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4771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家族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土家族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土家族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土家族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土家族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家族概况.docx

《土家族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家族概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家族概况.docx

土家族概况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1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

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

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县、溆浦县、麻阳县。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县;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

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思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县。

二、族源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说:

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

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

二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

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龙山里耶、大庸古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

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乌蛮的一部分。

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而中唐以后,“越嶲”一带乌蛮入侵贵州,征服了当地一部分土著,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进而认为土家族是乌蛮的一支。

四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

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

以上诸说虽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认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

1957年1月3日被中央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三、语言

土家语土家族本民族语言称土家语,土语称"备兹煞"。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一支独立的语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是语言本身的变化。

由古代土家话演变成现代土家话,演变主要指词汇在演变。

其中通过全借和半借形式,借入大量汉语词,使土家语词汇日益丰富。

二是使用情况的变化。

在"改土为流"前,土家族地区只有极小数人懂得一点汉语。

"改土归流"后,随着民族交往的日益密切,因而操土家语的地区逐渐减少。

(目前状况是:

一)仍然以土家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妇孺均不懂汉语;

(二)土家语汉语兼懂兼用,对外用汉语,对内用土家语;(三)土家语基本消失,完全转用汉语汉文,但在地名文化和日用词汇中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土家语的底层语言。

(一)

(二)类的有4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其余均属三类。

四、风俗

1、服饰:

远古服饰

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在永定城区西北郊三角坪武陵大学工地发掘清理的西汉墓中,出土一铜质跪式男俑,男俑头戴编织帽,上身裸露,见两乳,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刀长8厘米、宽0.6厘米,前端带锋,后端环手衔短把。

有学者将其称为“三烛青铜烛台西南蛮夷铸像”。

“头戴编织帽”、“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这是远古土家先民服饰的缩写。

1981年,在永定区出土錞于2件,盘上刻铸有手心纹、椎结人头纹、鱼纹、梭子形窃曲纹、船形纹等,学者认为这是巴人遗物。

可见土家先民在战国时期的发式为“椎结”。

在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众多的玉佩、琉璃器、滑石器耳环、铜带钩等,反映了这一时期土家先民佩饰文化。

古代土家服饰

古代土家男女服装为:

上身穿琵琶襟,下着八幅罗裙。

上襟和下裙均用土家织锦缝制,五色斑斓,别具一格。

服饰用料:

为葛为麻,为棉为丝,为皮为毛。

至清代乾隆年间,土家服饰特点可归结为:

短衣短裙。

土家人着交领短衣、短裙,尚未有裤,衣长齐臀,裙长齐膝,以布缠腿,便于劳作。

裙腰不封口,在后腰以带系之。

衣裙尽绣花边。

因为花边众多,色泽变化,而被视为“五色斑衣”。

男、女服饰的区别在花边上。

头裹刺花巾帕。

夏则以巾勒额,冬则以布裹头。

勒额巾宽2寸,长4尺,分为二式:

一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一为织锦。

裹头布亦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

高髻螺鬟。

男女垂髻,把头发挽起高束于头顶脑后,以巾捆扎,或用丝网束之。

喜垂耳圈。

两耳累累然,各赘至十。

又有项圈、手圈、足圈(后去掉),象征富贵。

近现代土家服饰

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服饰被强令改制而逐渐发生变化。

新中国建立后,土家老年男子仍穿“满襟衣”和稍短便裤,头裹青布帕。

中青年男子穿对襟衣和长裤。

男性服饰

包头白布改为黑布,后进化为青丝帕,但额前仍保留“人”字形,有的地方还在左耳留两寸长的帕头。

其次是著鞋袜。

上衣早先为“琵琶襟”,后改为穿对襟衣,老年人于对襟衣外罩满襟衣;中年人多着黑色,袖口、襟沿、衣下摆贴天青色布条,腰饰如意勾;青年男子多为蓝色,镶花边。

男裙改为裤,不论老中青,均是青、蓝布,裤管上为白布裤腰,裤口处青年镶花边,中年贴异色布,老年素色。

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

中老年男子腰缠板带,青年男子捆织锦彩带。

女性服饰

头饰:

