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815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

《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pa学习个人总结.docx

mpa学习个人总结

mpa学习个人总结

  MPA学习让我对工作充满信心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李想

  暑去寒来,几度往返,在吉首与湘潭大学的求学之路上,留下了我辛勤奔波的足迹,也充满了我不断收获的喜悦,湘潭大学MPA,我心中的梦幻之地,在雪花将要飘飞的12月,我再一次拥抱了你。

  忘不了80名同窗认真听课的时光,忘不了学富五车的导师们的谆谆教诲。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数年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我以选择湘潭大学MPA为荣,以成为国内著名行政管理专家彭国甫教授等专家教授们的学生为幸。

  有家有室,工作繁重,学习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每一次MPA面授学习,都使我对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理论联系实际,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彭国甫教授的话,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

  的目标与任务,也给我们注入了MPA学习的强大动力。

说实话,作为湘西自治州教育局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的负责人,开始时,我对这项工作并不是得心应手的,一个xx年底刚刚成立的机构,工作千头万绪,真正有一种无从下手之感,还好,这段时间我正从事MPA学习,我便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抓了组织机构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并从调查研究着手做了大量的工作,澄清了全州中小学贫困生底子,建立了13余万名贫困生电子档案,落实了“两免一补”助学资金3000余万元,构建了助学督查体系,创建了湘西助学网、创办了湘西中小学助学简报,这些工作得到了省、州领导的肯定和重视。

些许成绩的取得,与导师的精心教学是分不开的,也是MPA给了我工作的灵气,创新的灵感。

  学习、研究、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将实践经验加以概括总结使之上升到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研究。

在其位,谋其政,怎样将湘西州助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是我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每一次MPA学习,这一问题都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今年7月,彭国甫教授给我们讲授了行政管理方面的课,讲授了管理中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知识,并教导我们怎样与本职工作相结合选择研究课题,使我对从理论的角度研究湘西州助学工作的实践并进一步指导这一实践的深入开展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为此,在彭教授

  的指导下,我还请教了湘潭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成志刚教授,他以社会保障研究方面的深厚知识,朴实、严谨、耐心、认真地帮助我分析当前救助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怎样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使我获益良多,根据他们的指导,我利用今年7月在湘大面授20天的课余时间,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州开展了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保障体系调研,把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公平作为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将贫困生界定和资金筹措作为研究的主要立足点,将经济救助同贫困生学业救助结合起来,最后从政策层面上为我州的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保障问题设计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由于该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目前已作为课题通过省里初评,正作为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向上申报。

  学习的道路是艰辛的,学习的过程也是快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让我充满喜悦,每一个小小的收获,都倾注了导师的汗水,湘潭大学MPA,让我脚下的道路更加踏实,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MPA入学心得体会

  2016年3月,我无比自豪的成为中国科技大学的一员,在这里,我看到了德才兼备的教师,教授;公正严明的校风,校纪;热情活跃的学长,同学。

儿时,成为科大学子的梦想,伴随着入学教育的开始,实现了。

我有理由相信,来到中国科大,是我正确的选择。

我想,来这里的每一位新生,在科技大学的关怀、教导、磨砺下,将会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出他们的光彩,成为祖国的光荣。

  中国科技大学校党委成员、研究生院屠兢副院长为大家作的报告,为入学教育拉开了序幕,让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盛宴。

张老师先是向我们介绍了科大的创建过程,现在的师资力量、院系设臵、实验室数量、本科生专业数、硕博士点数、重点学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历年来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就业情况,以及科大今后的发展方向:

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从屠老师的致辞,我感受到,科大的MPA学子和其他学生一样,受到学校同样的重视,甚至是更多的关注,从科大MPA每年的新生入学,都会专门举办开学典礼和富有特色的入学教育就看的出来。

  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梁樑教授从管理学本身出发,对管理概念进行创造性解读,论述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

他针对MBA/MPA教育,分析了MBA/MPA学科特点,从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实践经验理论化、交流的平台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们的MBA/MPA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的服务。

他还对MBA/MPA同学的未来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和良好的祝愿激励我们这群刚刚迈入MPA门槛的新生们努力学习,励志成材。

