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572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docx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

 

地铁杂散电流和接触网验收标准

 

5杂散电流防护

5.1一般规定

5.1.1开工前应复核杂散电流防护排流钢筋及防护测点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1.2所有端子连接前应清除表面的附着物。

5.1.3电缆保护管端头应密封防潮,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试验。

5.1.4电缆敷设应符合本标准第3.2.13的规定。

5.1.5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流程,操作人员应具备操作资格。

5.2测防端子连接

主控项目

5.2.1检查测防端子预留情况,设置位置及端子引出方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2.2连接电缆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

5.2.3电缆芯线与接线端子压接牢固,接线端子与测防端子的连接可靠。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5.2.4所连接的测防端子间距较大(>80cm),需对连接电缆整理和固定。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3参考电极及监测装置安装

主控项目

5.3.1参考电极及监测装置应无锈蚀或机械损伤,规格、型号及安装位置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核对设计文件及观察检查。

5.3.2监测装置的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本体接地可靠。

二次回路接线正确,连接可靠。

所有安装的元、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可靠,固定牢固。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核对设计文件检查。

5.3.3参比电极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与对应的测试端子之间距离不应超过1m的范围,安装孔直径应不小于60mm,深160mm。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5.3.4参考电极材质应为氧化钼,在埋设前应在水中浸泡不少于24小时。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3.5参考电极安装时不应和结构钢筋接触,严禁撞击其它刚硬结构物。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5.3.6参考电极埋设的填充物的封闭及引线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3.7引线固定将参考电极引线传穿入玻璃钢管,并用管卡固定。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3.8参考电极安装完毕,道床表面和隧道侧墙表面应处理平整。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3.9监测装置表面涂层应完整,盘面清洁。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4传感器、转接器安装

主控项目

5.4.1传感器、转接器安装地点、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高度在轨面以上1.2m-1.5m之间。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5.4.2传感器、转接器应安装牢固可靠端正,不得侵入限界。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一般项目

5.4.3传感器、转接器支架应安装水平、牢固可靠,支架防腐措施良好。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5.4.4参考电极端子和测试端子与连接引线、传感器与转接器连接的通信电缆均应连接可靠。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5排流柜安装

主控项目

5.5.1排流柜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2设备表面油漆涂层完整,无锈蚀及损伤等缺陷。

电器产品的规格、型号与原理图规定一致。

产品的背面接线图与设计原理接线图经核对互相一致。

3设备上安装的元、器件应完好无损、固定牢靠,二次回路接线正确,连接可靠。

4各种接线端子的排列顺序及绝缘间隔与端子排接线图一致。

5二次回路串接的熔断器,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导通检查良好。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5.2柜体安装位置应正确、排列整齐,电器功能标签齐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5.2的规定;

排流柜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5.5.2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排流柜安装

mm

每米垂直度

1.5

每个

设备

2

吊线、钢尺检查

盘顶平直度

相邻两盘

2

塞尺、钢尺检查

成排盘顶部

5

拉线、钢尺检查

盘面平整度

相邻两盘

1

塞尺、钢尺检查

成排盘面

5

拉线、钢尺检查

盘间接缝

2

塞尺检查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5.5.3排流柜中的二极管元器件、分流器、负荷开关、快速熔断器、可调电阻等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5.4排流柜中的负荷开关动作灵活,准确可靠,触头接触紧密,传动部位无卡阻现象。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操作检查。

5.5.5排流柜的安装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排流柜应采用绝缘法安装,安装后对设备外壳进行绝缘试验,绝缘电阻不小于50kΩ。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测。

5.5.6排流柜的本体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绝缘法安装的排流柜经框架保护接地。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5.7排流柜功能性试验合格,项目应符合设备采购合同规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查阅试验记录。

5.5.8KDPL-1型智能排流柜控制器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PSCADA)系统主控单元的接口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具有下列功能:

1实时检测快速熔断器的开关状态,显示被测电流和电压工作状态;

