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手册副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165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手册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培训手册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培训手册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培训手册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培训手册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手册副本.docx

《培训手册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手册副本.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训手册副本.docx

培训手册副本

宝应县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

推广项目

培训手册

 

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O一二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我国水稻病毒病种类以及江苏地区发生现状1

1我国已有发生危害的水稻病毒病种类1

2江苏省水稻病毒病发生现状5

第二章水稻病毒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7

1灰飞虱的地理分布7

2灰飞虱在江苏的分布及生活史7

3灰飞虱的获毒和持毒能力7

4灰飞虱的传毒能力及其卵传规律8

第三章水稻病毒病田间诊断以及灰飞虱带毒率检测技术10

1水稻病毒病田间诊断技术10

2灰飞虱带毒率检测技术11

第四章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13

1流行因子及规律13

2控制策略15

第五章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16

1黑条矮缩病发病流行规律16

2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18

第六章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双控技术20

1材料与方法20

2结果与分析20

3讨论22

第七章水稻无纺布育秧机械插秧技术23

1有关指标和要求23

2苗床的选择及床土培肥23

3播种24

4苗床管理25

5机械插秧25

6大田管理26

第八章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28

1范围28

2规范性引用文件28

3术语和定义28

4调查28

5预测预报29

6控制原则29

7防控技术29

第一章我国水稻病毒病种类以及江苏地区发生现状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我国粮食的首位。

60%的中国人以吃大米为主。

水稻病毒病是一群突发性病害,曾给中国水稻带来毁灭性损失,防治水稻病毒病对保障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稻区广阔,先后发生的水稻病毒病及其类似病害有11种。

近年来,在水稻上发生严重对水稻产量造成威胁的病毒病主要有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缩病三种。

1我国已有发生危害的水稻病毒病种类

我国已有发生危害的水稻病毒病根据传毒介体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以叶蝉为传毒介体的病毒病和以飞虱为传毒介体的病毒病。

1.1叶蝉为传毒介体的病毒病

1.1.1普通矮缩病(Ricestuntdiseas)

此病简称矮缩病,在日本叫稻萎缩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毒病害。

此病最早于1883年在日本滋贺县发现,其后扩及日本、朝鲜各地稻区。

我国的华东、中南、西南各地也均有发生。

该病病毒为RDV,毒粒直径66~75nm。

传毒介体叶蝉有4种即电光叶蝉(Reciliadorsalis),黑尾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和二小点黑尾叶蝉(N.impicticeps)。

此病在水稻秧田和本田期均能发生,为系统性侵染病害。

植株感病后,所有分蘖均能发病。

症状为植株显著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粗而刚直,沿叶脉发生白色小斑点,形成断续的点线状(老叶不出现斑点)。

病株一般不结穗或穗很小且多秕粒。

叶部白斑的细胞内有X体存在,X体近球形内含空泡。

1.1.2黄矮病(Riceyellowstuntdisease)

水稻黄矮病是由病毒RYSV引起。

此病于1910年首先在日本的西南地区发现,其后扩展至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及我国的滇、粤、桂、湘、赣、苏、浙、台等地。

病毒为多角形,颗粒直径约55nm,传毒介体是黑尾叶蝉(N.cincticeps)、二小点黑尾叶蝉(N.impicticeps)和二大点黑尾叶蝉(N.apicalis),三者传毒以哪一种为主,随地区的情况而不同。

此病毒除危害水稻外,还能侵染甜茅和看麦娘。

症状特征是植株明显矮化,叶片普遍褪绿和过度分蘖,褪绿叶片呈均匀的淡绿或淡黄色,变色首先出现在刚抽出的嫩叶上。

以后继续抽出的叶片均呈此状。

而抗病品种可能只出现轻微斑驳。

早期受侵染的植株可能提早死亡或多数能存活到成熟,但不能抽穗或抽出不正常穗,受害晚的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但其再生稻株会出现典型症状。