  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定涛教授作了题为《MBA/MPA人的使命》的专

  题报告。

他从MBA/MPA教育的假设性前提、MBA/MPA学习特点、MBA/MPA教育的实质、管理学院将为大家提供的服务、对MBA/MPA教育的认识、MBA/MPA面临的使命等六个方面畅谈了其对MBA/MPA教育的认识与体会。

  管理学院MBA中心的邓国华教授,结合自身在中科大48年学习、工作的经历,为我们MBA新生上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校史课。

中科大是一所理工结合、兼有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直接关怀下,于1958年9月由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创办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

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建校以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集中全院的师资力量和科研优势参与和支持办学,学校在创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是最年轻的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科大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教育战线上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改革开放措施,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创办了专门为智力超常少年举办的“少年班”,唯一一所由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

经过“七五”、“八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建设,很快成为国家重要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

邓小平同志曾称赞:

“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较多”。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科大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第三次创业的口号,大力推进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

现在的

  中科大,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院校;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微尺度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大科学实验室落户于此;钱学森,华罗庚,郭沫若等老一辈的国家学术奠基人都曾执教于中科大……这些是我们早以熟知的科大。

从迁入合肥的二次艰苦创业,到新世纪新千年新的历史定位,一代一代的科大人用勤奋、奋进的精神继续着她的灿烂与辉煌。

  MBA中心主任张圣亮老师就MBA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现状、中国MBA教育的发展、科大MBA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向同学们作了阐述。

MPA中心主任黄攸立老师就MPA的定位,MPA在国外的起源以及MPA在中国的启动与发展前景、科大MPA办学特色畅谈了见解。

两位主任还分别就我校MBA/MPA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招生情况、特色项目、教学手段、课程设臵以及论文要求作了介绍,使得入学新生对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作为教育专题之一,杨文铸老师就学生管理和生活安排等服务工作做了介绍,让平时比较分散的MBA/MPA同学对入学后的日常管理要求、问题求解和联络方式等有了清晰的了解。

  最后两个精彩的教育专题分别是:

张增田老师从管理伦理学方面讲授了学习的乐趣,丁斌博士以《研究生学习生活与职业规划》为题,为同学们指出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科技大学,我要为创造我们MPA人的美好生活,铸造科技大学MPA品牌,为中国科技大学的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MPA学历学位双证备考心得

  我去年参加了MPA学历学位双证考试顺利上线录取,也算是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在职也可以拿到全日制的文凭,可实现我的人生理想,现庆幸当初的决定多么正确!

杭州教学点也转来今年考生邮件,说他们对自己将参加联考缺乏必胜的信心,想想当初自己也是这样经历过的,觉得很有必要将自己的备考经历和经验写出来,以求共勉。

  一、备考过程

  我是去年11月中旬才进入备考状态的,1月上旬就参加考试了。

在此期间,10月之前基本上没进入状态,每天工作也很忙,真的很难静下心来,毕竟参加工作8年了。

英语单词我也认识一些,可它们走在一起就不认识了、不熟练了。

想想既然要考,就争取一次性通过,否则,明后年的考生越来越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我的成功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所以必须强迫自己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去参加教学点组织的辅导班培训了。

看到大家都这么认真复习,很有备考气氛,一起辅导,一起讨论,一起考试,最后一起录取和调剂。

而且辅导的老师都非常有经验,课堂中的训练题型都很经典,目标明确,少走了很多很多弯路,同学之间也能够互相勉励、互相促进,心也就踏实下来,可以静下心来复习。

辅导课时安排和模块训练结合比较科学,得分的侧重点明确,也减少了我自己安排学习计划的过程。

到了元旦前后保证复习看书,平时工作很忙,也不能够确保每周辅导都到课,好在教学点辅导每周末都在开课,方便我随时去听课训练,半天一天都可以让我自由调配!

当然课后也认真做题,把辅导班发的精要练习认真做完,再与班上的同学对照正确答案探讨。

应该说非常感谢在辅导班里的复习训练,收到的效果还是挺大的!

