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669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docx

2017年软件和信息技

术公司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行业现状

2017年10月

目 录

2

一、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流程 1

(一)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图 1

(二)公司主要业务流程 2

1、研发流程 2

2、采购流程 3

3、销售流程 4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商业模式 5

(一)研发模式 5

(二)采购模式 5

(三)销售模式 6

(四)盈利模式 6

三、行业基本情况 7

(一)行业概况 7

1、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7

2、行业壁垒 9

(1)行业经验和品牌壁垒 9

(2)人才壁垒 10

(3)技术壁垒 10

(4)销售和服务网络壁垒 10

3、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1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1

(2)主要法律法规目前,信息系统集成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11

(3)行业主要的产业政策 11

(二)市场规模及前景 13

1、市场规模 13

2、利润总额同步增长 15

3、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长较快,软件产品、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趋于平稳

..............................................................................................................................15

4、东部和东北地区软件业增速回落,中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 17

5、中心城市增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发展迅速 17

(三)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9

1、有利因素 19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环境持续优化 19

(2)国内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行业内需空间提升 20

(3)科技进步对行业的促进作用 20

2、不利因素 21

(1)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 21

(2)人才结构矛盾突出 22

(3)垄断和市场竞争不规范 22

(四)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竞争企业简析 23

1、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4

2、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4

3、广州普金计算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4、广东中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5

5、福建博宇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5

一、组织结构及主要业务流程

(一)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图

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置了有关各部门及职能机构。

截至本公开转让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内部组织结构情况如下:

(二)公司主要业务流程

1、研发流程

公司软件产品需要研发,系统集成产品一般无需研发。

软件产品研发分为客户定制产品的研发和公司自主规划产品的研发。

具体流程如下:

(1)项目立项。

根据客户的需求或公司规划的需求,进行可研方案的制定,经过技术委员会的审批确认后,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产品设计及开发。

对于客户定制产品的研发,由技术交付中心成立项目组;对于公司自主规划产品的研发,由研发部成立项目组。

研发项目经理带领研发人员编制设计开发任务书及计划书,并完成设计与开发。

(3)产品测试及发布。

设计开发完成后,由测试配置部测试人员负责编制测试计划,进行产品测试,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等。

产品测试通过后,由测试配置部配置人员进行版本的制作和发布。

(4)项目总结及归档。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进行项目的结项,收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档,装订成册,同时将相关材料进行归档。

对研发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形成成果的进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申请,并在内部进行成果公布。

2、采购流程

(1)合格供方选择。

采购部负责评估供应商,编制合格供方名册。

(2)设备采购申请。

市场部签订销售合同后,系统集成部根据合同填写设备采购申请单。

(3)询价。

采购部从合格供方名册中选取几家供应商,进行询价。

(4)谈判并签约。

采购部根据供应商报价,并考虑品牌、质量等其他因素,与意向供应商进行磋商,最终签订采购合同。

(5)督促发货并收货。

采购部督促供应商发货。

设备到货后,由采购部和系统集成部填写设备到货清单。

(6)验收。

系统集成部负责验收、检测所采购的设备。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撰写故障报告并交由采购部退货。

符合质量要求的,实施集成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

25

3、销售流程

(1)初步磋商。

市场部业务员获取与客户交流的机会,听取客户的产品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并制定方案。

(2)获取订单。

方案经客户评估后,客户确定预算金额、报上级行政部门审批立项后,进行招标采购,公司参加投标,中标后由市场部负责签订合同。

无需投标的,方案经客户评估后,客户与公司达成意向并直接签订合同。

(3)发货。

公司产品成形并经质量检测后,由市场部和运维服务部负责发货并上门为客户安装、调试。

(4)售后维护工作。

运维服务部针对具体客户进行售后支持的管理,与客户对接,负责产品后期的运行维护。

二、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商业模式

(一)研发模式

公司的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完成,产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客户需求分别采取框架搭建模式及系统完善模式。

框架搭建模式会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选择成熟的技术框架,按需求开发相关功能并测试,并完成安装及试运行,达到需求匹配并最终完成客户验收。

系统完善模式根据业务人员对用户需求的初步调研分析,选择已有相对成熟系统或软件产品作为原型,安装及试用后,商务人员与用户充分沟通,了解原型与用户实际需求的差异,安排技术人员针对差异进行修改,直至满足用户需求,正式上线。

(二)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产品为服务器、存储、VPN设备、交换机、软件系统、办公设备等。

