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893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docx

江苏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九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教案

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

[考纲要求]1.知道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熟悉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主要用途,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能识别化

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5.了解C「、sO「、cdT、Na、K+>Fe3+、Nbt等常见

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物质的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

6.了解过滤、结晶、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7.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

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实验室制备方法。

8.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

9.能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

10.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考点一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突破实验选择题

(一)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

1.仪器的识别

(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1试管②蒸发皿③坩埚④圆底烧瓶⑤平底烧瓶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锥形瓶⑨集气瓶⑩广口瓶?

燃烧匙

(2)用于分离、提纯和干燥的仪器

①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

(3)常用计量仪器

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温度计⑤托盘天平

(4)其他仪器①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②表面皿

③滴瓶④胶头滴管

2.仪器的简单组装

(1)物质分离、提纯装置

①过滤

②蒸发

③蒸馏(分馏)

④萃取与分液

⑤洗气

⑥升华

⑦减压过滤

思维模型

物质分离、提纯是通过恰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得到纯净的物质,各组分都保留

下来,且与原来状态相同。

具体解题模型如下:

(2)可作为冷凝或冷却的装置

(3)气密性检查装置

3•熟记十五大基本操作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

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1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2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

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

将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容量瓶检漏操作

向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

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

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把容量

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6)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操作

1酸式滴定管:

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

如果仍不漏水,即

可使用。

2碱式滴定管:

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

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7)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

1酸式滴定管:

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

满尖嘴。

2碱式滴定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8)装置气密性检查

1简易装置:

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

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下图):

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

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高度不变化,则装

置气密性良好。

答题模板]

形成密闭体系一t操作一T描述现象一t得出结论

(9)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

1氧气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2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说明气体纯净。

3二氧化碳验满: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收集满。

4氨气验满: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5氯气验满: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10)焰色反应的操作

先将铂丝蘸取盐酸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

然后用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

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o

(11)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顶住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2)浓H2SO4稀释操作

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3)粗盐的提纯

1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

2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b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15)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

蒸发t结晶t过滤。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

蒸发浓缩T冷却结晶T过滤。

(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cO「:

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SO「:

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⑶利用AgNQHNG酸化)溶液检验

(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

1一:

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H—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3.离子检验实验操作的答题模板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

有……生成?

……含有……

2丰3丰

例如:

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而不含Fe的方法是取适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HQ(或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

有Fe2+而不含Fe3+o

4.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化学检验方法或思路

Q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NO

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CO

点燃时火焰呈淡蓝色,燃烧产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将气体通

过灼热的CuQCuO由黑色变成红色,且气体产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C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又可变澄清;使燃着的木条熄火

SO

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NQ

通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并产生气泡,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水

溶液显酸性;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l2

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HCl

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靠近浓氨水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NH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使酚酞溶液变红;靠近浓盐酸时冒白烟

CH==CH

点燃有明亮的火焰,并冒黑烟,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5.常见有机物的检验

有机物检验方法或思路

卤代烃

首先加NaOH溶液并加热,其次加稀硝酸中和碱液,最后滴加AgNO溶液

乙醇

可使有黑色氧化膜的灼热铜丝变得光亮(生成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乙醛);与金属钠能够平缓地反应,产生氢气

醛、葡萄糖

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反应形成银镜;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生

成红色沉淀(CU2O)

羧酸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与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共热,红色逐渐消失

淀粉

溶液遇碘变为蓝色

蛋白质

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加浓硝酸并微热,颜色变黄(含苯环结构的蛋白质用此法)

6.常见易错的物质、离子检验举例

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判断

解释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

行焰色反应,火焰呈

黄色

一定是钠盐,该溶液

中一定不含K

(2)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

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

性KMnO溶液中,溶液褪色

该气体是乙烯

向溶液X中滴加NaOH

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官口,试纸不变蓝

溶液X中无N订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

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

变蓝

Y是Cl2

(5)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

液中,品红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

向溶液Y中滴加稀硝

酸,再滴加BaCl2溶

Y中一定含有SO

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7)