1.1.3东格鲁病(RiceTungrodisease)

此病于1963年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田中发现,是由二小点黑尾叶蝉(N.apicalis)传播的一种特异病毒RTV引起。

病毒为非持久性,不能经卵传播,后来证明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和电光叶蝉(Reciliadorsalis)也能传毒,但其百分率很低。

此病分布遍及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我国的台湾、福建等地,在东南亚较为普遍,特别在菲律宾是分布最广泛和最具破坏性的稻作病害之一。

此病主要发生于晚季稻上,症状是:

植株矮缩和叶片变色,呈现出有黄色、橙色等深浅程度不同的多种色彩。

日本型品种上多为黄色,印度型品种上多为橙色。

其矮化和变色的程度因水稻品种、环境条件、植株年龄及病毒株系的不同而差异很大。

叶片变色常自叶端开始,扩展或不扩展至叶片下部,嫩叶可能出现斑驳,老叶则出现各种大小不同的锈斑。

1.1.4稻簇矮病(Ricebunchystuntdisease)

水稻簇矮病是由病毒RBSV引起。

此病毒由黑尾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N.bipunctalus)作持久性传播,病株、叶片汁液的侵染力最强,叶鞘次之,根系最低。

病毒粒子球状直径60nm,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国外未见报道。

其自然寄主为水稻,不侵染其他作物。

症状表现有两种类型:

①草丛型,与草状矮化病相似,但病叶质软如野草,叶部不褪绿,无锈色斑点,有时尚在顶部节上抽出簇生小叶分枝形成雀巢状。

②矮缩型颇似普通矮缩病,但叶部始终没有矮缩病的白色条点斑,心叶有脉明和斑驳。

1.1.5瘤矮病(Ricegalldwarfdisease)

水稻瘤矮病是由电光叶蝉、黑尾叶蝉和二点黑尾叶蝉为介体传播病毒RGDV引起的病害。

是持久性传毒,介体可终身传毒但不能经卵传播。

此病在我国广东省已有发生,他处不详。

一般仅个别植株发病,在流行上不太重要,主要危害晚季稻,尤以杂交水稻受害较重。

1.2飞虱为传毒介体的病毒病

1.2.1条纹叶枯病(Ricestripedisease)

此病也称缟叶枯病或条斑病,由病毒RSV引起。

上世纪末,日本即已发生,是日本最重要的水稻病毒病。

近年随着水稻播期提前,加速了病害的广泛传播。

现在朝鲜南部和前苏联远东,我国的江苏、浙江、上海和中南、西南的一些省市以及台湾省都先后发现,有时还相当严重。

以灰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

病毒球状直径30nm,细胞内具环状或针状结晶物。

病毒在虫体内繁殖经卵传播。

种子、土壤和汁液均不传毒。

此病毒的寄主广泛,除水稻外,还有大麦、小麦、黑麦、玉米、粟、稗等20多种禾本科植物。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之初,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病斑增大合并,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但在其边缘部分仍呈现褪绿短条斑病株矮化不明显,但一般分蘖减少。

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柔软并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形成“假枯心”。

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

发病早的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在健叶或叶鞘上有褪色斑,但抽穗不良或畸型不实,形成假白穗。

水稻三叶到分蘖盛期,是灰飞虱传毒率最高的时期。

条纹叶枯病可由保毒雌虫经卵传递达6年40代之久,下一代若虫无需吸食病稻就能传毒。

对病毒有亲和力的无毒虫,则需在病株上吸食1~3天才能带毒,一般还要经过7天左右的循回期,才能传毒。

稻苗经过带毒虫吸食12小时以上,一般再经过10~15天的潜育期,就能显现病斑。

水稻苗期感染条纹叶枯病直接造成死苗,导致基本苗数严重不足。

分蘖期和孕穗期感染,植株黄化不能抽穗,发病重的田块可造成水稻群体茎蘖数严重不足,成穗减少,严重影响产量。

水稻条纹叶枯病一般年份有3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初,由1代灰飞虱成虫集中传毒所致。

