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865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9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

《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著名宫殿上.docx

世界著名宫殿上

前言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雅克·德比奇等人在所著的《西方艺术史》中说:

在艺术上,持久性要比独特性更为重要,集中的、瞬间的价值命里注定要被永久性所超越。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德拉克罗瓦一心想要成为一个“纯粹的古典主义者”。

这种持久性乃是艺术的一大标准,从中产生神秘感来。

你会惊奇地断定希腊艺术在多少个世纪之后仍然在拨动人的心弦。

原始的绘画在被发现之时如同今日一样,令我们感受到艺术的诞生。

起始时的灿烂令人目眩,艺术从来如此。

在拉斯科洞穴之中,最打动我们的便是那种潇洒自在,自由驰骋!

宛如一个生命在我们眼前苏醒。

事实上,支配这一艺术的准则与其说是来自先决的密码,毋宁说是来自创造的天性,它的发展被视为生命一般。

  在我们看来,艺术史是通过一些具有艺术持久性的伟大艺术作品和经过历史考验的艺术家来体现的。

因此,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放到这些具有持久性的艺术品上。

  豪塞儿在《艺术史的哲学》中说:

历史中的一切统统都是个人的成就;而个人总会发现他们是处于某种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境况之中的;他们的行为举止是他们天赋才能和所处境况两者共同的结果。

这事实上就是关于历史事件的辩证性学说的核心。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们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无论是干部、教师、学生和其他文化工作者,都迫切地需要了解世界,自然也渴望了解世界的文化艺术的历史。

近十年来,人们对于交响乐、芭蕾舞、现代舞、世界绘画、世界电影等等,越来越感兴趣。

这是一种很好的求知现象。

亚里士多德说:

“求知乃人类的天性。

”现在,时代的发展,把人们的求知的天性焕发起来,形成一种巨大的知识需求。

作为21世纪的文明人,应该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文化艺术的修养。

他不但应该懂得文学,而且应该懂得艺术;不但应该懂得中国艺术,也应该懂得世界的艺术。

特别是我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和一个开放的世界,不只是为了工作需要,就是日常生活,也应懂得一些世界艺术历史的知识。

我们不但可以从艺术史中,欣赏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艺术品,领略一个又一个伟大艺术家的风采,而且看到诞生这些伟大艺术品和艺术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哲学。

这些,都越发激励了我们编写《世界艺术史话》的信心。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

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

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

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

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作为一部世界艺术史,东西方艺术均属描述和探讨范围。

在处理两者的比重上,编写者也力求给予比较恰当的安排。

作者基本上按照编年史的方法,对它们作并行的叙述。

因此,这套书客观上具有比较艺术史的色彩,为读者在比较中对东西方艺术进行一些对比性的联想和思考提供了方便。

  当然,需要看到的是,这样一部近三百多万字的世界艺术通史著作,由于涉及的艺术门类众多,同时又有意识地以非专业读者作为主要读者对象,因而从专业读者的眼光来看,有些问题上写得不深不透的缺陷是存在的。

但是就大众读者而言,这样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最大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当然,这套丛书还有着一些缺点,希望在出版后,能够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指正,以便我们对它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之成为一部受到读者信赖的书,一部真正的常销书。

第一章

  著名宫殿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

  在地中海最大的岛克里特岛上,距海边4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面积为1800×1500米的城市克诺索斯。

  克诺索斯有一位最伟大的雅典艺术家、雕塑家及建筑师代达罗斯,他为国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著名的迷宫,宫中通道交错,无论谁只要一走进去,就再也找不到出口。

国王米诺斯将他不贞的妻子帕西法伊关在了这座迷宫里,因为他的妻子迷恋上神物白牛,并生下了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罗斯。

  每隔七年雅典人都要向米诺陶罗斯献上七个小伙子和七个姑娘作为祭品。

如此过了两个七年,到第三个七年时,阿尔戈斯的儿子忒修斯主动请缨去迷宫同这个怪物作战。

他战胜了米诺陶罗斯。

顺着米诺斯国王的女儿阿里阿德娜送给他的那条系在入口处的线,他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

  古希腊的神话是这样描述的,但事实上是否存在过这样一座迷宫呢?

虽然当希腊人开始撰写自己历史的时候,迷宫已经不复存在了,可许多研究人员仍然认为它是世上的奇迹。

如果仅仅只有关于它的生动记忆而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它的文献,那么如何得知它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呢?

