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陵市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铜陵市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铜陵市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铜陵市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铜陵市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编者按:
今年年初,铜陵市、池州市、江南产业集中区在我市召开合作发展座谈会,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共同推进“铜池一体化”发展进程,合力构建皖中南中心城市。
这是“两市一区”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创新之举,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本报从今日开始在A3版开辟专栏《潮起江南 推进铜池一体化》,及时报道两市一区推进铜池一体化的部署、举措及铜陵、池州、江南产业集中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社会建设、在惠民利民中创新社会管理,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去年7月,该市被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后,把上级精神具体化,把外地经验本地化,研究出台了《铜陵市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分解成60个实事和项目,纳入全市“十二五”规划和年度民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均由市领导领衔实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最近,我们对该市进行了调研。
一、突出体制创新,形成创新社会管理整体合力
———在全国率先实施“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
为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无缝对接”,该市于去年7月在主城区铜官山区启动了“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
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区范围内撤销街道办,实现区直管社区的市区社区直管改革。
一是创新社区运行模式。
将原有的6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整合调整为18个新社区。
重新界定社区职能、将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直部门。
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计生、民政、社保等服务职能全部下放到社区,进一步实现重心下沉。
社区取消坐班制,实行开放式办公、窗口式服务,各项服务工作均“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处置”,促进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基层、更加方便群众。
二是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社区工作者实行“网格化”服务,以300户/人为基数,划分一个网格,配备网格责任人,定期开展上门走访服务,对责任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投诉、公共设施投诉、公共事务服务等负全责。
实行居民工作代理服务制,对办事不便或不需要居民本人亲自办理的事项由网络人员开展工作代理。
三是健全目标考核体系。
考核分为工作实绩、业务技能和群众满意度3个部分,实行百分制考核,分值按415的比例合成,在网格服务对象中随机取样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使用和推荐提拔社区干部的重要依据。
此项改革运行半年多来,有效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持续深入开展“四进四大四送”活动。
从2008年底开始,连续三年组织全市各级干部深入开展“四进四大四送”(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家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调处,给群众送服务送温暖送法律送平安)活动。
一是动态掌握情况。
通过走村入户,深入企业和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倾听群众呼声、了解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化解矛盾纠纷。
重点排查化解拆迁安置、重点工程、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劳资纠纷等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是开展法治教育。
面对面地向群众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冷静、理智地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
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自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城乡居民25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户2万家,所有困难群众均建立了民情档案,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000多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00多件(次),对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均发出督办通知单,逐件落实化解责任,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当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目的。
2010年,全市发生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10%、群众信访总量下降11.3%,进京非正常访排在全省末位。
———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针对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企业改制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特点,去年6月份出台了《铜陵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
一是强化风险评估。
明确规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改革、重点项目等重大事项在出台或审批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对重大事项实施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实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坚决做到“三个不出台”:
得不到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政策不出台,可能引发群体性矛盾的政策不出台,与民争利的政策不出台。
去年共对21个重大事项实施了维稳风险评估,对群众的走访率均达到100%,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95件(次)。
二是强化行业调解。
成立了全市“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城市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安全生产、医患纠纷等12个行业性调解中心,分别由12个部门牵头,全面促进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和联动。
三是强化责任融合。
在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调解中心组织人员开展走访调研,排查调处活动,做到项目实施与群众工作同步、发现矛盾与化解矛盾同步。
凡跨行业矛盾和重大疑难矛盾由市“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出面协调化解,使上下、条块、左右的责任融为一体。
对评估、化解工作顾此失彼而酿成事端的,严肃追究责任。
风险评估与行业调解的有机结合,从源头上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使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二、突出改善民生,营造创新社会管理和谐氛围
