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565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docx

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题含答案

集美区2016年八年级语文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一)

(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语文基础(30分,每小题3分)

1.对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3()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3分)()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谜底:

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谜底:

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

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

3.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法国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

语段

(一)中的画线语句,是从说“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说“‘我’上学的情形”;语段

(二)中的画线语句,是用“最明白,最精确”解释“最美的语言”。

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语段

(一)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甲】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

“又出了什么事啦?

语段

(二)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乙】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甲】破折号【乙】破折号B.【甲】逗号【乙】句号

C.【甲】破折号【乙】句号D.【甲】逗号【乙】破折号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被括号中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看上去这个人身上没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或创造者的气质(素质)。

B.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忠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C.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D.分手之后,从他那一面看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杳无音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以“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参加。

C.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我市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应该做好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6.“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

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3分)()

A.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B.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D.暗度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

7.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B.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

C.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D.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8.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

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3分)()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毁灭彷徨莽原呐喊B.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C.莽原彷徨毁灭呐喊D.毁灭呐喊莽原彷徨

提示:

《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9.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句子作为下面语段的总结句(3分)()

一年中,有着不同的节日,但总有一样东西把它们串成一条线:

清明时节,无论雨有多大,我们都不会忘了到先人坟前扫墓;中秋月圆,无论夜有多深,我们都不会错过与亲人共赏明月;春节来临,无论路有多远,我们都不会停止回家团圆的脚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个又一个节日,其中的亲情是永恒不变的

B.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是最暖人心的那条线

C.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这条线是最明显的

D.一个又一个节日,亲情把它们串成了一条线

10.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晋朝

B.《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清朝

C.《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朝

D.《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

二、文本阅读  (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1—13题(10分)

黄鹤楼作者: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1.与这首诗感情基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B.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C.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李清照《醉花阴》)

12.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B.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C.这首诗描写临别时刻的场景与心情。

D.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视野开阔,抒情真挚。

13.对这首诗最后两句默写,常有同学将“乡关”二字误写作“相关”,请你结合这两句诗的意思,帮同学们纠正错误。

(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27题(16分)

失去了的书桌

冯骥才

①我有张小小的书桌。

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

在外人眼里简直不成样子。

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暗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初是什么颜色。

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

别看它这份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每当坐在小桌前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②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

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③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④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⑤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⑥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

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⑦只有一次例外。

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

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

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

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

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

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

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

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

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

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

他真生气呢!

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

“走!

快走!

”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

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

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

”几个字。

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

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⑧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

事也懂得多了。

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

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⑨真奇怪!

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⑩有一天我画画。

画幅大,桌面小。

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

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

⑾“真该死,这破桌子!

⑿它听着,不吭一声。

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

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

它呢?

依然默默旁立。

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⒀我过去的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

哪怕我忘了,它也会无声地提醒我。

⒁它就摆在我窗前。

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

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

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

⒂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

这期间,偶尔还有一种俗名叫做“绿叶儿”的候鸟,在枝间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现在桌面上。

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阴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

等到这块厚厚的阴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

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

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⒃我终于失去了它。

⒄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

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

它才是真正地为我献出了一切哪!

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

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

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

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⒅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

⒆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

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

⒇“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14.本文以书桌为线索贯穿全文,选材详略得当,质朴情深。

从文章内容上看,作者详写了与书桌有关的事是(     )(多选题)(3分)

A.在书桌上写下辱骂李老师的话

B.书桌上画画

C.书桌保住了孩子的性命

D.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

15.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

对下面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A.每当坐在小桌前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心旷神怡”一词在这里表达了“我”坐在书桌前的喜悦心情。

B.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破损的稀世古物。

“莫名其妙”一词在这里表达了木匠师傅对“我”想要复原书桌的做法感到奇怪,不能理解。

C.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威风”一词在这里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写的字感到无比自豪的心情。

D.真奇怪!

