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6909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docx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

端午节被韩国注册

【篇一:

韩国端午祭“捷足先登”成功申遗】

韩国端午祭“捷足先登”成功申遗

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此前,所谓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多。

在世界遗产文化申报上,韩国江陵端午祭“捷足先登”,可能会“刺激”国人。

不过,“端午”能够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认同这一文化的所有人的光荣。

近邻友邦的这一文化盛事真正“刺激”我们的,应该是让我们保持警醒,加强我们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社会热情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力度。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历史发展长河中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载体,是一种可能多个国家民族共享的文化遗产,并非品牌商标、专利技术的注册,也区别于自然遗产的独有性。

它具有共享性,一个国家申报了,即使联合国批准后,其他国家还可以申报。

像联合国就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我国今年还进行了新疆地区“木卡姆”的申报。

端午节虽然起源于我国,并已经有了2500多年历史,但是它早在很多年前就传入周边国家,已经完成了“本土化”过程,融入了当地历史和文化血脉,成为其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佛教在中国发展为禅宗一样。

在韩国,端午节传入已经有了上千年历史,其“端午文化”,特别是江陵端午祭,已经加入了那里的山川气息和人文追求。

当太平洋西岸的人们一代代在农历五月初五,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情感,也许是中国人和其他国家人们共同的文化幸福。

当然,韩国以端午的名义申遗成功,给予我们的文化提醒是:

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我们真正需要受到的“刺激”,是关心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社会热情能够激发出来,整个社会深入反思,尽快挖掘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国际准则下的保护措施。

要知道,在此之前,有人提出要把传统节日法定化的建议,还应者寥寥。

像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我国到现在都没有出台,而韩国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

1962年,韩国颁布民间文化保护法,而这一年,正是韩国经济腾飞的开始。

1967年,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建立的时候,韩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一年,江陵端午祭登上了韩国遗产名录。

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成功申遗其实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它不仅有传统内容,还融入了不少现代因素。

作为无形的文化遗产,“口头与非物质遗产”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和继承,但是,我国不少传统文化都存在着香火中断、继承人匮乏的威胁。

而整个社会中,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我们

要想给无形的文化遗产注入生命力,就要学习“江陵端午祭”的一些做法,吸引年轻人,“薪火相传”,这样的传统和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领》中所述:

“记忆对创造力来说是极端重要的,对个人和各民族都极为重要。

各民族在他们的遗产中发现了自然和文化的遗产,有形和无形的遗产,这是找到他们自身和灵感源泉的钥匙?

?

”只有及时挖掘和保护无形的文化传统,才能使我们面向未来的时候,拥有数千年不坠的创造力和根植于黄土地的文化表达与幸福方式,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保持个体与民族的清晰身份。

【篇二:

韩国端午节与中国之比较】

江陵端午祭是旨在继承和发扬端午节传统文化习俗而举行的庆典活动,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xx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江陵端午祭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将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并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

韩国江陵端午祭

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江陵端午祭

人之多。

是什么东西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

――这不能不归功于韩国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保护。

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一个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供人类享受;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

韩国申遗事件中提到的韩国端午节,指的就是江陵的端午祭。

不同于中国的端午节俗

江陵端午祭的确是东亚汉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现象。

以节日习俗而言,端午节虽然发源地在中国,但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它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吸纳,所接受,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各国、各民族独特的节日习俗。

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在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

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

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

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中韩区别

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

但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

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

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保存完好的传统

江陵端午祭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

原来在韩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了,唯独江陵地区完整地保存着。

江陵端午祭

在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

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江陵端午祭的程序是从酿制神酒开始的。

农历四月五日,人们用江陵旧官府七事堂发放的大米和米曲子酿制神酒,准备端午祭时敬神和饮用;四月十五日举行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隍祭,祭祀结束后,锯一段神木,人们将青红礼缎挂在上面,然后在神木的引导下,组成迎神行列,农历五月初三傍晚时分,回到江陵国师女城隍祠(郑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

祭祀结束后,将大关岭山神和国师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场。

从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举行朝奠祭。

江陵端午祭的祭祀仪式分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种。

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

儒祭之后,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直至深夜。

【篇三:

韩国文化概论】

谈谈你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的认识?

