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948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经济区域,说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了解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规律,知道人口迁移有利于我国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3.知道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并能据此分析经济重心南移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依据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

2.区域

(1)山东、山西地区:

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2)江南地区:

两汉时期,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3)龙门碣石以北: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3.特点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易混易错]

古代的山东、山西与现在的山东省、山西省不是一个概念,它们是以河南崤山为界,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

山东、山西都是传统的农业区,而山西更是秦统一六国的基地。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三次高潮

时间

原因

影响

第一次

两晋之际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少数民族内迁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第二次

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

南方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第三次

两宋之际

靖康之变

[思维点拨]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由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迁移。

北方战乱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古代人口南迁的本质是北方先进生产力向南方扩展。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经过

(1)孙吴、东晋、南朝:

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出现了像建康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

(2)中唐以后:

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在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

(3)南宋时期: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

3.影响

(1)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2)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3)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

[易混易错]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中唐以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

必须明确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于北方,但还没有超过北方。

[思维点拨]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当地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重心南移呈现如下规律: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主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成因及特点

材料一 汉代司马迁划分的四大经济区

材料二 汉朝反映江南地区百越族经济生活的画像砖:

整幅画面以船纹为主,显示了这一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现实。

[史料解读]

材料一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两大经济区要抓住划线中的关键词“汉代”进行提炼,原因要结合当时政治、自然条件等角度提炼。

材料二注意划线的关键信息“地广人稀、经济落后”进行提炼特征及特点。

[问题思考]

(1)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两大经济区是哪里,简述这一地位形成的原因。

提示 山西和山东经济区。

原因:

长期以来是政治中心;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

(2)据材料二,分析两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特征。

上述概况反映了当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提示 经济特征:

两汉时开发较慢、人少、技术落后、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特点:

经济区域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宋书·孔秀恭等传论》

[史料解读]

从划线句子中的信息可得出社会安定和人民勤劳。

[问题思考]

据材料,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提示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材料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北宋时南方粮食的亩产量高过北方,有“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数倍”的说法。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史料解读]

从材料划线中的“仰给”“高过”等关键词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

[问题思考]

材料中的信息说明了什么?

提示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了北方,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史论总结]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自然条件: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环境:

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

③政府政策:

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④人口因素:

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⑤经济因素:

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⑥其他条件:

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2)影响

①经济格局:

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②文化重心:

教育文化中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断发展。

③交通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沿海城市海上交通和运输的发展。

④人口分布: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⑤民族关系:

使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⑥生态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一、对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认识

1.区域经济的形成:

区域经济的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的,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

2.汉代四大经济区:

山东、山西为传统的农业区(以种植麦、粟、高粱等耐旱作物为主);江南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河道纵横,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主;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因此形成传统的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3.区域经济的特点:

多样性,而且实力发展不平衡。

山东、山西以农业为主,而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多样性。

北方经济发展快,南方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及启示

1.特征

(1)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往往发生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时。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4)由北向南、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2.启示:

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1.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

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是具体经济区域的表现,其总体特征是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

2.《宋书·志序》记载:

“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

……百郡千城,流寓比室。

人伫鸿雁之歌,士蓄怀本之念,莫不各树邦邑,思复旧井。

”这主要是说(  )

A.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内迁

B.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

C.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北迁

D.江南开发,经济逐步发展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自戎狄内侮,有晋东迁,中土遗氓,播徙江外”,可知反映的是北方人民南迁的史实,故选B项。

3.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规模不一的人口迁移始终没有停止过。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古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答案 C

解析 我国古代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由北方流向南方。

4.下表是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

座)。

该表反映了(  )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

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封建自然经济衰落

答案 C

解析 黄河流域属于北方,长江流域属于南方。

黄河流域县城数量不断减少,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不断增加,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故C项符合题意。

5.《陆游集》: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这反映了(  )

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

C.南方经济发展突出,完全超过了北方

D.反映了太湖流域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

答案 D

解析 “实仰东南财赋”“吴中又为东南根柢”反映了太湖流域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年)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2/3……唐后期(757~907年唐亡)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

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竟占49项。

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

——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

有关的两个问题》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回答,“靖康之变”后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前期水利建设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社会状况:

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原因:

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有大量可耕地。

特点:

迁移的人数多;阶层广;分布在南方各地。

影响:

为南方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促进南北方文化的相互融合。

解析 第

(1)问回答唐代水利建设的特点,需要从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有:

唐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基础达标]

1.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统治政策的差异

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答案 C

解析 在汉代,黄河流域普遍采用铁犁牛耕技术,而江南仍处在刀耕火种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南北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2.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  )

A.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

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

答案 B

解析 汉代经济重心是山东和山西,这两部分地区主要沿黄河流域东西分布。

3.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以长城为界的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

D.统治政策的差异

答案 C

解析 决定各大经济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

4.唐人张籍在《永嘉行》中写道: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这表明(  )

①北民南迁是由天灾所致 ②北民南迁是为了躲避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③北民南迁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北民南迁推广了先进技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 B

5.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B.民族迁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C.统治者的重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D.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答案 D

解析 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格局的变化,可知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其决定性因素在于南方的发展,而南方发展的原因在于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这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6.有的朝代出现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某个朝代的后期时指出:

“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

”这个朝代可能是(  )

A.西汉B.唐代

C.北宋D.明代

答案 B

解析 “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说明该朝代的政治中心在西北,但经济中心在南方,唐朝的都城在长安,此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B项符合题意。

7.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其原因是(  )

A.大运河开通

B.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成为唐朝的政治中心

答案 A

解析 大运河的开通,使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8.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东汉B.南朝

C.隋朝D.南宋

答案 D

解析 由经济重心在南方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应是在南宋时期。

9.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

入宋之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南方人聪明B.政治中心南迁

C.宋代重文轻武D.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 D

解析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也带来文化重心的南移,材料中现象的出现,表明了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使文化重心南移。

10.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政治重心南移

B.政治重心南移带来经济重心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D.南方自古以来人才聚集

答案 C

解析 “财赋之地”反映了经济重心地位,“人文渊薮”反映了文化重心地位,故C项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

11.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分成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

C.自然条件的差异

D.统治政策的差异

答案 C

解析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决定各大经济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

12.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

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

这说明(  )

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

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D两项,也无法反映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只能说明南方农业的生产发展导致更多水利工程的修建,故选B项。

13.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

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的58.3%。

这表明(  )

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

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

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计天下方镇48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的58.3%”,可知A项符合题意;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宋代,排除B项;C、D两项与材料不符。

14.下面表格是关于我国汉朝到宋朝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千米),此表能够直接说明(  )

  地区

时代  

上游地区

中游地区

下游地区

西汉

15.3

10.1

13.6

东汉

16.0

4.2

12.4

13.99

9.81

25.87

北宋

21.4

13.8

23.6

南宋

27.2

14.8

22.7

A.长江流域人口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B.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唐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出现了倒退

D.人口密度的增长得益于国家统一

答案 A

解析 将同一时期三个地区的数字相加发现,除东汉比西汉人口密度有所减少外,以后每一时期都比前一时期要多,这符合“总体上升”的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

15.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

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

B.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

C.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 C

解析 材料提及南方多个地区进士数量增加,并未就南北方士人进行影响力对比,故A项错误;唐朝时期政治权力中心依然在黄河流域,故B项错误;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庶族知识分子受教育程度提高,在科举考试及第数量必然呈现上升趋势,故C项正确;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的说法缺乏严谨的数据对比,故D项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安史之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

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

——《太平广记》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

中州畿内(指洛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覃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三 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

户)

州名

苏州

鄂州

洪州

饶州

吉州

衡州

邵州

泉州

汉州

开元

户数

68093

19190

55404

14062

34381

13513

12330

30754

477

元和户数

100808

38618

91129

46116

41025

18047

18000

35571

889

——《元和郡县图志》(元和:

唐宪宗年号,806~820年)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为逃避战乱,北方居民纷纷迁往南方;材料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原荒凉残破,人口大量减少;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北方的情况相反,南方人口数量剧增。

(2)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所造成的破坏主要在北方,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北方居民的大量南迁。

(3)导致我国人口的大迁移,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促进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