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523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docx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健康生活

4.1.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

2.记录自己现在的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方面的体质信息,并且对照“五年级的学生体质标准表”,看看自己的体质是否达到标准。

3.通过讨论,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4.通过学习,知道不良的环境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健康的含义除了身体上的健康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健康等等方面。

教学重点

对照“五年级学生的体质标准表”,看一看自己的体质是否达到达标准,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教学难点

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在各方面作出努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五年级学生体质标准”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教师引导:

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五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阶段,到了五六年级不仅意味着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广博深奥,也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发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身体吗?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吗?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够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

3.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研究认识我们的身体,并了解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如何健康的生活。

二、聚焦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必须要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那么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现在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来探究我们的身体。

2.板书课题:

4.1.我们的身体

三、探索

活动一:

检测我们的身体状况

1.这学期体育课上,老师已经帮我们测量了我们的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数据。

下面请大家把记录我们这些身体体质信息的记录表拿出来。

2.出示课本59页的体质记录表。

3.教师引导:

这张表格是五年级的学生“体质标准记录表”,下面请大家把这张五年级的学生“体质标准记录表”与我们自己记录的体质信息相比较,看一看自己的体重是否达到标准。

4.学生分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分别将自己的体质信息与五年级的学生体质标准相比较,分析一下自己的体质是否达到标准,分别是处在什么水平?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相机做适当的引导。

全班交流

5.通过刚才的对比、分析,你发现自己的身体体质健康情况处在什么水平?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身体体质健康情况。

6.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对比,我们发现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身体体质健康情况不是太理想,有的同学体重超标,有的同学肺活量低,有的同学50米跑、一分钟跳绳或者一分钟仰卧起坐不达标。

7.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呢?

下面我们继续探讨。

活动二:

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教师引导:

为什么有的同学身体体质健康情况非常优秀,还有的同学身体体质健康情况只能达到及格,甚至于非常差。

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并且填写好课本60页的“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记录表。

3.全班交流,预设: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①遗传。

父母肥胖的,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父母运动细胞比较活跃的,那么孩子运动方面的天赋可能比较高。

②饮食习惯。

喜欢暴饮暴食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大,肥胖又会导致人的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肺活量,影响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

③运动。

喜欢运动的同学,有运动习惯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比较小,并且肺活量比较高,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也会比较好。

4.教师总结:

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四、研讨

1.刚刚我们讨论了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做哪些努力呢?

预设:

①积极参加劳动,加强体育锻炼。

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

②饮食方面,不暴饮暴食,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合理搭配膳食,健康饮食。

③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④注意自己的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因素,积极调整情绪,防止抑郁、恐惧、紧张等等,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教师引导:

要想健康成长,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极锻炼,合理膳食,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健康成长。

五、拓展

1.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除了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之外,不良的环境也有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2.出示课本60页下面4幅图,学生仔细观察这4幅图,看一看这4幅图的内容,思考这几幅图中存在哪些不良的环境,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伤害?

预设:

图片1:

垃圾。

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对我们的水质、空气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图片2:

抽烟。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还有大量的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远离吸烟。

图片3:

雾霾。

雾霾之中还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我们的呼吸道等方面的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图片4:

水污染。

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之中,直接影响我们的饮水卫生。

工业废水会直接或间接的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

3.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不良的环境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呢?

预设:

噪声。

噪声也是一种污染,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中,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

噪声会严重的影响中枢神经功能,造成神经系统衰弱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例如长期在噪声中会导致失眠、多梦、休息和睡眠条件欠佳,或者休息和睡眠的质量变差,出现深睡眠时相缩短,浅睡眠时相延长或者神经性头疼、偏头疼、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和表现。

噪声标准:

在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包括乡村居住环境,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在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

4.心理健康

(1)我们谈到健康,往往会联想到我们身体。

人们往往认为只要身体没有问题,就是健康的,其实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等方面的健康。

(2)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3)心理不健康会有哪些表现?

