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4771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教案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6日

出席教师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八人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杨世全

备课内容

圆锥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

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

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

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认真思考

 

认真分析

 

学生操作

 

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小结: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6日

出席教师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八人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杨世全

备课内容

圆锥的体积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

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

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

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指出: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

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板书: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

V=Sh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

(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

(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8题。

(1)引导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② 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 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四的第6题。

(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②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计算?

③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④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

V=Sh

 

 

思考分析

 

集体讨论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小结: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集体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6日

出席教师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八人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杨世全

备课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P32例1。

    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

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

2.4:

1.6   60:

40     15:

10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60:

40=15:

10     2.4:

1.6=60:

40

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我们也学过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组成一个比,如:

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

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指名学生读题。

“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

2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

5

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比值。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0:

2=40,200:

5=40。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

再提问:

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这两个比相等。

教师说明:

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组成比例。

(板书:

80:

2=200:

5)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

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

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

(以上举例边说边板书。

(3)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4)巩固练习。

①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能,就用张开拇指和食指表示;不能就用两手的食指交叉表示。

6:

3和12:

6   35:

7和45:

9    20:

5和16:

8    0.8:

0.4和0.3:

0.6

学生判断后,指名说出判断的根据。

②做P33“做一做”。

③给出2、3、4、6四个数,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不要求举全)。

④P36练习六的第1~2题。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3.巩固练习。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

4和6:

8能不能组成比例。

(2)P34“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填空

5:

2=80:

(   )     2:

7=(   ):

5    1.2:

2.5=(   ):

4

3、先应用比例的意义,再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

9和9:

12  

(2)1.4:

2和7:

10    (3)0.5:

0.2和: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3、4和6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什么是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36~37第3~6题。

 

 

比较、讨论

 

分析、讨论

 

认真比较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小结: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6日

出席教师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八人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杨世全

备课内容

解比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

解:

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

X:

320=1:

10

(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

3x=8×15。

这变成了什么?

(方程。

(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

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提问:

“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

”(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

解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解的。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5、P35“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37第7题。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什么叫解比例?

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

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37~38第8~11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题。

2、4:

8=12:

24,如果将第二项减少1,要使比例成立,则第四项减少多少?

 

认真倾听

 

思考、比较

 

讨论、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小结: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6日

出席教师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八人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杨世全

备课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一、四顾旧知,复习铺垫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时间

 

 

 

 

 

 

 

 

 

路程

 

 

 

 

 

 

 

 

 

填表,思考:

在填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教师小结:

2、教学例2:

(1)花布的米数和总价表

数量

1

2

3

4

5

6

7

……

总价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

(2)观察图表,发现什么规律?

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总价/米数=单价(一定)

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比较例1、例2,思考并讨论:

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点?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3)看书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4、看书P40例2。

(1)题中有几种量?

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体积和高度的比的比值是多少?

这个比值是什么?

是不是一定?

(3)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4)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5)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厘米,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

225立方厘米的水有多高?

三、课堂小结:

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

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怎样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四、课堂练习:

1、P41做一做

2、P43~44练习七第1~5题。

 

认真比较、学生讨论

 

分析讨论

 

观察比较

 

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