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3080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5

选择题快练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电脑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电子出版物等。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互动性、成本低的优势,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巨大冲击。

媒体的命运取决于它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

如果纸质媒体的功能完全被其他媒体替代,它将无法生存;如果纸质媒体能够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功能,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纸质媒体和新媒体可以看成完全不同的两种阅读方式。

稳定的空间感、逻辑严密、线索清晰、便于记忆和思考,是纸质媒体阅读的优势;新媒体的阅读者更多的是一种信息的快速获取,记忆和思考退居次要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看,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关系,就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的单向演变,而是一种阅读方式与另一种阅读方式的区别。

两种阅读方式的不同也给纸质媒体和新媒体带来了长期竞争共存的空间。

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新媒体实现了高密度的信息储存。

单位信息存储成本低,可以方便地实现大量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使得部分编辑工作为机器所替代,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电子信号的易复制性和快速传播性,使其发行成本低廉,使大范围信息传播免费或廉价提供成为可能。

但分析新媒体传播内容可见,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传统媒体的一般特征,和传统媒体没有质的区别。

大部分内容源于传统媒体,最突出之处,也仅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计算机技术的加工,实现了声音、画面、文字的同时传播。

可见新媒体在传播中所具有的纸质媒体难以实现的优势,主要源于其对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应用。

传统媒体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由于长期经营,传统媒体有较为完善的办刊经验、采编队伍、作者队伍。

在信息生产上,传统媒体有完善的信息采集和筛选渠道,从业人员有能力从纷繁芜杂的海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较高水平的劳动,更容易生产高价值的信息。

在有效信息筛选方面,纸质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文化素质较高,深耕于本专业,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和社会经验,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信息的识别和筛选,具有较高的水平。

纸质媒体可以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以提高信息价值为中心,做好内容求精,打造核心竞争力。

新媒体的兴起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也要看到,传统纸质媒体仍有坚固的消费者基础,不同的阅读需求使纸质媒体仍拥有相当的市场,两者将长期共存,相互竞争,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与发展。

(节选自陈焰《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与思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媒体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媒体形态,它既可以作为阅读载体,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娱乐。

B.新媒体产生于传统媒体之后,但在信息传播的数量、速度、范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媒体。

C.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阅读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前者稳定的空间感和逻辑关联便于读者记忆和思考,后者便于快速获取信息。

D.传统纸质媒体可以借助优质人力资源和专业管理经验,提高信息价值,做精信息内容,提升信息时代媒体竞争力。

答案 B

解析 “在信息传播的数量、速度、范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媒体”错,第一段只是说“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互动性、成本低的优势,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巨大冲击”,可见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均优于传统媒体”的说法与文意不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分别阐述了新媒体和传统纸质媒体的不同特点和各自优势,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危机和出路。

B.文章从储存、制作、发行三个方面分析低成本是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优势所在。

C.文章从阅读的功能上分析了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与联系,突出了传统纸质媒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D.文章分析论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生共存的观点,是按由浅入深、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展开的。

答案 A

解析 “通过正反对比”错,“新媒体和传统纸质媒体的不同特点和各自优势”并非正反对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媒体因其功能不同而对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冲击,传统纸质媒体功能将被新媒体取代,现有的媒体形态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B.新媒体与传统纸质媒体虽然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传播的信息内容和为读者提供阅读的功能与取向却基本相同。

C.传统纸质媒体在信息的采集和筛选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这一媒体的高品质内容和高层次受众,因而依然受到市场青睐。

D.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媒体成就了人们不同的阅读方式,而不同的阅读方式也为不同的媒体带来了竞争与共存的空间。

答案 D

解析 A项“传统纸质媒体功能将被新媒体取代”错,由第二段“如果纸质媒体的功能完全被其他媒体替代,它将无法生存;如果纸质媒体能够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功能,它就有存在的价值……两种阅读方式的不同也给纸质媒体和新媒体带来了长期竞争共存的空间”可知,新媒体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纸质媒体功能。

B项“传播的信息内容和为读者提供阅读的功能与取向却基本相同”错,两种媒体形态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完全相同,为读者提供阅读的功能与取向也不相同。

