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360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ocx

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依据

根据X省X万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给我院“XX火力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及调整方案委托书”的函,我院编制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方案。

1。

2工程概况

X电厂第一期工程2X200MW机组于1989年开始建设,*1、

*2机组分别于1991年9月和1992年3月投产发电。

X电厂二期

扩建工程原按国家能源投资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X省建

设投资公司、X省X市商定,按3:

3:

3:

1的比例合资建设鹤

壁电厂二期2x300MW扩建工程,并签订了《合资建设与经营X电

厂二期协议书》。

1994年4月国家计委以能源(1993)663号文批准了

二期2X300MW扩建项目协议书,1994年1月国家计委以计能(1994)44

号文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1994年8月电力部以电规(1994)481号

文批复了初步设计。

在上述这些设计文件和批复文件中落实了煤源、

水源、运输及外送配套工程等外部条件。

扩建厂区已在一期工程中进

行了基本平整,完全具备了建厂条件,但由于建设电厂资金安排遇到

困难,致使一个煤源近(坑口供煤)、耗能少(常年自流供水)、效益好、

建厂条件优越的X电厂二期工程迟迟不能开工建设。

为推进二期工

程建设,最近经X省建设投资总公司(简称:

X建投),中原石油

勘探局(简称:

中原石油)和X市经济发展投资公司(简称:

X经投)

三方多次协商,以55%:

40%:

5%的的投资比例组成投资实体,实

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1.3各投资方建厂条件

1.3.1合作各方:

X省建设投资总公司(简称:

X建投),出资:

55%

中原石油勘探局(简称:

中原石油),出资:

40%

X市经济发展投资公司(简称:

X经投),出资:

5%

1.3.2经营围:

合作公司的经营围为建设、拥有、运行和维护二期工程2x

300MW发电机组,销售二期项目生产的电力,以及从事节能项目的

开发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1.3.3注册资本金:

