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6286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5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docx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钢筋专项施工方案

 

——曲江新区廉租住房小区10#楼——

 

钢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1、编制依据

1.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西安市曲江新区廉租房小区10#楼

技术部

2013年03月

1.2、施工图

序号

图纸类别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1

建筑施工图

09-20

2012年07月

2

结构施工图

09-20

2012年07月

1.3、主要规范、规定、标准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年版

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年版

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5-2005

4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22003

5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年版

6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年版

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年版

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9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1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11

建筑结构可靠度实际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1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

GB50009-2001

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16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1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

18

混凝土设计规范

GB50010-2012

19

砌体结构规范

GB50003-2001

20

行业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JGJ118-2003

2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10

2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2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2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1.4、主要法规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79号)

2

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使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

建[1998]200号

3

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建[2000]211号

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5、主要图集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1

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2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

11G101-3

4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房屋)

11G329-1

2、工程概况

2.1、建筑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功能

10#楼主楼:

廉租住宅裙房:

配套公建

2

建筑面积

廉租住宅:

20924.1m2配套公建:

20467.7

3

建筑层数

廉租住宅、配套公建地下均为1层,

廉租住宅:

上25层配套公建:

地上3层,局部4层

4

廉租住宅

483套

4

建筑高度

79.57m

2、2结构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挤密桩、钢筋灌注桩、梁板式基础

主体类型

廉租住宅:

剪力墙

配套公建:

框架

2

抗震等级

工程设防烈度

8度

抗震等级

二级

3

楼梯结构形式

梁板式楼梯

4

钢筋类型及规格

一级钢筋(HPB)

φ6、φ8、φ10、φ12

二级钢筋(HRB)335

B8、B10、B12、B14、B16、B18、B20、B22、B25

三级钢筋(HRB)400

C8C10C12C14C16C18C20C22C25

5

框架梁

地梁

钢筋接头

形式

剥肋滚压直螺纹

≥C16

绑扎搭接连接

<C16

6

墙、柱

钢筋接头

形式

剥肋滚压直螺纹(加强层和约束边缘层)

≥C16

加强层和约束边缘层

C12~C14

墙、柱

钢筋接头

形式

电渣压力焊

C12~C25

6

结构部位

保护层厚度

基础顶板及基础梁顶面

35mm

基础底板、底面基础梁下部钢筋、集水坑内侧

40mm

地下室外墙、基础外侧面

35mm

地下室外墙内侧面

25mm

地下室有覆土顶板上部

25mm

地下室有覆土顶板下部

15mm

梁、(柱)钢筋

25mm(30mm)

楼板、屋面板下部、楼梯板

15mm

室外露天环境的梁、(柱)

35mm

室外露天环境的楼板、屋面板上部

25mm

备注: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钢筋外皮起)还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

3、施工部署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本工程的结构总工期为545天,开工时间2013年3月5日,竣工时间214年08月31日,其中主体结构为276天,开工时间2013年03月05日,封顶时间为2013年12月05日。

机房层、楼梯出屋面层、女儿墙、排气道等收尾工程为期1个月。

3.2、施工组织及管理

3.2.1、项目部管理人员分工:

职务

姓名

岗位职责制

项目经理

负责项目的全面工作

生产项目经理

负责现场人、料的全面指挥、调度、协调

现场项目经理

负责现场人员调度、协调

总工程师

负责组织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变更洽商的办理,技术交底编写及钢筋翻样

施工员

1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现场技术指导工作;

2负责材料计划编制及材料进场检验工作;

3负责与工程相关内业资料的编制工作。

质检员

负责工程全过程的控制,包括原材质量的检验。

安全员

负责项目安全工作及相关内业资料

测量员

现场放线和放线验收

实验员

负责项目所有送检材料及回复报告

资料员

负责项目资料工作及相关内业资料

材料员

负责项目周转料租赁并监督其合理使用,保障进退平衡,

钢筋班长(后台)

负责钢筋后台加工,合理调配加工人员,检查后台加工的质量。

钢筋班长(前台)

负责前台主楼、裙楼钢筋的绑扎,合理调配加工人员,检查和控制钢筋绑扎的质量。

3.2.3、劳动力组织和分工

分工

人数

工作内容

后台加工

20

钢筋除锈、调直、切断、套丝、弯曲、加工成型

前台绑扎

80

工作面钢筋绑扎,维护、清理

电焊工

6

焊制钢筋马凳、梯子筋、顶模棍等措施钢筋

机修工

2

负责钢筋加工机械的修理、维护工作

壮工

10

负责钢筋的搬运和其他配合工作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由项目技术部门组织施工、质量、班组认真学习图纸了解各类标注尺寸,理解设计意图,对照规范及技术规程,对各部构件的主筋,构造筋分布情况进行核实。