  二、备考感悟

  1.坚定的信心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自己的基础差,自己是学文科的数学怎么办,英语单词全忘了等等担忧。

其实这些都是没必要的,大家都是参加工作若干年的,除了平时工作跟英语打交道的人可能有点优势,谁会去看书呢,所以基础都差不多。

一方面限制了近两年的毕业生参加考试,已经减少了竞争对象,加上有些考生没有参加过辅导的,整体成绩肯定会落后很多;另一方面,国家指导线也并不高,A线也只在165分,外语45分,即使刚好过线,许多“985“,”211”院校也可录取了!

关键是教学点给我们提供了平台是借用了外省丰富的指标名额,我们是在与外省院校的考生竞争指标,无论是考生基本素质,还是辅导师资的实力,都是没有办法与我们相比的,所以,辅导班里你有的是自信和实力!

看一看往年杭州教学点的录取情况,实在是令人振奋!

所以你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不能有丝毫动摇!

辛苦这二个月,换来的结果是一辈子的切身利益

  2.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相信这不用多做解释。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按照辅导班的课表专门把各科分成了几个学习阶段,并制定自己的预期联考分数的基础目标努力达到基础目标190-200分以上。

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各门成绩上浮5-10分的要求,也就是扎实基础分,发挥特色分,而且自己定的计划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过程灵活调整,反正一句话,要适合自己,一切向着目标。

  3.畅通信息的渠道

  在辅导班上争取多交几个考友,平时多与同学之间电话或邮件沟通,也可以向教学点老师了解相关备考信息,特别是以往考试优秀同学的备考体会,还有一点,杭州教学点的老师配备很精良,有些老师是直接参与过命题和改卷的,应试经验非常丰富,教学点复印、邮件发送的资料都要认真阅读,虽然有些不一定适合自己,但完全可以参考的,尤其是考试大纲变化之后,针对性的辅导资料很少,辅导班里发给大家的资料一定要珍惜,提高利用效果。

  4.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回顾总结一下自己考大学时候的学习方法,结合老师的指导后结合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能让你少走弯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5.树立恒心和毅力

  认准了目标就一定要有勇于考试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意识里要制定监督措施,控制好自己,保证每天都有合适的学习时间,即使是1个小时也好的。

在此期间,肯定要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应酬了。

  6.个人建议

  如果能在备考前向单位请一周假自然最好了,即使是前5天也行,元旦前后都可以的。

考前静心搞突击猛攻,临时抱佛脚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是应试性考试,老师的精讲结合模拟训练效果特好,尤其是一定要多做几份模拟试卷,而且是要控制好时间的。

  三、学习方法

  1.数学

  数学复习我是分为基础提高、强化模拟二阶段进行的。

基础阶段我自己做题,看机工版教材,参加辅导班后才发现,老师指出明明有些不考的题目,编书时候为了突出完整性却都放进来了,当然还有些看不懂,很多题也不会做清华版和人大版的就有优势,内容不多,精要。

提高阶段、强

  化阶段都是围绕辅导班课程和讲义开展的,这二个阶段都在辅导班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目标很目确,我自己思路也清晰了,应该说这二阶段结束参加考试就没问题了。

富有经验的辅导老师会针对考题,把经典题型及解题方法都细细分析,并一道一道反复训练,直到掌握。

模拟阶段主要是做一些模拟试卷,并对以前辅导班资料做错的题目着重看一下,主要是反复做题并在老师指导下或自己总结一些做题方法、出题考点。

数学一定要多注意总结,三道题做一遍不如一道题做三遍。

更加要注意少而精,题量少但经典,有代表性,一定要弄懂老师的每道题目!

数学辅导是陆少华老师,他的辅导课的确精彩,准备的资料也很经典扣题,跟着他备考数学,心底非常踏实!

去年辅导班就有75分满分的学员,当然,60分以上的考生那就很多了!

  2.语文

  一定要听辅导班的课程,因为论证有效性分析一不小心就可能偏题了,语文拉分很大!

