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165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78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docx

某某年铜投资分析报告

摘要

Ø自2000年以来,铜价表现为窄幅下行的态势,但2002年有所企稳,预计2003年、2004年铜价将继续上升;

Ø目前铜市场的特点:

供需基本平衡,需求量增速略高于生产增长;世界高成本矿山生产能力关闭越来越严重;

Ø自1992年以来,我国铜矿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12%,增长速度为世界矿产量增长速度的1.85倍,目前我国铜矿产量在世界排名第四;

Ø铜加工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铜加工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与世界铜加工工业存在一定差距;

Ø2002年铜产业供求关系得到改善,但依然处于过剩;铜库存持续高水平;铜期货基金持仓换手频繁;

Ø当前影响铜产业的主要因素:

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挫折;美元走势破位下行;美伊战争及通货膨胀;

Ø铜产业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竞争环境、产品市场环境),铜产业上市公司和矿产资源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表目录

图目录

1.铜工业概述

1.1铜的特性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

表1-1铜的特性1

化学符号

Cu

原子序数

29

原子量

63.54

密度

8960kgm-3

熔点

1356K

比热(20。

C)

0.383KJKg-3K-3

线膨胀系熟

16.5*10-6K-1

弹性系数

110*109Nm-3

导热系数

394Wm-1K-1

电阻率

1.673*10-3○hm-m

晶体结构

面心立方

资料来源:

铜发展中心

图1-1铜的特性2

资料来源:

铜发展中心

铜与金和银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一族,因而具有与贵金属相似的优异物理和化学性能。

它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无磁性、美观耐用。

特别是,铜的导电和导热性除略逊于银以外,是所有金属中最好的。

由于银比较昂贵,因而铜是被广泛应用的最佳导电体和导热体。

工程上,把退火纯铜的导电性规定为100%,其它材料与它对比进行标定,称为IACS值(国际退火铜标准值)。

因为铜的导电性对微量杂质很敏感,所以在生产上可以用IACS值作为铜纯度的一个指标。

高纯铜的IACS值可达101.5%。

高纯铝(99.996%)和工业纯铝(99.5%)的IACS值分别为64.94%和59%。

也就是说,在电气工程应用中,铜材的导电性比铝材高35%以上。

铜能与其它许多金属形成合金。

例如,铜与锌的合金称为黄铜,铜与镍的合金称为白铜,铜与铝、锡等元素形成的合金称为青铜等等。

铜中加入合金元素,可以提高其强度、硬度、弹性、易切削性、耐磨性以及抗腐蚀等方面的性能,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铜不但经久耐用,而且可以再生;铜是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溶入水中的铜还有显著的杀菌和抑菌作用。

图1-2高纯铜的IACS值与其它金属对比

资料来源:

铜信息市场网

1.2铜及铜产品的分类

表1-2铜及铜产品的分类

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分类

自然铜、氧化铜矿、硫化铜矿

按生产过程分类

铜精矿、粗铜、纯铜

主要合金成份分类

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等)、白铜(铜钴镍合金)等

 按产品形态分类

铜管、铜棒、铜线、铜板、铜带、铜条、铜箔等

资料来源:

铜信息市场网

  1.3铜工业产业链

铜存在于硫化物、碳酸盐和硅酸盐等多种类型的矿床中,还可以作为纯的"自然"铜存在。

地质工作者探查出含铜矿床后,根据铜的含量、储量及其地质分布等特点,通过技术、经济、环境和法律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决定是否进行采矿。

含铜矿石从地下开采出来后,经破碎和选矿处理,成为铜精矿。

此外铜还可以从岩石或矿石中浸取出来。

20世纪内,全世界铜矿山的产量从1900年的49.5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1152.6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3.2%。