结合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及变更洽商,正确编制钢筋加工配料表。

钢筋配料表要标明部位,构件名称并附节点详图及大样图。

钢筋翻样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方可加工成型。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1)、钢筋过密:

提前放样;如:

梁、柱节点,剪力墙、门窗洞口等。

(2)、钢筋接头的选择及质量控制。

(3)、抗震结构要求的加强区等。

4.2组织技术人员、工长、质检员、班组长学习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的操作规程,根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要求,和施工工艺标准,了解接头的位置和错开要求,掌握丝头加工和连接的工艺流程和检验方法。

丝头加工人员由厂家指派的技术员组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3、机械准备:

根据工程工期、工作量、平面尺寸和施工需要,具体计划如下:

机械名称

数量(台)

型号

功率(KW)

进场日期

弯曲成型机

4

GW-40

16

2013年3月

切断机

3

GQ-40

12

2013年3月

钢筋调直机

1

GT6/12

12

2013年3月

无齿锯

6

J3G3-400

13.2

2013年3月

电焊机

6

BX3-300-2

36

2013年3月

直螺纹加工机

4

GYZL-40

2013年3月

钢筋箍筋弯曲机

4

GF-20

8.8

2013年3月

闪光对焊机

1

2013年3月

4.4、钢筋的采购和验收

本工程结构用钢筋型号为6C25等品种。

所有运至现场的钢筋,其品种、规格、牌号、质量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厂家的检验报告单和进场复检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且与报告单中批号吻合,否则不得进场,三级钢筋(B)与四级钢筋(C)不易辨别,必须分开码放,不得混淆。

钢筋原材料入、出库应有管理制度。

应按进场批的级别、品种、直径、外形分垛堆放、妥善保管,并挂标识牌注明炉批号、产地、规格、品种、数量、复试报告单编号、质量状态等。

4.4.1、钢筋的验收批

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30吨(不足30吨也按一批)。

具体要求是

(1)钢筋批量不大于30吨:

(2)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

(3)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4)不多于3个炉批号。

4.4.2、钢筋的验收

4.4.2.1、钢筋的外观检查包括:

直径、标牌、外形、长度、劈裂、弯曲、裂痕、锈蚀等项目,对牌号不符或有重复弯曲、裂痕、分层、劈裂的钢筋应拒绝使用。

对有锈蚀麻点、油污的钢筋应经处理后使用。

4.4.2.2、力学性能试验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

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该批钢筋的下料加工。

如果有一项试验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

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立即予以退场。

按照《GB50204-2002》规定,进场钢筋首先收集出厂证明书和厂方试验报告单,并与现场标志牌对照检查,填写无误。

然后按照《GB13013-91》《GB1499-98》和《GB/T701-1997》标准,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和分批量作力学性能试验。

进场钢筋所作力学性能试验,必须检查报告中各项目的实测值(如拉力试验屈服点、极限抗拉、伸长率)是否符合规范的技术要求。

力学性能指标如下表:

表面

形状

钢筋级别

强度等级代号

直径

屈服点(MPa)

抗拉强度(MPa)

伸长率(%)

冷湾D-弯芯直径

A-钢筋公称直径

不小于

光圆

HPB235

6-12

235

370

25

180°D=A

月牙肋

HRB335

12-16

335

560

16

180°D=3A

月牙肋

HRB335

8-25

28-32

400

570

14

180°D=4A

180°D=5A

力学性能试验要求如下表:

编号

名称

依据标准

试验项目

取样数量

1

热扎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拉伸试验(σs、σb、δ5)、弯曲试验

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2个)

2

热扎光圆钢筋

GB1499.1-2008

3

热扎圆盘条

GB1499.2-7

拉伸试验(σs、σb、δ10)、弯曲试验

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2个、弯曲2个取自不同盘)

4.4.2.3、试样的取样部位为:

从材料端部沿钢筋扎制方向切取,如该部扎制头未切去者,需离端部500mm处切取试样,切取试样可采用烧断法、剪切法。

4.4.2.4、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力学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钢筋力学性能的复试。

4.4.3、钢筋的堆放

本工程所有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加工成型,施工现场设两个钢筋加工厂,一个位于施工现场的西南角,提供楼座所有箍筋、主楼的大料加工,另一个位于施工现场,作为临时大料加工,存放钢筋的地方采用C15混凝土进行硬化并设排水坡,四周挖设排水沟、排水井。