但也不能投入太多的时间,建议一篇作文角度要写正面要写反面,建议最好让辅导班学友之间相互批改。

很多人都不够重视作文,因为谁都会写。

但是在联考中,许多考生纷纷在作文上吃了大亏。

其实在联考作文是考察的重点,除了综合外,英语也有一篇作文,所以应该非常重视。

我总结了四条经验:

一是立意要新:

对于评论文的写作,能反驳的绝不支持。

一是因为支持性评论文容易背误会成立论文,二是要做到观点无懈可击很不容易,三是容易给老师留下“人云亦云”的坏印象;而考试重视一个人的批判思维能力,所以写驳论文只要在某一个方面言之成理,常常能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觉得你与众不同,分数自然不会低。

二是论点明确:

务必在第一段提出论点,迎合老师的阅卷习惯。

三是结构清晰:

尽量使用”提出论点-理论分析-举例分析-总结深化”四段式。

四是卷面整洁:

如果涂改错误会造成卷面污损的话,那宁可不要涂改,因为老师不会仔细看你的每句话,但是对整体的卷面感觉却非常重视。

至于缩写,卷面整洁同样重要,另外绝对不要超出字数限制,否则会扣分很多。

  3.逻辑

  逻辑我是11月底才开始看书的,个人认为逻辑跟数学一样,一定要多注意总结,“三道题做一遍不如一道题做三遍”尤其是辅导班老师课堂里训练的题型,是经典的代表性题目,是总结归纳以后分类训练的备考题型,特别要反复做,做错了的题一定要搞懂。

历年的考试真题必须反复做过,因为好多题就是从历年考题稍加变化而来的。

逻辑建议题不要做的太多,关键是要搞懂你做的每一道题,因为现在考上原题的可能性太小了。

注意做题时一定要控制时间,辅导班开始时候做题的速度相对慢一些,在有经验老师的带领下理清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

以后逐步提高答题速度,尤其是考试时候特别注意控制好时间!

  我觉得逻辑复习过程中应该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题型对许多传统的逻辑题如削弱题和加强题,

  一般人都能一眼看出答案,但是近几年新出现的几种题型如预设题、推断题、评价题和数字推理题,却有很强的技巧性,直接凭常识做非常难,而用特别的技巧则能做的又快又好。

这几种题在今后考试中出现的

  会越来越多。

以考察逆向思维的预设题为例,比如辅导班老师讲的“否定代入”,就是对付预设题的天才方法,没有老师提示一般人是想不到的。

逻辑的每种题型都有自己最简单的解法,熟练掌握之是提高逻辑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最佳方法。

第二:

题眼每一道逻辑题都有自己的“题眼”。

也就是题目评论的“靶子”。

“题眼”往往是一个词或短语,如果“题眼”抓错了,就会出现“想歪了”的现象,选了无关的干扰项或次要项。

所以说逻辑很大程度上是在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对语言敏感的人看完题干后不但能抓住“题眼”,而且能看出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或者漏洞,甚至预测到作者会从那些角度设置题目。

做到这一点,逻辑就算成功了一半了。

第三:

语言理解的前提是能够轻松的读懂题目,但是考试的逻辑题有的是抄英文题的,翻译的非常别扭,读起来令人头疼,甚至产生误解,更谈不上深层次理解了。

所以一定要多读多做这样的拗口题,正式考试时就感觉不到译文的障碍了。

我是11月份做了10套模拟题,感觉顺手了许多。

第四:

速度与其他科目不同,逻辑的解题速度与正确率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做得太慢往往是不得法或者想歪了。

逻辑题与充分性判断一样,每个2分,但是逻辑高手可以在30分钟左右做完30道题,并达到90%左右的正确率,而数学则几乎不可能,因此做逻辑题是非常合算的事。

所以应该着重训练自己的逻辑解题速度,方法是每30道题一组,用最快的速度做完。

第五:

状态做逻辑题的状态非常重要,不论是平时还是考试,如果觉得自己状态不对,那就不要硬做。

另外不要太抠一些艰深的数字推断题,正式考试这种题非常少。

  4.英语

  这应该是大家都挺头疼的话题了,在数学难度降底、语、逻基础类似的情况下,英语成了联考考试中最关键的部分。

我想说备考前我的基础绝对不如在座各位的大部分人,但考试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想主要是找对了适当的方法――单词和阅读理解齐头并进,通过阅读记单词,有时间最好能够经常做些英语短文训练,从备考起持续至考试前一天。