C项传统纸质媒体的“高层次受众”于文无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一:

2017年10月9日,是第48届世界邮政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透露了一个重磅信息:

“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在全球快递业务增长中,中国贡献了四成。

”据了解,顺丰、中通等6家企业成功改制上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业务规模已进入世界邮政前三强,创造了中国服务业和世界邮政业发展的奇迹。

随着快递行业体量的不断增大,如何优化快递末端的“最后一公里”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中国邮政集团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周焕德看来,快递末端建设还存在不少的短板:

“网点分布不均现象较为突出,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高,表现在标准不统一、配套设施不完备、功能分区不科学;快递企业对基层网点建设的重视不够,对网点硬件建设和服务软实力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

”(摘编自郭丁源《中国快递业还缺几个国际巨头》)

材料二:

2006~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收入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呼唤更精细的现代治理,而法治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

根据相关规定,收寄快件未查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身份信息,或者发现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不实仍予收寄,快递公司就要遭罚。

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的,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

条例重点关注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直击快递业发展的隐患和瓶颈。

要落实“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期销毁快递运单”,既需要整个快递业为数据“加把锁”,也呼唤管理部门在监管上“站好岗”。

从数据流通环节看,只有尽快实现信息数据的“总对总”共享,才能确保实名信息数据在快递公司总部与邮政总局之间单向封闭流动。

其实,从手工分拣到快递机器人,从几日达到当日达,国内快递业从未停止自我升级的步伐;从一家独大到多家放开经营,行业改革一直在路上。

只不过,当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的预期之时,注定要求治理的脚步也相应加快。

(摘编自何鼎鼎《加速补齐快递业的治理短板》)

材料四:

日本快递企业只有21家,且每年快递业务量的92%都集中在大和运输、佐川急便、日本邮政三家快递企业,这些快递企业无论是从营业网点的深度、广度,还是企业的设施设备、各级转运中心,都有很大的规模,这为企业打造统一的、标准的服务质量,快速而高效干支线运行和一体化的管理提供了支撑保障。

反观我国,几千家的快递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是小规模的,快递行业的各种资源都碎片化,在这样的现状下要使整个行业高效、快速、低成本运行,难度很高。

在日本,日本邮政专攻普通邮件业务,大和运输等民营企业专攻小包裹业务,DHL等外资企业专攻国际包裹业务,佐川急便等物流企业专攻综合物流业务,整个市场采取“差异化竞争、专业化经营、合作化发展”战略。

从单个日本快递企业成长的历程来看,其业务开拓也是一直专注于专业化方向的客户消费心理、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多样化、高质量的快递及相关的运输服务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以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及范围经济性效益。

反观中国,数以千计的快递企业均提供标准快递服务,造成整个行业在价格上的肉搏,陷入“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

中国快递行业应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合理地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挖掘行业新的盈利点。

(摘编自肖玉徽等《日本快递业现状对我国快递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4.下列关于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达到40%。

B.要完全解决快递产业遇到的问题,必须更多地依靠快递行业的自律以及市场竞争的调控。

C.要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既需要快递业为数据把关,也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

D.中国快递行业在充分挖掘快递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与快递业发展的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答案 B

解析 “必须更多地依靠快递行业的自律以及市场竞争的调控”错,由材料三“一个产业遭遇的问题,不是靠行业自律或市场竞争就能完全得以解决的,尤其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可知,要完全解决快递业遇到的问题,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很重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网点分布不均,资源碎片化,末端网点建设水平不高,快递企业对基层网点建设不够重视,这些都是我国快递末端建设的缺陷。

B.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增速以2012年为界呈现出不同特点,之前6年增速一直在提高,之后4年则是有升有降。

C.物品寄送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是限制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受到《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重点关注。

D.日本为了解决快递资源碎片化的问题,便将快递业务量集中在规模大、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少数几家快递企业。

答案 C

解析 A项“资源碎片化”错,由材料一可知,“资源碎片化”不属于“快递末端建设”;由材料四“快递行业的各种资源都碎片化,在这样的现状下要使整个行业高效、快速、低成本运行,难度很高”可知,“资源碎片化”是我国快递业的现状。

