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鲁教版.docx
《高中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鲁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鲁教版
第二节 人口迁移
情景激趣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知识体系导引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民工潮”现象,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影响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知识清单|
阅读教材P8至P1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迁移
(1)概念:
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分类
(3)主要影响因素
①人类社会早期:
自然条件是最主要因素。
②古代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因素。
③近现代社会:
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4)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时期
①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特点
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
表现
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
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
新兴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引发人口迁移
2.人口流动
(1)含义:
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其强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2)主要形式:
民工流、外籍劳工。
(3)民工流的影响:
积极影响
增强社会活力
消极影响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微思考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有何区别?
提示
(1)人口的数量变化:
包括增加和减少两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
(2)人口的自然增长:
即人口数量的增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3)人口的机械增长:
由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微讨论
从全球角度看人口迁移是否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
提示 人口迁移发生在地球上各国、各地区之间,因此其对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
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案例分析|
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的国际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人数在2015年已达到2.44亿。
目前,国际移民居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约4700万人,其次是德国和俄罗斯,人数都为1200万,从国际移民的出生地来看,印度是最大的移民输出国,有1600万人移民海外,其次是墨西哥和俄罗斯,中国排在第四位,有1000万人。
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历史上有“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人口迁移方式,哪一种与上述材料中的移民类型相同?
(2)目前,墨西哥的国际人口迁移与其历史上的国际人口迁移有何不同?
(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何特点?
提示
(1)“走西口”、“闯关东”均是指我国历史上的国内人口迁移,而“下南洋”则是指国际人口迁移,与材料中所述的移民类型相同。
(2)墨西哥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上主要是人口迁入,而目前则是人口迁出。
(3)目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方法规律|
1.“三看”法判断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一看空间位移——判断人口是否出现了空间移动现象,这是人口迁移的前提。
(2)二看居住地变更——判断是否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
只有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才算人口迁移,这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
如下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从A1到B2、从B2到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移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3)三看时间限度——判断人口移动是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这是人口迁移的构成要素。
短期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2.比较法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差别如下表所示: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
区别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
主要原因
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
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
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3.正确认识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民工流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特殊的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
(1)我国“民工流”的特点、类型及成因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方向
总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主要迁出地
四川、湖南、安徽等省区
主要迁入地
广东、上海、北京等
类型
主要方式
自发流动为主
主要目的
务工和经商
主要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2)我国“民工流”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知识清单|
阅读教材P12至P1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2.影响人口迁移的其他因素:
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3.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微讨论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不是始终不变的?
提示 对于移入地和移出地来讲,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移入地区对人口有吸引力,而移出地区有排斥力。
但是产生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因素会因环境及个人价值观而变化。
原来的吸引力可能变为排斥力,也可能减弱。
例如,城市方便的交通条件、城市生活气氛,对于乡村人来说是一种吸引力;对于城市的人来说,为追求清新、安静的生活环境,因而不断向乡村迁移。
所以排斥力和吸引力是相对的,且是不断变化的。
|案例分析|
下图是2015年2月15日中国人口迁移的真实大数据。
结合材料探究: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人口迁移集中在哪些地区?
(2)引起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
(1)不均衡。
集中在京津唐地区、珠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方法规律|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土壤及土地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
矿产
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自然
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非洲旱灾引起大规模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经济
发展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取得美国国籍的留学人员
交通和通信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3.社会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文化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军嫂随军
政治
政策
国家有关对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在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社会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方法技巧】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
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深度解析】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
推力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迁出地
→
迁入地
推力因素
中间阻力
拉力因素
就业机会少
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一切困难,如严格的户籍管理、传统文化观念(父母在,不远游)、路途遥远等
就业机会多
自然灾害风险多,收入低
收入稳定、收入高
医疗、教育条件差
医疗、教育条件好
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
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好
公共设施差
公共设施好
居住、交通与通信条件差
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
环境质量差
环境质量好
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
环境优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阅读教材P13至P1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对环境的影响
地区
迁出地
迁入地
影响
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2)促进了经济发展。
(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还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
|案例分析|
“2015年,来自叙利亚、厄立特里亚、伊拉克、利比亚等地的100多万移民与难民从陆上和海上来到欧盟国家,其中3600多人死亡或失踪。
”2016年1月12日,国际移民组织的报告揭示了欧洲难民危机的残酷。
的确,整个2015年充斥欧洲媒体的主要新闻之一就是欧洲的难民潮。
结合材料探究:
(1)大量难民的到来对德国、法国这样的欧盟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最有利影响是什么?
(2)二战以后,欧盟的许多国家一直是国际人口的迁入地,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
(1)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2)经济因素。
|方法规律|
1.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入地的影响。
(2)对迁出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地理实践力|
1.2017年暑假期间,济南的小刚同学参加了在海南岛20天的夏令营,这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提示 不属于。
人口迁移必须是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而参加夏令营并没有改变小刚的居住地,因而不属于人口迁移。
|区域认知|
2.“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20世纪50~70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乡。
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的心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
我国东部存在五个主要的民工吸引场,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
思考讨论:
(1)“支边支内,上山下乡”和“民工潮”这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特点有何不同?