学者指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对中国有诸多启示

中新网11月27日电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对此,吉林延边大学朝鲜(专题,图库)和韩国问题研究所所长高敬洙教授在接受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访问时指出,这一事件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对无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高教授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也传到了周边各个国家。

在东方国家尤其是韩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传统了。

作为和中国共享的一种文化现象,现在韩国申报成功,我们应该祝贺,对作为起源国的中国来说,也是敲一下警钟:

在无形文化遗产方面如何进行保护和发展。

高敬洙教授也指出,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也有所不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只是在农历5月5号一天,一般是搞龙舟赛和吃粽子等简单的活动。

而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比较广泛,是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

主要内容有:

一、祭祀活动,广泛的祭祀。

当地的英雄人物,值得纪念的人物都会进行祭祀,从4月5号到5月7号之间活动不断。

二、各种游戏。

以舞蹈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种歌唱比赛,有传统的歌谣比赛,也有青年人参加的现代歌曲。

三、端午节的前后两天将广泛举行各种活动。

包括游戏和摔跤、荡秋千等体育运动。

这些活动引来周边和附近民众的广泛参加。

同时,这几年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高敬洙特别指出:

韩国江陵祭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但这十几年,江陵准备申请世界无形遗产以来,有意识地对这个文化现象做了很多创造性地发挥。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97年端午祭已经被选定为韩国的十大地方庆典之一,2000年正式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报。

高敬洙教授表示,现在韩国已经有三个无形遗产了,联合国也肯定了韩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

这个事情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一、政府重视,文化管理部门重视。

这些重视是有意地培育和保护,而培育也加上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包括现代的有些游戏规则也放到传统文化里头去了,使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必须是有世界性影响的。

我们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节等只是停留在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很平淡,这样不可能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

三、必须是有创造性。

我们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必须有创新并且和现代形式结合的这种新创意,这样才能保护这些无形文化遗产。

韩国端午申遗成功的启示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对此,今天上午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

(11月25日《北京晚报》)

争了那么久,端午这个传统文化终于还是花落别家,对此,很多人都会觉得伤感,因为端午说不重视其实也是很重视的,说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龙舟,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对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响的,正是基于这个因素,端午被韩国申请成功,这让我们这些屈原的后代感到悲哀。

其实我们真的没有悲哀的理由,因为端午在没有申请之前,我们谁会重视这个传统,看看端午节渐渐变成了粽子节,一到这个节日大家只记得粽子,大江小河也几乎看不到龙舟的影子,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

等到韩国人提出申请的时候,我们才感到端午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并没有为它作什么,最终结果也就很正常了。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说过,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这次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迪:

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话虽如此,在感情上我们还是一时难以接受,可是该怪谁呢,很多东西只是失去的时候才觉得珍贵。

“丢了”一个端午,我们该吃粽子还是要吃,纪念屈原的仪式还是要继续,端午不会因为被韩国人申请了世界遗产而变得陌生,想想我们所拥有的那些文化传统吧,如果我们不能发扬光大,如果不能和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就算申请了世界遗产又如何。

比传统节日“申遗”更重要的是什么?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作为“申遗”大国的国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多少有些酸溜溜。

比如马上就有某大学的民俗权威专家信誓旦旦地说:

“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

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这不免有些自欺欺人。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

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国籍教授在接受某报采访时说,“端午节很多国家有,其渊源与中国也有密切关系。

但是各国过端午的习俗各不一样:

中国有吃粽子的习俗,但日本和韩国就没有;日本人过端午的时候,男人游泳,女人洗头;而韩国人在过端午的时候,则是男人摔跤,女人洗头。

”上海财经大学的韩国留学生的补充,就更说明问题了:

“端午节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

?

过端午节时,我们会去奶奶家,大家聚在一起吃艾糕(用艾草做的一种糕)。

很显然,“端午节”与“端午祭”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在具体了解了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怎么回事之后,答案已经变得极其简单明了,再来讨论意义不大。

值得我们深思的倒是韩国籍教授说的一句话:

“因为江陵四面环山,所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保存完整,且别具特色。

要知道,端午节在中国本来也是祭祀活动。

我们保存得如何?

还有多少特色?

才是问题的要害。

这让我想起今年中秋节前夕,由某新闻网站等发起并宣布,将于今年中秋节前正式启动申报世遗程序。

并声称,网上签名赞成中秋申遗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70万人,“中秋申遗”将由国家文化部直接进行。

网上自然又爆炒了一番。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

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按这个定义,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差不多都具备申遗的资格了――我在想,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差不多都会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要是都有兴趣来“申遗”,那可真就热闹了。

回过头来讲,即使具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我们那些传统节日目前在中国内地的传承和重视程度,并不如人们想象和宣传的那个样子,除了给商家促销活动提供了商机,忙碌的人们象征性的吃点个性食品,连个假日都享受不到,有几人还有心思去团圆、赏月、祭祀?

