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112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docx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

2021年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

Departmentinfectionmanagementworkplanin2020

(工作计划)

汇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2021年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优质版)

导语:

工作计划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文本方式,即机关单位、团队或个人对未来一段时间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提前制定好计划,工作才有步骤和目标,有助于协调大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篇一】

  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医疗安全与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全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

随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感控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即将迈入新的一年,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以下称院感办)按照医院感染法律、法规和规范等,以医院感染规范化防控为主题,树立督导临床、服务临床的工作理念,加强医院感染风险防控,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突出院感监测前瞻性、时效性等,结合我院实际,制定2019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的建设:

按照三甲医院评审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拟修订院感防控制度和措施,重点是国家出台的新规范在临床的实施办法、科室院感绩效考核办法及奖惩办法、院感风险报告及防控办法、后勤部清洁保洁质量管理等。

  

(二)减负增效,避免形式化、虚假式的院感表格及记录等。

拟修订临床相关院感表格,尽可能规范、简洁、有效。

  (三)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会议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明确职责,以保证各项工作正确执行、落实到位。

  (四)加强院科两级院感管理与医院感染三级网络管理,充分发挥院感办职能,督导科室管理人员树立“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意识和“院感高风险”防控意识。

拟修订科室绩效考核方案和相关质量标准。

同时对院感重点科室、重点部门的管理人员强化院感防控第一责任人意识、高危环节风险防控意识,杜绝院感爆发。

同时加强院感员及管理人员院感管理知识培训

  (五)结合我院实际,拟修订消毒管理小组职责及消毒隔离质量标准,不流于形式,充分发挥消毒管理小组职能。

  (六)加强多学科、多部门沟通、协作,力求建立多部门合作、联动机制;规范科主任、护士长、院感医生和护士组成的院感管理小组工作,通过院感QQ群密切沟通,解决临床院感防控工作中的疑点和难点。

  (七)强化院感办人员职业素养,树立督导临床、服务临床的工作理念;着力培养医务人员慎独和坚持精神,养成自觉遵守院感规范的习惯,以切实提高基础感控水平。

院感办坚持每周一次的科务会、每季度质控督导前准备会、质控检查后总结、分析会。

  二、教育与培训

  

(一)专职人员参与教育与培训

  1、院感专职人员参加院感各类培训班提升院感管理技能。

  2、参加或省级学术年会交流学习新动态。

  3、参与其他会议交流学习与经验探讨。

  4、院感办坚持每周常规1次的院感学习及院感病例讨论。

  

(二)针对性地对院感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管理人员及院感员进行院感风险防控培训,消除院感高风险隐患,杜绝医院感染暴发。

医生重点培训“医院感染诊断”,以达到院感病例准确上报及减少漏报、多重耐药菌防控;外科医务人员重点培训“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换药及无菌操作等。

  (三)举办省继续教育培训1次,题为“手术部位感染防控”,重点提高我院外科医务人员手术部位防控意识和行为,提升我院知名度,同时为我市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做贡献。

  (四)全院各类人群院感知识培训及考核

  加强科室管理人员、感控医生、感控护士等院感知识技能培训,以在科室发挥督导和引领作用。

针对全院手卫生依从性差,重点加强手卫生培训,同时严格考核,养成手卫生习惯。

  (五)院感相关知识课件制作与发布

  院感办每次培训后,为科室提供电子版课件,并在院感群发布,方便科室组织学习与参考。

  三、院感监测与质量控制

  认真做好各项监测工作,院感办每季度编辑制作《院感通讯》,让临床及时得到信息。

  

(一)院感综合性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筛查、确认与反馈

  加强上报和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筛查力度,减少院感漏报病例,及时与漏报与错报医生反馈和沟通,必要时与科主任沟通。

拟运行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新版本),拟增加预警功能、提高信息数据自动化及工作效率。

  2、提高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水平、减少漏报

  针对目前部分医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不明确,医院感染信息收集遗漏或病程记录太滞后,院感漏报病例较多,拟开展相关工作:

  

(1)加强临床医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培训,要求管床医生准确、及时记录感染相关病程,及时上报院感病例等。