2报警信号(当地/远方)。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试验检查。

一般项目

5.5.9排流柜与基础的连接应固定牢固,所有紧固件应防腐处理,柜内清洁、无杂物。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5.10柜内母线与母线、母线与电气接线端子用螺栓搭接时应紧密,连接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无要求应符合表5.5.10的规定。

钢制螺栓的紧固力矩值表5.5.10

螺栓规格(mm)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4

力矩值(N.m)

8.8

~10.8

17.7~22.6

31.4~39.6

51.0~60.8

78.5~98.1

98.0~127.4

156.9~196.2

274.6~343.2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紧固检查。

5.5.11排流柜上的标志牌、标志框齐全、清晰、正确。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5.12二次回路允许采用线槽或线把布线形式,接线方式应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插接、焊锡连接及压接端子连接;当采用压接端子连接方式时,压接端子的规格应与导线规格匹配,压接牢固;二次回路接线固定牢靠,排列整齐;回路编号正确、字迹清晰。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5.13二次回路配线应满足以下要求:

1端子号清晰、牢固;

2每个接线端子同一侧所接芯线不得超过两根。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6测量电缆敷设

主控项目

5.6.1电缆的规格、型号、长度及敷设路径、终端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6.2电缆与设备的连接电缆正确,固定牢靠,绝缘良好。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6.3电缆端头的标志应符合国家施工规范的要求,各带电部位应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电气距离规定。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5.6.4二次接线正确,连接可靠。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5.6.5测量电缆在桥架上的敷设不宜超过2层,应排列整齐,绑扎牢固,标志清晰。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6.6二次回路接线标记端子规格统一,字迹清晰,方便查验、校对。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6.7在电缆易破损部位应对电缆进行防护。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6.8相关电缆敷设要求应满足本标准中第3.2.13条。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6.9杂散电流防护设备定向连接线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35mm2,钢轨焊接应符合信号专业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5.7杂散电流系统测试

主控项目

5.7.1杂散电流系统测试应符合以下要求:

a)杂散电流防护测试应按照国家行业标准CJJ49-9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有关项目进行。

b)测量使用的仪表应满足国家行业标准CJJ49-9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

在每个区段内。

检测方法:

查看测试记录。

5.7.2杂散电流系统测试应满足下列规定:

a)设备本体各项功能应达到设计要求;

b)排流网测防端子连接可靠,排流回路畅通满足设计标准。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试验、观察检查。

5.7.3杂散电流检测系统调试应满足设计规定:

a)测量功能测试正常:

b)通信功能测试正常;

c)计算功能测试正常;

d)现实功能测试正确;

e)信息报警测试正确。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试验、观察检查。

6接触网

6.1一般规定

6.1.1接触网设备、材料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外观质量、技术文件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后使用。

6.1.2接触网施工前应按施工设计图对悬挂点进行定测,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从道岔开始。

悬挂点因隧道内其它构筑物、隧道伸缩缝等影响需调整避让时,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最大跨距值,并满足相邻跨距比1︰1.25的原则。

6.1.3隧道内悬挂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各部件连接牢固可靠,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可调部件应有调节余地。

6.1.4隧道内悬挂带电部分与隧道壁、接触悬挂与跨线建筑物的空气绝缘距离不应小于150mm。

6.1.5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用于配合紧固的扳手应为专用扳手,严禁使用活口扳手。

6.1.6隧道内接触网所有金属零部件均应作防腐处理。

6.1.7支持装置的跨距应符合设计图纸,一般情况允许误差±500mm;道岔、关节等特殊处,允许误差±200mm。

6.1.8接触网送电开通前,进行各供电臂的绝缘电阻测试,并作导通试验。

送电开通的前一天,应按调度命令进行绝缘测试。

6.1.9冷滑试验、送电开通、热滑试验应根据相关规定、措施执行。

6.2埋入杆件安装

主控项目

6.2.1埋入杆件的埋设位置、埋设深度、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监理检查30%。

检验方法:

观察、测量检查。

6.2.2埋入杆件载荷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化学锚固螺栓所使用的化学填充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查螺栓拉力测试数量一般不少于刚性悬挂支持装置各检验批总数的1—5%,如发现1处不合格,则对同一批次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