  今天我们能知道这一切得归功于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他曾到克里特岛去寻找一种他在牛津博物馆的印章上见到过的神秘的象形文字。

伊文思原计划在此停留一周,但当他沿着伊腊克林市散步时,他的注意力被凯夫拉的山冈吸引住了,这座山冈令他觉得像是旧城上的雪堆。

于是伊文思开始了发掘。

他挖了几乎30年,挖出来的不是一座城市,而是面积相当于一座城市的米诺斯王宫——克诺索斯迷宫。

  史学界通常认为克里特(或米诺斯)文明主要是宫殿文明,因为正是宫殿成了这个独特社会系统的中心,没有这些宫殿克里特社会根本不可能存在。

正如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的那样,第一批宫殿出现在克里特岛上的时间是公元前3000~2000年之间。

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宫殿群的基本框架,宫殿群主要聚集在一座大的由北向南延伸的内院周围。

宫殿群的修建是以中心的一座院子为轴线开始的,然后在中心院的四周开始修建其他宫殿。

  宫殿群的平面图很有可能一开始就是在克诺索斯形成的,因为这里曾经创造过科学上有名的最大最复杂的建筑综合体。

宫殿并非按预先设定好的轮廓修建,而是由里向外建起来的。

一些学者也正是以此来解释克诺索斯某些殿正面的不规则性。

  奇异地错落在各个层面的建筑群体相互间由台阶和走廊相连,有些台阶和走廊甚至延伸到地下。

宫殿的有些房间建在采光很好的位置,有些则陷于半明半暗之间。

而光照的不均衡更增加了宫殿的神秘性效果。

  米诺斯王宫曾多次改建和扩建,最后建成的一座殿长150米、宽100米。

殿的主院的东西两侧都建有厢房,厢房的台阶向上延伸了有四层楼高,厢房还建了采光孔、小内院、走廊、大厅和起居室。

  其余部分相互之间则通过名称、高度和建筑外形加以区分。

比如,西边的楼有两三层高,一楼包括窄而大的仓库,小型祭祀室和华丽的居室。

东边的楼则正好相反,深深地凹进山丘的斜坡下,只有最上面那层朝向内院的楼能露出来。

同样的,西边是长长的柱廊朝向内院。

  学者们将宫殿西侧的大厅权且称为“觐见厅”,因为这里绕墙一周放着宝座和椅子,显而易见,这是为朝廷的达官显贵们准备的。

这里还有象征权力的图腾——双钺。

由西侧大门通向顶层的正门楼梯上的缘饰证明大厅的豪华。

缘饰上的壁画表现的是带着丰厚贡品的臣民列队行进的情形。

  国王的内居室连同窄而明亮的柱廊小院、宽敞的大厅、明亮豪华的卧室都坐落在大殿的下方。

  建筑手法的多样性在宫殿的内部装饰上创造了绘画透视效果,宽大的窗户和跨度宽阔的大门使四周环绕的景色呈现眼前,而柱廊则几乎抹去了内部装饰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

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通过上层的特制窗户、拱顶和门上的小孔射入室内的各个角落。

  克里特岛的建筑师们擅长在王宫内修建浴室,铺设排水和通风系统,调节冷热空气的供给,使室内保持恒温。

为避免受到地震的危害,他们修建了富有弹性的墙,并交替使用石头和木砖。

  宫殿地上地下的建筑中有无数的通道、秘道、楼梯、走廊。

至于房屋看似无序的排列,学者们认为这是由于地震以及公元前1380年火灾后在损毁的原宫殿旧址上又新建了宫殿。

  伊文思和助手在清理克诺索斯迷宫旧址时发现,在迷宫的墙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

对这些壁画的研究又引出了新的问题:

比如,精致梳妆台上的优雅仕女图是从哪儿来的?

她们都梳着独特的发型,涂着艳丽的红唇,有着娇媚的笑脸。

研究者将之称为“巴黎女子”、“美妇人”、“宫廷贵妇”。

这些名称很适合她们,虽然实际上她们可能只不过是神婆、弄蛇女巫或女神。

她们都是杨柳细腰,穿着蔚蓝色或鲜红色的蓬松钟式裙,袒胸露背,梳着绕有珍珠的独特发式……保养得很好的裸臂,小巧的鹰钩鼻,樱桃小嘴边凝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克里特花瓶上和宫殿的檐壁上雕刻了大量装饰图案。

胭脂红漆、天蓝色漆、宝石绿漆及棕色漆直到今天仍未褪色。

  在一幅壁画里,几个克里特人在表演斗牛。

他们抓住牛的双角,在奔跑的牛背上翻跟头。

这是什么——运动还是祭祀仪式?