又更遑论传承文化?

大约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伤了我们的自尊心,可以想见,新一轮的“申遗”活动又该“刻不容缓”了。

可是,既然是遗产,终归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属于谁,应该是很清楚和明确的;至于现在谁传承得好,以及保存和保护得如何,恐怕是更为重要的――历史上的所有并不都能成为现实归属的有效证据的。

因此,对于像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们现在首先要争取的,恐怕不是“申遗”,而是真正的传承传统,做到“薪火相传”,把节日实实在在地过起来;其次是尽快列为国家公众假日,让人们有时间和精力来尽情享受节日的文化和快乐。

对于自己的节日,只有自己先重视并享受了,才有可能让别人来重视和分享;寄希望于别人的“钦定”和认可,然后自己再来重拾和重视,未免太没自信,也难得别人的认可。

最近有消息说,“热炒已久的将端午、中秋、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倡议已经提上官方议事日程,目前,专家就此事可行性的咨询、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如一切顺利,有望在明年进入立法程序”。

我想,这才是实在而值得庆幸的举动。

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不是坏事

巴黎时间11月24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在此之前,尽管他们的端午祭跟我们的端午节除了名目上近似、实质上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当他们提出申报之时,我们这边很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乃至响起了“保卫端午节”的呼声,颇有点悲壮色彩。

端午祭申报成功不是坏事。

放下“正统”的架子,我们得承认,给端午祭这一“闹”,乃至“闹”成了,还是带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怎样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

因此,我不能同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先生评价韩国申报所以成功的观点,他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无形遗产申报的要求是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能申报一项,中国急需保护的无形遗产很多,所以才导致此次韩国抢先申报。

”显然,这是认为人家钻了“空子”。

如果端午祭的申报成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训”的话,那么,从这样的观点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丝毫的警醒意味。

身在其中,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态度,是无须多言的;看看人家是怎么珍视的呢?

至少不是停留在书本的沾沾自喜上,也不是停留在年岁稍大的人们的记忆里,而是生动地呈现于现实生活中。

用另外一位比较客观的专家的话说,“韩国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

也就是说,人家不是像抢注域名那样要和我们争个端午的“名分”了事,而是实实在在地拿出了自己的东西。

端午祭申报成功,归根到底在于水到渠成。

对物质宝贝来说,你自己不珍惜,如果还属于你的,就可以攥在手里自我炫耀;而文化遗产,非物质,可以超越种族、国界,起源于你这里又怎么样?

同样能够在人家那里传承、创新。

因为端午祭“闹”了一下,为了“保卫”,我们这里才重新重视划龙舟,寻艾蒿斗百草也才又成了津津乐道的所谓内涵。

先不要说注入“现代元素”,单就这种“觉醒”本身也实在是给逼的,不是骨子里的觉醒。

现在还没人争中秋、争春节,我们这里也就还不慌不忙。

在今年这个中秋,除了打击“天价月饼”,实在想不起还有什么文化行为;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除了弄台晚会,可有其他文化上的打算?

像文物保护一样,放着那么多濒危的真文物不理不睬,营建外表光鲜的假古董各地都趋之若鹜;放着那么多真正的传统节日不闻不问,对越来越多的古人的政府公祭活动却越来越搞得声势浩大。

这样下去的话,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丢”几个,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久前看到一则消息,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有意将广绣定点到潮州,马上有专家认为“这将是广州的悲哀”。

既然你已经承认“目前潮州刺绣比广州发达很多”,外行如笔者就不理解“悲哀”在哪里。

端午祭的申报成功告诉我们,躺在“资格”上吃饭,在我们习以为常,在国际上并不认可,认可的是文化的民间基础。

诸如让几个混得脸熟的人,走马灯似地穿梭于各种晚会,充其量只是虚张声势。

这也提醒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应当扎扎实实地从弘扬本省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培育民间力量抓起。

论中韩高句丽争端问题

中国一网友关于高句丽历史问题的评述

最近几年中韩两国关于历史问题纠纷不断,而且已经演变为领土争端,许多国人义愤填膺,我无意再作一篇讨韩檄文,本文的目的旨在客观分析各种史料以寻求韩国历史的真相。

——题记

官方对古代历史的叙述

韩国驻中国大使馆的网站这样叙述韩国的古代历史:

韩国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

据说,韩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与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所生。