自卑胆小,猜疑逆反、排斥做戏、贪财冷漠等等都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探讨了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懂得了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

 

4.2.身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2.通过举哑铃活动和制作运动模型活动,进一步了解我们的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互相配合完成各种运动的。

3.通过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懂得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经常进行身体锻炼是相当重要的。

教学重点

通过举哑铃和制作运动模型等活动,体会我们的骨头、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懂得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经常进行身体锻炼。

教学难点

通过举哑铃和制作运动模型活动、讨论交流、查阅资料等活动方式,了解我们身体的骨头、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运动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哑铃等等。

制作运动模型所需的材料,如筷子、橡皮筋、线绳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我们每天都在运动,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运动的吗?

2.出示句子:

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3.我们的运动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那么他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

我们需要怎么保护他们并促进他们的生长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

4.2.身体的运动

二、探索

活动一:

举哑铃活动

1.提出要求:

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的移至胸前,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左手按住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右上肢不同部位的变化。

2.学生分小组进行举哑铃活动,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活动,感受举哑铃的过程中右手臂不同部位的变化。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时刻注意学生安全,并且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

4.在举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在举哑铃的过程中,右手臂关节慢慢向上弯曲,右上肢的肌肉紧绷,感受到右上臂的肌肉慢慢膨胀。

5.教师小结:

通过举哑铃活动,我们发现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我们的骨、关节和肌肉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成举哑铃这一简单的动作。

活动二:

制作运动模型

1.提出要求:

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做一个前臂抬起时的运动模型,将我们的想法展示出来。

2.出示制作材料:

筷子或者短木棍、橡皮筋、线绳等。

制作方法

3.出示课本63页上方的右上臂图片。

4.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右上臂的结构图,然后思考如何使用筷子、橡皮筋和线绳制作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5.指导:

在这个运动模型中,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呢?

预设:

筷子(或短木棍)模拟骨;橡皮筋模拟肌肉;线绳用于固定“肌肉”和“木棒”,使“肌肉”附着在“骨”上。

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

6.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利用提供的材料做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情况,并做适当的指导。

全班交流

7.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利用这个模型做一做前臂抬起这个动作,进一步观察,在前臂抬起这个动作中,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运动的。

8.教师引导: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哪怕就是抬手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由骨、关节和肌肉互相配合才完成的。

9.出示课本63页的资料,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人体的骨、关节和肌肉的有关知识。

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他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他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肩关节。

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10.引导学生说一说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举哑铃的动作的。

预设:

在举哑铃的过程中,肌肉的收缩带动骨头运动,右上臂骨头通过关节带动右下臂骨头向上抬起,从而完成举哑铃的整个动作。

活动三:

保持正确姿势,促进骨骼健康生长

1.在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会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

这时候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2.出示课本62页学生正面和侧面的站姿图片,学生仔细观察正确的站姿,初步了解怎样站立才是正确的姿势。

3.学生背上书包在座位上以正确的姿势站立,相互观察,看看对方的站姿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相互纠正。

4.除了站姿需要正确之外,还有走路的姿势、坐姿以及写字看书的姿势等等,都需要正确。

5.出示正确的走路姿势、坐姿以及写字看书的姿势等等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照着图片的姿势做一做,学会各种正确的姿势。

6.教师引导:

我们的骨骼和肌肉在青少年时期处在旺盛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坐姿,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除了做到姿势正确之外,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7.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63页进行身体锻炼的这段文字,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初步体会身体锻炼的重要性。

8.全班交流

指生说一说经常进行身体锻炼有哪些好处。

预设:

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

我们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体育锻炼?

预设:

球类运动、游泳、划船、跑步、滑冰、骑自行车等等。

9.出示经常锻炼的人群的身体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好处和重要性。

10.教师小结:

经常锻炼身体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所以平时我们要加强锻炼,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三、研讨

学完这一课,我们需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

描述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举起哑铃这个动作的?

