焦旋钮与卷片手轮设计在右侧,由于该机卷片与快门上弦为分离式,故每拍完一张须揿按卷片手轮中间的过片按钮后,方可再卷片,可任意多次曝光。

该机取景器中带有能覆盖整个磨砂玻璃画面的大型调焦放大镜,有快门线和闪光灯插口、有景深表和后背曝光参照表,自动计数,开盖回“0”,拍6X6厘米12张。

  由于Ⅲ型相机是“禄莱可德”系列相机中生产的第一架不带胶片红窗,并能自动计数的相机,另外由于装配有Triotar“吹澳塔”镜头的数量少于同型号装有Xenar“西那”镜头的数量,故该机在相机藏领域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

  小资料:

禄莱可德Ⅰ型,1933—1935年生产,物镜为F3.8吹澳塔(Triotar)镜头,康般快门1—1/300秒,有计数器。

禄莱可德ⅠA型1935—1941年生产,物镜为F3.8Triotar镜头,齿环设定速度。

禄莱可德Ⅱ型1938—1951年生产,物镜为F3.5Triotar镜头,1950年开始生产的产品用镀膜F3.5Triotar或Xenar(仙那)镜头,1945年后产品采用快速康般快门1—1/500秒加B门。

禄莱可德Ⅲ型为第一架不带红窗的禄莱可德,后背带安全锁。

禄莱可德Ⅳ型1953—1955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是第一架带MX闪光选择杆的禄莱双镜相机。

禄莱可德Ⅴ型1955—1957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有闪光插口锁开关杆,设有感光度指示器。

禄莱可德Va型1957—1960年生产,物镜为F3.5Xenar镜头自动校正视差可拍五种画面,计数器可拆卸。

禄来福来及禄来可得

禄来福来是Rolleiflex的音译。

Rollei是带状的意思,Flex当然是反光的意思。

禄来福来(以下简称禄来)是相机的名牌,在业内人仕中,也许比莱卡更受欢迎。

原因当然颇多,但设计完美、产品精良以及价钱合理是主要的。

收藏禄来的相机比起莱卡来说,财力会较易负担。

如果说莱卡是35mm片幅的始创者,那么禄来便是120菲林6x6度的先锋。

风琴袋机(折合式相机)时代,120菲林多用6x9或其半格6x4.5底片。

一卷菲林可拍八或十六幅。

禄来创制的双镜头反光机(以下简称双反机)采用6x6度是配合腰平取景设计,避免分横、竖度的不便(请重温行云先生介绍双反机的文章)。

尽管今日有各式各样的120片幅,除上述之6x9、6x6、6x4.5外还有玛米亚和宾得之6x7、及富士之6x8。

更有林可夫超广角之6x12等。

各种片幅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6x4.5的放大比率刚好和8x10吻合,6x7取得菲林最大的面积使用率等等,但流行程度始终不及6x6片幅。

禄来采用此片幅之后,其对手哈苏亦坚持此片幅,使到6x6差不多成为120菲林的标准片幅。

更有数部画册以方度刊出,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你接受方度的概念,你的取景方法会改变,你会觉得方度构图稳重,裁成长度或横度都不及方度来得好,只有放大到20x24寸时才要略作裁剪。

在下于1991年的相机展会场内看过哈苏的幻灯片,全以方度展出,觉得美艳不可方物,全不须剪裁。

现先介绍禄来的历史。

禄来最初并不生产双镜相机,而是立体摄影机。

1921年由PaulFranke和ReinholdHeidecke创立,于是沿用PaulFranke&ReinhodlHeidecke的厂名至1962年。

第一部产品是45x107片幅的立体摄影相机,用玻璃片或片装菲林,有三个镜头。

其中两个蔡司的天塞镜头用作拍摄,另一用作取景,因为是Heidecke设计发明,所以叫作Heidoscope(亦有叫BabyHeidoscope,因体积及片幅都最小。