往CH===CHCH中滴入

酸性KMnO溶液,溶液

褪色

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

双键

(8)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

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

X一定是浓盐酸

(9)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10)

将SQ气体通入

Ba(NQ)2溶液中,生成

白色沉淀

该沉淀一定是BaSQ

(11)

将SQ气体通入BaCl2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SQ和BaCl2不反应

(12)

将Fe(NQ)2样品溶于

稀硫酸,滴加KSCN溶

液,溶液变红

Fe(NQ)2晶体已氧化

变质

答案

(1)错也可能含检验Q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若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

否则不含有

⑵错挥发出的乙醇、生成的乙烯及副反应生成的SQ都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⑶错NH极易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稀NaQH溶液,不加热时NH不会逸出

(4)错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Y可能是C12,也可能是Q、NQ等气

(5)错Q、CI2等也能使品红褪色

(6)错若溶液Y中含有SQ「,滴加稀硝酸时能被氧化成SQ「,加入BaCl2也会有白色沉淀产

生;若溶液中含有Ag+,也会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7)错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用KMnO溶液无法证明有机物中含

有碳碳双键

(8)错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酸、浓硝酸都符合

(9)正确Fe2+的检验方法正确

(10)错H2SO3是中强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中的NG能将S6「氧化成SO「,故该白色沉淀是

BaSO

(11)正确H2SO是中强酸,而HCI是强酸,不能由中强酸制强酸

(12)错在Fe(NQ)2中加入稀硫酸后,Fe2+能被H+>NCO(两者同时存在相当于HNO)氧化成

而干扰实验

(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

(1)四原则

①不增:

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不减:

尽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易分:

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易分离;④易复原:

被提纯的物质要易被还原。

(2)三必须

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除去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同时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③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2.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

(1)升华法;

(2)过滤法;(3)蒸馏法;(4)萃取分液法;(5)洗气法;(6)燃烧法。

3•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常见类型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4)“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4•常见混合物的除杂举例

(1)常见固体混合物的除杂

固体混合物(括号内为杂

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Na2CG(NaHCG)

加热(固体时)或加适量

NaQH液体时)

NaHCO(Na2CQ)

CQ和H2Q

NaCI(NH4CI)

加热分解

FeCl2(FeCI3)

过量铁粉

过滤

FeCl3(FeCI2)

Cl2

l2(SiQ2)

加热

升华

Fe2Q(AI2Q)

过量NaQH溶液

过滤

NHCI(FeCI3)

适量氨水

过滤

KNG(NaCI)

结晶、重结晶

炭粉(CuQ)

稀盐酸

过滤

镁粉(铝粉)

过量NaQH溶液

过滤

铁粉(铝粉)

过量NaQH溶液

过滤

(2)常见混合气体的除杂

混合气体(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H2(NH3)

浓硫酸

洗气

Cl2(HCI)

饱和NaCI溶液

洗气

CQ(HCI)

饱和NaHCO液

洗气

CG^SQ)

饱和NaHCO液

洗气

CQ(CQ)

灼热CuQ

CQ(CQ

石灰乳或NaQH溶液

洗气

NQ(NQ

洗气

INQ2)

灼热铜网

CH(C2H)

溴水

洗气

酸性高锰酸钾和石灰乳

注常见气体除杂装置

图W为冷凝除杂,如除去SQ中的SO气体;CO中的H2C2Q气体等。

角度一装置识别与实验基本操作

1.(2019•江苏,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将4.0gNaQH固体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I.OOOmol•L_1NaQH溶液

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Q

答案D

解析A项,测量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湿润,否则相当于稀释溶液,错误;B项,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错误;C叽蒸干AICI3溶液时,会促进Al3+水解,生成的HCI

会挥发,最终得不到无水AICI3固体,错误;D项,SQ会被NaOH溶液吸收,且乙烯不会与

NaOH溶液反应,正确。

2.(2018•江苏,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I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后的CI2尾气

答案B

解析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

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

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吸收CI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2017•江苏,4)下列制取SQ、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A项,稀H2SQ与铜片不反应,错误;B项,S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正确;C项,SQ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应“长进短出”,错误;D项,SQ不与NaHSQ反应,无法吸收SQ,错误。