姑娘垂长辫,扎红头绳,搭挑花方巾,是为未出嫁的标志。

土家姑娘出嫁之前,要“上头”。

上头的发式一般有三种:

一种是挽“粑粑鬏”,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后脑扎成一条独辫子,再把辫子在后脑一圈圈地盘绕,用别簪绾住,如同一个圆圆的粑粑。

二种是缠“麻花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脑后编成四条辫子,再将四条辫子合编成两条,然后将两条辫子上下折叠缠绕用别簪绾紧,象四个紧密排列的麻花糖。

三种是盘“太极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耳轮边分成两股用红头绳扎住,再将两股头发在脑后相交盘成一个圆圈,形如阴阳八卦太极图的形状。

头发盘成后,罩上青丝网头套,包黑布帕或青丝帕,成“锅螺圈”形。

衣服:

上衣为短领右开襟,根据花色繁简分为“银钩”、“外托肩”和“内衣”三式。

同一式样的衣有长短之分,长衣做客时穿,短衣劳动时穿。

“外托肩”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

在“银钩”、“外托肩”上,贫穷人家贴1—3条异色布条,中等人家镶花边,殷实人家还在异色布条上绣花。

中老年妇女通常在外衣上罩一件围裙;下裳:

妇女下裳先为裙,款式有八幅罗裙、筒裙、百褶裙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幅罗裙。

湘西自治州民族研究所藏八幅罗裙,时代为民国初年。

底色为素白色,以细黑布条勾棱成8幅,下摆与大平幅中下部贴稍宽黑布条。

每幅下大上小用数纱工艺绣3组花,前后对称,左右匀衡。

整件裙黑白相间,棱角分明,主题突出,庄重朴实,工艺精湛。

妇女下裳后以裤取代裙。

裤短而大,喜在裤脚边缀三条异色边或梅花条,讲究的以十字挑花来美化裤脚。

湘西自治州博物馆藏有1件清末土家族十字挑花女裤。

鞋袜:

土家制鞋历史较短。

清《嘉庆龙山县志》卷七“风俗”载:

“向不知制履,市之肆中。

近皆自制,与客妇等。

”一旦土家妇女学会了制鞋,便把衣裙中的挑花绣朵运用于鞋面,做出各种精美的鞋。

女式花鞋有船头鞋、气筒鞋、鲇头鞋、圆口鞋、翁鞋、钉钉鞋等。

土家族姑娘订婚后,为情郎赠送的礼物除荷包、彩带外,最珍贵的就是布鞋;出嫁前,日夜赶制鞋,留予父母兄弟,赠送夫家长辈。

土家族妇女多缠裹脚,少女穿红袜。

妇女首饰:

土家妇女头饰有金或银莲蓬花、撇簪、银梳、插簪、瓜子针、茉莉针、芭蕉扇等,头饰中最珍贵的是银帽,俗称“箍箍帽”,帽前是一个银宝花,银宝花二面钉上一对龙,龙后一对凤,凤后一对龙,龙后一对银帽襟,襟下缀凤九只,凤口各含银摆坠三颗,行动摇晃,闪闪发光。

耳饰有龙耳环、一包针、灯笼、单环、连环、吊船、瓜子、鼓锤等。

项饰多为轮圈,有粗细之分。

手饰分银质与玉石手镯,戒指有银三镶戒、一颗印、单股子等。

胸饰挂牙签、扣花、纽扣和新娘专用的状元花,上面吊有银链、银牌、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一大串。

儿童服饰:

幼儿的衣服和裤子一般用花布做成,亦有在素色布上绣花。

土家男女幼儿皆戴花花帽,春季戴“紫金冠”,夏季戴“蛤蟆帽”、“圈圈帽”,秋季戴“冬瓜帽”、“八角帽”,冬季戴“虎头帽”、“狗头帽”、“凤尾帽”、“风帽”。

儿童4岁以后服饰方有男孩女孩之别,男孩趋素,女孩趋花。

头发变化最为明显,男孩头顶从天门心至发际留方块头发,俗称“塔点儿”。

女孩则蓄盖盖头发,俗称“马桶盖”,或蓄满头长发,打小辫,或扎成一把“朝天椒”,或束成一对“羊角角”;7岁,戴瓜子耳环;也有到12岁才穿耳朵的。

穿耳朵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的花朝节。

据传说,这天穿耳朵不化浓,因为有花神保护。

儿童首饰:

帽饰造型有八仙、寿星、十八罗汉、方形算盘、狮头耳錾、银链、银牌、银铃。

项饰有轮圈。

胸饰有银锁、银牌,其上刻有“长命富贵”、“富贵双全”等吉祥之词或花草、八卦等图案。

手饰手镯上吊有金瓜、铃、瓢、石榴、仙桃、四方印等物,印上多刻“状元及弟”等文字。

2、饮食

土家人主食以苞谷、大米、高梁、红薯、杂豆、洋芋为主。

加工花样颇多,吃法也银讲究。

菜肴讲究酸、辣、香味。

这是土家饮食的又一大特点。

“辣、酸、香”三字,土家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

腌制泡辣子,吃起来又辣又麻,别有滋味。

酸辣子,既可油煎,又是上等佐料。

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可算是土家族妇女的绝技。

秋冬后,每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以备冰封时节、农忙时节、蔬菜淡季吃。

夏天,天气炎热,不宜吃荤腥,鱼、猪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制成酸鱼肉,既不油腻、腥臭,又防腐、上口,是招待宾客的佳品。

合渣也是土家极喜欢的菜肴。

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

豪饮品茗,也是土家人的一大嗜好。

饮酒煮酒,由来已久,古代巴人就已豪饮成习,这些传统土家人继承下来。

土家酿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酒、葛根酒、药材酒。

饮酒亦有讲究,明清时期,土家族有特殊饮酒习俗,谓之“咂酒”。

据传“咂酒”始于明代土兵按时奔赴抗倭前线,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一口,以此传习成俗。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土家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光彩夺目。

因为土家人世代生活在万山丛林中,其饮食喜好自然表现为“喜辛辣、好豪饮”的特点。

如果要进行归纳的话,大体为以下四点:

一是喜酸辣:

据旧志载:

“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于温胃健脾。

”所以土家人的菜肴中自然少不了辣椒。

就如俗谚所说,筷子碗一端,少不得咸辣酸。

因而辣椒便是土家人一年四季的一道家常菜。

蒸、炒、煮、卤、拌,均要放辣椒。

“合菜”俗称“团年菜”,是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

相传明嘉靖年间,土司出兵抗倭,为不误军机,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

其制作是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

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

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

土家特色菜:

湘西腊肉、合菜、猪血稀饭、杂辣妹儿、酸刚豆儿、社饭等。

二是好饮酒:

土家地区是产美酒的地方。

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有歌咏:

“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幽思兮,落笔成赋。

”而对土家人而言,“酒席场上无父子”,喝酒喝的是豪情,是胆量。

土家特色酒:

咂酒、米酒、包谷酒、竹筒酒等。

三是喜饮茶:

土家地区自古为茶乡,产好茶,唐代陆羽《茶经》这样记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

”巴山即唐时巴山县,于天宝八年(749)归入土家地区。

土家地区的“宜红功夫茶”蜚声中外。

而在土家人眼里,“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淡打扮”。

喝粗茶成为土家人的养生秘诀之一。

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

茶,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

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

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酒茶。

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冲糯米、高梁甜酒,连酒糟一起喝。

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

冬天,喜喝熬茶。

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火坑中的“不倒翁”。

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

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止渴解暑之功能。

“住山靠山,靠山吃山。

土家特色茶:

梵净山翠峰茶、古丈毛尖、恩施藤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油茶汤等。

土家特色小吃:

年粑粑、油香儿、阴米、土家烧饼、稿子粑粑、米豆腐等。

四是重山肴:

土家多山区,以产苞谷、洋芋、红薯、稻米为主,间作黄豆、绿豆及其他杂粮。

所以土家人的主食向以苞谷、洋芋、水稻、红薯为主。

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

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写的竹枝词可以为证:

三月出蕨初茁芽,枞林九月菌生桠,秋岭红熟累累果,玉湎狸肥味更佳。

山珍野味,取之不尽,吃之不竭。

诸如:

野猪、鹿子、白湎、竹鸡、刺猪应有尽有;胡葱、椿芽、蕨笋、葛粉、枞菌、野木耳、炖肉煮汤鲜美至极。

若用油烹炸,谓之“菌油”,香纯味鲜。

武陵山里多野蜂,巢于树洞土窟之中。

蜂卵化取卵蛹,油炸酥脆,堪称土菜一绝。

出嫁前七天、半月哭起,也有哭上一月的。

哭嫁时有亲友陪哭。

枫木是哭“十姊妹”。

即另找九位姑娘“陪哭”。

哭嫁的主要内容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吃离娘饭”、“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哭嫁期间,其家族亲友都要请出嫁的姑娘吃“送嫁饭”。

“送嫁饭”虽办得尽量丰盛,但不许喝酒。

过礼婚前三天,男方需前往女方家“过礼”。

所送去的衣服只送衣不送裤,裤由女方做。

有的女子自己有多少新裤便向男方要多少新衣,以相配成套;于被子,女方也只做被面、棉絮,包单由男方做,称作“礼布”。

“过礼”的时间,也有在婚前十天,及至半月的。

过礼须用抬盒送去。

抬盒为全木制作,呈正方形,边长80公分,四角有方木柱,下呈盒状,盒高18公分,有的还在抬盒四周饰以花纹。

其花多为喜鹊闹梅、野鹿衔花、龙凤呈祥等。

上边四方木柱两两绑在一抬杠上,专供喜庆抬礼品用。

冠笄

婚前头一天,女方需办“花园酒”。

土家人又将“花园酒”称作“戴花酒”。

“花园酒”上,女方需将全部嫁妆摆出来,擦洗干净。

并请媒人给新娘“开脸”。

“开脸”是用线绞除脸上的汗毛,新眉毛扯成一钩新月,发辫盘成“巴巴髻”戴上“花冠”,等待迎亲队伍的到来。

迎亲

男方派来的迎亲队伍,由彩旗、乐队(有长号、哨呐、钹钹庆、筛锣、边鼓等)、抬盒数个(必为双数)、花轿三乘、头嘎、二嘎、摸米组成。

“头嘎”为媒人;“二嘎”为“礼官”;“摸米”代表新郎,由青年小伙子担任(因新郎是不去迎亲的),于头天下午到女家。

迎亲的花轿呈正方形,边长1米左右,高1.2米,用木方作架,三面装木板作轿顶,四面轿檐饰以花纹,其花多为戏曲中的爱情故事。

前面留有门,用大红布遮拦。

用时在中部绑两木杠(或竹杠)。

轿夫们抬着轿子在崎岖山路上行进时,由于后面不好看路,前面为给后面报告道路情况,以协调动作、统一步调,创作了《轿夫歌》:

桥儿两空,脚踩当中;当中有个眼,脚踩边边点;天上一枝花,地下牛屎粑;天上明晃晃,地下水。

稀泥,脚踩边上;稀泥烂滑,脚板稳踏;飘石又带滑,稳踩又稳拿。

……

左边擦墙,右边摸梁。

左边擦墙右边虚,左边多踩些。

前头前蓬罩顶,后头弯腰躲过。

单田一根线,跑马如射箭。

乱石我不报,自踩又自照。

天上一朵云,对面来了一个人。

大路朝天,一个半边;平阳大路,甩开脚步。

《轿夫歌》

在报路的同时也写出抬轿和行走的技巧。

民歌不拘韵度,语言别致,可唱可诵,前唱后和,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有的女方,在迎亲队伍到来之后,要举行“拦门礼”。