钢筋堆放采用砖砌支垛架空处理,将钢筋原材、半成品堆放于砖砌地陇墙上,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距地面高度大于250mm,应注意“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原则。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流水段的划分:

5.1.1地下部分:

依主楼为主,裙楼为辅的原则,按后浇带位置划分。

详见如下平面布置图:

5.1.2地上部分:

整个地下室出±0.000以后,暂缓裙楼的楼层施工,改为对肥槽的回填施工,回填完成后将按圆心坐标向外扩散施工顺序施工,回填其建筑楼不停止施工。

按沉主楼沉降缝划分为2个大流水段。

第一大段为主楼,又划分为两个小段,裙楼划分为第二大段,又划分为6个小段,直至裙楼封顶。

详见如下平面布置图。

5.1.2地上部分:

裙楼封顶以后,剩下主楼部分按基础所划分的1、2段落,以北侧为第一段,南侧为第二段,依次循环直至封顶,详见下图。

(1、2段高差不能大于2层)

5.2、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场平面图见如下现场平面图:

5.2.1、钢筋下料单的编写

5.2.1.1、钢筋翻样应在详细了解所有有关图纸、设计交底、设计洽商等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设计规范中的构造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统一考虑,特别应注意满足抗震规范和图纸指定的抗震构造图集要求。

5.2.1.2、翻样时必须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

应重点注意钢筋接头形式、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质量控制点。

5.2.1.3、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尽量为现场绑扎安装提供便利。

应充分考虑材料使用合理性,优化配料尺寸,尽量利用材料。

5.2.1.4、钢筋翻样的总体要求是:

种类规格正确、形状尺寸准确、数量足够、施工方便、节约材料。

5.2.1.5、钢筋翻样单必须经过审核(互审)签字后才能下发钢筋加工房配料制作,并保留原始翻样单备查。

5.2.2、钢筋除锈

钢筋除锈主要采用钢丝刷手工除锈。

带颗粒状或片状生锈,除锈后仍有严重的麻坑、蚀孔的钢筋均不得使用。

5.2.3、钢筋调直

φ6、φ8、φ10、φ12、C8、C10、C12圆钢的调直采用调直机调直。

其他钢筋的调直主要采用锤直和扳直的方法进行。

5.2.4、钢筋的切断

用于直螺纹套丝的钢筋采用JG3-400型无齿锯断料。

其他钢筋采用GQ-40切断机断料。

5.2.5、钢筋的弯曲成型

钢筋的大料弯曲采用GW-40型弯曲机弯曲成型,小料(箍筋,拉钩)采用GF-20型钢筋弯箍机成型。

Ⅰ级钢筋的末端需作135°、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Ⅱ、Ⅲ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d≤25弯曲直径为钢筋直径的4倍,d>25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

箍筋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5.2.6、加工机具要求

5.2.6.1、切断不得有“飞边”,对切断刀具距离随时调整。

5.2.6.2、弯曲直径不同的钢筋,弯曲机要配备不同的中心轴及偏心轴,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

5.2.6.3、用于直螺纹连接钢筋下料时,必须使用无齿锯下料,保证平直,不得有翘曲、弯扭。

5.2.6.4、弯箍机成型时控制箍筋几何尺寸及平面翘曲。

5.2.7、钢筋加工的一般要求

5.2.7.1、下料前要熟悉图纸,依据图纸审核料单。

下料过程中,注意设计和规范的各项要求,钢筋的弯折长度、弯折角度、搭接长度、平直长度以及高度等都需注意,发现问题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防止下料中尺寸出现偏差。

5.2.7.2、各种钢筋下料及成型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自检无误后方可成批生产,外形尺寸较复杂的应由配料工长和质检员检查认可后方可继续生产。

5.2.7.3、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泥土、油污和壳锈,否则应清除干净后使用。

受到机械损伤或有裂缝、锈坑的钢筋严禁使用。

除锈及钢筋清理应在钢筋绑扎前完成。

5.2.7.4、钢筋直螺纹接头,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及行业标准分批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用于现场。

进行直螺纹车丝的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5.2.7.5、钢筋切断时应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配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以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在安装钢筋切断机的刀片时应注意螺丝要紧固,刀口要密合,应根据所断钢筋的直径粗细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以防止产生马蹄或起弯现象。

如在切断过程中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和严重的弯头应予以切除。

5.2.7.6、使用钢筋弯曲机时应根据钢筋等级、直径所要求的圆弧弯曲半径大小及时更换弯心轴套,保证钢筋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

