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584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x

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

有人问他们:

“你们在干什么?

”“在砌砖。

”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

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

“我在挣钱呢。

”“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

”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小故事同是一场人生,不同的人生境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痕迹,那么人生境界有何不同,什么样的人生才是高尚的人生?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学习目标一、理清文章的结构。

二、迅速筛选,把握中心和关键句。

三、体味语言的言外意弦外音,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四、对作者的观点要敢于和善于提出不同意见,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

百年之前,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迄今为止,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

所以,若要说起20世纪中国哲学,是不能不谈到哲学大师冯友兰的。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结构应该如何划分?

2.文章题为“人生的境界”,作者谈到了哪几种人生境界?

以什么为根据来划分的?

3.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

观其大略第一部分:

(1-6)阐述四种人生境界。

“觉解”引出四种人生境界。

(1)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

(2-5)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

(6)第二部分:

(7-10)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探究一、课文具体分析.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穿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

请问它是哪个词?

析:

觉解2.课文中出现了多少次?

析:

13次3.请依据课文2、3、4、5段谈谈你对“觉解”的理解?

觉解,就是了解(理解)、自觉(觉悟)的意思,即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觉悟与理解。

人对所做事情的觉悟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课文探究课文探究同一件事,不同人去做,境界是不同的:

1.大傻子看到人就有扶的习惯,他也不分男女老幼,你问他,为什么扶,他傻傻一笑,毫无意识2.马屁精认出老人是领导的父亲乖孙子一样去扶,并说我是某某某,这是为了巴结上司。

3.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得到什么,而是觉得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此做了却不想让人知道。

根据觉解程度,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天地境界道德境界觉解指数功利境界觉解指数:

较高自然境界觉解指数:

较低觉解指数:

无二、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

课文探究朗诵

(一)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1.什么叫自然境界?

析:

做事只顺着自己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2.要不要去提升?

析:

与生俱来的,不用教育,只要是活人,自然就达到的境界。

课文探究

(二)功利境界课文探究朗诵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

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1.什么叫功利境界?

他们做事情是为自己,利己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

2.理解“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大众大多处于功利境界,很难彻底摆脱私利和功利的影响的,而这也恰恰是真实的人性的体现。

课文探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做官不是为了社会,而是赚取更多的钱(三)道德境界课文探究朗诵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

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1.什么叫道德境界?

析:

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事是为社会谋福利。

课文探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抱火哥”抱着喷火的煤气罐冲出火场比尔盖茨退休捐出全部财产近五千亿,一分一毫也不留给自己子女(四)天地境界课文探究朗诵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1.什么叫天地境界?

析:

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宇宙同一,达到忘我的境界。

课文探究课文探究三、作者对四种人生境界的评价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比较四种人生境界:

觉解程度做事的动机做事的意义自然境界最低蒙昧的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功利境界较低利己的有功利的意义道德境界较高为了社会的利益有道德的意义天地境界最高为了全宇宙的利益有超道德的价值和意义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

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贤人)和天地境界(圣人),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课文探究第二部分学习本文的意义作者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3.理解:

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

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做的事,但是由于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

追求崇高要从琐碎甚至平凡的事情开始,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在日常的细节之中。

品故事,加深对“觉解”的理解。

值钱的东西有一个小偷到良宽禅师的茅庐偷东西,结果发现没有一样值钱的。

良宽禅师被小偷惊醒,脱下身上的衣服,递给小偷,说:

“你远道而来,不该让你空手而回,这件衣服你带走吧。

”小偷大惊失色,落荒而逃。

良宽禅师叹道:

“可怜的家伙,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

”拓展延伸在小偷眼里,值钱的东西是金银财宝,而在禅师眼里,星、月、山、水、花、草、树、木,无不可贵。

对事物不同的体会与觉解,使事物有了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这样就构成了人们不同的人生境界。

请说说下面的事例各属于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一名儿童趴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

开头故事里的三个泥水匠。

儿童仰望天空数星星;诗人张若虚仰望月亮;思索着“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儿童是顺着本能做事,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属于自然境界,而昆虫学家则是在进行观察和研究,是在为社会的利益做事,属于道德境界。

第一个泥水匠属于自然境界,第二个泥水匠属于典型的功利境界,第三个泥水匠也属于功利境界,但他的功利超出了一般的物欲。

数星星的儿童属于自然境界;而张若虚因为诗句中所显现的对宇宙、世界的追问和哲思而使他达到了天地境界。

“放羊娃的人生”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以下一段对话:

“你放羊为的是什么?

”“卖钱。

”“卖了钱干什么?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孩子。

”“有了孩子呢?

”“放羊。

”记者默然。

思考:

坐在教室里的我们,各自属于哪种境界?

放羊娃娃由于生活在落后愚昧地区,对自己生活不觉解,作为一个少年最是多梦季节,但他却仍是近乎处于自然境界,这也使我们感到治贫首先要治愚,理念(觉解程度)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走进冯友兰走进冯友兰走进冯友兰走进冯友兰走进冯友兰不同的境界看到的风景一定是不一样的,让我们能够在冯友兰先生境界学说的指引下,能提升我们的觉解程度,做一个高境界的人,能看到更多的大美风景。

愿我们都能活出人生的境界!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