或叫OriginalHeidoscope,即第一部Heidoscope之意)。

1925年将片幅加至60x130mm。

1926年改用B11或117菲林改名为Rolleidoscope。

1927年生产更小巧采用127菲林的机型。

所有Heidoscope和Rolleidoscope除菲林不同外,性能和设计基本相同。

这类相机到二次大战才停止生产。

到了最后几年都是接到订单,才生产付货的。

这些相机极受禄来收藏家或立体摄影发烧友重视珍藏,市面极难得见。

禄来从开始便采用蔡司镜头。

我不知道,亦无从查究厂方对蔡司镜头情有独钟是否有特别原因。

无论如何,禄来之成功,蔡司有不可抹杀之功,同样例子有哈苏。

日本生产的中片幅相机,性能设计都不比哈苏差,但却不受专业摄影师青睐。

只要能付得起,他们都会选用哈苏或禄来的。

禄来一直采用蔡司镜头,大约到了1949年间才以施耐德的Xenar用在禄来可得(Rolleicord)以及Xenotar用在禄来福来供大家选择。

禄来的工程师强调蔡司或史耐达的镜头都具有同样的高素质,无分轩轾。

新机的售价相若,但二手市场,配蔡司镜头的总是叫价较高及较受欢迎。

笔者虽有一部2.8D配用Xenotar镜头,却从未用过,无从得知其效果。

但禄来可得配用的Xenar镜头确极感满意,不过Vb的又比Ⅲ至Ⅴ型的为好。

1928年禄来双镜反光相机已有样本生产,翌年推出销售。

依从此一相机概念发展,配合蔡司镜头的极佳光学质素和厂方一丝不苟的品质,奠定的禄来的成功。

双镜反光相机成为其他厂家的模仿对象。

不论福伦达、蔡司、雅西卡到本港宝源都有生产,但只有禄来独执牛耳,其他都相继退下。

现时亦只有禄来仍间中有小量销售外,只有日本雅西卡仍有生产,此外就只能求诸国产的海鸥等牌子。

禄来现以改为单镜反光,但不少专业人仕的干燥箱里仍会有一部禄来双镜机以备不时之需。

1929年起,禄来差不多每年都有一款新相机上市,每一款都是同一名禄来福来或禄来可得。

用120菲林的、用127菲林的都叫禄来福来。

用家因此一直都混浠不清。

至1956年厂方才有正式号型如3.5E、2.8F等加在机身编号之前以示识别。

虽然每年都改款,但每款都相差不大,只有稍稍改变(亦可算蜕变),确实要辨认的话,必须对各型号都熟识。

幸好厂方的机身编号很有系统,从编号着手,也错不了多少。

型号多,产量也多。

短短十年到1938年售出三十万部。

到1956年已售出一百万部。

如果认为一百万部并没什么了不起,你也许忽略了这是中型片幅的相机。

销售量和35mm或柯达的盒式(Box)机当然有分别。

如果认同它的惊人销量,便会觉得它的地位崇高,深受专业及业内人仕信赖。

新闻工作者,美洲的多用SpeedGraphic,欧洲的多用Makina,他们都觉得专用禄来较为轻便灵活,并有可靠操作及高质素相片的优点。

加上厂方配合生产多种件如手柄,眼平棱镜取景器及闪灯等,渐渐淘汰了SpeedGraphic和Makina而独领风骚。

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年便受到哈苏单镜反光机的挑战。

另一方面,35mm片幅相机兴起,逐渐受欢迎,于是多了一个对手--莱卡。

后来更加上尼康、佳能等。

也许是禄来掉以轻心,并没有及时作出部署接受挑战以至渐渐失去地位。

自六十年开始,禄来的牛耳地位不稳。

哈苏的相机上了太空和月球。

Makina为日本收购,并放弃抄袭,设计出甚具创意实用的相机。

莱卡的地位亦受到动摇,瑞士名牌Alpa亦渐消失。

柯达也只生产塑胶制的普及产品。

只有禄来仍独力支撑,各样产品都有,除了双反机,加入35mm片幅的小机型,连动对焦和单镜反光机。

甚至126和110的超小型机,亦有对抗哈苏的精良120单镜反光机。

8mm拍摄机、闪光灯、幻灯放映机、放大机及脚架等,只要与摄影沾上边的,都有生产,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求生存,禄来将厂房转至新加坡以减低成本。

厂方虽然强调新加坡产品仍保持着德国生产和质素,可惜不为用家信任而失败。

禄来和两位创办人PaulFranke和Dr.ReinholHeidecke相继于1950、1960年去世。

禄来于1962年改名为Rollei-WerkeFranke&Heidecke,更于1964年将公司重组。

一向为禄来在美国经销的BurleighBrooks于1964年停止服务。

自此不论业务推广或产品销售都不理想。

美国销售业务改由Honeywell接替。

但在新加坡1970年设厂后,翌年亦停止合作。

于是成立RolleiofAmerica专事美国业务。

加拿大、奥地利、荷兰及日本等地亦分别成立公司主持各地业务。

好景不长,每况愈下,美国的公司在1980年解散。

新加坡厂房亦在同年停产。

德国老家只生产少量专业制品。

1981年底禄来已陷于破产边缘,最后由伦敦的U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