在最近的5年里,年增长率为4.3%。

铜矿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生产出金属铜(精铜)。

一种是传统的熔炼-精炼法,另一种是新发展起来的浸出-电解法。

考虑到再生利用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重要性,部分精铜用废铜生产出来。

1997年,世界精铜产量为1356.4万吨。

其中通过矿石浸出生产的精铜已上升到占总产量的13%。

精铜主要以阴极板、坯料、饼坯或铸锭的形式,由冶炼厂送到加工厂。

通过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熔化、电解或粉化等工艺,生产出丝、棒、管、薄板、厚板、带材、铸件、粉末以及其它型材,销售出去以满足社会需要。

 

图1-3铜工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

铜信息市场网

1.4铜的主要用途

铜在国民经济中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的应用渗透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但是根据其化学物理特性主要应用于电力、电子、建筑、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国防军工,信息通讯和交通建筑等方面。

由于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所以被广泛用于电力输送上,如:

电线、电缆、汇流排、变压器及开关、连接器等基本上是以铜作为生产原料。

全世界与电力相关的铜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40%。

A)由于铜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延展性、易加工性和合金性能,所以被广泛用于机械制造业。

如:

空调、冰箱的冷凝管和散热器基本上使用紫铜管;大型仪表盘的引线框架也使用铜进行加工;汽车的水箱则使用热缩比较为稳定的铍青铜作原料等等。

与机械制造相关的铜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9%。

B)由于铜具有耐腐蚀性、美观和抗菌性(溶解于水中的铜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肺炎病菌等的滋生)所以铜从8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

其中,铜水管、水龙头及水管接头等以及大量的装饰材料等方面的铜消费增长十分迅猛。

目前与建筑相关的铜消费约占总消费量的35%。

C)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铜消费结构

表1-3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铜消费结构

单位:

万吨

建筑

电力电子

交通

机电设备

其它

美国

130

75

36

33

27

43%

25%

12%

11%

9%

欧洲

162

154

30

37

27

39.5%

37.5%

7.5%

9%

6.5%

亚洲

52.5

175

52.5

31.5

38.5

15%

50%

15%

9%

11%

中国

42

102

7.5

8.5

10

24.9%

60.2%

4.4%

5%

5.5%

D)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从上述的铜消费结构中可以看到,铜的应用分布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商品资源。

它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电力工业、机电工业乃至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必不可少的工业原料。

在今天,在铜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旦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下降,铜的需求立刻会随之下降。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铜供应不充足的条件下,其经济增长同样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1.5铜的品号及质量标准

铜期货合约标的物在97年9月之前实行的质量标准是GB466-82标准,交割品是一号铜,97年9月-98年8月GB466-82与GB/T-467-1997两种标准同时执行,98年9月起全部执行GB/T467-1997标准,高纯阴极铜和标准阴极铜均可交割,没有质量升贴水,只有品牌生贴水。

(一)标准阴极铜(Cu-CATH-2)化学成份

表1-4标准阴极铜(Cu-CATH-2)化学成份

单位:

%

Cu+Ag不小于

杂质含量(不大于)

 

As

Sb

Bi

Fe

Pb

Sn

Ni

Zn

S

P

99.95

0.0015

0.0015

0.0006

0.0025

0.002

0.001

0.002

0.002

0.0025

0.001

资料来源:

(二)高纯阴极铜(Cu-CATH-1)化学成份:

Cu+Ag不小于99.95,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0065(杂质分类含量略)。

2.铜储量、类型及分布

2.1世界铜储量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铜矿资源丰富,陆地资源量16亿吨,深海结核资源7亿吨,2000年世界铜储量为3.4亿吨,储量基础为6.5亿吨。

从地区分布看,全球铜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

1.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

2.美国西部的洛矶和大坪谷地区;

3.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

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5.加拿大东部和中部。

从国家分布看,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独联体和秘鲁等国。

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探明铜金属储量达1.5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

美国储量9100万吨,居世界第二。

赞比亚和中国的铜储量分别居世界的第三,第四位。

其他国家如,扎伊尔是非洲中部的主要产铜国,其生产的铜全部用于出口,德国和比利时是利用进口铜精矿和粗铜冶炼精铜的生产国。

此外,秘鲁、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兰、前南斯拉夫等也均是重要的产铜国。

我国虽然铜资源贫乏,但却是世界主要的精炼铜生产国之一。

目前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5%。

表2-1世界铜储量及储量基础

单位:

万吨铜

国家

储量

占世界储量比例

储量基础

占世界储量基础比例

智利

8800

25.88

16000

24.62

美国

4500

13.24

9000

13.85

秘鲁

1900

5.58

4000

6.15

中国

1800

5.29

3700

5.69

波兰

2000

5.88

3600

5.54

赞比亚

1200

3.53

3400

5.23

俄罗斯

2000

5.88

3000

4.62

印尼

1900

5.58

2500

3.85

墨西哥

1500

4.42

2700

4.15

加拿大

1000

2.95

2300

3.54

哈萨克斯坦

1400

4.12

2000

3.08

澳大利亚

900

2.65

2300

3.54

其他国家

5000

15

10500

16.14

世界总计

34000

100

65000

100

资料来源2001年(MineralCommiditySummaries)

2.2世界铜矿床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分布

世界铜成矿类型多样,按其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

1.班岩型,

2.砂页岩型,

3.铜镍硫化物型,

4.黄铁矿型,

5.铜-铀-金型,

6.自然铜型,

7.脉型,

8.碳酸岩型,

9.矽卡岩型。

其中重要的是前四种,它们占世界总储量的96%左右。

智利,秘鲁,巴拿马,墨西哥,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铜矿床主要是班岩型,赞比亚,扎伊耳,波兰的铜矿床主要是砂页岩型,美国的铜矿床主要是班岩型和砂页岩型,加拿大以班岩型,铜镍硫化物型和黄铁矿型为主,原苏联则是4种类型均有,属于多类型的。

因此这4种类型便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勘察和开采的类型,尤其是班岩型和砂页岩型,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55%和29%。

据初步统计,世界铜金属储量超过500万吨的超大型矿床有60多个,其中,班岩型38个,占总数的63%,占超大型铜矿储量的64%,砂页岩型15个,占总数的25%,占超大型铜矿储量的24%,两者合计占世界超大型铜矿床个数和储量均为88%。

表2-2世界铜金属储量超过500万吨的超大型铜矿

矿床类型

矿床

储量

数量(个)

所占比例

铜(万吨)

所占比例

斑岩型

38

63

47920

64

砂页岩型

15

25

18241

24

铜镍硫化物型

3

5

3500

5

黄铁矿型

2

3

1527

2

铜铀金型

1

2

3200

4

自然铜型

1

2

700

1

总计

60

100

75088

100

资料来源:

世界矿产资源

3.世界铜工业的发展

3.1世界铜工业的生产

人类炼铜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由于炼铜方法原始,铜的产量一直很低,17世纪出现现代炼铜法后,铜产量才有明显增加。

1928年,世界精铜产量为167万吨。

战后世界冶炼工业发展较快,1950年全世界精铜产量只有315万吨,1992年已达到1100万吨。

不同年代的生产发展速度不同,50年代铜生产发展速度为年均递增4.7%,60年代年均增速为4.2%,70年代则为2.07%,80年代进一步降为1.5%.90年代初、中期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和较高铜价的刺激,铜的产量大幅增长。

表3-12001年世界前10位铜矿生产商

                                                  单位:

千吨,铜含量

公司

2001

2000

产量

份额(%)

排名

产量

份额(%)

排名

智利国营铜公司(Codelco)

1756

13.6

1

1589

12.3

1

菲尔普斯道奇公司(PhelpsDodge)

1096

8.5

2

1125

8.7

2

布罗肯希尔佩科-比利顿公司(BHPBilliton)

986

7.6

3

725

5.6

5

里奥廷托公司(RioTinto)

908

7

4

884

6.9

3

墨西哥集团公司(GrupoMexico)

761

5.9

5

772

6

4

英美公司(AngloAmerican)

541

4.2

6

468

3.6

7

卢宾铜采矿和冶炼工业公司(KGHM)

474

3.7

7

472

3.7

6

弗里波特麦克莫伦公司(FreeportMcMoran)

