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5003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docx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六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暑假练习题带答案

暑假练习题带答案1

一、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饱经风霜 (①吃足了  ②足足地;充分  ③满足)

阵亡(①逃跑 ②死去的  ③灭亡)

陶醉(①沉迷;过分爱好 ①用酒泡制 ③饮酒过量;④神志不清)

二、口语交际。

某旅游景点有这样一则告示:

除了您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您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主要意思:

                        

我的看法:

                        

三、课外阅读。

坚 持

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

4年来未登上拳台的拳王阿里此时体重已超过正常人的体重二十多磅,速度和耐力也已大不如前,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

然而,阿里坚信“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他凭着顽强的毅力重返拳台。

1975年9月30日,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进行第三次较量(前两次一胜一负)。

在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精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都能让他轰然倒地,他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

然而他拼着性命坚持着,不肯放弃。

他心里清楚,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只有出的气了。

比到这个地步,与其说在比力气,不如说在比毅力,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儿了。

他知道此时只有在精神上压倒对方,オ有胜出的可能。

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残存着体力。

这时,阿里的教练邓迪敏锐地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意思,他将此信息传达给阿里,并鼓励阿里再坚持一下。

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

果然,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

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手臂,宣布阿里获胜。

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在地上。

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他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较量      当即         不寒而栗         抱憾终身       

2.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杰出的人物一批批涌现 ——(          )

后悔遗憾一辈子       ——(          )

3.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

(1)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

          

(2)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

          

4.根据文章内容照样子补写句子。

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毅力才是           

5.这是拳王阿里至关重要的一场比赛,可全文竟没有一句双方对打的描述,这是因为,本文的主题是赞颂阿里        ,所以不需要记叙         。

 

答案:

一、

②足足地;充分 ②死去的 ①沉迷;过分爱好 

二、

示例:

希望游客能爱护景点的环境,不要乱扔垃圾。

爱护景区公共设施,不要带走任何东西。

去任何地方旅游,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要保护景区的环境,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三、

1. liàng  jí   lì   hàn 

2.英雄辈出抱憾终生

3.

(1)阿里再也不能上台打拳。

 

(2)弗雷泽以为阿里还保留体力,自知不敌,主动认输。

 

4.拳击手立于不败之的保障。

5.坚持到最后的坚毅精神 肉体的拼搏

暑假练习题带答案2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úguì  qúnzi   piězuǐ 

 (     )  (     )  (     )

kēngshēng dúdǎ shēngxiù 

 (     )  (     )   (     )

二、选择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①引出下文  ②声音延长  ③话题转换  ④解释说明

1.他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   )

2.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

3.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   )

4.小狐狸也许在叫妈妈——妈妈——这小狐狸真可怜。

(   )

三、课外阅读。

心 愿

雨后,静静的山林里,开了一朵、两朵、三朵……金黄、银白、鲜嫩的蘑菇。

远远地一望,像是散落在草丛里银白色的小星星,闪闪烁烁,又好像草根儿撑起的一柄柄小白伞,遮住风风雨雨。

忽然,一顶小草帽一闪,出现了一个娇小、轻盈的身影——是一个小姑娘。

她那灵巧的小手轻轻地把一棵棵小银星、一柄柄小白伞放进挎着的小竹篮里。

偶尔,还回头望一望山脚下那间白色的房屋。

我猜想:

妈妈今晚会夸奖她的,因为她给饭桌上添了一道新鲜的山味。

我猜想:

同学们明天会羡慕她的,因为她从集市上换回了一个好看的文具盒。

她回头望着山脚下那间白色的房屋。

好久,我听见她喃喃自语地说:

“老师,您喝了我熬的鲜蘑菇汤,病,一定会好些的。

啊,我不必再猜度了,我已经觉得一股股暖流淌过心间。

我慢慢地走过去,弯下腰也采起一朵又一朵鲜嫩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她的竹篮里。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喃喃自语:

                             

(2)小心翼翼: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我”看到小姑娘时,产生了哪些联想?

                            

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

                            

答案:

一、

橱柜  裙子  撇嘴  搅拌  吭声  毒打  生锈  匣子

二、

1. ④  2.③  3.①  4.②

三、

(1)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2)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2.画出:

远远地一望,像是散落在草丛里银白色的小星星,闪闪烁烁,又好像草根儿撑起的一柄柄小白伞,遮住风风雨雨。

3.①妈妈今晚会夸奖她的,因为她给饭桌上添了一道新鲜的山味。

②同学们明天会羡慕她的,因为她从集市上换回了一个好看的文具盒。

4.采蘑菇给老师做鲜嫩的蘑菇汤,让老师的病早点好。

 

暑假练习题带答案3

一、用“√”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卓越(zhuó  zhó)  分析(xīn  xī)

衔接(yán  xián)   机械(xiè  xèi)

缺乏(fá   fàn)      顽皮(wán  wáng)

二、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请改正。

人声顶沸    坚持不解    各述已见          

独出心栽     集思广议    百练成钢        

三、课外阅读。

真理是怀疑的影子

这是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小事。

不久前,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下面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

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

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法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是:

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

显而易见,这些学生的回答是对的。

上海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

有90%的同学认真地做出了答案,86—34=52岁。

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

做出正确回答的同学竟然只有10%!