“拦门礼”上,女方礼官要盘诘男方礼官,盘天盘地盘历史,以了双方智力、反映力和知识的较量。

“拦门礼”毕,鸣炮奏乐,按其亲疏,分批迎亲者进堂屋歇息。

在酉水河一带,当晚,举行找“摸米”活动。

因“摸米”无特殊标志,到底是谁,女方并不知晓,由哭嫁时陪哭的姑娘在迎亲队伍中的青年男子中寻找,名“找摸米”。

一旦怀疑谁是“摸米”,便在他脸上抹锅烟,被抹者亦反抹。

此时,男女扭成一团,互相抹烟戏媚,被抹的男子多,说明被女方姑娘爱上的多,而真“摸米”的脸上却不能见黑,万一不幸被抹,也要悄悄洗净,否则被视为丢了新郎脸面。

俗有“摸米脸上没有黑,新郎姑爷好角色。

夫和妇顺全家福,家发人兴创大业”之说。

佳期那天,鸡鸣“发亲”。

发亲前,新娘要穿露水衣、露水裙、露水鞋,搭上“喜罩帕”。

新娘上轿前,女方要派人“试轿”。

此刻,哭嫁也进入高潮。

上轿要由哥哥背,路过堂屋时,要踩堂屋正中的斗。

“踩斗”时新娘哭的唱词是:

手拿红绫五尺长,哥哥背我离爹娘;手拿红绫五尺五,哥哥背我离父母。

脚踩金斗四只角,今朝出来离祖婆。

堂屋打伞当天扬,今朝离开爹和娘。

上轿前新娘要扔十二双筷子,扔筷子时哭的唱词是:

乌篾筷子十二双,哥哥六双我六双,哥哥六双发家又致富,妹妹六双落远方。

上轿时,要“哭上轿”。

“哭上轿”一段中的主要唱词是:

枫香树来枫香球,我和你一无冤来二无仇,你只往外头背,不往屋里留。

哥哥呀,你为什么这样狠心,背我往火坑里送?

你为什么要帮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倒了吧,让我变只鸟儿,飞到无边无际的天里头去吧;让我变只鱼儿,游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去吧。

哭嫁,上轿前达到高潮,有的竟哭得死去活来,既包含了离别的痛苦,又有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反抗。

新娘出门,娘家兄弟要抬轿子送一程,远近不定,新娘在轿上只哭三、五十步。

送亲路上,嫁妆在前,随后是媒人、带路、正娶、唢呐及吹鼓手,后面才是“四轿”(即四人抬的轿子,新娘坐)和送亲客(送亲客主要是兄嫂,弟为散送)。

途中,娶亲的有意歇气,让女方的正送给人们装烟、发糖;此时,男方的兄弟(含表兄弟)与与新娘亲嘴,要新娘装烟等采用多种形式逗新娘。

轿子到男方地坝坎下,男方鸣锣鸣炮,这时,有的地方男方也兴拦门。

拜堂

男方请一子女双全的妇女将新娘牵进堂屋后,新郎新娘在香龛前跪拜三次,二人即进洞房抢床,据说,谁先抢着谁就强。

铺床

下午由男方的姑爷(或姐夫、或妹夫)用篾给新人打床巴夹。

打好后,铺床的草把由弟、妹、或侄儿侄女提进新房,一人只能提一个。

请姑姑(或姐姐,或嫂子,或请儿女双全的妇女)给新人铺床。

闹房

新婚晚,新郎新娘和众客一起,吃饮食,开玩笑,说四言八句。

这时,新娘一般是不开腔的。

拜早茶第二天早上,待送亲客打扮毕,由新郎新娘给长辈拜茶,先请家公舅爷堂前受礼,再按辈份依次拜茶。

婚后三天不分大小,举族庆贺。

回门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一起去女方拜见岳父岳母,称为“回门”。

就此,结婚仪式宣告结束。

丧事

生老病死,这里大多数人都得经历的一个过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有着不同的文化,当然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

丧葬仪式,是生存与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是人间情感在幻想境界中的阴阳交流。

作为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其丧葬仪式无不体现出其鲜明的民族特征。

在土家族地区,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呈现着这样一种现象:

那就是几乎每家每户土家中若有老人的情况,都备着棺材,又称之为寿木,其用途是在使老人“归天”(过逝)后能有一个安身之处。

一般情况下,棺木用较为好的木料做成,那样可以延长其棺木腐烂的时间,从而防止死者躯体早日腐化,也体现出了后人孝心。

一般,土家老人逝世后,要历经初死,告丧与奔丧,入殓,绕棺,跳丧,抬丧等几个阶段,持续时间不确定,一般少则三五天,多则长达半月之久。

初死:

古人对死有很多种说法,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之死曰“卒”,士之死曰“不禄”,庶人之死才叫“死”,未成年人之死称为“殇”,还有“弃世”“上仙”等等,不胜枚举。

病人刚断气,就举行“招魂”仪式。

有的地方是一人拿着断气者的衣服挥动着,同时嘴里喊着“××呀,你该回来了”,有的地方则是众人扑在“死者”身上大哭,并掀动着病人,希望病人能恢复正常;因为断气并不意味着死亡。

假如招魂无效,死者长眠不醒,就哭丧,悲伤大作,“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哭丧完毕,给死者淋浴洁身,孝子给老人换衣服,这衣服在有的地方又称为老衣,包括帽子、上衣、裤子、鞋袜一套,其颜色主要是红、白、青、蓝四种颜色。

一般情况下,死者穿的鞋是一种软底鞋,有的甚至只是一层布,为的只是不让死者在奔赴黄泉的路上脚受苦。

衣服穿好后,就要烧“钱纸”——一种被认为是阴间通用的冥币,烧好后把灰垫在死者的脑下,因此又叫“倒头纸”,有的地方不经过烧这道程序,直接就垫在死者脑下,以备死者在阴间有足够的钱花,也代表了后辈的孝心。

然后再把死者平放在事先备好的木板上,下面点上铜油灯,又叫“地铺灯”,用竹篮倒扣着。

其目的在于防止蛟虫等侵扰死者。

告丧与奔丧:

告丧即人死亡后,其家属将噩耗告之于众。

古丧礼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很多,民间有用燃放鞭炮向邻里报丧致哀的习俗。

⑹鞭炮有大小之分,一般情况下,告丧所用的均为小鞭炮,且其长度一般在1米左右。

入殓:

入殓即将死者从停尸板上抬下来放入棺材之中。

在放入棺材之前,孝子用钱纸烧好灰,请土老师(在民间信仰中,巫师是实施人神沟通的半人半神,他既代神传旨,又替人向神祈求,所以过去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意为“”领头人”,“敬神的人”,但“梯玛”仅是极少数懂土家语的人对巫师的称呼,大部分人称本民族的巫师为“土老师”或“土老司”)将其灰均匀撒在棺材内,然后再用相关器具(如杯子、小碗等),在灰上倒扣出印来,一般情况下,逝者有多少岁数,就扣多少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一种对死者的悼念的方式。

然后再由土老师和孝子把死者平放入棺内,有的地方用钱纸给死者做枕头,有的地方用房子上的“老瓦”(即年代较长的瓦)做枕头。

特别注意的是,在棺材内,包括死者身上千万不能有任何铁的东西,还有稻谷等物品,这样会对后人不利,有的地方说,若死者身上有稻谷等东西的话,那么他的后代会遭受长“多骨”(即有的骨头长得特别突出,甚至多出骨头来)的惩罚。

另外,如果棺材相对死者而言大了的话,一般情况下是用钱纸把空余的地方塞着(指两侧),以防止死者抬丧时在棺材里滚动。

入殓之后,便开始设置灵堂(一般选择在堂屋),当然,灵堂的具体样式因地而异,但总体上,少不了以下方面:

死者较大的照片(约为一尺见方),死者牌位,三牲(一般是由鱼、肉、酒等构成),水果,盛放香蜡的盒子等。

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后人的孝道,灵堂的设置都是比较讲究的,总体上都会给人一种宏伟之感。

灵堂设置好后,就要选择下葬的日期和地点,并以此来决定道场上时间,此过程要请风水先生根据死者的子、女、媳妇、孙子辈等相关人员的生辰八字与死者的生辰八字去“合”,再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和风水最好的墓地。

测出来的日期有长有短,即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有的只须几天,有的则需半月左右的原因。

绕棺:

绕棺,又叫“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渝东南部分土家族地区。

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烛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并用小竹篓遮着;巫师将法咒一念,召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

“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由土老师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