B项“之前6年增速一直在提高”错,由材料二可知,2008~2009年的增速是下降的。

D项“日本为了解决快递资源碎片化的问题”于文无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暗 哨

徐凤林

①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进山了。

②听村里人说,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

这个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党的最新的抗战指示和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

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乌拉鞋的高手。

③张皮匠做乌拉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皮、猪皮等。

收来的皮子先要放到木头床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④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来,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

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用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乌拉坯子,将乌拉坯子和乌拉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乌拉鞋了。

乌拉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乌拉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乌拉草,塞进乌拉鞋里,乌拉鞋上有乌拉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乌拉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

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乌拉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⑤张皮匠做的乌拉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⑥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

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

几次进山讨伐都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

情报上明明说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了呢?

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⑦他知道,今天进山了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

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乌拉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⑧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

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

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乌拉鞋是怎么做成的。

⑨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是如何做成乌拉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塞草,怎么穿。

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自己试一下新做的乌拉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⑩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

东日文信很不高兴,噘着驴嘴,穿着这双乌拉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⑪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

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⑫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B.小说地方特色浓郁,详写乌拉鞋的制作工艺:

泡皮、熏皮、晒皮、蹬皮、刮皮……不厌其烦,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东北地区这一特产的偏爱。

C.小说张弛有度,第②段到第⑤段按下敌军不表,介绍张皮匠的身份及张皮匠制作乌拉鞋的工艺,让读者松了一口气。

D.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而结尾处东日文信的疑惑会使读者从头重读,再次体会。

答案 B

解析 “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东北地区这一特产的偏爱”分析错误,详写乌拉鞋的制作工艺,意在为后文写张皮匠与日军周旋做铺垫。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暗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东日文信布下暗哨想找到给抗联报信的人,没想到给抗联报信的暗哨就在他眼皮底下。

B.暗哨责任重大又十分危险,张皮匠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特点,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反映了他机智沉稳勇挑重任的品格。

C.小说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文中多次写到东日文信的心理活动,读者的心情随着东日文信的揣测疑虑而变化,直至释怀。

D.细节描写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神秘感。

张皮匠“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写出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

答案 D

解析 “写出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错,应该是暗示了暗哨就是张皮匠,同时也解答了东日文信死前的困惑。

二、古代诗文阅读(1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卢柔,字子刚。

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

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

宗族叹重之。

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

司徒、临淮王彧①见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②与齐神武③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

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

军中机务,柔多预之。

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

武后诏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

“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

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

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

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

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

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

赢粮冒险,经数百里。

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太半。

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

大统二年,至长安。

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

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

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

书翰往反,日百余牒。

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

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

后拜黄门侍郎。

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

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

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

卒于位。

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节选自《周书·卢柔传》,有删改)

 ①彧:

元彧,字文若,鲜卑族,北魏宗室,太武帝拓跋焘第四子。

②魏孝武:

名元修,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

③齐神武:

下文的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其次分析四个选项,重点辨析不同点的正误。

“柔年少”作“轻”的宾语,主语是“胜”,结构完整,意思独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

从语境来看,“求归”和“览表”的主语分别为“胜”和“武帝”,排除A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邑,又称食邑,是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以此地的租税作为其俸禄。

B.牒,有时指古代官府的文书,如“牒文”;有时指官方颁发的证明性文件,如“度牒”。

C.起居注,是对古代帝王言行的记录,多由专人负责,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践阼,指中国古代帝王冬至日祭祀天地这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文中即此意。

答案 D

解析 践阼:

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指帝位,后多指皇帝即位(登基)。

此外,明清两朝每年冬至日祭天。

从语境来看,文中当指即位。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卢柔文笔出众。

他不到二十岁时就懂得写文章,替贺拔胜写的奏表得到武帝的赞美,他有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流传世间。

B.卢柔为人孝顺。

他幼年被叔母收养,虽然叔母待他严苛,但他仍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因此被宗族看重。

C.卢柔善于谋划。

他在贺拔胜手下时,参与了很多军事要务,后来又给贺拔胜提供了对付高欢的上、中、下三种策略。

D.卢柔忠于职守。

他冒险跟随大军艰难行军,后来迷了路,险些被冻死。

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百余件文书。

答案 B

解析 “叔母待他严苛”错,由原文“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可知,叔母抚养看待他比对亲生儿子还好。