4.(2016•江苏,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Q勺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Q

分离NaHCQ干燥NaHC3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NHCI在试管底部分解为NH和HCI,温度一降低又会生成NHCI,无法得到NH,A错误;通入CQ的导管应长进短出,B错误;CQ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生成NaHC曲淀:

NH

+NaCI+CQ+H2Q===NaHG0+NHCI,可用过滤方法分离NaHCQC正确;加热NaHCg分

解:

2NaHC^====Na2CQ+CQf+HQ同时装置中烧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D错误。

5.(2015•江苏,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CH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讷体

答案B

解析A项,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错误;C项,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待下层液体放出后,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D项,加热NaHCO

有水生成,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错误。

角度二表格实验中逻辑关系的考查

6.2019•江苏,13)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浓度均为0.05mol・Lt的Nal、

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I)>KSp(AgCl)

C

向3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

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试纸测得:

CHCOON溶液的pH

约为9,NaNO溶液的pH约为8

HNO电离出屮的能力比CHCOOH勺强

答案C

解析A项,该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得出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J应先加KSCN溶液,判断溶

液中不存在Fe3+,然后再加氯水,若出现红色,可说明X溶液中存在Fe2J错误;B项,因

为「、C「浓度相等,所以先生成沉淀的物质溶度积小,黄色沉淀为AgI,则KSp(Agl)v

Ksp(AgCl),错误;C项,KI与Br2反应生成I2和KBr,淀粉遇丨2显蓝色,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知,氧化性:

Br2>丨2,正确;D项,CHCOON和NaNO溶液的浓度未

知,溶液浓度不同,水解程度不同,pH不同,不能由题给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HNO电离出H

+的能力比CHCOOH勺强,错误。

7.(2018•江苏,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溶液,浊液

苯酚的酸性强于HbCQ的酸性

变清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I4,振荡后静

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l2在CCI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

溶解度

C

向CuSO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

体析出

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

D

向NaCI、Nal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

量稀AgNO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I)>KSp(Agl)

答案B

解析B对: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b,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由于

CCb的密度大于水,则下层是有机层,从而得出结论:

I2在CC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A错:

苯酚与N@CO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NaHCO故实验的结论应是苯酚的酸性强于HCO;C

..2+2+2+

错:

向CuSO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反应:

Cu+Fe===Fe+Cu,Cu是氧

化剂,Fe2+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

Cu2+>Fe2+;D错:

向NaCI、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Agl沉淀,得出结论:

c(Ag+)•c(I一)>Ksp(Agl)。

由于题目未指明NaCI、Nal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故无法根据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比较

Ksp(AgCI)、Ksp(Agl)的大小。

8.(2017•江苏,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

B

向久置的NqSO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aSO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Q,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

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D

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l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Br2

答案B

解析A项,无白色沉淀,说明苯酚过量,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于苯酚中,错误;B项,加入

足量稀盐酸,不溶解的沉淀为BaSQ,说明部分Na^SO被氧化为Na^SO,正确;C项,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银氨溶液前,应先加NaOH溶液中和HSQ,错误;D项,溶液

呈蓝色,说明厂被氧化为丨2,说明溶液中含有氧化性物质,不一定是溴,也可能是Fe3+等,

错误。

9.(2016•江苏,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

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

B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的BaCl2

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qSQ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Ksp(BaSO4)

C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

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

0.1mol•L一

1NazSQ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一1

NaHSO溶液的pH约为5

HSO结合J的能力比SC3一的强

答案AC

解析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发生反应:

GWON廿CO+H2O—CHO出NaHCQ说明H2CO酸性强于苯酚,A正确;无法判断白色沉淀的组成,所以无法比较BaSO和CaSQ的溶度积,

B错误;FeCb与KI反应生成丨2:

2Fe3++21「===2F(T+I2,氧化剂FeCb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丨2,C正确;NaHSO溶液呈酸性,说明HSO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N&SO溶液的

pH约为10,说明SO「结合才能力强,D错误。

题组一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1.(2019•盐城市模拟)CuI是有机合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