5.2.7.7、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偏差±10mm。

5.2.7.8、配料成型应以一层为一个单位制配。

每个配料房旁的码放区应分为粗钢筋、箍筋、附加筋三个区。

挂牌标明层高、轴线号。

箍筋制配完毕,应按直径、尺寸大小分类码放,以便于发放。

附加钢筋制配完毕应单独码放。

钢筋发放一律以翻样单数量为准,以避免遗漏、缺失或多发。

5.2.8、钢筋的标识

成型的钢筋半成品在堆放时,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堆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应注明构件名称、层次、段次、钢筋型号、外观形状和尺寸、直径、根数、制作人、检验状态、检验人、检验日期等如下所示。

半成品钢筋加工标识牌

层次

构件名称

使用部位

规格

图形尺寸

编号

数量

操作人

时间

检验人

时间

验收状态

负责人

5.3、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5.3.1工艺流程:

5.3.2施工准备:

所有直螺纹套筒进场时应严格检查。

检查项目有:

出厂合格证、原材料材质单及出厂检测证明,还应对其进行复试以确保施工质量。

检查设备、电源以确保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钢筋接头位置按图纸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留置,钢筋套完丝应及时套上塑料保护帽,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丝头,待安装时去掉保护帽。

5.3.3施工方法:

5.3.3.1、钢筋下料必须采用砂轮切割机断料,以保证端头平齐。

钢筋下料时,要求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不得弯曲、不得出现马蹄形。

5.3.3.2、钢筋套丝

a.加工丝头的牙形、螺纹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1/2,并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卡板检测合格。

b.套丝机必须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用机油润滑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c.钢筋丝头螺纹尺寸的检验:

应保证通环规能顺利旋入整个有效扣长度,而止环规旋入丝头的深度小于等于3P(P为螺距)

d.连接螺纹套管中径尺寸的检验用止、通塞规。

止塞规旋入深度小于等于3P,通塞规应全部旋入。

e.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按要求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个,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对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的丝头应重新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以使用。

f.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

钢筋一端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5.3.3.3、接头单体试件试验

在正式连接前,按每种规格接头每≤500个为一批,做三个接头试样做拉伸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连接。

5.3.3.4、钢筋连接

a.连接之前应检查钢筋螺纹及连接套筒是否完好无损。

钢筋螺纹丝头上如发现杂物或锈蚀,可用钢丝刷清除。

b.钢筋连接时,钢筋的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丝头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无损。

c.被连接的两钢筋端面应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1P(P为螺距),并用工字扳手拧紧,使两钢筋端面顶紧。

d.连接后的外漏丝扣不能大于一个半完整丝扣,也不能不漏丝扣。

5.3.3.5、钢筋连接件的保护层厚度满足各部位最小保护层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大于25mm。

e.丝扣加工具体尺寸见下表:

丝头加工尺寸

钢筋

规格

螺距

(mm)

剥肋长度

(mm)

旋转扣数(mm)

完整丝

扣圈数

连接套长度(mm)

C16

2.5

22.5(20)

9(8)

9(8)

45(40)

C18

2.5

25(22.5)

10(9)

10(9)

50(45)

C20

2.5

27.5(25)

11(10)

11(10)

55(50)

C22

2.5

30(27.5)

12(11)

12(11)

60(55)

C25

3.0

32.5(30)

10.5(10)

10.5(10)

65(60)

C28

3.0

35(32.5)

11.5(10.5)

11.5(10.5)

65(60)

C32

3.0

37.5(35)

12.5(11.5)

12.5(11.5)

70(65)

C36

3.0

42.5(40)

14(13)

14(13)

85(80)

C40

3.0

45(42.5)

15(14)

15(14)

90(85)

f.直螺纹套管的最小拧紧扭距检测值见下表:

钢筋直径(mm)

<16

18~20

22~25

28~32

36~40

拧紧扭矩(N.m)

100

200

260

320

360

5.4.电渣压力焊:

本工程竖向钢筋在约束边缘层完成后,进入构造边缘层竖向钢筋>C12即采用电渣压力焊。

施工准备:

5.4.1从事施焊的焊工必须持有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应按照合格证规定的范围上岗操作。

5.4.2在工程正式焊接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实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检测时的验收标准。

5.4.3所有焊机、夹具、焊剂进场时应严格检查。

检查项目有:

出厂合格证、原材料材质单及出厂检测证明,还应对其进行现场复试以确保施工质量。

5.4.4焊接夹具应具有足够刚度,夹具型式、型号应与焊接钢筋配套,上下钳口应同心,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便利,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器。

5.4.5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表如下:

钢筋直径

焊接电流

焊接电压(V)

焊接通电时间(s)

电弧过程U2.1

电渣过程U2.2

电弧过程t1

电渣过程t2

12

16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