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050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docx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导读与检测电子版

一、《木兰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著名长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为“双璧”。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一)古今异义字理解

1、爷:

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2、走:

古义为跑;今义行走。

3、但:

古义为只;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4、郭:

古义为外城;今仅用作姓氏。

5、户:

古义为门;今义为人家,住户。

或是指门第。

(二)词语解释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只)

2、万里赴.戎机(赴:

奔赴)

3、出郭.相扶将(郭:

外城)

4、策勋十二转(策勋:

记功)

5、著.我旧时裳(著:

穿)

6、关山度.若飞(度;过)

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意思是粘贴。

8、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意思是同伙。

(三)句子翻译。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翻译: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春马嘶叫声。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翻译: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

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而死,有的胜利归来。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翻译:

记功很多次,赏赐很多财物。

(四)简答

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意近即可)

答:

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

2、“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

答:

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形

3、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有哪些动词?

答:

通过“开、坐、脱、著、理、贴”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伙伴诧异的表情。

4、第二段第一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写出了什么?

答:

排比。

写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4、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什么?

答:

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

5、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6、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

A、方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一句是什么描写?

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答:

动作描写。

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9、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

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0、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答:

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1、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

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1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

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答:

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14、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答:

木兰有许多可敬、可爱之处。

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女孩子看到家里没有兄长,父亲已年老体衰,毅然替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和将士们一起拼死作战,十年驰骋于疆场,这种英雄气概也是可敬、可爱。

再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高尚行为又是多么可敬、可爱。

二、《孙权劝学》

(一)词语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当道,当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研究。

“邪”,读ye,通“耶”,语气词。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

只。

当:

应当。

见:

了解。

4、孰若孤。

孰:

谁。

5、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乃:

于是。

及:

到了,的时候。

过:

到。

6、士别三日,即更刮日相待。

更:

重新。

刮日相待: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

认清事物。

(二)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

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日相待。

翻译: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

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

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三)简答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劝学。

3、找出鲁肃赞扬昌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

答: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这是侧面描写。

作用是:

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4、文章中有哪些成语?

答: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三、《口技》

(一)词语解释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擅长。

2、会宾客大宴。

会:

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施:

设置,安放。

4、少顷。

少顷:

一会儿。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

只。

闻:

听见。

6、其夫呓语。

呓语:

说梦话。

7、满坐寂然。

“坐”通“座”。

8、妇抚儿乳。

抚:

抚摸,安慰。

乳:

喂奶。

9、众妙毕备。

毕:

全。

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

心情。

少:

稍微。

舒:

伸展、松弛。

稍稍:

渐渐。

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夹杂。

12、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曳:

拉。

“许许”读haha,拟声词。

1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虽:

即使。

指:

指明。

14、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说出。

1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大腿。

走:

跑。

16、群响毕绝毕:

全。

绝:

尽、消失。

(二)句子翻译

1、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出。

翻译: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三)简答

1、《口技》的主旨是什么?

答:

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2、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答: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伸颈”“侧日”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

“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儿欲先走”。

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4、《口技》中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

答: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5、《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

答: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日,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四、夸父逐日《山海经》

(一)词语解释

1、夸父与日逐走。

逐走:

竞跑,赛跑。

2、入口;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河:

黄河。

3、化为邓林。

为:

成为。

邓林:

即桃林。

(二)句子翻译

夸父逐日。

夸父:

古代神话人物。

逐日:

追赶太阳。

夸父逐日就是古代神话人物夸父追赶太阳(与太阳竞跑)。

三、简答

1、《夸父逐日》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表现了什么主题?

答:

讲述了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途中口渴而死,其手杖化为桃林的故事。

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答: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3、你如何看待夸父追口的失败行为?

答:

从表面看,其行为是以失败告终,但上古时代的神话是人类用来表达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种手段,其着眼点并不在于结局如何,而是表现那种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与其作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其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

五、《淮南子》

(一)词语解释

1、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昔者:

从前。

共工:

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颛顼: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

为:

做。

帝:

部落首领。

触,碰、撞。

维:

大绳子。

系挂大地的绳子。

绝:

断。

折: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涤尘埃归焉。

倾:

倾向。

故:

所以。

焉:

这里。

满:

够,达到涤:

积水。

尘埃:

尘土,这里指泥沙。

归:

流。

而:

表修饰,不译。

焉:

兼词,“于之”。

(二)短文翻译

从前,共工与颛项争做部落首领,(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不周山:

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三)简答

1、毛泽东在自己的诗中引用了《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两篇短文中的那一篇,诗中的句子是?

答:

《共工怒触不周山》:

“唤起农民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3、“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4、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

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

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4、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答:

“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这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最终结果--“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

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六、《狠》

(一)词语解释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止:

通“只”。

缀:

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2、屠惧,投以骨。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投以骨:

以骨投之。

并:

一起。

故:

旧、原来。

4、顾野有麦场。

顾:

回头看。

4、苦蔽成丘。

苦蔽:

遮盖。

5、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径:

径直。

去:

离开。

犬坐:

像犬一样坐着。

6、一狼洞其中。

洞:

打洞。

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

企图、打算。

隧:

钻洞。

8、乃惜前狼假沫。

假:

假装睡觉。

9、意暇甚。

意:

神情。

瑕:

空闲、悠闲。

10、恐前后受其敌。

敌:

攻击。

11、止增笑耳.。

“止”;通“只”。

耳:

罢了。

(二)句子翻译

1、投以骨。

翻译:

把骨头投向(狼)。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

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积薪其中,苦蔽成丘。

翻译:

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只增笑耳。

翻译: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三)简答

1、《狼》的主旨是什么?

答:

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狼》结尾段写到“狼亦黠矣”,文中表现了狼“黠”的地方是: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膜,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狼》一文的结尾是怎样议论的?

起什么作用?

故事给人哪些启示?

答:

(1)课文结尾是这样议论的: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意思是: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工夫,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2)这段议论起到画龙点睛、揭示故事主题的作用。

讽喻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终究是要失败的。

(3)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

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同时,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勤勉清廉的人,做一个坦荡磊落的人,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

这也是本文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