———实施人居环境升级工程。
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扎实开展了“三年城乡大建设”,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
一是将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号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作为全省棚户区改造试点市,今年将开工所有剩余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无缺口安排供地计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及中小套型住宅用地2200亩一次性安排到新开工地块中。
累计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66万套,实施廉租住房保障1万户。
二是围绕“让城市更靓丽、让市民更幸福”的工作目标,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
大力实施“惠民、便民、育民、亲民”四大工程,改变过去搞创建就是突击迎检查的工作思路,做到了创建工作与群众需求相契合,短期整治与长期规划相结合,争创措施顺民心、合民意,实现了环境整治由点到面的提升、人文景观由乱到美的提升、管理水平由粗到细的提升,使城乡环境更加优美、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公共服务更加便捷。
三是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关闭小煤矿、小水泥、小发电、小高炉,节约煤炭资源40万吨、石灰石90万吨,节电约5亿千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06万吨,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由1.846吨标煤下降到1.527吨标煤,连续三年被评为“节能减排先进市”。
长期积压的“三座大山”,“红山”(硫酸烧渣)已经削平,“黑山”(冶炼炉渣)荡然无存,“白山”(磷石膏)五年内将彻底消失。
去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Ⅱ级的天数为35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6.7%。
———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步伐。
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模式,大力推进就业创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设。
自2007年以来,坚持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共投入资金20.8亿元,在省确定的88项民生工程基础上,增项、扩面、提标,组织实施了143项民生工程项目,受益人口超过70万,受益面达95%以上;人均受益额达108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倍左右。
教育文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均衡教育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合和新农保实现全覆盖,人均筹资标准位居全省前列。
公共文化建设提步加速,社区文化家园项目获文化部群星奖,为率先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0年,市民幸福指数已经接近90%,较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构建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作为全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率先建立起以城乡低保、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以及教育、住房、医疗、司法、就业等10项重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10+1”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其中:
“诚信低保”、“七位一体专项救助制度”被民政部授予社会救助工作“探索创新奖”。
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全省领先。
先后10次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今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统一为310元,全市社会救助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日益优化提升。
同时,将稳定物价作为硬任务,在增加生活必需品储备的同时,2010年对全市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联动补贴320万元。
除国家统一出台的调价项目外,暂停上调供热、供水、燃气、城市公交等公共服务价格。
在全省率先开展“价比三家”信息监测发布活动,选择食品、蔬菜、药品等141品种,及时公布对比价格信息,有效维护了市场价格和秩序稳定。
三、突出群众工作,注入创新社会管理不竭动力
———畅通民意,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积极促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意愿得以充分表达,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根本依据。
一是开设“行风热线”专栏。
安排全市重要部门轮流上线,接听群众咨询投诉,宣传政策,解决问题。
经过6年的运作,现已发展成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联动,62家单位上线,群众参与面广的品牌栏目,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广播电视十佳栏目。
从市长、副市长,到政府组成部门、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走进直播间的频次增加,解决问题力度加大。
2010年,共播出直播节目365期,咨询答复率100%,反映投诉办结率90%以上,已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群众监督政府的连心线、监督线、服务线和发展线。
二是开辟网络问政新路。
相继开设了“市民论坛”、“民生在线”、“地方领导留言板”及“市长信箱”等网络平台,制定了市委常委在线访谈、网络留言督办制度,组建了网宣办和网络发言人队伍,收集网上舆情,加强研判引导,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广泛汲取群众智慧。
对网上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一旦核实就坚决查处,并及时在网上反馈,做到“网上问事”和“网上问人”的知行统一。
去年,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通过铜陵新闻网、铜陵市政府网、市民论坛发布公告,广泛征求网民意见,广大网友对此高度关注,纷纷点击回帖,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金点子,为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开展机关作风评议。
在全国率先出台《机关作风效能“有效投诉”问责追究暂行规定》,以投诉办理为抓手、以问责处罚为手段,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将机关及工作人员置于全方位监督之下。
共查处有效投诉112件,集中对10起典型的有效投诉在市委全委会上进行通报,对14家单位、2名当事人、20名责任领导追究责任,给予组织处理,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维护权益,健全利益调节机制。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举办了全市县科级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近千名县科级干部参加了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主题突出,注重学用结合,干部反映收获很大,是近年来干部专题培训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
广大党员干部以创先争优和“四百工程”(百家组织大联建、百名干部下基层、百个项目促发展、百件实事惠民生,构建城乡党建统筹发展新格局)为载体,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
如在企事业单位改革中,坚持按程序办事,按政策规定办事,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把所有县区都纳入药品零差价试点范围,去年直接为群众节省医药费1383万元;千方百计提升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40元,分别增长11.5%、12%。