(2)改革开放后,“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民工潮”是自发的。
(2)经济因素,务工经商。
|综合思维|
3.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纷纷回国定居。
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国外有更优越的生活、就业、经济收入等条件,这说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则反映了一种思乡的民族情感。
上述两种现象说明任何一种特定的条件都可能促成人口迁移现象的发生。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美、德、加、英、澳等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为正值,中、墨、印、印尼、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为负值,这说明人口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第2题,人口迁移可减轻迁出地的就业、环境等压力,可以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
答案 1.B 2.C
出生地与登记地发生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
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
A.西南地区B.华东地区
C.北方地区D.周边省(区、市)
4.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
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D.与沿海较发达地区距离远近差异
解析 第3题,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周边省(区、市),只选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北方地区不全面,A、B、C错,D正确。
第4题,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与沿海较发达地区距离远近不同。
安徽距离沿海发达地区近,人口迁往沿海发达地区数量多,迁移到武汉的人口少,D对。
答案 3.D 4.D
(2018·宿迁模拟)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
下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
读图完成5~6题。
5.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
A.生育率提高B.就业率提高
C.迁出率下降D.人口容量下降
6.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
A.经济 矿产开发B.环境 生态保护
C.政策 国土开发D.军事 加强国防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总人口下降,可能是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A错。
总人口减少,就业人口上升,说明就业率提高,B对。
总人口减少,说明迁出率上升,C错。
总人口减少,不表示人口容量下降,D错。
第6题,根据材料,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刺激人口迁入。
主要目的是国土开发,从事农业生产,C对。
答案 5.B 6.C
(2018·陕西高三摸底)投资移民是指具有一定资产,以投资的方式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移民。
近年来,投资移民人数迅猛增加,成为我国海外移民大潮中的突出现象,美国是我国海外投资移民的优选。
读图,完成7~9题。
7.迁入美国的中国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A.1990~2000年B.2000~2006年
C.2006~2010年D.2010~2013年
8.美国制定投资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移民门槛B.增加财政收入
C.增加劳动力D.引进人才
9.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热衷投资移民美国的主要因素有( )
①教育质量 ②环境质量 ③食品安全 ④医疗水平 ⑤治安状况 ⑥就业机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⑤
解析 第7题,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等于每个时段起止的移民人口数量之差除以该时段的年数,计算可知2010~2013年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第8题,美国制定投资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海外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第9题,美国目前在教育质量、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医疗水平方面优于我国,这是吸引我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答案 7.D 8.B 9.A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山东临沂期中)下图为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2014年数据)。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
A.从山地高原到平原地区
B.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
C.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
D.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
2.人口流动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是( )
A.人口容量提升B.城市化水平降低
C.城乡差距加大D.人口老龄化减缓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的各省份流入人口比例可以看出:
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省份以流入为主,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以流出为主,所以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选C项。
第2题,大量人口流入浙江省,为浙江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流入的主要为青壮年人口,人口老龄化得到减缓,人口流动不能提升人口容量,选D项。
答案 1.C 2.D
(2018·宁夏育才中学第三次月考)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春运是一道特殊的风景。
2017年春运期间,360网站发布了《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图为2017年我国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统计图。
据此完成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春运出发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 )
A.乡村生态良好,吸引城市居民
B.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
C.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
D.气候温暖,来此越冬人数增加
4.北京成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其原因与南方地区不同的是( )
A.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比重大
B.环境优美,吸引外来人口
C.高等院校云集,返乡学生多
D.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春运出发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春节前民工返乡过年,C项对。
南方地区乡村生态良好,不是主要因素,A项错。
南部沿海侨乡众多,气候温暖,来此越冬人数增加不是出发人数多的原因,B、D项错。
第4题,北京成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究其原因,与南方地区相比,北京高等院校云集,返乡学生多,C项对。
历史文化名城,游客比重大;环境优美,吸引外来人口;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等原因可能与南方地区相同,A、B、D三项错。
答案 3.C 4.C
(2018·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6.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
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
解析 第5题,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收入降低,即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故回流至农村的乡镇企业。
所以D正确。
第6题,由于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减少,我国“民工荒”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短期之内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但会迫使企业加速升级转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答案 5.D 6.B
(2018·泰安检测)如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 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 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江西省净迁移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净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移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正确。
第8题,读图可知,北京、天津人口增长迅速,并且人口净迁入率很大,说明外来人口很多,加剧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人地矛盾,导致交通、住宅等压力增大,故A正确;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降低了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故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大小与人口迁移无关,故B错误;广东、浙江迁入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影响不大,故C错误。
答案 7.C 8.A
(2018·湖北新联考模拟)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
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9~11题。
9.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10.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D.交通条件
11.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限制人口迁入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