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干净”一词在这里表达了“我”把代表耻辱的字迹抹掉后,感到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因为“我”终于纠正了自己

16.古人说: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表现了人物置身于环境中的感受。

文章第⒂段对四季景色描写似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分)

17.文章结尾一段含蓄深沉,耐人寻味,浸透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请联系与书桌有关的内容谈一谈“呵,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愧侮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所爱之物写出你喜爱它的理由。

(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7题(14分)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17分)

王远

①“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

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②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

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

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

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③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

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④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⑤“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

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

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8.“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

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概括三点即可)(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3分)

A.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B.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C.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

D.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

21.从“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4分)

(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2—24题(12分)

  网络常常是各类新词新语的“温床”,语文课上,老师针对同学们常用的几个网络用语和大家讨论,交流看法。

(一)关于新词“虐心”解读,有两组同学找来了关于“虐心”一词的用法

A组组长发言:

近来,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虐心”一词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虐心”最早是网友对有一类网络人气小说的评价。

这些小说的共同特点是主人公经历了某些事件后伤心至极,读者也因共鸣而痛苦不已,直呼“虐人”、“虐得人心肝儿疼”。

人们把这些小说称为“虐心小说”或“虐心文”。

就字面来解释,“虐心”应该是指用粗暴凶狠手段摧残心灵,但是从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新词“虐心”,要结合语境作具体分析。

  下面请看这几则材料:

 

(1)《千山暮雪》是根据著名小说家匪我思存的同名人气小说改编,该剧讲述了在商战背景下,商界精英莫绍谦(刘恺威饰)和女设计师童雪(颖儿饰)因世仇而彼此折磨的虐心故事。

剧中的莫绍谦堪称近几年荧幕上最冷酷腹黑的男主角,他因原本幸福的家庭突遭横祸而变成冷面精英商人,为抢回父亲的产业和为父亲报仇而隐忍蛰伏,却爱上仇人的女儿,将彼此都卷入虐与被虐的漩涡之中……(《重庆晨报》2011年10月27日)

 

(2)虐心剧的“鼻祖”《千山暮雪》,就把“爱你就是虐待你”的强盗逻辑发挥得淋漓尽致——男主角一边深爱女主角,一边又把当她“人肉沙包”,扔、推、捏,辅以囚禁、辱骂等手段,让女主角哇哇大哭。

(《扬子晚报》2012年8月7日)

 (3)《亲爱的回家》一开始就摆出虐心的戏码,单纯善良的程桦莫名其妙遭了牢狱之灾,在丈夫邵军的劝说下,她为保财产签下离婚协议。

好不容易提前出狱,她满心欢喜地期盼与邵军重建家庭,却被告知当天正是邵军与富家女安丽娜的大婚之日……(《羊城晚报》2012年3月2日)

  (4)自打陈道明表明了对烂剧“越烂越要看下去”的态度,“荧屏受虐控”就成了一股流行风。

没有什么狗血情节是编导们不敢涉足的,也没有什么重口味桥段是镜头不能展现的。

……新版《西游记》里,孙悟空降伏猪八戒靠的不是“打戏”而是“床戏”,美女和猪头的缠绵,让人看着反胃。

然而越是虐心,观众越是不肯罢休,他们要看看究竟还能怎样离谱,看完之后甚至还有被虐的“快感”。

(《新京报》2011年8月31日)

  看了这几则材料,我们小组认为,“虐心”一词就是指剧中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关系纷繁复杂,同时,主角又经历痛心的感情纠葛,让人看后或纠结痛苦或伤心无语。

 

这时,有一位同学举手发言:

“可是材料(4)好像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B组组长说,我们也查到关于陈道明谈“虐心”的那则材料,陈道明还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越看烂片就越要看下去,心里永远在想,非常仇恨地想:

我看你到底能烂成什么样?

看完以后有一种被虐的快感。

” 所以,这个“虐心”是带有消极义的。

(二)关于“人品问题”与“人品大爆发”

C组组长:

“人品”的原有词义非常简单。

《辞海》对“人品”的解释只有一个义项:

人的品质,品格。

 “人品问题”原用于指人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存在缺陷或不足。

一个人的人品问题,本来属于严肃认真的话题,轻易不会提及。

而当下,“人品问题”却是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口中频繁使用的词语。

他们经常把做事不顺利、不成功调侃为人品问题。

考试不理想,是人品问题;比赛输了,是人品问题;东西丢了,是人品问题;就连生个病受个伤,也是人品问题。

总之,所有做得不顺利、不成功的事,都可以被他们归结为“人品问题”。

请看这句话:

  

  

(1)哎哟,我的裙子被勾了一个小洞,莫非我的人品有问题?

