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977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docx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景观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监理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要求施工单位照图施工,从而达到设计的效果。

一、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应掌握的一般规定

1、在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是否与建设单位和设计的要求一致,并进行审批。

2、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如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必须更改的地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完善设计变更手续后才能进行施工。

3、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要求施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完善各种工程资料,并最终向建设单位移交。

绿化工程施工要注意控制种植的位置,与建筑、地下管线、高压线等设施的距离要符合要求,以免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避免有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设施的管理维修。

绿化工程质量控制

(一)土壤整理

1、换土:

地表下80cm以内的土质应为沙质土壤,无砖头及其他杂物。

土壤造坡高度要达到设计要求,地形起伏自然,不得有坑洼处,要求排水良好。

地表低于路沿石上5cm。

2、土壤沉降:

在土壤处理前,需进行土壤沉降,并碾压夯实。

3、土壤处理:

1)杀菌、灭虫、除草:

种植前必须进行以控制土壤传播病菌、地下虫害及在土壤中越科的害虫为主的杀菌灭虫处理;必须进行除杂草处理。

施药期应控制在种植期的10天以前。

2)土壤施肥:

在换土深度达40cm时施足基肥,肥料一有机肥为主,其用量为每1000m3不少于800kg。

基肥采用发酵鸡粪。

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改良。

3)地表要平整,在表土深20cm以下应嵌细,土壤颗粒<2cm。

(二)苗木种类、苗木质量要求

1、乔木、灌木胸径、高度、冠径、分枝点高度等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乔木:

树形、树冠圆满、整齐一致、干直。

2)灌木:

树冠完整、整形整齐一致。

3)各类苗木应根系发达,长势良好,栽植时大根无破损,目测无明显病虫害。

(三)植物种植要求

1、各类植物栽植定点准确,植株无倾斜;行道树、列植树排列整齐一致;图案栽植线条流畅,色彩分明,符合设计要求。

2、树木移栽前需进行修剪,修剪量在1/3-1/2左右,剪去重叠枝、内向枝、纤弱枝、徙长枝,常绿树还需剪去部分嫩枝或叶片。

3、树木栽植需一律带土球,土球的直径:

落叶乔木为树干胸径的8-10倍,灌木为灌丛高度的1/3;常绿树乔木为树干胸径的10-12倍,灌木为灌丛高度1/2。

土球须进行捆扎。

4、树穴直径应大于土球直径40-60cm,深度应大于土球直径20-40cm,树穴不得成锅底形。

5、移栽的树木,所带土球必须完好,不裂不散。

凡土球松散的植株不能栽植。

栽植前须回填10cm厚表土到树穴底,栽植后须把土踩实,并挖好水圈,浇定根水。

6、乔木定植后,应用竹竿等材料捆扎呈三角支撑。

7、建植草坪的绿地,其土壤必须作杀菌、灭虫、出草处理,具体处理方法承包人应列入施工方案。

(四)排水工程要求

为保证绿化方案的实现和树木、草坪的成活和便于管养、养护,须考虑适当的排水措施方案,使得多余的水可以从绿化带流向雨水沟。

(五)养护工作

1、浇水

1)土壤、水分、养分是植物成长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在土壤已经选定的条件下,必须保证植物成长的水分和养分,以利尽快达到绿化设计要求和景观效果。

2)浇水原则:

根据不同的植物生物学特征(树木、花、草)、大小、季节、土壤干湿程度确定。

须做到及时、适量、浇足浇遍、不遗漏地块和植株。

3)浇水量:

根据不同植物种类、气候、季节和土壤干湿程度确定,深度达根部、土壤不干涸为宜。

气候特别干旱时,除浇足水外,还应增加叶面喷水保湿,减少蒸腾。

要求浇遍浇透。

4)浇水次数:

开春后植物进入成长期,须及时补充水分。

生长期应每天浇水,休眠期每半月或一月应浇一次,花卉、草坪应按成长要求适时浇水。

各种植物年浇水次数不得少于:

乔木6次,灌木8次,色块灌木12次,花卉每天一次,草坪18次。

5)浇水时间集中于春、夏、秋末。

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冬季宜午后进行。

6)无论用水车或就近抽水灌溉,都必须保证随时满足所有工具和机具运行良好,最好采用漫灌式浇水。

土壤特别结板或泥沙过重水分难以渗透时,应先松土,草坪打孔后再浇。

肉质梗及球梗植物浇水以土壤不干燥为度。

7)浇水时应注意安全事行。

2、施肥

1)肥料是植物成长所需养分的有效途径。

施肥主要有基肥和追肥:

植物休眠期内施基肥,以充分腐蚀的有机肥最好。

追肥可用复合有机肥或化肥,花灌木在开花后,要施一次以磷钾为主的追肥。

2)施肥量:

根据不同植物、生长状况、季节确定。

应量少次多,以不造成肥害为度,同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求。

3)施肥次数;根据不同植物、成长状况、季节确定。

基肥每年不少于一次,追肥每年不少于2次,特殊情况下如有特殊要求以及草坪或花卉增加施肥次数。

4)新栽植物或根系受伤植物,未愈合前不应施肥,草坪修剪一周后才能施肥。

5)施肥应均匀,基肥应充分腐熟埋入土中,化肥忌干施,应充分溶解后在施用,用量适当。

6)施肥应结合松土、浇水进行。

3、病虫害防治

1)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植物不受侵害,达到理想的成长效果,是养护管理的重要措施,必须及时有效地抓好这项工作。

2)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尽可能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把农药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