二期工程的注册资本金数额为总投资的25%,按照三方的投资比

例分摊。

1.4电厂运行方式及年利用小时数

根据电网统计资料,X省电网近年来用电峰谷差越来越大,全

省机组几乎全为燃煤发电机组,调峰能力差,因此,X电厂二期2

X300MW机组运行方式也要考虑有一定调峰能力。

X电厂二期2x300MW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为5250小时。

第二章厂址简述

X市位于X省北部,西依太行山,北连华北平原,汤壁铁路

和浚鹤铁路形成环线与通过市区的京广线连通。

公路运输四通八达,

京深公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是境的公路干线,另有太白线、

安鹤线、鹤台线与省各地相通,并延伸至京、晋、冀、鲁等地。

里地处中原,南北贯通,东西衔接,交通方便。

X电厂位于X市行政区西19公里的尚庄与胡峰村之间。

址为非文物重点保护区。

I期工程已建成2X200MW燃煤机组,本

期工程扩建2X300MW燃煤机组。

主厂房扩建厂区已整平,施工场

地宽阔,厂区地震裂度为7度。

厂址西南有一条冲沟,沟底与沟顶高

程相差7~13米左右。

冷却塔只能布置在冲沟的南边。

厂区原始地貌为丘陵、岗地和冲沟。

根据实地调查,主厂房扩建

端经I期工程建设已经整平,地形较为平坦。

冷却塔地段除有些冲沟

被回填外,基本保持原来地形地貌。

厂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太行隆折带,第二

沉降带华北沉降带和东西向小秦岭——嵩山构造带北支的复合部位,

西为鹤林隆起、东为汤阴地堑。

虽然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但I期工程

已做了大量勘测工作,并有明确结论,为本期扩建提供了可靠依据。

根据前期资料,厂区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

从勘测资料看,厂区区域

地质条件稳定,扩建场地大部分地基土性状良好,扩建区未发现有矿

产资源,矿区采煤对扩建无影响。

电厂生产补充水由工农渠的南干渠自流进厂。

当遇到97%频率的

干旱年份或南干渠检修时,电厂设有一个备用水源,备用水源取自许

家沟的地下水源地,并能满足电厂1m3/s用水的需要。

X市有储量丰富的煤,本工程的电厂来煤与I期一样由X市

供应。

本工程国家统配煤120万吨/年,地方煤50万吨/年。

电厂的来

煤方式有两种,铁路的专用线与八矿接轨,可以满足国统煤的运输,

汽车受煤站可满足地方煤110万吨/年的运输要求。

锅炉点火及助燃

直接采用轻柴油,可以铁路运输,也可以汽车运输。

贮灰场利用I期已建成的黑连沟灰场,灰场距电厂1.5公里,在

电厂南边,本期工程只需在原有灰场的基础上土坝加高9米到标高192

米,就能满足1000MW电厂储灰10.6年的要求。

灰场最终可以加高

到标高为200米高。

电气I期220kV电压出线4回,110kV电压出线2回。

本期以220kV

电压出线,出线3回与系统联网。

第三章电力系统

3.1电力系统现况

3.1.1X电力系统现况

X省位于华中电网的北部,是华中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X省已形成统一电网,全网分为18个供电区,按地理位置分

属三个大的区域,分别为:

豫北区域:

包括、、X、、、济源6个供电区。

豫中区域:

包括、、、、5个供电区。

豫南区域:

包括、、、、、、7

个供电区。

目前,X主网由500kV、220kV电网共同构成。

X省500kV电网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

2001年底全省拥有500kV变

电所(开关站)五座,土变总容量4500MVA,其中:

小变(1X

750MVA)、牡丹变(2x750MVA)、白河变(1X750MVA),

获嘉变(1X750MVA),嵩山变为500kV开关站;另孟电厂

有500/220kV联络变一组,变电容量750MVA。

500kV线路11回(

孟电厂—变1回、孟电厂—‘白河变1回、白河变—变1回、牡

丹变—嵩山变2回、嵩山变—变2回、嵩山变—获嘉变2回、白河变—

双河变2回),境线路总长度1018km。

2001年底X电网拥有220kV变电所73座,主变总容量16116MVA。

220kV线路180条,总长度6878km;其中变—前台变220kV线路有

78km为500kV线路降压运行。

2001年底,X电网以2回500kV线路(1、Ⅱ白双线)和2回220kV

线路与电网相联。

2001年底,X省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764.13万kW(单机0.6万kW

以上机组),年发电量791.9x108kWh。

其中:

统调电厂总装机容量1292.4

万kW,年发电量566.6亿kWh;地方公用电厂及企业自备电厂总装机容

量471.73万kW,年发电量225.3亿kWh。

2001年X省全社会用电量为808.4x108kWh,最大负荷为1350万

kW;省网用电量为577.9亿kwh,省网最大负荷为1019万kW。

3.1.2、X供电区电力系统现况

供电区供电围为市区及所辖五县市(林州市、县、汤

阴县、黄县、滑县)。

目前,供电区拥有220kV变电站(开关站)7座,变电总容量

1360MVA,分别为:

杜家庵变(2X120MVA)、茶棚变(2X120MVA)、

汤阴变(2X120MVA)、家变(2X120+100MVA)、滑县变(1X150MVA)、

崇义变(1X150MVA)、文峰220kV开关站。

2001年底,供电区火电装机总容量为103.6万kW,统调电厂装机

85万kW,即电厂(2X30+2x10+5万kW),地方火电装机17.4万

kW。

2001年供电区供电量已达50.2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85.6万

kW。

X供电区供电围为X市区、淇县及浚县。

目前,X供电区有220kV变电所1座,即灵山220kV变电所,主

变电容量1x180MVA;另外X电厂设220/110kV联络变一台,容量

120MVA.