第二个发病高峰出现在7月中下旬,由2代灰飞虱若虫和成虫在田间传毒所致。

第三个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中下旬,由3代灰飞虱若虫和成虫传毒造成。

1.2.2黑条矮缩病(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

此病1952年在日本东南部首先发现,是由病毒RBSDV引起。

本世纪70年代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也开始发生。

灰飞虱是此病的主要传毒介体,后来有人发现白背飞虱也能传毒但不是主要的。

病毒粒子有三种状态:

①分散地或不规则地聚在一起。

②许多粒子排列成串,外边一层膜成为管状。

③有规则地晶体排列;一般直径75~120nm,长者可达160nm。

病毒不能经卵传毒,除浸染水稻外,还能侵染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稗子、旱燕禾、看麦娘、野燕麦、狗尾草、马唐等。

该病俗称“矮稻”,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提早枯死;分蘖期发病新生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于叶鞘内;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短缩,结实率低,叶背和茎秆上有短条状瘤突。

严重时可导致大面积“矮株”而颗粒无收。

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灰飞虱获毒的最短时间为30分钟,1~2天可充分获

毒,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存活期为8~35天,接毒时间仅1分钟,稻株接毒后潜伏期14~24天,浓绿的秧田发病重,水稻的感病生育期主要在秧田期,以分蘖前的1~4叶期最易感病,移栽到本田后7~10天即可见病株症状,15天病矮株已十分抢眼。

1.2.3草状矮化病(Ricegrassystuntdisease)

水稻草状矮化病由病毒RGSV引起,其媒虫介体是褐飞虱。

此病于1962年在菲律宾发现,其后在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及我国的四川也有报道。

该病被认为与1966年菲律宾报道的水稻丛矮病是同一病毒。

这种病毒不能通过种子传播也不能经卵传递,带毒昆虫比不带毒昆虫寿命较短。

在褐飞虱的一个群体中约有20%~40%的个体能传播这个病毒。

病毒寄主除水稻外还有15种其它寄主植物。

症状特点是植株严重矮缩,分蘖较多,株形不正常,叶短而窄,黄绿色,有大量细小的暗褐色斑点或各种不同形状的斑点,嫩叶的病症为斑驳或花叶,有的品种有时为条纹状。

1.2.4锯齿叶矮缩病(Riceraggedstuntdisease)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主要是由褐飞虱传播的RRSV病毒引起,病株液汁、种子和土壤均不传毒。

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广东、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等地,他处不详。

病毒粒子球状,直径54~65nm,底部有较宽的突起。

其自然寄主有水稻、蟋蟀草、水蜈蚣和游草,人工侵染的植物有大麦、小麦、燕麦、玉米、甘蔗、稗等10多种。

1.2.5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引起的水稻病毒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由我国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Fijiviruseoviridae),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

该病毒于2001年由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在广东省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

2009年全国已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明确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失收面积10万亩。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症状表现为:

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

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

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常提早枯死。

分蘖期发病,新生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

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短缩,结实率低。

叶背和茎秆上有短条状瘤突。

水稻发病后典型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蜡白色,后变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须根、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

剑叶或上部叶片可见凹凸的皱折,一蔸中有1根或几根稻株比健株矮1/3左右,半全穗。

2江苏省水稻病毒病发生现状

目前在江苏地区造成危害的水稻病毒病主要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这两种水稻病毒病主要是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播的。

2.1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现状

根据1997~2002年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江苏地区已成为近年来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爆发区。

调查显示:

2000年和2001年江苏省条纹叶枯病的发病面积分别为67万hm2和100万hm2,到了2004年,全省220万hm2的水稻有近90%的面积发病,涉及全省的三分之二县(市)。