在举哑铃的过程中,肌肉的收缩带动骨头运动,右上臂骨头通过关节带动右下臂骨头向上抬起,从而完成举哑铃的整个动作。

问题2:

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经常进行身体锻炼,参加各类球类运动、游泳、划船、跑步、滑冰、骑自行车等等。

第二,我们还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这些知识包括正确的站立姿势、坐姿、读书写字姿势、走路的姿势等等。

第三,合理膳食。

健康合理的饮食对于我们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非常重要。

第四,充分的睡眠时间。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要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四、拓展

1.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了解了我们身体的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动作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

2.出示课本63页下面的两幅图片,提出要求:

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他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图片1:

铰链。

铰链的合页相当于人体的骨头,铰链的两片合页中间的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相当于人体的关节。

图片2:

塔吊。

塔身相当于人体的骨头,吊臂相当于人体的骨头,起重臂拉杆相当于人体的肌肉。

3.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

4.教师出示部分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了解这些物体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头,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预设:

门、斜拉大桥、起重机、挖掘机等等。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在运动中需要骨、关节和肌肉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各种动作。

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要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确的坐立姿势。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身体运动方面的知识。

 

4.3.心脏和血液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2.通过模拟活动体验心脏的跳动,通过测量和比较感受心脏跳动的快慢。

3.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懂得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4.通过讨论交流、查阅资料等方法,懂得保护心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活动,感受心脏的跳动,了解心脏跳动所需的时间和次数,懂得保护心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心脏的跳动,体会心脏跳动的意义,懂得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产。

模拟心脏跳动的材料:

如吸耳球、烧杯、吸管、计时器、听诊器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

以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以维持我们身体的生命活动。

2.出示课本64页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进一步体会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通过心脏、血管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3.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那么心脏跳动的意义是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心脏跳动的意义。

4.板书课题4.3.心脏和血液

二、探索

活动一:

模拟心脏跳动的活动

1.出示课本65页上面一幅插图,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模拟心脏跳动活动的材料、方法以及要求。

2.活动材料:

烧杯、管子、吸耳球等。

3.活动方法:

像图片上那样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

4.活动要求:

这样的活动持续一分钟,数一数一分钟之内我们挤压了多少次。

感受一下一分钟之后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5.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要进行体验活动。

边体验边数次数,观察活动现象。

6.全班交流

(1)指生说一说,一分钟之内我们一共挤压了多少次?

(2)连续挤压了一分钟之后,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

预设:

感觉手比较酸。

(3)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当于什么器官?

预设:

我们的手相当于心脏挤压的力量,吸耳球相当于我们的心脏,塑料管相当于我们全身的血管。

(4)想一想这个实验与心脏输送血液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预设:

相同之处:

都是通过挤压把液体输送到其他地方。

不同之处:

模拟活动输送的是水,心脏挤压输送的是血液。

模拟活动只需要活动一分钟,心脏输送血液一天24时一下子都不停。

模拟活动只是把水输送到水杯中,心脏输送血液需要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7.教师小结:

通过这次模拟活动,我们发现心脏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需要很强大的力量,而且一刻也不停息。

活动二、测量和比较

1.教师引导:

科学研究表明,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真的是这样吗?

下面我们通过测量和比较活动来验证一下。

2.提出要求:

找一个平时爱运动的同学,和他比较一下在跳动一分钟之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

3.教师指导

第1步:

在全班同学中找一位平时爱运动、身体强健的同学,再找一位平时不爱运动、身体瘦弱的同学。

分别测量一下他们一分钟安静状态的心跳次数。

第2步:

让这两位同学持续跳动一分钟之后,坐下来休息。

第3步:

两分钟、4分钟之后分别测量两位同学的心跳,看一看哪位同学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比较我们测得的数据,说一说哪位同学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预设:

正常情况下,那位平常喜爱运动、身体强健的同学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而另外一位同学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5.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那位平时喜爱运动、身体强健的同学恢复正常心跳所需要的时间短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预设:

经常运动的人心跳会偏慢一些,因为经常运动的人心脏的泵血力量比较强。

而身体所需的供血量是一定的,心脏的泵血能力越强,每次泵出的血液更多,因此心跳的次数会变少。

6.出示课本65页下面的资料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体会平时经常锻炼身体、身体强健的人为什么心跳会慢一些的?