公司与合作商均订立采购合同,合同对产品型号规格、服务内容、交付时间、服务期限及售后服务均进行了详细约定。

如最终客户对硬件或软件产品有规格、指标、品牌的要求,则选择对应厂商进行磋商采购。

若为通用产品采购,一般供应商价格竞争充分,供货来源充足,对公司的业务成本不构成直接影响,公

司则选定固定供应商长期合作。

(三)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电子政务应用软件、信息系统集成及运维服务等。

公司已建立了专门的团队,负责相关业务的拓展与项目交付。

公司合同获取来源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网络等公开招标渠道,获取项目信息后主动报名,并参加项目投标承接;第二类是客户邀请企业进行商务谈判,并最终通过报价、技术方案等多方优势获得项目;第三类是非招投标程序的商务谈判。

公司目前的主要通过现场拜访、技术交流、自行推广等方式进行服务产品的推广,发掘潜在客户群。

对于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产品推广,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客户均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订单;企业客户通过客户推荐、技术交流、自行推广等方式获得订单。

对于运行维护服务,公司除了日常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获取客户信任获取后续业务外,还可以通过主动拜访客户、技术交流、自行推广等方式挖掘存量和增量客户拓展业务,针对意向客户发挥团队优势,整合业务、售前、交付及开发资源,通过获得邀请招投标或其他方式取得订单。

公司成立至今,与福建省各税务局等建立了较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

(四)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是依托于掌握的统一应用开发平台技术、移动开发平台技术、通用数据交换技术、移动开发平台技术、统一运行维护技术等核心技术以及对于行业应用的充分理解,为福建各地税务局和事业单位等开发、销售软件和信息集成系统,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提供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

和技术服务获取的收入。

三、行业基本情况

(一)行业概况

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的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10月26日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属于”I6520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根据《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I6520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根据《挂牌公司投资型分类》,公司所处行业为”17101110信息科技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

1、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系统集成服务行业作为IT行业中一种新兴的发展迅猛的服务业,在国内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

(1)增值代理阶段(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与其他类型的国内IT企业相同,国内的系统集成业务最初也是通过代理分销业务逐步发展起来的,代理分销产品基本上是PC、外设产品、网络设备等产品,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小型机也被逐步纳入到代理分销的产品当中,包括IBM、HP等跨国巨头都逐步在国内发展了一批小型机产品的代理商。

这些代理

商成为国内系统集成商演变的原型。

国内最初阶段的系统集成商严格来说,都是硬件代理商,此阶段业务为以增值代理为主。

(2)个性化定制阶段(1993年-1998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是部分的商家开始参与客户的部分信息化建设过程,除了掌握硬件集成技术外,系统集成商开始进入到为客户定制和开发个性化软件阶段。

这一阶段,系统集成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半定制或个性化定制的服务。

所谓半定制是指集成商基于客户原有的部分软件进行改造开发和系统集成工程实施,这属于一种高消耗的业务模式,其存在的基础是暴利。

此阶段的主要特征为:

技术资源分散、地方色彩浓厚、无法形成规模。

(3)行业服务阶段(2000年以后)

从1999年开始,随着客户理性采购比例的增加,系统集成跟随硬件利润的下滑,利润率逐步趋于稳定和合理。

个性化定制的资源高消耗业务模式开始受到普遍的置疑,开发资源的优化使用成为系统集成商最关心的问题。

由于同行业客户的IT应用需求逐步趋同,在行业内的开发经验可以得到延续使用,因此系统集成商的地域区隔被逐渐被打破,系统集成商能够对客户进行行业区分,并确立自身在客户眼中的行业专业服务形象成为国内系统集成商的主要竞争方向,新的竞争格局开始形成,这一发展阶段可称之为行业服务阶段。

(4)应用软件产品化阶段

网络应用在国内的迅速普及导致系统集成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应用软件产品化阶段。

从2000年开始,由于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为了寻求投入产出最大化的规模效应,各行业客户的业务融合趋势日益明显,这成为客户最迫切的

业务需求。

而业务融合的前提是业务应用的标准化,业务应用逐渐成为可复制性的服务,这为系统集成商的应用软件开发标准化提出了要求。

“一次开发,多次使用”成为应用软件标准化的基本特征,如何将应用软件进行产品化的改造,标准化并不断增强其可复制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系统集成商开发资源高消耗的难题,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份额,是目前阶段系统集成行业最主要的竞争方向。

(5)多平台应用和服务创新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原有软件产品开发、运行和服务模式正在改变,系统集成服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都面临重大调整。

以软件应用商店等为代表,服务导向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

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需求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软件应用等应用服务成为软件服务的主要模式。

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深化融合,推动了硬件、软件、应用服务协同发展,加速了软件产品开发企业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