其中偏重发病(病株率为10%~30%)和重发成灾(病株率>30%)的面积分别占17.1%、3.6%,另有近0.5%的水稻面积只好毁苗改种其它作物。

据一些专家的保守估计,2004年仅灰飞虱引起的条纹叶枯病一项,就给江苏地区的经济造成了近百亿元的损失(杨荣明等,2002)。

2005、2006年的产量损失与防治费用等也不低于2004年。

根据2007-2008年相关资料显示:

2007年江苏灰飞虱为害水稻面积为5097.9万亩次,条纹叶枯病的发病面积为1651.4万亩,发病率为32.4%,灰飞虱平均带毒率为23.1%;2008年,江苏地区灰飞虱为害面积4720.14万亩次,条纹叶枯病发病面积为1084.14万亩,发病率为23.0%,灰飞虱平均带毒率为17.2%。

2010年,由农科院植保所周益军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采用先进的免疫检测方法,对从华东地区采集的灰飞虱进行检测后发现,目前江苏、安徽、上海和浙江各地灰飞虱带毒率最低2%,高的达58%,平均为28.1%。

由于2012年虫量基本与2011年同期持平或有所增加,专家预测2012将是继2004年后的又一个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年,病害的防治形势将异常严峻。

2.2江苏省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

由于灰飞虱连年大发生,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江苏有逐年急速加重发生的趋势。

2004~2006年该病在江苏沿海、里下河局部地区零星查见;2007年在沿海、里下河及淮北部分地区普遍查见,全省发病面积30.8万亩;2008年,重发地区由沿海、淮北及里下河局部地区,向南扩展到沿江稻区,全省发病面积猛增至390.7万亩,与2007年相比发病面积增加了十多倍,重病田病株率超过90%,危害程度显著重于水稻条纹叶枯病。

从目前情况看,江苏大面积生产上使用的水稻品种均容易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其中淮稻5号、淮稻6号、华粳6号、武运粳21号以及一些杂交稻品种上,均出现过病株率超过50%的重病田,生产上暂时还缺乏适用的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

水稻一旦发生黑条矮缩病,没有特效药可以治愈,目前生产上防控该病的主要措施为:

麦收前后对秧田密集用药防治灰飞虱;调整播栽期避病;发病后及时采取分苗移栽、移苗补缺、促进健康株分蘖增加田间群体等补救措施。

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相比,水稻发生黑条矮缩病后补救难度更大。

从近几年江苏的发病情况看,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最高的第一显症高峰常年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初,此时发病的秧苗心叶发黄枯死,症状明显,很容易识别,发现秧苗发病后可以及时采取补栽、毁耕重种等措施补救;而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在麦茬移栽稻移栽活棵后较长一段时间都不容易与正常苗区别开来,通常到7月中下旬其叶片上出现“蜡白条”这一特征性病症还不能完全显现出来,而到7月中下旬,苏中、苏北地区麦茬移栽稻有效分蘖期已基本结束,即使采取分苗补缺等措施也不能取得太好的保产效果,而毁耕重种水稻更是不可能实行。

特别是在淮北地区,麦茬移栽稻面积大,秧苗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麦收前后灰飞虱传毒高峰,水稻黑条矮缩病威胁更大。

综上,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均以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病毒病,这些病害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江苏省零星发生,但近几年来,特别是2004、2005年,在江苏省有普遍蔓延的趋势,在苏北里下河稻区发生尤为严重。

水稻条纹叶枯病更是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已成为稳定和提高里下河粮食生产能力的严重威胁。

不难看出只要对灰飞虱进行有效地防控,阻断其传毒,才能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进行有效地防控。

本研究立足于宝应县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区,对宝应县山阳镇、柳堡镇、曹甸镇、西安丰镇、小官庄镇千亩连片丰产方实施追踪研究,依照“避、断、治”的项目技术路线,通过以下技术措施:

依据品种特性,适当推迟播种,尽量避开一代灰飞虱传毒危害高峰期;推广应用机插秧,应用无纺布覆盖育秧,阻断灰飞虱接毒;种子处理,秧田、公共绿地、大田前期防治相结合,治虫控病,最终实现对以灰飞虱为传毒介体的水稻病毒病的有效防控。