7.出示课本65页中间一段文字,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有关心脏跳动的知识,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全班交流

8.了解心脏跳动的特点

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让心脏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在身体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会得到较多的休息。

9.既然我们了解了心脏跳动的特点,懂得了保护心脏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

10.学生分小组交流这个问题,填写好课本66页“保护心脏的方法”记录表。

全班交流,预设:

方法一:

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方法二: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使心脏变得更加强大。

方法三:

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平时膳食的合理性。

方法四: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低迷,以及长期的精神压抑,学会放松自己,保证劳逸结合。

方法五:

避免吸烟、喝酒,减少特殊药物的服用。

三、研讨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是怎样跳动的,了解了心脏跳动的意义,懂得了体育锻炼对于增强心脏的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2.问题1:

心脏跳动有什么意义?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他昼夜不停的收缩和舒张,以此来推动血液在心血管内循环流动。

3.问题2:

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是心脏跳动的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4.问题3:

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他会疲劳吗?

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

(1)出示课本66页绿色底纹的文字,学生仔细阅读,初步了解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按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我们的心脏不到一秒钟就要跳动一次,一天要跳动108,000次。

(2)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他也会疲劳,所以心脏也需要休息。

在身体休息的状态下,特别是睡眠的时候,氧气的需要量减少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会减少,心脏就会得到较多的休息。

(3)保护心脏的方法:

方法一:

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方法二: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使心脏变得更加强大。

方法三:

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平时膳食的合理性。

方法四: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低迷,以及长期的精神压抑,学会放松自己,保证劳逸结合。

方法五:

避免吸烟、喝酒,减少特殊药物的服用。

四、拓展

1.怎样感知到我们的心脏在跳动呢?

除了测量心跳之外,我们还可以测量脉搏。

2.出示课本66页下面两幅图,学生仔细观察,了解测量脉搏的方法,学习用这两种方法分别测一测我们自己的脉搏,并且将测量的数据与测量心跳的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预设:

我们发现在同一时间同一种情况下,心跳的次数与脉搏跳动的次数是一样的。

3.教师小结:

其实脉搏跳动的次数就是心脏跳动的次数,心脏每跳动一次,我们的脉搏也会跟着跳动一次,所以平时我们只要测量脉搏跳动的次数,就可以知道我们心脏的跳动情况了。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心脏跳动的意义,知道心脏通过跳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明白了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心脏,以便让心脏得到更好的休息,能够更好的工作。

 

4.4.身体的“总指挥”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的身体能够做不同的事情,是因为大脑在指挥着这一切。

2.初步认识大脑,知道大脑的结构,了解大脑各部分的功能。

3.通过记忆游戏等活动,懂得我们的大脑功能非常强大,所以我们要保护大脑的健康。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大脑,了解大脑的作用,懂得保护大脑健康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大脑,了解大脑的作用,懂得保护大脑健康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做记忆游戏所需的各种各样的物品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体的各部分从事着不同的工作,起着不同的作用,下面请大家分别来说一说我们的手足口耳目等部位各起什么作用?

2.除了手足口耳目所做的各种活动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能从事各种各样不同的工作。

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能够做不同的事情,是谁在指挥这一切吗?

预设:

大脑。

3.是的,我们的身体能够做不同的事情,是大脑在指挥着这一切。

大脑就是我们身体的“总指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我们的大脑。

4.板书课题:

4.4.身体的“总指挥”

二、探索

活动一:

认识我们的大脑

1.出示大脑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认识大脑的样子。

2.对于我们的大脑,大家了解哪些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大脑的认识,预设: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

脑与脊髓相连,脑和脊髓联系着的神经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脑袋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

3.教师相机补充一些大脑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