参考译文

卢柔,字子刚。

幼年时父母去世,被叔母收养,叔母抚养看待他比对亲生儿子还好。

卢柔尽心孝养叔母,也同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叔母。

宗族的人都感叹并且看重他。

他性格聪明机敏,喜爱学习,不到二十岁,就懂得撰写文章。

司徒、临淮王元彧见到他并且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了他。

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怨,下诏将贺拔胜调出朝廷管理荆州,卢柔认为可趁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了荆州。

贺拔胜让卢柔担任大行台郎中、掌书记。

军中的机密事务,卢柔很多都参与了。

等到贺拔胜任太保,他让卢柔担任属官,加授冠军将军。

孝武帝后来诏贺拔胜领兵奔赴洛阳,贺拔胜询问卢柔的意见,卢柔说:

“高欢依托晋阳的军队,心思实在难以知道。

你应该席卷军力奔赴京都,与他一决胜负,不顾存亡,这是忠的上策。

如果从北面阻挡鲁阳,从南面并吞旧时楚地,从东面连接衮、豫,从西面连接关中,率领士兵十万,伺机而动,也是中策。

拿三荆的土地,与梁国通好,可以使自身免于祸难,但是功名就不存在了,这是下策。

”贺拔胜轻视卢柔年轻,笑着不回答他。

到了孝武帝往西迁移,东魏派遣侯景袭击穰城时,贺拔胜被打败了,就往南投奔梁。

卢柔也跟随他。

贺拔胜多次上表请求回去,梁武帝看了奏表,称赞他的言辞文采。

武帝后来知道是卢柔所撰写,就派遣舍人慰问,并送给他丝绸锦缎。

后来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边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拦截他。

贺拔胜和卢柔很恐惧,就舍弃船只爬山而走。

背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

当时恰逢秋雨连绵,同行的士兵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

到了丰阳地界,卢柔迷了路,独自在枯树下过夜,寒雨打湿了衣服,他几乎要被冻死。

大统二年,卢柔到了长安。

他被封为容城县男,食邑二百户。

太祖重视他的才能,推举他为行台郎中,加授平东将军,任从事中郎,与苏绰一起掌管机密事务。

当时沙苑之战后,大军多次传来捷报,汝、颍一带,很多人起义来归附。

文书往返,每日有一百多件。

卢柔根据情况答复,都符合事宜。

他被晋升为子爵,增加食邑三百户,被授任中书舍人。

他升为司农少卿,转为郎,兼任著作,修撰国君的言行录。

后来担任黄门侍郎。

文帝知道他很贫困,脱下外衣赏赐给他。

魏废帝元年,他被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

孝闵帝即位,他担任小内史,升任内史大夫,进位开府。

在官位上去世。

他所作的在世间流传的诗颂碑铭檄表启有几十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①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③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④。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①潘邠(bīn)老:

北宋诗人潘大临,字邠老,其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名闻遐迩。

后世多有借此句续诗成篇者。

②韩

南宋诗人,有高节,出仕不久即归乡,作此诗时年约40岁。

③吴山:

在浙江杭州城内。

④行藏:

语出《论语·述而》: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后多指出仕及归隐。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在重阳节前登吴山,正逢风雨,前人的诗意与自己眼前的景象恰相吻合,于是即景生情,落笔成章,虽直引前人成句入诗,但妙合无垠,别成佳作。

B.第三句写自己虽在中年,却已有年届晚境之感,老眼昏花,健忘到记不清行路,索性不再把远近放在心上。

这既有岁月催人老的悲慨,又有不戚戚于此的超然。

C.第四句紧承上句,抒写胸臆,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胸怀坦荡,壮心尚存,全句呈现激扬的情绪,但“任”字的使用也流露出不能自主决定命运的无奈。

D.颈联写自然风光每每让人诗兴大发,而眼前这派秋景,却只带给诗人无尽的痛苦和感伤。

这两句一放一收,延续了颔联的跌宕之势,颇有杜诗顿挫之风。

答案 C

解析 “‘任’字的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