檀君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国。

历史学家将韩国的这段早期历史阶段称为“古朝鲜”时代。

古代韩国最初以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会为特征,各小城邦又逐渐合并成政治结构复杂的部落联盟,并最终形成了王国。

在这些部落联盟中,位于鸭绿江中游的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国。

高句丽富于侵略性的军队逐一征服了周围的部落,并在公元313年甚至攻占了中国的乐浪地区。

百济(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于今天的汉城附近汉江南面的一个小城邦发展而成的类似高句丽的部落联盟王国。

百济于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统治时期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统治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新罗王国(公元前57-公元935)位于韩半岛最南端,最初是三国中最弱小、最落后的国家。

然而由于在地理上远离中国的影响,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国的外来习俗和思想。

6世纪中叶,新罗王国征服了临近的伽倻王国(从1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韩半岛南部地区发展起来的一批城邦国家)并与中国唐朝结成军事同盟,征服了高句丽和百济王国。

文中以“檀君开国”的神话传说作为韩国历史的开端,中国的“三皇五帝”没有任何文物证据,也可以认为是神话传说。

中国从黄帝算起自称有5000年文明史,韩国从檀君算起也声称有5000年历史,两国的做法彼此彼此。

不过韩国人的推算精确到公元前2333年就有些夸张了,而且从“檀君朝鲜”直接进入到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0世纪的所谓“三国时代”(高勾丽、百济、新罗),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忽略了中国史籍中记载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两段在“三国时代”之前的史实。

在另一家韩国网站“韩国在线”,有着更为详细的叙述,其中提到箕子朝鲜、卫满朝鲜,还认为韩民族是东夷的后代(历史学界认为商族征服夏族入主中原之前是东夷的一支,《孟子》记载舜也是东夷人:

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史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

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

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传说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

腾的部落女子所生。

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一千余年。

当周朝伐殷时,东夷人移向满洲和韩半岛,因为那里气候条件较好。

看来他们保持着团结,因为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亲密友爱,恪守礼仪。

在中国的战国时代,黄海西岸的东夷同周朝人发生冲突。

这导致他们向满洲南部和韩半岛迁移。

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满洲地区的貉和居住在韩半岛上的韩人,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

当殷朝崩溃时,殷国臣民箕子约在公元前11世纪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

接着,由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燕国入侵,古朝鲜在公元前3世纪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

这时候,出现了铁器时代文明,战国诸国向东驱赶难民。

移民中有一个叫卫满的,在古朝鲜出任军事指挥官,以鸭绿江为基地把准王赶到南方,篡夺了政权。

但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兵由陆海两路进犯位于辽河口的古朝鲜。

两年后,古朝鲜被打败,中国在满洲南部和韩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

这四个都督府建立之后不久,韩国的进攻变得猛烈起来,所有四个都督府均于公元313年被摧垮了。

文中承认商朝灭亡之后,商的贵族箕子带领一部分臣民进入朝鲜半岛,但是其叙事方式与中国史籍不同,显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

只说箕子“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而没有提到箕子建立政权延续近千年,事实上“箕子朝鲜”是韩国信史时代的开始(也就是说,韩国类似于今天的台湾,是中国垮台政权的避难所——当然,半岛上也有许多土著居民)。

秦灭六国,燕人卫满步箕子后尘建立“卫满朝鲜”,公元前107年汉武帝派兵将其征服,汉朝在其故地设四郡,到公元313年,这些殖民地被高勾丽占领。

据说目前韩且历史学界普遍重点讲述所谓“檀君开国”,对于“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代四郡的历史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一笔带过,直接就讲到所谓“三国时代”。

中国史籍关于古代韩国(朝鲜)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第115卷《朝鲜列传》: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

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

秦灭燕,属辽东外徼。

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攻塞,至坝水为界,属燕?

?

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天子又拥淤不通。

文中所说的即“卫满朝鲜”,后“天子募罪人击朝鲜。

其秋,遣楼船将军杨仆从齐浮勃海,兵五万,左将军荀彘出辽东,诛右渠。

右渠发兵距险。

元封三年夏,尼溪相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

王险城未下,故右渠之大臣成已又反,复攻吏。

左将军使右渠子长、降相路人子最,告谕其民,诛成已。

故遂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

方可四千里。

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日弁韩。

辰韩者,古之辰国也。

马韩在西。

凡五十余国。

大国万余家,小国数千家,总十余万户。

侯准既僭号称王。

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将其左右宫人走人海。

居韩地,自号韩王。

其后绝灭,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

汉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