第二章水稻病毒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1灰飞虱的地理分布

灰飞虱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但主要发生于东亚的温带地区。

在热带国家如菲律宾、北苏门答腊(Sumatra)和印度支那(Indochina)的高原(upland)水稻上也可发现灰飞虱。

然而迄今为止水稻条纹病毒和黑条矮缩病毒的分布仅限于东亚的温带地区,如日本、韩国、海参威和中国。

在这些地区,灰飞虱的周年生活史与水稻关系密切。

以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SV)为例,在日本,北海道(Hokkaido)是可以种植水稻的最北端,1968年首次鉴定了RSV,同时首次建立了水稻—RSV—灰飞虱这一病害体系。

在此之前水稻和灰飞虱长期以来只被认为具有紧密的但却是相对简单的宿主关系。

在这一地区RSV的流行爆发发生在1972、1977-1979和1985-1986年。

在台湾,RSV于1969年首次报道,其流行发生在1985-1988年,病害发病程度与灰飞虱的发生量呈正相关。

2灰飞虱在江苏的分布及生活史

灰飞虱在我国分布极广,据上海复旦大学灰飞虱转基因研究组对中国大陆各地灰飞虱的实地调查,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北至辽宁省的铁岭,东自上海,西至新疆,所有水稻种植区都有灰飞虱的分布。

灰飞虱在江苏1年发生5-6代,以3、4龄若虫越冬为主,稻田套种的小麦是主要越冬源。

翌年3月到4月初成虫羽化,长翅型个体比例极低,成虫在原发生地生活l0-15d后,大范围扩散,主要选择在麦田产卵繁殖。

1代若虫于4月底到5月初孵化,随气温上升和植株衰老逐渐到麦穗上栖息取食并完成发育,成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播者;越冬代主要在水稻上繁殖,9月中旬到10月上旬在水稻顶部第2张叶片的叶鞘及中脉中产卵,若虫于10月上旬开始盛孵,初孵若虫很快爬到稻穗上,在稻粒缝隙间或在穗轴、枝梗栖息,取食。

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水稻收割,发育到2-4龄的若虫转移至套种的小麦幼苗上。

这是套种麦田最主要的越冬虫源,占越冬总量的90%以上。

在田外野生禾本科寄主上生活的少量若虫在野生禾本科寄主枯死后转移进入麦田,但与麦田庞大的种群数量相比,这些野生禾本科寄主上虫源很少。

3灰飞虱的获毒和持毒能力

以RSV为例,在感染RSV的水稻病株上连续饲养两年的灰飞虱其后代带毒率为16.7-25%,实验室中饲养9代选育出的高获毒能力品系,有50-60%的介体获毒。

另外,经过11-13代选择而得到的低获毒力品系,饲毒8-11天时仅有不到10%的个体获毒。

灰飞虱对RSV的传播可以分为两种途径,其一是垂直传播,即由感染的雌成虫经卵传递给子代(图1A);其二是水平传播,即从感染植株上获毒(图1B)。

而RSV的水平传递途径实际上又包括了“传毒”和“获毒”两个过程。

携带RSV的灰飞虱吸食健康水稻植株后,健康植株被感染RSV,即灰飞虱的“传毒”过程;无毒灰飞虱吸食感染稻株后成为有毒灰飞虱即“获毒”过程。

灰飞虱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需要经过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

通过循回期后,带毒灰飞虱可持续或间歇地将RSV传到水稻植株上。

4灰飞虱的传毒能力及其卵传规律

以RSV为例,灰飞虱最短接毒3min就可将RSV传到水稻植株上,一般情况下灰飞虱的传毒时间为10-30min。

3-5龄灰飞虱若虫传毒力很强,至成虫传毒力有所下降,雄虫很少传毒,林奇英等(1991)实验指出,灰飞虱接触毒源10min,即有5%的获毒率;在48h以内,灰飞虱对毒源的获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以取食48h的获毒率为最高;48h后,获毒率不再上升。