(《民营经济报》2005年6月7日)

组员补充: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严肃的话题轻松化,幽默说事,戏谑待人,是许多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常取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语言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同样可以用来排泄情绪、调整心态、制造气氛。

于是,将本来属于严肃正规场合用语的“人品问题”,用来轻松调侃遇到困难、做事不顺利,也就可以理解了。

D组组长:

“人品问题”用来表达运气不好,与“人品问题”相对应,运气好则是“人品爆发”,运气非常好,就是“人品大爆发”。

具体来说,所谓“人品爆发”,指人原来状态一般或一直不顺,突然间时来运转,做事得心应手,甚至好事接连光顾。

组员补充:

这就可以看到,“人品爆发”不是用来表达新概念或新现象的,只是一个新的组合形式而已。

在某些场合下,用这个新词组替代原有的组合形式,能产生新颖、轻松、诙谐幽默的表达效果,反映的是当代人运用语言时求新求异求变的心态。

22.以下对这堂课的讨论内容把握不正确的是(    )(3分)

A.谈论“虐心”的两个小组,B组补充了A组的发言认为“虐心”还有一个消极义。

B.C和D两个小组都谈到:

“人品问题”与“人品大爆发”这种新组合的网络新词有助于营造轻松的谈话气氛。

C.四个小组都认为这些网络新词语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言。

D.不管是“虐心”还是“人品问题”这些网络新词的流行,都被同学们认为他的新用法完全脱离它的本义。

2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B组组长说的这个“消极义”可能不是是指:

(3分)

A.某些影视剧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B.情节或不切实际或荒诞浅薄又或漏洞百出

C.观众看后心里气愤不快。

D.故事情节十分引人入胜,吸引人想往下看。

24阅读下面有两则材料则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

 6分

材料一:

“虐心”一词的流行,一方面与网络和传媒的跟风使用有关,更重要的一方面可能也与现代人模式化的生活有关:

“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人与人的沟通日益减少,他们需要在电视剧中寻找痛并快乐着的感觉,通过别人的苦难来安慰自己,所以,很多观众明明知道故事是假的,但还是会泪流满面。

”(《羊城晚报》2012年8月7日

材料二:

语文老师一边批改作文,一边皱着眉头说:

什么“脑残”,“童鞋”“傻逼”,就不能好好说话,好好的表达吗?

有些词显得很粗俗,不文雅,就因为它是新的,就非得用它吗?

语言是用来沟通的,过于求新求异会不会增加沟通的难度?

三、书面表达(15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一)对话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

对话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倾诉各自的心声,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请你以“对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录精彩的对话过程,可以描述对话产生的美好结果,可以阐述你对对话的认识……

(二)观察右边的漫画,以“谈挫折”或“正确对待挫折”为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

1.C2.B3.A4.D5.B6.C7.A8.B9.D10.B

11、B12、C

13答案示例:

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烟波渺渺大江满腹愁绪,时至黄昏了,不知何处是家乡?

所以“乡关”两个字是“家乡”的意思,不该是与之谐音的“相关”。

14.ABC15.C

16.这段文字写岀了小桌陪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季生活,渲染了有小桌相伴的温馨气氛,烘托了我对小桌的喜爱之情。

(共3分,能围绕“陪伴、温馨、美好、静谧、和谐”等词语中任何一点谈气氛可得1分;能围绕“喜欢、喜爱”等词语中一点谈情感可得2分)

17.第一问含义,围绕“作者以满怀深情的笔触,叙述了自己和小桌之间的快乐、幸福以及忧愁、愧侮的往事,虽然时光流转,小桌也在地震中毁于一旦,但是小桌以及有小桌陪伴的那些美好岁月,成为永远的回忆,叫人难以忘怀”之意回答即可。

第二问围绕“自己所爱之物谈岀喜爱的理由”即可。

(共4分,第一问2分,结合原文1分,能围绕“难以忘怀”来谈含义可得1分;第二问2分,能谈岀自己所爱之物的喜爱理由即可得2分)

18.①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②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能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③向世人传播了“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答出一点给1分,共3分)

19.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列举电池板具体的厚度,将电池板的厚度与人类发丝的宽度做了比较,准确说明了电池板的厚度,强调了电池板之薄。

(答出说明方法的,给2分;答出作用的,给2分。

共4分)

20.D(2分)

21.示例:

一切不可能的事情正有待实现,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美好(具有无限潜能)。

①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②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能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③向世人传播了“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3分)

22.D23D

24.  答案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