拟在来年省继教外请院感知名作专题培训。

  

(2)加强院感办人员院感诊断知识学习,提高诊断水平,同时多与临床医生(尤其感染科、ICU、呼吸科等医生)交流学习与讨论。

  (3)鼓励科室真实地开展医院感染疑难病例讨论,主动请院感办、临床医生(尤其感染科、ICU、呼吸科等医生)参与,每次视效果给予绩效鼓励加分2-6分。

  3、院感监测指标与质量控制体系

  细化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与质量控制指标,使我院的院感管理质量指标均达国家卫计委院感质量指标要求。

  

(1)院感监测数据及监测总结、院感通讯等定期反馈临床,公布于医院网站或医院感控群,必要性时实时、同步反馈,尽可能及时督导和防控。

  

(2)要求科室及时提取涉及自己科室的相关数据信息,院感小组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运用,持续质量改进。

  4、查找、分析院感暴发高危风险科室或院感重点科室开展院感暴发处置演练并组织相关人员参与观摩。

确保全院全年无院感暴发事件发生。

  

(二)目标性监测

  加强院感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通过院感风险评估,及时查找出可能导致院感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防控。

  1、加强院感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管理。

  

(1)鼓励科室主动上报“科室风险评估报告与分析解决问题”单,发现风险点及时报告院感办,院感办将与科室共同分析、解决。

根据院感规范、风险等级及解决效果,院感办进行督促与讨论,视风险等级与解决效果,每次奖励绩效分2-6分。

  

(2)院感办督导发现的院感高风险环节,科室应及时尽努力解决改进,如效果显著,进步明显,给予进步奖加分,每次奖励绩效分2-6分。

  2、加强对ICU、PICU、新生儿等院感防控督查。

  3、继续开展手术风险分级(NNIS分级)感染监测。

  4、拟定调整手术部位目标性监测项目:

  部分外科医生院感防控观念及知识需更新,特别是手术操作及换药操作中的无菌观念、器械处理、手卫生等方面都需改进和提升。

下一步将重点对外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

  继续开颅手术(脑血管疾病与脑肿瘤切除)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因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意义不大,拟停止,调整目标性监测项目。

  5、开展全院“三管”监测,尤其ICU、PICU、CCU的“三管”感染监测,拟在新系统中增补三管监测数据提取,避免科室人工上报数据的不准确,同时分析和运用数据,指导临床院感防控工作。

  (三)卫生学监测

  1、每季度科室空气自采:

院感重点部门治疗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母婴同室、特殊要求病房等需要空气重点监控的,要求及引导科室人员慎独、严谨,避免不规范操作导致采样无意义、无价值。

  2、每月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如手术室、内镜中心使用内镜,以及透析用水等卫生学采样。

  3、每季度卫生学采样:

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内镜、使用中消毒液等。

  4、根据规范要求,拟按规范增补洗浆房半年采样,包括人员手、物体表面等。

  (四)现患率调查

  按照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要求,继续开展2019年度现患率调查,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

  四、细菌耐药监测与多重耐药菌管理

  

(一)继续开展全院耐药菌监测,定期向全院公布院感发生数据。

  

(二)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计划召开两次多重耐药菌多部门联席会,体现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职能,加大防控措施落实督查力度,定期分析多耐菌院感数据,并定期向全院公布各科室多耐菌院感相关情况。

  五、手卫生管理

  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太差、正确率较低,与全国三甲医院及三甲评审要求差距大,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念及行为需重点提升。

下一步,建议医院是否考虑在院感重点科室安置手卫生信息系统,以督促及统计手卫生执行情况。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手卫生规范》,强化全院各类人群手卫生培训和考核,加大手卫生管理力度、培训力度、奖惩力度。

  

(一)外科手消毒监测与管理

  院感办、医务部、护理部,质管办等每周不定时通过院感实时监控系统共同查看手术室及院感重点监控部门外科洗手执行情况,必要时请院领导督查。

如外科洗手不规范立即与科室负责人沟通,要求立即整改并纳入考核。

  