2001年底,X供电区火电装机总容量为49.8万kW,统调电厂装机

40万kW,即X电厂2X20万kW,地方火电装机9.8Z-kW。

2001年X供电区供电量已达14.7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24.8万

kW。

目前,、X地区部220kY电网已形成环形供电网络。

X地区220kV电网通过4回220kV线路与主网相联,分别为:

汤阴变—

火电厂2回,汤阴变—220kV变1回,X电厂—岳村变1

回。

3.2屯力系统发展规划

3.2.1X省和安鹤地区负荷预测

结合国民经济和电力负荷发展的趋势,依据华中与华北联网系统研究

推荐的负荷水平,我们对X电网“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

间的负荷水平进行了预测。

详细情况如表2.1-1所示。

供电区2005年预测供电量为67.0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109.6

万kW;2010年供电量为82.5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135.5万kW;2015

年供电量为102.8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174.6万kW。

X供电区2005年预测供电量为16.5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30.6

万kW;2010年供电量为21.0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39.6万kW;2015

年供电量为26.2亿kWh,最大供电负荷为51万kW。

3.2.2电源规划

根据前述负荷水平,我们对X省2015年以前统调装机进行调整,

2005、2010、2015年X统调装机容量分别为1554.4、1909.4、2459.4万

kW。

具体装机安排见表2.2—1。

3.3电力电量平衡

3.3.1X省平衡

(1)计算条件

●计算水平年:

2003-2015年。

●与外区联系:

三峡送X电力电量放在X省进行平衡计算。

●负荷水平与电源装机:

采用的负荷水平见表2.1—1、装机安排见表

2.2-1+

●电力平衡选用枯水年,电量平衡选用平水年。

●考虑到水电机组一般在汛前投产,当年投产水电机组均参与当年平

衡,当年投产火电机组不参与平衡(沁北电厂除外,该机组为汛前投产)。

●备用容量·

负荷、事故备用:

取系统最大负荷的8%,其中事故备用5%(热备用

3%)。

检修备用:

水电平均每台每年检修30天,在水电出力过程中扣除,火

电每台每年检修40天,抽水蓄能每台检修30天。

●火电最小技术出力

6055kW机组最小技术出力平均取0.5;引进35万kW机组最小技术

出力为0.55;现有30万kW机组最小技术出力为0.65,新增30万kW机

组最小技术出力为0.6;20万kW机组最小技术出力为0.75;12.5万kW

机组最小技术出力为0.8;单机容量为10万kW及以下机组考虑日夜可开

停运行。

(2)计算结果分析

X省电力电量平衡结果见表3,1-1和3。

1-2。

由表可见,“十五”期间X负荷增长较快,且受三峡送电影响,

丰水期明显缺电,2004年缺电力达143万kW。

2005年后随着三峡电能送

入增多,X后建机组的相继投产,缺电现象得到缓解,电力可满足需要,

但丰枯平衡电力盈亏极不均匀。

至2010年丰水期电力盈余25万kW,枯

水期电力盈余62.5万kW,2015年丰水期电力基本无盈余,枯水期电力盈

余79万kW。

由于X省以火电机组为主,因此其火电利用小时一般都不

低于5000小时。

纵观X电力电量平衡结果,自2009年开始,X接受外区送电都超

过90万kW,且有逐年递增趋势,而火电利用小时增加到5500小时以上,

这些表明此时X省电力电量都有所不足,由于计算是利用前一年火电装

机容量进行,因此从全省平衡考虑X电厂二期应在2008年开始装机。

3.3.2、X供电区电力平衡

安鹤地区在X的最北部,目前和地区一起靠地区电厂和电

厂供电。

在不考虑500kV降压变容量及X电厂扩建容量情况下,2005

年该地区,缺电力56万kW,2010年缺电力94万kW,2015年缺电力149

万kW。

由于“十五’’末将新建500kV变电所,因此安鹤地区缺电局

面将得到缓解。

至2008年,地区缺电超过70万kW,达到78万kW,此

时地区电厂加500kV变降压容量已显不足,且考虑到还需转供地

区部分负荷,因此建议2008年投产X二厂,以满足该地区电力需要。

安鹤地区电力平衡见表3.2-1。

3.4X电厂二期工程扩建必要性

1)满足、X地区及X省负荷增长需要

从平衡计算结果可知,无论是全省还是地区,2008年起电力都有不足,

及时进行X电厂扩建不仅可改善地区缺电局面,还可满足全省负荷增长需

要。

2)有利于加强受端电网,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

安鹤地区位于X电网的最北部,是受端电网。

X电厂的扩建

使X北部负荷中心有了一个较强的电源支撑点,对提高受端地区供

电的电能质量和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都将是十分有利的。

3.5建设规模

根据X省及地区电力平衡计算结果,X电厂二期扩建容量按2x30

万kW考虑较合适。

两台机组应于2008、2009年投产。

3.6接入系统方案

X电厂现有220千伏电压等级出线五回,根据电规规(1993)5号文:

X电厂二期主要供电、X、三个地区,因此决定扩建机组以220

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系统,向系统供电,并新建220千伏出线三回,一回去濮

阳方向,二回去高村桥方向。

3.7电气主接线

X电厂靠近负荷中心,且扩建后装机容量将超过百万,考虑到供电可

靠性、开停机灵活操作以及便于调峰等因素,推荐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的

单元接线方式直接接入本厂I期的220kV配电装置母线上,并将原高压配电

装置的主接线改为双母线单分段带旁路,设置专用母联和旁路开关。

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4.1厂址概述及扩建条件

4.1.1厂址位置

X电厂位于X省北部X市西,西依太行山,北连华北平原。

京广铁路纵贯X市南北、汤鹤铁路和浚鹤铁路,形成环线与京广线

连通。

公路四通八达,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为境的公路干线,另

有太白线、安鹤线、鹤台线与省各地相通,并延伸至京、晋、冀、

鲁等地。

电厂地处中原,南北贯通,东西衔接,交通便利。

电厂位于X市鹿楼工业区南面,距该区约2公里,即在胡峰村

及尚庄之间。

厂区原始地貌为丘陵、岗地及冲沟。

I期工程中扩建端

场地已平整,地形较平坦,厂区南面有一条区域性排洪沟经过,切割

地面较深,距I期冷却塔扩建端约80米,故Ⅱ期冷却塔只能布置在冲

沟以南。

总之,Ⅱ期扩建场地上部大部分为回填土,但其地基土性能

良好,适宜扩建。

4.1.2水文气象

X气象站位于X市南郊,北纬35‘54’,东经114*10,’

海拔176.3米,该站建于1958年5月。

除冻土深度采用站资料外,

其余为X站的气象资料,其特征值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14.2℃

极端最高气温42.3~C(1967.6.4)

极端最低气温·-15.5~(2(1967.1。

15)

多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7~(2(7月)

多年最冷月平均气温·0.8℃(1月)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9%

极端最小相对湿度0%(1968.1.14)

多年最冷月最小相对湿度0%

多年最热月最大相对湿度100%

多年平均湿球温度10.4~(2

电厂的土导风向北风和南风

频率分别为15.1%和15.2%。

多年最大风速24m/s,风向北风。

30年一遇风速26.0m/s

多年平均气压995.7mb

多年最高大气压1028.2mb

多年最低大气压911.1mb

多年平均降水量643.0mm

多年最大降水量1394.1mm

多年平均蒸发量2224.4mm

多年最大蒸发量2863.1mm(1968)

多年最小蒸发量1651.8mm(1984)

多年最大冻土深度35cm(1977.1.17)

多年最大积雪深度18cm(1975.1.1)

频率为10%湿球温度对应气象参数:

湿球温度25.3℃

干球温度28.2~C

相对湿度78.5%

.风速2.2m/s

大气压983.4mb

多年逐月平均气象资料见下表:

4.1.3扩建条件

电厂原规划容量为800MW,I期工程已建成2X200MW,一期土

厂房扩建端能满足布置2X300MW机组的场地,本期可以扩建2x

300MW机组,输煤设施沿用汽车受煤和铁路卸煤二套系统,相应扩建

汽车受煤站和煤场。

考虑,现有自然的排洪沟影响,加之I期出线紧

贴厂区西部围墙转角向南,故本期冷却塔布置在冲沟以南。

I期工程

厂附属建筑和公用系统已经建成。

本期按标准只增加少量附属建筑

物。

施工场地布置本期的扩建端,并利用I期已有的部分施工设施,部

分施工组合场地放在冲沟以南与主厂房对齐的台地上,并另有部分场

地待冷却塔区的冲沟回填后,布置施工设施,·汽车受煤站的北侧作为

施工的机动用地。

施工生活区: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因厂区扩建而被占用的原施王

生活区,由厂方与施工单位协商搬迁到适当位置,并尽量考虑生活方

便,上下班路径短捷。

本期新增生活区用地3.45公顷,其位置在原生活区西侧。

电厂采用二次循环供水系统,本期补充水量约需0.55m3/s,一期

工程的2X200MW机组用水0.45m3/s,取自于工农渠的南干渠,其取

水头部在电厂西北约1.2公里的尚庄村。

因在97%频率的枯水年份时,

电厂取水将与城市的工农业用水发生矛盾,为确保电厂的安全运行,

解决与城市发展用水的矛盾,X市政府已决定将许沟泉作为电厂的

备用水源地,保障抽取1.0米3/秒,供电厂使用。

另外,X市在淇河

上游正在兴建的盘石头水库,也为电厂二期供水提供了保障。

电厂出线电压220kV,本期出线三回,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开关单

元式结线,接入220kV母线。

电厂除灰系统采用灰渣混除方案,奥曼(WARMAN)泵输送系统贮

灰场利用I期工程中已建的位于电厂以南约1.5公里黑连沟灰场,I期

两台200MW机组年排灰渣量为27.3万吨,二期工程电厂年排灰渣量

30.64万吨,当全厂装机容量达1000MW时,电厂年排灰渣量为57.94

万吨,黑连沟灰场最终坝顶标高200米时,可供全厂贮灰20年。

4.1.4拆迁建筑及设施

本期工程沿原I期工程的有关功能区向围墙外扩建,主厂房沿I

期主厂房的扩建端脱开23米扩建,冷却塔向南沿原冷却塔中心线呈

“一”字形扩建,辅助厂房区沿原辅助厂房区向北扩建,煤场部分,沿

原斗轮机中心线向南扩建,需相应拆迁原推煤机库,改建煤水沉清池,

沉煤池,并需对原I期的灰管线进行改造。

4.2交通运输

4.2.1铁路运输

本期工程的铁路专用线沿用I期工程已建全程长6.2km的专用线,

最大限坡12%。

,接轨点标高143米,厂区煤场铁路轨顶标高为175.3

米,牵引定数为1570~屯。

I期厂配线:

卸煤线2股,走行线1股,存车线1股,机整线1

股,站修线1股,卸料线及电子轨道衡线各1股,列车计算长度350

米,车辆为27辆底开车。

本期新增底开车20辆,新建一期预留的停车线,相应增加一台

燃机车。

电厂燃煤经矿区铁路及专用铁路线运至电厂,矿区铁路的牵

引定数为1600~屯,年铁路运煤量为120;;5TM屯

列车编成辆数为20辆底开车,共二列;整列进厂,二次卸完,每

次10辆。

4.2.2公路运输

电厂位于X市鹿楼工业区南,通往电厂大门及汽车运煤的专用

公路已于一期工程施工时完工。

本期新增汽车运煤量50万吨/年,煤源

为地方煤矿,本期仍沿用原运煤专用公路。

电厂侧门道路及其它主干道宽6米,次干道宽4米,扩建的建筑

物周围均以道路围绕,以满足厂交通运输及消防通道的要求。

4.3厂区总平面

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根据I期工程形成的格局和本期扩建的自

然条件及工艺流程的要求,按主厂房、输煤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

统、化学水处理系统、辅助生产建筑及厂前生活区建筑等功能分区的

原则,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不打破已有格局,并尽量与I期格局相

协调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组合,力求达到生产安全经济、施工和扩

建方便、满足防火、排水、卫生、环境保护和生活便利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工艺要求和I期工程已形成的三级台阶布置的格局,将生产