伊文思曾尝试弄清楚这些游戏进行的过程,但西班牙斗牛士告诉他,在奔跑过程中抓住牛角并在它作之字形奔跑中翻越牛背,这是人的能力所不可及的。

然而这却是克里特居民喜爱的游戏。

  在克诺索斯迷宫“金銮殿”的墙上画着神秘的狮身鹰首怪兽——长着狮身和鹰翊鹰头的动物。

它们四周放满了盛开的百合花,因此一点也不觉得恐怖,反倒使它们更像优裕地生活在天堂花园里的居民,更像手工艺品。

它们都有长长的天鹅般的脖子,狮尾高高翘起,尾部装饰了涡形图纹,甚至都可以和这样的狮身鹰首怪物在草原上玩耍。

  看来,关于怪物牛米诺陶罗斯的传说并不是无中生有。

克诺索斯迷宫的墙上有无数浮雕:

浮雕上,甚至在石制及金制的餐具上都能看到牛的图案——有的在友好地戏耍圆球,有的在狂怒中奔跑,而与之相伴的克里特斗牛士则难以说清是与之玩耍还是在与之搏斗。

  牛的图腾崇拜在岛上曾经很流行,但是直到今天,学者们还是很难说清那里曾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

在米诺斯的建筑中,考古学家们还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发现,就连稍微能沾得上边的寺庙也没有找到。

  这就很令人奇怪了,因为这一类的建筑在与克里特毗邻的地中海东部及西部地区(如马耳他岛)都甚为流行。

在比较了大量事实和考古发掘成果之后,学者们推断,在克诺索斯建筑中,正是宫殿取代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寺庙。

  伊文思本人也认为,克诺索斯迷宫是一座圣所,是“祭司王”的住所,他作为女神的活化身同时也作为她的儿子,在这里与女神进行直接交流。

因此王宫就成了神圣的女神与祭司王的总寺庙,因而不可能有其他形式的寺庙存在。

  克里特岛宫殿群的位置本身就说明了宫殿的神圣性。

在米诺斯人的世界观中,自然景色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深厚的宗教象征含义,因而他们把每一个细节都看作是伟大女神本身——土地母亲——存在的不容争辩的明证,而这座宫殿正位于女神的怀抱中。

  各式各样表现宗教礼仪及仪式场景的浮雕也证明宫殿的神圣性。

其中也包括斗牛士行进的情景、多次反复出现的米诺斯斗牛术等等。

  学者们认为,在浮雕和浮雕所表现的真实事件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联系。

很可能浮雕的主要意义正好在于巩固和加强宗教仪式的奇妙效果。

  整个宫廷生活方式其实充满了宗教仪式,并严格遵循教规礼仪进行,这种生活方式在埃及宫廷、赫梯国和地中海地区其他国家中也存在。

米诺斯宫的神性本质还体现在墙上及屋顶上作装饰的神性标志中。

宫殿许多屋子(不仅仅是在“金銮殿”)里图画中经常能看到双头斧的图案、献牛角的图案、八角形盾牌等等。

带尖头的双头斧希腊语称为“拉波里斯(Лaбpис)”,因此学者们推断,“迷宫(лaбиpинт)”一词正是由此而来,而“迷宫(лaбиpинт)”一开始是用来表示“双斧屋”——米诺斯王宫的。

  “拉波里斯”是一个同克里特居民的宗教图腾联系在一起的符号标志。

在一个据说是宙斯出生地的洞窟的钟乳石和石笋中找到了那样的斧子。

如同马里的宫殿一样,克诺索斯迷宫的内院全用石砖铺砌而成。

内院有一个或几个柱廊(甚至可能建有上层回廊)。

克诺索斯迷宫的内院有米诺斯斗牛表演,这是一年一度的宗教仪式庆典中最重要的活动,它负有祈求土地丰产和保持世界和谐与平衡的使命。

第二章

尼布甲尼撒二世之官

  有关萨尔贡国王的传说中第一次提到巴比伦,他在大约公元前3世纪中叶时统治了阿卡德。

传说他统治巴比伦的时候镇压了一场起义。

  古代的当地居民将巴比伦称为“巴比利(Babili)”,意思是“上帝之门”;希腊人将它音译为“巴比伦”,而伊拉克人则至今都读作并写作“巴比伦(Babilon)”。

  巴比伦的鼎盛时期是公元前6世纪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的时候。

那时阿卡德和苏美尔王国的领地都在他的统治之下,而巴比伦就发展为巨大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幼发拉底河流经此地,船只从北面沿河将铜、肉、建筑材料运入巴比伦城,而沿河往北运走的则是小麦、燕麦和水果。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从中亚流入巴比伦的珍宝都用来修建首都及其周围的强大防御工事。