(二)全院手卫生依从性督查

  1、科室自查手卫生执行情况,要求真实,并每季度分析手卫生变化趋势,认真落实、持续改进。

  2、手卫生专项调查小组每季度进行依从性调查,向全院反馈调查数据,分析原因,要求改进,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

  3、开展清洁手的ATP荧光监测、消毒后手细菌监测。

  4、拟在世界手卫生日(5月5日)开展院感知识竞赛及手卫生落实评比、宣传活动,把手卫生意识在全院再次强化。

  六、医院感染质控检查

  

(一)拟修订临床质控检查表,力求规范、简洁、实用。

  

(二)质控检查:

院感专职人员每月不定期对临床、医技各科室进行院感质控抽查,实现每季度全院全覆盖。

  (三)督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实时反馈并要求立即整改。

必要时要求科室书面提交整改,院感办再次督查改进情况。

  (四)院感办每月对质控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得分计入科室绩效考核,同时在院感群公示,全年汇总分按排名公示,前十名备选院感先进集体;后五位的科室,医院的其它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后十位的科室人员,院感先进个人一票否决。

  (五)重点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消供中心是医院的心脏,是院感防控的重要部门,手术室内部的供应室管理一直是难点和薄弱点。

因管理及设备因素,择期手术器械应规范到下江北消供中心统一处理,否则安全隐患大,要求器械处理确保其质量和转运完好、及时。

  (六)重点加强后勤服务保障系统及清洁保洁质量管理。

后勤管理职能差及工人服务意识差,消供中心器械转运不能满足临床应急需求,洗浆房工人管理及质量标准不能满足院感规范及临床需求。

手术室、供应室、ICU、透析室等院感重点部门尤需加强。

工人清洁保洁意识和行为差、无责任感,清洁工具需改进及增补,应加强全院清洁保洁质量管理,改进考核办法和加大管理力度。

  七、其他工作

  

(一)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决策和规定,完成卫计委、质控中心、医院的指令性工作和临时性任务等。

  

(二)注重协调与各科室间,与各职能部门间,与各兄弟医院间和各上级医院相关科室间的关系,维护医院形象和声誉,为医院的院感管理工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资源基础。

  (三)对医院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审核,把好院感安全关。

  (四)参与全院大会诊、大查房,提出院感防控建议。

  (五)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品进行审核及管理。

  (六)指导下级医疗机构院感工作,起好川中南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

  (七)院感信息系统不能满足院感防控要求,院感相关数据无法提取或不吻合,部分数据还需科室上报及人工统计,距很多三甲医院的院感信息系统存在差距,需更新和完善,拟增补相关预警功能。

  【篇二】

  为进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并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201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

  1、制定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

(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90%,合格率>80%。

  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

  二、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时间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须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时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4、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等检测。

  5、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6、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重点科室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并认真落实、督导。

  1、加强口腔科,换药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

  2、加强手术室管理,三区布局合理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3、级爱情那个供应室管理,启动以消毒供应室为助中心环节的消毒灭菌工作。

  四、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药物人员自身防护,以防医院感染于未然。

  1、加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度。

  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手消毒规范,并强制管理。

  3、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

  【篇三】

  一、医院感染控制

  1、每月下到各个科室监测住院病人院感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院感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每月对手术室、产房、血透室等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发现不合格处,严加整改,直至监测结果合格为止。

  3、每季度对临床科室、重点部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检查一次,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根据本年度院感监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国院感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一次。

  二、抗菌药物应用:

  1、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协助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三、传染病管理:

  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死亡医学诊断证明书、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卡,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肿瘤病例报告工作。

  2、每天对收集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保证其内容完整、真实。

  3、收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照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4、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5、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6、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每月到医院临床支持中心检查一次,督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执行情况,避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

  2、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一次、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五、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1、将手卫生消毒列入科室质量检查项目,每季度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技术考核一次。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六、院感知识培训

  1、本年度协同医教科组织新进人员进行院感、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一次。

  2、分层次开展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两次,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水平。

(如有需要该处可填写单位名称)

Pleasefillinthenameoftheunitifnecessar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