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

他通过对上海这90%小学生的调查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他们坚定不移地认为:

“老师平时教导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不做的话,就连一分也得不到。

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

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在总结这两次实验的时候,引用了下面的几句话:

第一句话是笛卡儿说的:

怀疑就是方法。

第二句话是法拉第说的:

在学术上不应盲从大师,应当重事不重人,真理应当是首要目标。

第三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

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而开始的飞跃。

然后,他颇有感触地讲道:

“应当教育孩子敬重老师,但更要教育孩子敬重真理。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没完没了地怀疑才是缺点。

只有敢于怀疑,才能减少盲从。

有怀疑的地方才有真理。

真理是怀疑的影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文章写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的实验有什么作用?

                           

3.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国教育注重教育孩子                   ;中国教育则教育孩子                      ,两种教育有着较大的不同。

4.为什么要引用笛卡儿、法拉第、爱因斯坦的名言?

                           

5.你能为本文补充论据吗?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

一、

zhuó√  xī√  xián√  xiè√  fá√  wán√

二、

顶→鼎  解→懈  述→抒  栽→裁  议→益  练→炼

三、

1.论点是真理是怀疑的影子。

2.引出论题,同时也起到论据的作用。

3.敬重真理  敬重老师

4.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增强说服力。

5.①孟子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

”②哥白尼不迷信权威,终于发现了日心说。

  示例:

我们在敬重老师的同时,也要学会敬重真理。

要敢于怀疑,寻找真理。

(言之有理即可)

暑假练习题带答案4

一、扩句

⑴街道干净。

                           

⑵天空中挂着圆月,沙地上种着西瓜。

                           

二、综合性学习。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犹如一朵朵鲜花绽放在祖国大地上。

1.把民族和节日连一连。

傣族                 那达慕

藏族                 火把节

彝族                 泼水节

2.你所在的地方,有什么特殊的习俗?

请说一说。

                          

                          

三、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

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

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   瞬间——(       )   

2.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3.第⑤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喻为              。

把          比喻为              。

4.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

示例:

⑴宽阔的街道被清洁工人打扫得一尘不染,非常干净。

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二、

1.傣族——泼水节

藏族——那达慕

彝族——火把节

2.略

三、

1.细致  永恒

2.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3.阅读  细嚼慢咽的宴席  电视前的观赏  便捷的快餐

4.阅读书籍。

5.(言之有理即可)

暑假练习题带答案5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èqù    qiàolì     xuányá    

(    )  (   )   (    )  

tànwàng  tígòng   páoxiào   

(      ) (   )   (    )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翻译)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

                         

(3)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仿写拟人句)

                         

(4)灯下读书。

(扩写)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勇气叩响成功的大门

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书籍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快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

但临近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是一名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住了,他气愤地赶到委员会。

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

“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

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选拔考试。

若是一个

普通的装订工人想要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

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勇气站到戴维教授家的大门ロ。

教授家的门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门前徘徊了很久。

“笃笃笃笃”,教授家的大门终于被一颗胆怯的心叩响了。

院子里没有声响。

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

一位

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端详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

”老者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

”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嘛要闩呢 老者笑着说  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时也就把自己闩在屋里 我才不当这样的傻瓜呢他就是戴维教授。

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说:

“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庄严而华美的大门。

后来,法拉第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把短文第7自然段开头加标点处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大名鼎鼎:

                   

须发皆白:

                   

3.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这篇短文多处用了对比的方法。

如,面对年轻的法拉第,选拔委员会委员们的态度是            的,而大名鼎鼎的戴维教授却是           的。

又如,法拉第成功前后的身份反差也很大,原先,他是一名           ,后来,他成为           ,并在皇家学院任职。

法拉第的成功说明      的重要性。

答案:

一、

乐趣 俏丽 悬崖  探望 提供 咆哮 

二、

⑴祖宗传下来的疆土,我们应当誓死保卫,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⑵锺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破,把琴弦也扯断了,从此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⑶示例:

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⑷示例:

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三、

1.“?

”,“,。

2.戴维教授很出名,知道他的人很多。

 戴维教授的头发和胡须都白了。

 

3.当你将他人拒之于千里之外时,也封闭了自己的心灵(空间)。

4.嘲笑、傲慢    和蔼、礼貌   书籍装订工人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勇气

 

暑假练习题带答案6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牺牲:

①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②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1.老师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到同学家走访。

(   )

2.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   )

简单:

①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②(经历、能力等)平凡;③草率;不细致。

3.这道题乍一看挺难,其实很简单。

(   )

4.这件事很复杂,不能简单从事。

(   )

5.张老师知识丰富,教学水平高,真不简单。

(   )

三、阅读。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儿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

“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马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

“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

“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

“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

“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

”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掉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

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

袋子硬邦邦的,装着什么东西呢?

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1.找出表示红军过草地艰难的词语。

                            

2.小红军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3.陈赓提出帮助小红军,小红军是怎样拒绝的?

请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陈赓

小红军

第一次

劝小红军骑马

第二次

命令小红军骑马

第三次

叫小红军一块儿走

第四次

要送小红军青稞面

4.陈赓想起了一连串的孩子,他们和小红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读完短文,说一说你对陈赓和小红军的印象。

                             

答案:

一、

宏图  鼎盛  恐怖  抽屉  魔鬼  残酷  炊烟  锻炼

二、

1. ②  2.①  3.①  4.③  5.②

三、

1.荒无人烟、忍饥挨饿、十分疲惫。

2.因为小红军要让陈赓知道他体力强,不用骑马,好让陈赓放心的一人骑马前行。

3.体力很强  要同马赛跑  要等同伴  干粮很多

4.机灵、顽强,不怕吃苦,不拖累别人,不怕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