区划分为与I期相同的“三列式”布置,即由东向西依次布置贮煤场(含

汽车受煤站)●)主厂房呻220kV配电装置,并分别由低到高布置在三个

台阶上(冷却塔与主厂房在一个阶面上)。

主厂房:

主厂房采用二机一控布置方案与I期主厂房扩建端脱开23

米布置,A排柱与I期主厂房A排柱向西偏移5.1米,扩建端向南,汽

机房向西、锅炉房向东,炉后布置有电除尘器,电除尘控制室,灰浆

泵房、引风机室、烟囱、烟道、空压机室、检修综合楼,在I期的南

侧烟道与烟道后的道路之间布置本期的高压消防泵房,A排柱与烟囱

中心线距离为191米,主厂房长169.5米,出线方向向西,离开西侧厂

区围墙后转角向南。

主厂房零米设计标高182.5米(黄海高程,下同)。

厂区铁路:

厂铁路在I期工程中已形成规模,由厂区的东北侧

在厂设有二条卸煤沟,轨道衡,一条走行线,一条卸油线和机车库

以及二条施工安装线,本期需新增一股停车线,铺轨长480米。

轨顶

标高175.3米。

输煤系统:

主要将一期二条1.0米的胶带机改造为二条1.2米胶带

机,带速由2.0米/秒提高到2.5米/秒,在两主厂房之间由输煤栈桥相

连通。

贮煤场由I期贮煤场的南端围墙向南扩80米,增加一座挖掘机

库,相应改造原煤水沉清池、沉煤池,并新增二座沉煤池和一台斗轮

机。

贮煤场地坪标高175.15米。

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采用冷却塔二次循环单元制供水系统,冷却

塔呈“一”字形布置,并与I期两座冷却塔的Y座标中心线对齐,每

机广塔一泵房,水泵房布置在冷却塔区,冷却塔紧靠冲沟南岸布置。

冲沟做钢筋混凝土涵洞引流,上部回填使冷却塔区与主厂房区连成一

片,以形成厂区的完整性,也有利于冷却塔基础的稳定。

填土区作为

Ⅲ期扩建的出线通廊,在I期冷却塔南侧布置本期循环水加药间和金

相实验室。

冷却塔零米标高183.00米。

电气布置:

在原I期配电装置区向南扩建三个间隔,二个备用,

一个为变压器进线,并增加一个母联,利用I期预留的二个间隔和2

号联变间隔作为220kV出线间隔,采用发电机畸变压器呻开关组单元

接入220kV母线,220kV采用双母线单分段带旁路接线,网控楼利用

I期已有的网控楼。

化学水处理系统:

因I期工程,化水系统为分散形布置,本期按

此格局进行扩建,I期化学水处理‘车间预留2x200MW水处理车间场

地,因本期按2X300MW扩建,需增大化学水处理车间,为便于管理,

本期在原化学车间位置向东增加一座机械搅拌澄清池2座除盐水箱和

化水车间,并在原化水试验楼增加一层试验室。

在原油罐和油泵房位

置向北扩建一座1000m3油罐和油泵房,在油罐区以北增建化学废水处

理站,在原制氢站向西扩建制氢站。

其它辅助和附属生产建筑物,按I期的布置格局,就地扩建,并

尽量按功能分区进行布置,在原材料库北侧新建材料库,危险品库,

以形成仓库功能区,布置主要以消防、安全、联系便捷为原则,在化

学废水处理站西侧布置污水处理站,并在紧邻汽车库的北侧预留汽车

力口油站的场地。

厂前区:

本期工程在进厂大门口的主干道东侧新建综合办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