灰飞虱获毒后不能立即传毒,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循回期才能传毒,病毒在灰飞虱体内的循回期为4~23d,平均为8.3d。

一般在通过循回期后1~2周内传毒力较强,可连续传毒30~40d,或有明显的间歇现象;接近老龄,传毒能力明显下降个,体间传毒能力有差异,一头带毒虫一生传毒株数1~29株,多数不连续传毒,传毒间隔时间有的仅1天,一般3~7d,最长可达25d。

带毒灰飞虱刺吸秧苗3min,就能将病毒传给健康植株,10min后,就有10%的传毒率,传毒率随接种取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一般情况下,灰飞虱的传毒时间为10~30min。

同一地区的灰飞虱传毒率短翅型比长翅型高,雌虫比雄虫高,成虫比若虫高,但高龄若虫与低龄若虫的传毒率无显著差异。

RSV经卵传毒率很高,如日本灰飞虱冈山品系东京和Saitama品系、Fukuyama品系卵传率都达到75%。

传毒力较强的雌虫往往具有较高的卵传力,例如传毒率为80-100%的雌虫,其后代平均带毒率为86.3%。

而传毒率为20%的雌虫后代的平均带毒率为40.6%。

传毒率为0的雌虫,带毒率仅为10.9%。

由于后代没有带毒个体出现,因而一般认为未表现侵染力的雌虫及其后代群体已完全丢失了RSV。

无毒灰飞虱在RSV病株上饲毒后可以获毒,室内获毒率可达到田间自然获毒率的水平。

RSV在灰飞虱体内的浓度因个体而异,并且其浓度高低反映了灰飞虱的传毒力和卵传率。

一般而言,除非是已选出具有高卵传力的个体,RSV浓度会随着灰飞虱代次的递增而递减。

当雌虫从RSV病株获毒后,其卵传率一般较高。

经卵带毒虫最早在孵化当天即能传毒,从同一带毒雌虫产出的后代中,也有无传毒能力的个体,在无传毒能力的个体中,有些个体血清学反应阳性,进而在下一代产生带毒虫,但大部分完全失去传毒能力,需再次在病株上获毒才能带毒。

经卵传递的事实不仅为植物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提供了有力的间接证据,而且为病毒在昆虫体内的垂直传播提供了实例。

因此,搞好灰飞虱的防治是控制黑条矮缩病及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的关键,因此要采取“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综合措施,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防治策略,多个环节压低灰飞虱数量,减少传毒机率。

 

第三章水稻病毒病田间诊断以及灰飞虱带毒率检测技术

1水稻病毒病田间诊断技术

1.1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诊断技术

水稻苗期、分蘖至拔节期、孕穗期都可受灰飞虱传毒危害、发病显症,最感病生育期在苗期至分蘖期。

早期发病株先是在心叶(苗期)或下一叶(分蘖期)基部出现与叶脉平行的不规则褪绿条斑或黄白色条纹,粳稻和部分高秆籼稻心叶逐渐发黄卷曲成纸捻状下垂的“假枯心”,多数籼稻心叶发病后不卷曲下垂,部分粳稻病株在发病中后期有老叶发红的现象。

苗期显症发病,常常导致枯死;分蘖期发病,病株分蘖常减少,重病株多数整株死亡,病穗畸形或不实(图2)。

识别要点:

单株新叶先发病;苗期易形成死苗,后期枯心苗无虫眼和虫粪;田间分布不均匀,有成塘发病的现象,似有发病中心,田边重于田中央。

图2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症状以及病症识别图

1.2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诊断技术

水稻秧苗期感染黑条矮缩病后,稻苗明显矮缩,叶片浓绿。

但发病早期矮缩症状不明显,易与僵苗不发混淆。

分蘖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