441

3.4

8

440

3.4

8

诺里尔斯克镍公司(NorilskNickel)

433

3.4

9

420

3.3

9

哈萨克斯坦铜公司(Kazakhmys)

416

3.2

10

380

2.9

10

前五家公司

5506

40.1

 

5095

45.8

 

前十家公司

7811

56.9

 

7275

62.7

 

数据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

表3-22001年世界前10位精铜生产商

单位:

千吨,铜含量

公司

2001

2000

产量

份额(%)

排名

产量

份额(%)

排名

智利国营铜公司(Codelco)

1530

11.9

1

1415

11

1

菲尔普斯道奇公司(PhelpsDodge)

1078

8.4

2

996

7.7

2

墨西哥集团公司(GrupoMexico)

905

7

3

882

6.8

3

日本矿业公司(NipponMining)

625

4.8

4

621

4.8

4

北德精炼公司(NorddeutscheAffinerie)

545

4.2

5

545

4.2

5

卢宾铜采矿和冶炼工业公司(KGHM)

498

3.8

6

474

3.7

6

三菱材料公司(Mitsubishimeterials)

496

3.5

7

468

3.6

7

诺里尔斯克镍公司(NorilskNickel)

450

3.5

8

420

3.3

8

诺兰达公司(Noranda)

436

3.4

9

400

3.1

9

哈萨克斯坦铜公司(Kazakhmys)

418

3.2

10

10名以外

前五家公司

4683

30.3

前五家 

4459

34.5

 

前十家公司

6981

45.2

前九家 

6221

48.2

 

数据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

表3-3世界主要产铜国1993-2000年产量

单位:

千吨

国家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美国

2252.5

2220

2279.8

2346.9

2450

2456

2012

1732

智利

1268.2

1277.4

1491.5

1748.2

2116.6

2334.9

2590

2628

日本

1188.8

1119.2

1188

1251.4

1278.7

1277.4

1351

1455

中国

730.3

736.1

1079.7

1119.1

1179.4

1110

1040

1330

德国

632.1

591.9

616.1

670.8

673.7

695.9

697.1

*2380

俄罗斯

537.1

551.8

560.3

599.2

639.9

639.9

640.0

加拿大

561.6

549.9

572.6

559.2

560.6

562.5

540.5

主要生产国小计

7170.6

7046.3

7788

8294.8

8898.9

9076.6

8870.6

9525

世界合计

11306.3

11166.2

11818.2

12728.6

13585.8

13879.7

14307.0

14680

 数据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

 注:

1、精铜产量包括电解及火法精炼铜.包括来自粗铜.阳极铜和其他一次原料的铜产量,也包括来自废金属和其他相似原料的再生铜,但不包括从二次原料中以简单重熔法回收的铜。

  2、资料来源:

1993-1999来自WORLD METALSTATISTICS(世界金属统计) 2000年数据来自CRU  

  3、*指欧洲产量 

2000年全世界年产铜达1468万吨,主要生产国和地区的产量分别为:

智利262.8万吨、美国173.2万吨,日本145.5万吨,中国133万吨,欧洲238万吨。

3.2世界铜工业的消费

 2000年全球消费铜约1488.5万吨,铜的消费集中在发达工业国。

美国是最大的铜消费国,2000年消费292.3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其次是中国175万吨,日本132.7万吨,欧洲438.5万吨。

图3-11990-2001年世界铜生产和消费状况

数据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

从行业看,消费铜最多的是八十年代是电气工业部门,九十年代是建筑业。

据统计,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80年代中期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占47.8%,机械制造业占23.8%,建筑业占15.8%,运输业占8.8%,其他占8%。

九十年代后,西方国家铜消费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例,98年铜消费中,建筑业占41.4%,电器电子产品占26.0%,运输设备12.4%,机械制造11.2%,其他9.0%。

3.3铜的进出口

世界主要铜出口国:

1)智利:

世界上最大的铜出口国,生产的铜矿石和铜绝大部分出口,主要输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地;

2)赞比亚:

输往欧共体、美国、日本等,也有部分输往中国。

3)秘鲁:

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量占世界第七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产品主要输往美国、日本等国;

4)扎伊尔:

所产铜矿石大部分供应出口,主要输往西欧、日本和美国;

5)澳大利亚:

其产量的1/4出口;

6)加拿大:

是发达国家铜矿品出口最多的国家,出口量占生产量的70%左右。

世界主要铜进口国:

美国、日本、欧共体、中国。

3.4世界铜的价格走势分析

影响铜价的主要因素是铜的供求关系,精铜除了在2000年有需求缺口外,近三年内都相当过剩,因此对于铜价的影响也就反映出铜价在2000年达到最高,而近期表现为窄幅下行的态势。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若以2002年前三个月的过剩做一个粗略估算,其过剩明显低于2001年度,这一迹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铜价在2001年达到最低点后,2002年有些企稳,这一情况对于主营铜业的上市公司将带来有利影响。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所以从长期看,油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好的相关性。

正因为原油和铜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铜价与油价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性。

但这只是趋势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价格与铜价的正相关性并不十分突出。

图3-21990-2001年世界铜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

九十年代初期由于电子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导致了铜消费量的大幅增加(同期铜生产量变化不大),铜价格由1990年的2500美元/T升至1995年的2936美元/T。

随后由于铜生产厂商调整生产计划,尤其是1998年以来两次大规模减产(高成本的产能关闭,低成本产能扩张),世界铜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1500美元/T左右。

同时由于目前低成本的湿法冶炼占全部产量的33%左右,而其生产所需的氧化矿却只占铜矿储量的20%,其余的硫化矿仍然只能用传统的火法冶炼。

所以生产成本进一步压缩的空间较小。

根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预测,2003年全球铜市将表现为大致平衡的局面,估计产量为1567万吨,而消费为1570万吨。

其中由于2000年和2001年铜价暴跌临时性关闭的冶炼和精炼设施重新启动不太可能(一般认为铜价必须回到1750—1800美元才能为重新启动提供理由),导致总的闲置产能估计约有76.5万吨。

现有的过剩产能和高额的库存将阻止2003年铜价升至过高水平。

综合以上分析,1550—1950美元可能是2003年铜价的主要运行区间。

预测2004年,铜价有进一步向上拓展的空间,区间在1700-2200美元。

3.4.1用生产成本来衡量铜市场的价位区间

 

(一)生产商限产区

1300—1550美元。

这一阶段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出现严重供应过剩,库存不断上升,价格跌破平均生产成本,迫使行业内部进行产能的调整。

主要有产能的缩减、关闭、缓建以及兼并重组等一系列的优化组合,使严重过剩的供给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二)生产维持区

1550—1850美元。

在这一阶段全球总体经济格局稳定,限产已经对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总体供需平衡,但库存较高,需要需求进一步的增长来消化历史库存,在这种价格区间,价格的相对波动频率比较频繁。

(三) 完全利润区

1850—2100美元。

这一阶段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并能持续健康高速发展,行业也由此进入良性循环,几乎所有生产商都能赢利。

价格出现高位振荡,一定程度的供应短缺使库存持续下降。

由于投资者仍然看好经济,因此愿意继续买进,使价位不断推高。

(四)暴利区

2100美元以上。

这一价位以上行业内出现了丰厚的利润,而且行业内不断出现为追求高额利润的新增产量。

库存处于历史低位,现货供应紧张,远期合约上存在生产商保值,并形成近高远低的价差结构,是铜价在高位不断向上攀升的必要条件。

 

1998年以来随着两次大规模减产,高成本的产能关闭,低成本产能扩张,世界铜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1500美元左右。

目前低成本的湿法冶炼占全部产量的33%左右,而其生产所需的氧化矿只占铜矿储量的20%,其余的硫化矿仍然只能用传统的火法冶炼。

生产成本进一步压缩的空间较小。

3.4.2市场结构分析

我们追踪CFTC公布的COMEX基金持仓发现,从1999年至今LME铜市非商业净头寸与铜价的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