在耶稣诞生前的350年里,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到过巴比伦,但此时的巴比伦只不过是它往昔辉煌的纪念碑。

旅行中希罗多德结识了当地居民,他与他们交谈,并记下了他们向他讲述的习俗、传说和神话。

他详细地描写了他见到的巴比伦是什么样子,里面都有些什么样的运河、寺庙和宫殿。

  希罗多德之后过了大约100~150年,巴比伦城的一位祭司别罗兹写了一部关于该城的长篇巨著。

书中讲述了巴比伦和亚述王国的历史,还有国王们和众神的各种传说和神话。

遗憾的是,别罗兹的珍贵著作几乎完全散佚,流传至今的只剩下几个片断,基督教作家、恺撒利亚的优西比乌在自己的作品中曾经引用过这些片断。

  同样悲哀的是,在罗马帝国衰亡时随着巴比伦一起被摧毁的还有所有能告诉我们该城命运的文字记录文献。

在440年的时间里该城两次从历史上消失,但是著名的巴比伦城的遗址却并没有消失得毫无踪影。

  早在1850年,巴比伦遗址就已经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雷亚尔德、拉萨姆、史密斯和其他学者都对这一遗址进行了研究,从1899年起,这里开始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巴比伦城也因而经历了它的第三次重生。

  巴比伦居民自认为他们的城市是宇宙的中心,这一点从保存到今天的那幅灾难性图画中可以看出来。

古代的旅行者和商人沿幼发拉底河从北面驶近巴比伦时,首先会被它外围绕城而建的巨大城墙所震惊。

城墙的厚度丝毫不逊色于杜尔—沙鲁金的城墙,并且城墙上还为驻守的士兵修建了营房。

  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工作。

他将首都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并命人在石头上刻下铭文:

“我从东边开始用坚固的城墙将巴比伦围起来,挖了壕沟,并用沥青和烧过的砖加固壕沟的两侧。

沟的地基旁边修了高大坚固的墙。

我用雪松木做成大门并包上铜皮。

为使来意不善的敌人无法从侧面靠近巴比伦城,我用如海浪般威猛的水流将城围住。

  城的周长约60英里,绕城一周建了250座护城塔。

幼发拉底河将城一分为二,两岸都高耸着宏伟的王宫。

其中一座王宫是城堡,另一座是国王的住处。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豪华宫殿坐落在建有“伊什塔尔门”的城墙角上,位于“游行路”和幼发拉底河之间。

这座宫殿建在一块面积约45公顷的梯形地段上,宫殿被墙和走廊分成两半。

据学者们推测,西侧的宫殿建得要早些。

  这是罗伯特·科尔杰维在卡斯尔丘岗下挖出的南宫遗址。

这座宫殿是城中真正的堡垒,因为它被长900米的坚固围墙围住。

南宫由五个建筑群组成,每个建筑群都建有开放的院落,院子四周是华丽的大厅和其他房间。

院落之间相互以坚固的大门连接,因此,每个各具特色的建筑群便都成了“城中之城”。

  尼布甲尼撒二世宫殿的大门是朝东开的。

几个大院的房间列厅紧接着东大门修建开去,这些房间列厅是整个宫殿建筑群建筑的基础。

第一座院子周围分布的屋子很可能是卫兵们的住处;第二座院子的周围则是官员和国王亲信的住处;第三座院子则连接王宫的各个正房。

  第三座院子南面横向前延伸,修建了面积最大(52×17米)的朝北的接待大厅。

根据大厅的面积,特别是根据有植物装饰图案的暗蓝色釉面砖的奢华装饰,根据正对中心大门处放着国王宝座的巨大壁龛,学者们将之称为“国王觐见大厅”(金銮殿)。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寝宫是所有宫殿建筑群中最古老的建筑,环绕第四座院子而建,第五座院子是王后的寝宫和国王嫔妃们的住处。