3)注意农药的使用,对症下药,配置准确,使用方法正确。

混合充分喷洒均匀,不造成药害。

4、植物的修剪

1)修剪应根据植物的种类、习性、设计意图、养护季节、景观效果进行,修剪后要求达到均衡树势、调节生长,花繁叶茂的目的。

2)根据绿化设计要求以及不同植物种类正确选择修剪的技术方法,宜多疏少截。

3)修剪时间:

落叶乔木在休眠期进行,常绿乔木在生长间隙期进行,灌木根据设计的景观造型要求及时进行。

4)修剪次数:

乔木不能少于一次/年,造型灌木不能少于4次/年,绿篱植物不能少于8次/年,灌木不少于3-4次/年。

5)草坪修剪,混播草坪不能少于24次/年,草坪高度应该保持6-8cm,当草高超过12cm时必须进行修剪,最高不能超过15cm。

6)花灌木定型修剪:

分支点以上树冠圆满,枝条分布均匀,生长健壮,花枝保留3-5个,随时清除侧枝;球形灌木应保证树冠丰满,形状良好;色块灌木,按要求的高度修剪,平面平整,边角整齐,绿篱式灌木观赏的三方面应整齐。

5、松土、除草

1)松土:

生长季节进行,用铁钯或窄锄将土挖松,草坪应用打孔机松土,每年不少于2次。

2)除草:

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原则。

绿地中应随时保持无杂草,保持草坪的纯净度。

除草应尽量连根除掉。

必要时在正确掌握和了解化学除草剂药理时,也可使用化学除草,但应先实验后使用,以不造成药害为度。

6、补栽

1)补栽应按设计方案使用品种、同规格的苗木。

补栽的苗木与已形成的苗木乔木胸径相差不能超过0.5cm,灌木高度相差不能超过5cm,色块灌木高度相差不能超过10cm。

2)补栽需及时,不得拖延。

3)补栽的植物需精心管理,保证成活,尽快达到同种植物标准。

7、支柱、扶正

1)支柱以树木不倾斜为准。

2)扶正支柱需及时,及时发现、及时支柱。

采用铁丝作捆扎材料或对树木无伤害的其他扶正措施,一定时期应检查捆扎材料对树干有无伤害,及时处理。

8、绿地清洁卫生

1)随时保持绿地清洁、美观。

2)及时清除死树、枯枝。

3)及时清除垃圾、砖头、瓦块等废物。

4)及时清运剪下的草、树枝等。

5)清理出的废弃物堆在绿地时间不超过两天。

二、景观工程质量控制

一)线路敷设

1、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其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为电缆外径的10倍;

2)聚氯乙烯铠装电缆为电缆外径的20倍;

2、电缆直埋或保护管中不得有接头。

3、电缆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绿地、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7㎜;

2)人行道下不应小于0.5㎜;

3)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敷设。

4、电缆芯线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方式,压接面应满足电气和机械强度要求。

5、电缆从地下或电缆沟引出地面时应加保护管,保护管的长度不得小于2.5m,并应采用抱箍固定,固定点不得小于2处;电缆上杆应加固定支架,支架间距不得大于2m。

6、电缆敷设、

1)电缆直埋敷设时,沿电缆全长上下应铺厚度不小于100㎜的细土或砂层,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保护板上宜铺以醒目的标志。

2)直埋电缆宜采用聚氯乙烯护套铠装电缆。

3)直埋敷设的电缆穿越铁路、道路、道口等机动车通行的地段时应穿管敷设。

4)直埋电缆沟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5)金属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性良好;当采用套接时,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长度不应小于外径的2.2倍,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焊。

6)电缆管应安装牢固;当设计无规定时,支持点间距不宜大于3m。

7)过街管道、绿地与绿地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工作井,超过50m时应增设工作井,灯杆处宜设置工作井。

工作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井盖应有防盗措施;

B、井深不得小于1m,并有应渗水孔;

C、井宽不应小于700㎜;

7、工程交接验收

1)低压电缆线路工程交接验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A、电缆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齐全、正确、清晰;

B、电缆的固定、间距、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C、电缆接头良好,绝缘应符合规定;

D、电缆沟应符合要求,沟内无杂物;

E、保护管的连接、防腐应符合规定;

F、工作井设置安装应正确;

2)隐蔽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中间验收,并做好记录;

3)低压电缆线路工程交接验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A、电缆路径的批准文件;

B、工程竣工资料;

C、工程竣工图;

D、设计变更文件;

E、各种试验和检查记录;

二、安全保护

1、一般规定

1)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在有防直接触摸保护装置,当设屏护时可采用绝缘措施。

2)电报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零或接地:

A、变压器、配电柜(箱、盘)等的金属底座或外壳;

B、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

C、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接线盒和保护管;

D、配电和路灯的金属杆塔;

E、其它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

3)不得利用蛇皮管、裸铝导线以及电缆金属护套层做接地线。

接地线不得兼做他用。

2、接零和接地保护

1)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路灯低压网中,金属灯杆、配电箱等电气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

2)在保护接零系统中,用熔断器作保护装置时,单相短路电流不应小于熔断片额定熔断电流的4倍;用自动开关作保护装置时,单相短路电流不应小于自动开关瞬时或延时动作电流的1.5倍。

3)采用接零保护时,单相开关应装在相线上,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4)保护零线和相线的材质应相同,当相线的截面在35㎜2以下时,保护零线的最小截面应为16㎜2;当相线的截面在35㎜2以上时,保护零线的最小截面不得小于相线截面的50%。

5)保护接零时,在线路分支、首端及末端应安装重复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6)在用电设备较少且分散、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用低压接地保护。

7)灯杆、配电箱等金属电力设备采用接地保护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3、接地装置

1)接地装置可利用下列接地体接地;

A、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

B、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

C、保护配电线路的金属管。

2)接地体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埋深不宜小于0.6m.

3)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在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5m.

4)明敷接地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