当然,每次英语辅导,老师专门会整理出经常考到的词汇并做延伸,比较容易掌握。

我看很多人又是六级词汇又是什么厚厚一大本的,其实这样效果是不佳的。

  阅读应该重视技巧训练,要做到“读不懂文章也能做对题目”。

比如占比重最大的细节题,正确选项

  往往是原文原话换一个说法,跟原文相差太远的或是照抄原文的选项都是干扰项。

这样的技巧是很多的,听听辅导班老师的指导确实能够茅塞顿开,掌握不少应试的技巧方法。

阅读理解我是在辅导班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些阅读篇目,大概有50-60篇,建议选30篇精做,每周2-3篇,反正才开始做时每一篇我有40到50个单词不认识的,做一篇要两个小时左右。

慢慢的就每一篇的生词减少到20左右了。

30篇做完也就2个月左右时间,剩下的10篇一周就做完,每天可以做4篇。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也相应提高了,包括单词。

当然有时间的话这两个考点能单独总结一下自然最好。

  翻译要做好,首先要分析句子结构,其次要组织语言。

而且正式考试时一定要打草稿,这样才能保证

  语句通顺、卷面整洁、没有遗漏。

写作:

写作大家都比较惧怕,其实没有太大难度。

多背几篇范文,记住几种套路,到时候往里面填充内容即可,凑够150个字还是挺容易的。

去年联考中我就照抄了查老师的范文的开头一句。

关键是不要有语法和拼写错误,尽量在句型和词汇上多做变化,内容则是越简单越好。

不过,翻译和写作老师辅导还是很到位的,不用多操心!

最后说作文,建议考前一个月进入作文复习,早了也不容易记牢,就背几个老查的模块,还有一些常用的经典句子就ok了,反正我是这么做的。

当然,如果要想在作文上有所突破的是要有例外的。

  四、考场实战体会

  最后,建议自己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安排几次模考,我有意识的试验各种做题的顺序,或先做逻辑、

  或先做问题求解、或先做充分性判断,努力找出最佳方案。

经过几次的训练,我感到自己做题的速度、准确率、做题顺序与策略、考试时间安排以及心理状态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而这几点对于综合考试来讲非常重要。

  正式考试的时候,我由于头一天英语考的不理想,晚上没睡好,路途遥远,起得又早,第二天综合考

  试时头昏脑胀,连公式都忘了好多,心都有点慌了。

考试一开始,我按照习惯先做逻辑,做了10道题后觉得状态不对,就改做数学的问题求解。

由于考试数学题目辅导题目把握较准确,我非常有信心找到答卷的突破口。

在通观全局、判断形势的基础上,我正确的运用了“保七争三”的策略,数学比较顺利,把节约下来的20分钟用来检查前面做的逻辑,终于找到感觉,顺利做完所有逻辑题,最终能够按时完成综合试题,并且取得了155分。

其中数学估计有65分,逻辑至少有45分以上,语文也有45分左右,可谓“战术的胜利”。

我的综合考试战略可归纳为八个字:

丢车保帅,保七争三,一定要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要在3个小时内做出综合试卷上的每一道题是不可能的。

因为综合考试题量很大,时间很紧,许多考生出于习惯思维,总想按顺序把所有题目给做出来。

其结果往往是数学花的时间过多,碰到难题纠缠好长时间做不出来,会做的题没时间做了,逻辑题连猜带蒙,作文写不完,甚至没有时间涂卡,导致大幅度的扣分。

传统观念认为的”得数学者得联考”我认为有些道理。

找到一门学科作为突破口,再正确的权衡数学、逻辑、语文三个部分,合理分配时间,通观全局,扬长避短。

“丢车保帅”就是说要权衡每道题的难度、所需时间和分值,做“投入产出分析”,来确定哪些题目先做、哪些后做、哪些必做、哪些试做、哪些不做。

而”保七争三”的含义就在于,每次考试中,简单和中等难度的题至少占70%,这70%的分数是一定要稳拿的;在此基础上,那30%的难题则是能做就做,不会做就猜一个。

  以上是我个人去年考研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对你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