宏伟的王宫有172个房间,总面积约52000平方米。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前殿修建得异常富丽堂皇,不过总共只有三间大殿,大殿之间用墙隔开。

这座宫殿完全被堡垒的高墙所遮蔽,尼布甲尼撒二世及其家人住在其中很可能感到像住在牢里,因此,国王又给自己建了一座新的宫殿,新宫殿更舒适,完全笼罩在绿茵之中。

宫殿前面的沿河大街及所有的院落到处都是种在粘土花盆和人工花坛里的绿树和灌木。

  殿前的沿岸大街也用烧过的砖铺砌而成,一条石阶直接从大殿通向幼发拉底河。

台阶的末端修建了码头,码头旁边时刻有国王的豪华游轮在河浪中摇荡,恭候国王和王后的驾临。

在幼发拉底河上来回穿梭的许许多多的货船和客船,需得远远地绕过国王码头,以继续自己的航程。

  考古发掘的时候,在宫殿东北部多层塔的塔基上发现了著名的“空中花园”。

  波斯人统治巴比伦时期,尼布甲尼撒二世宫曾一度荒芜:

波斯国王只有在对自己的广袤领土进行视察时,才偶尔到这里来一次。

但没过多长时间,尼布甲尼撒二世宫殿又恢复了往日的荣耀。

公元前4世纪它成了“世界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的宫殿。

这位伟大的统帅在其16年的征战生涯中从来没有打过一场败仗,最后逝于宫中的金銮殿。

  现代学者们修复了尼布甲尼撒二世宫殿。

众多的房间列厅、绵延不尽的台阶……似乎这座迷宫就没有出口,在眼前晃动的只有用现代的浅黄色砖石砌成的宫墙。

真正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宫殿遗留下来的只有一只从未守护过他的玄武岩石狮子。

吞噬一切的时间独独对这座古代雕塑手下留情,雕塑只有一部分受到毁坏。

石座上耸起的狮子雕像魅力依旧,吸引着游客们的注意力,要知道它已经有2500岁了,但它仿佛直到现在还担任着并不轻松的工作。

第三章

波斯波利斯宫

  波斯波利斯是阿契美尼德帝王朝的豪华宫殿,坐落在伊朗西南部,即历史上的法尔斯省。

现在这里只剩下一片废墟,但是废墟中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伟大事件的见证者。

波斯波利斯的遗址是如此的宏伟,以至于当我们现在接触到2500年前的历史时,仍能感受到它的呼吸。

  波斯波利斯占去了法尔斯平原的大片土地,在陡峭的库赫·伊·拉赫马特山(“仁慈山”、“感恩山”)旁向两边延伸。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520年开始修建外城宫殿。

