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9322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5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 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8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专题18议论性文本阅读

一、(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五校协作12月月考)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15分)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①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

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

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

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

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

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②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

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

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

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

③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

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

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

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

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

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④读书是个选择。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

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

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

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

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

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

14、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

(4分)

15、第2段划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6、第4段划线句有什么含义?

(4分)

17、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

方式?

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14、运用比喻论证,将经典书籍比喻成玫瑰,将精华摘要比喻为胶囊,用语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通过对比论证,突出本文论述的中心(2分)。

(共4分)

15、举例论证或反面论证,用事实从反面有力证明“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3分)

16、阅读压缩的精品书籍能获得知识;付出时间和精力仔细阅读经典原著,还可以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内涵(或充实生命)。

(4分)

17、读经典原著。

示例:

从容的阅读原汁原味的经典作品,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要了解故事大意,更要领会保尔的精神,遇到艰难困苦,就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4分)

【解析】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

首先要了解议论文常用的说证方法有摆事实(例证)、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根据所示文段中划线内容“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即可知是摆事实,其论说的问题即其后作者发现评论的句子“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

考点: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

阅读全文,首先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即“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然后抓住划线句中的喻体“玫瑰胶囊”和“盛开的玫瑰”,理解其比喻义即“压缩的经典”和“经典原作”,再理解“皮肤保养”“召唤春天”两词所表达的意义,即“很简单的收获”“很丰富的享受”。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

阅读第三段中文章,抓住“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

……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

”这段文字,即可了解作者提倡研读经典原作,仔细品味。

可结合自己阅读的经历来谈阅读原作的收获和体会。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2016届浙江省东阳市江北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2分)

比邻若天涯

朱铁志

(1)如今,在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村里,由于网络、手机盛行,互通互联,只要手指一点,顷刻之间图文毕现,哪怕地球那端,也好像近在眼前。

即时通讯系统改变了千百年来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业已形成的交往方式,从技术上讲,“天涯若比邻”再也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具体而微的现实。

为了一个共同的诉求,全球网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貌似虚拟,其实非常实在的联盟,用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比如提供一份骨髓,贡献一份干细胞,捐献一笔善款。

网络和手机的出现,像电灯、马桶、蒸汽机的发明一样,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

毫无疑问,人类需要充分享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

(2)然而,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现实世界疏远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

常见的情形是:

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说,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随意应付。

方便则方便,但缺少了一点可以

感知的温度,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谊。

人们热衷于在虚拟空间用假名展示真实的自我,却不愿在真实的世界里本真地素面朝天。

在真实和虚假之间,自觉不自觉地错把虚拟当真实。

(3)人们发明了网络,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但对网络的极度依赖,反而影响了我们中一些人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每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在办公室、课堂上,甚至在行驶着的汽车的驾驶室里都忍不住摸出手机收发短信,刷新微博。

这实在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

在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

其实,不少高档手机繁琐的功能是多余的,很多在虚拟空间飞来飞去的信息是无价值的。

(4)我不是一个排斥网络、手机等新技术的冬烘先生,相反,对网络、手机给当代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怀敬意。

我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人们:

在网络、手机时代,要警惕自己被物化为机器的奴隶。

在热切关注新技术的同时,要把时间、精力有意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活生生的人,不应沉迷于所谓的虚拟空间,而是扎扎实实地站在现实的土地上。

【注】冬烘先生:

预付浅陋的知识分子。

11、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2分)

12、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4分)

①文中用“天涯若比邻”来形容网络和手机的出现能够快捷的使原本虚拟的世界变成现实的世界。

②网络的发明,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事实上却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14、请你对“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的现象做简要评述。

(3分)

【答案】

11、要充分利用网络带给人们便捷的交往方式,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不要热衷于虚拟空间而脱离现实生活。

(2分)

12、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有力地阐述了网络的应用在现实世界疏忽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缺少了一点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真实。

(3分)

13、①“天涯若比邻”不是用来形容虚拟世界变成现实世界,而是来形容网络能不受空间限制快捷的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2分)

②不是因网络的发明而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是因一些人极度依赖网络而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2分)

14、示例

(1)肯定,从实用工具的源头上杜绝沉迷于网络这一虚拟世界的行为,避免发生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现象。

(2)否定,这种应用在科技上的倒退现象,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消减了网络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功能和作用。

(言之有理即可)(3分)

【解析】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

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

根据具体内容判断。

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

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考点: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这种类型的题目必须回到原文中寻找答案,找到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含义。

①答案锁定第二段,第二段开头探讨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拉近人们的距离,整个第二段也在说明这种虚拟世界造成的问题。

所以网络和手机的出现是通过虚拟空间拉近人们的距离,而不是把原本的虚拟世界变成现实世界。

②答案锁定第三段,作者首先通过一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肯定网络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

然后谈到了我们中那一部分极度依赖网络的人,他们被网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不能以偏概全。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对一现象做评述,主要是赞成或反对态度,赞成的原因主要是是这一举动能够减少人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而反对的原因就是就科技的进步来讲,这一举动会减少网络的便捷与迅速。

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小题。

(共10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

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

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

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他们懂得: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

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

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10、选文③--⑥然段,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请参考下面示例,分别概括⑤⑥自然段的分论点。

(2分)

示例:

第③自然段:

要不断追求;第④自然段:

要勤勉。

第⑤自然段:

;第⑥自然段:

11、文章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2、品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分)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答案】

9、(3分)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10、(2分,每个1分,意对即可)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

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11、(共3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比喻论证。

把“优秀”与“勤勉’’比作“天然的盟友”和“孪生兄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勤勉”对天才的重要作用。

12、(共2分,意对即可)“起码”是最低限度意思,充分肯定了勤勉的效果(1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缜密性(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

本文第一段结尾一句就是中心论点,或者直接用标题也可。

考点:

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

按照提示,抓住各段开头的中心句即可概括。

答题语言的结构要与例句相同。

考点:

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

选解释此词的本义,然后再说明其在句中表达的作用,要用评价语,如“说明严密”等。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2016届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5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

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

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

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⑶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

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

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

”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

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⑷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

“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

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⑸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

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⑹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

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⑺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⑻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

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⑼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24版)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3分)

A.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B.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C.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D.自己做的笔记

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10、本文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3分)

1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举例说说有什么作用。

(4分)

12、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符号式笔记,摘录式笔记,剪贴式笔记,感想式笔记等。

请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谈谈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5分)

【答案】

9、(3分)C

10、(3分)“读书莫忘做笔记。

”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 

11、(4分)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如文中列举了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的事例(或钱钟书爱做笔记的事例,或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的观点(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

12、(5分)读书笔记的好处:

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答出好处得3分)如我在读书时当遇到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我便会随手摘录下来,而且写作文时我尽量会运用起来;当读到心有所感时我便会写下心中的感想。

长久下来,不仅积累了知识,也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成了我珍贵的纪念。

(结合实际谈2分)

【解析】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

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

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或者根据作者的分析所说的道理来概括其观点。

本文的标题即是论点。

考点:

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

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

根据具体内容判断。

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

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考点: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

从题目中提示的“符号式笔记,摘录式笔记,剪贴式笔记,感想式笔记”记笔记的方法中选择一种,具体举例说明这种记笔记方法的好处。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五、(2016届江苏省射阳县特庸初级中学、射阳县第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17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

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

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⑶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

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

”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

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

的文章。

⑷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

“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

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⑸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

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