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司法救助专项经费,主要对“于法已结、于情可悯”的“骨头案”实施救助,有效化解了一批历史沉案和重复访。
建立健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机制,寓管理于服务,为新经济组织在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安全防范指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切实维护了新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监督,健全民主参与机制。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扎实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建立了党委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会制度。
除了请党代表参加外,还邀请普通市民参加全市性大会、全委会等,聘请普通市民作为行风、党风监督员,使市民了解市委、市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
落实听证会制度,在城市管理和决策上,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虚心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使民主决策和公共政策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获得启示。
继2010年市委常委带头在新闻媒体公开年度重点工作之后,今年又实行重点工作向社会公开承诺制度,市委常委、副市长按照“年初公开承诺,年中承诺进展,年底兑现承诺”的“三步曲”,进行广播电视录播或直播,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坚决查处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
四、突出源头治理,夯实创新社会管理基础根基
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为目标,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向基层。
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设置了综治维稳办公室,由党政副职担任主任,配备一名副科级的专职副主任,两名以上工作人员。
各乡镇(街道)均设立了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全面实行“六联”工作机制,将化解矛盾纠纷的触角延伸至最基层。
自今年起,设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专项经费,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办公经费,提升保障能力,努力把铜陵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在软件建设方面,实施六项行动计划优化实有人口管理。
一是实施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两实全覆盖计划”。
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市实有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群以及房屋、场所、组织、网络等底数和登记录入,构建包括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管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等六大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是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牵手计划”。
按照“以业管人是基础、以房管人是抓手、以证管人是平台”的思路,通过“办证即享受服务”,在全市实行以居住证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
三是实施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新生计划”。
建立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等职能为一体的“阳光中途之家”安置重点帮教对象,推动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化。
四是实施闲散青少年“关护计划”。
建立对不在学、留守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救助和帮扶制度。
开展青少年违法及轻罪记录消除工作。
对符合消除条件的未成年人,其违法犯罪事实不再在对社会公开的各种资料中载明,不再记入本人档案,除法律有明确限定的职业外,其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
五是实施精神病人“康复计划”。
将精神病人服药救助工作纳入民生工程。
2010年,按年人均450元的标准,免费解决了1500人的服药救助费。
六是实施“法轮功”人员“教育转化计划”。
建设市级教育转化基地,力争三年内完成对现有痴迷人员教育转化任务。
———在硬件保障方面,建设三项监控系统健全社会面防控体系。
一是建设“四大系统”和“两大平台”。
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投资7650万元,建设集视频监控、情报信息研判、智能交通管理、指挥调度“四大系统”和城市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与共享“两大平台”,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实现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目标。
二是开展“平安E家”电话报警系统建设。
目前,全市已安装“平安E家”电话报警4000户,两年内将完成2万户。
三是全面推行出租车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目前,全市所有出租车均安装了GPS设备,可享受集安全监控、出租车调度、后台数据与汇总、实时路况、信息发布、城市应急指挥、城市“一卡通”等七大功能的优质服务,同时为社会治安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据。
今年1月,又全面推行了乘客“叫车”服务,实现了安全与便民的“双赢”。
据统计,出租车新上技防项目以来,实际报警80多起,有效解决了出租车在动态环境下遇到的纠纷调处和犯罪预防、处置问题。
全市出租车运营水平总体处于全省运管系统领先地位。
———在应急管理方面,完善三项工作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机制。
切实增强信息透明度,把握舆论主动权。
如在每一次的雨雪天气灾害处置中,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滚动预报,及时提供气象资料,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方落实好防范措施。
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积极宣传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奋起抗灾的典型事迹。
在处置较大的突发事件中,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应急处置进展情况,提高主动引导和把握舆论的能力。
二是社会动员机制。
针对极端天气频繁的情况,在认真总结2008年抗雪救灾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各部门联动、机关干部和党员干部参加、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
如在应对雨雪天气等自然灾害和防范甲型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取领导分片包干、包保负责等措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在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调查评估机制。
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应急办每年初都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对下年度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防范的重点和工作措施。
从今年2月份开始,按照突发事件四大类别,按月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情况,据实强化相应举措。
另外,对重大活动期间不稳定因素或苗头性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处置情况,都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予以梳理评估,确保应急有效、处置妥当。
(转摘自省委办公厅《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