后来——直到公元前460年——国王薛西斯和阿尔塔薛西斯才又接着进行宫殿的修建。

他们多年努力的结果是修成了为数众多的巨型宫殿和行政大楼,在强大的阿契美尼德国王面前,这些宏伟的建筑物能引起人们的害怕和恐惧。

的确,波斯波利斯宫殿建筑群的宏伟和豪华激起了那个时代所有人的想像。

  宫殿建筑群是按事先规划好的蓝图统一修建的。

建筑群坐落在由岩石开辟出的平台上(450×300米),平台用巨石垒成的高大支撑墙加固。

平台边用半成品砖砌了一堵厚墙。

平台的中间凿出两道十分陡峭的石梯,2500年前战车就是沿着这两道石梯轰隆而去,飞驰的骑兵疯狂疾驰,因为统帅大流士急着要向国王报告战胜的情况,献上丰富的战利品。

  巨大的石梯每个阶梯都有8米宽,而且每一个阶梯都是用整块的石头凿成的,这更增加了进城队伍的隆重气氛。

“通向所有民族的大门”(学者们将之称为“四方之门”)的石梯共有106个阶梯,是国王薛西斯一世时期建成的。

  “四方之门”是一座方形大厅,大厅里有四根雕刻柱子。

“保护”四根柱子的是巨大的人首牛身飞牛雕塑。

很久以前,被阿契美尼德国王征服的民族和国家的使臣,带着丰富的礼物和贡品,穿过“四方之门”前去觐见阿契美尼德君主。

这里,他们等待国王恩准进入阿帕旦纳大厅,也就是正厅,或称作大流士的“觐见大厅”。

  宏伟而豪华的阿帕旦纳大厅是那个时期建筑艺术的典范,是古代波斯建筑的瑰宝。

这是一个巨大的正方形大厅,边长为35米。

“觐见大厅”天花板的拱顶由36根石柱支撑,每根柱子都由技艺精湛的工匠刻上了表现宫廷生活的浮雕。

  阿帕旦纳大厅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

连接巨型大厅的楼梯也装饰着浮雕图案。

保存至今的柱子只有13根,它们依然支撑着平坦的楼板。

当时,为了自由采光,使空间显得宽敞明亮,这些柱子的间隔都很宽。

据说,波斯波利斯能同时接见近1万人——其中包括朝臣、军人和使节。

  每逢重大的日子,国王大流士会登上宝座,而从他旁边经过的都是那些有幸能一睹自己君主威严的人。

雕在墙上和楼梯两侧的队伍列队行进的图案保留了几个世纪。

队伍中什么样的人没有啊!

佩剑的战士骑马或乘车行进;行进队伍祥和安静,戴高帽的大胡子萨基人在波斯国王和米提亚大臣的指挥下庄严地行进,他们运来了马作为礼物,还带来了金镯子和昂贵的衣服;在大流士前面行进的还有罪恶的巴比伦城的居民,他们穿着长长的缝了皱褶的衣服,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织物和戒指;巴克特里亚的居民赶来了笨拙行进的双峰骆驼。

  波斯帝国的强大和宏伟已经被记录在这里几个世纪了。

波斯波利斯的所有浮雕都油漆过的,虽然浮雕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暗淡无光,但其中有几幅浮雕到今天仍然保存得非常好。

  阿帕旦纳大厅的南面是三角厅遗址——“议事大厅”,东面是国王薛西斯金銮殿的遗址,或叫“百柱厅”。

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支撑大厅屋顶的是十排柱子,而每排又有十根柱子。

这里的柱子甚至比阿帕旦纳大厅的柱子还多,有几千个优秀的建筑师、工程师和各种不同职业的工匠——他们中有很多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俘虏——为修建这座大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如同阿帕旦纳大厅的浮雕一样,我们在“百柱厅”里一些保存下来的浮雕上也能看到夹道列队的士兵。

而这位是大流士本人。

他坐在卫兵环侍的宝座上,似乎正在接见来访者。

“百柱厅”只用火把照明,因此在厅的深处总是一片黑暗。

  波斯波利斯建筑群还有许多其他建筑,在上千年的岁月里,无论是骄阳还是大风都没能将它们从地球上抹去。

哪怕仅仅是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由许多大厅组成的、占地面积达11000平方米的宝库也能判断出这些建筑的大小。

宝库的门都被包上了薄金片。

1941年考古学家们找到过一片那样的金片,上面能看见清晰的动植物图案。

  波斯波利斯被称为阿契美尼王朝的“正式”首都是当之无愧的。

冬季,行政首都迁到苏萨,而夏季则迁到埃克巴塔纳。

而波斯波利斯是为庆祝节日和举行仪式活动而专门建造的。

每年春天庆祝新年时,国王和他的近臣都会在波斯波利斯接受他们的臣服国献上的贡品。

  波斯波利斯的宝库储存了不少的财宝。

精美异常的珠宝首饰,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和许多其他贡品——所有这些都充盈了波斯统治者的国库。

因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写道,阿契美尼德人侵略埃及时,从法老的宫殿掠走了无数价值连城的象牙制品、金银餐具、伊西斯和其他古埃及众神的雕像,还有精美的雪花石膏花瓶。

其中很多都成了波斯国王的财产而被保存在波斯波利斯。

在这里甚至有赫梯国王和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高脚酒杯。

  然而公元前330年5月,波斯波利斯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的军队占领了。

亚历山大著名的步兵方队和轻骑兵显然要比波斯人的笨重马车更有威力。

占领波斯波利斯后,亚历山大掠夺了波斯国王的珍宝。

“除了王宫,亚历山大还让自己的兵丁洗劫了整座城市。

他们扑向黄金、豪华家具和绣金的紫红色衣服。

他们用剑把大量的华服和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餐具分成多份,每人各取自己的那一份。

  古希腊的作家们证实,从波斯波利斯搜集起来的金银珍宝有12万塔兰。

要把马其顿人以前掠夺的财宝运到苏萨和巴比伦,需要1万辆大车,300匹骆驼和无数的骡子。

  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品中是这样讲述波斯波利斯的灭亡的:

  ……亚历山大和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