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608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docx

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改正稿

第一章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第一节项目概述

旦义路洛河大桥是连接旦八到义正的一座重要桥梁,该桥的建成对旦义路尽早的投入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桥位于甘志吴三级公路旦八至川口段K10+700米处,横跨洛河。

该桥全长:

157.16米,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上部结构为5—30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型梁。

主要技术指标:

桥面宽度:

净7.5+2×0.5m(防护栏)

荷载等级:

汽—20级、挂—100级

洪水频率:

1/100

地震烈度:

6度

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针对该桥的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本着有利于施工组织管理的原则,本承包人拟实行项目法管理,组建旦八至义正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组成矩阵式施工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合同。

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程师1人,设置两部一室,具体执行各项施工职能工作。

根据工程需要,项目经理部下设三个项目队。

㈠机构配置原则

1、职责分明:

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包保的管理体系。

即把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目标值化整为零,分解到位,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圆满实现。

2、素质高强:

项目部管理层人员,尤其是领导决策者,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实施经验,懂技术、讲科学、善管理,能胜任各自分管的管理组织工作。

3、精干高效:

以技术为龙头,以计划为先行,以管理为主线,以施工现场为对象,组建职能完善、体系健全、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实行雷厉风行、快速动作的领导集体,满足施工现场实际需要,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㈡项目部主要人员配置

项目部主要人员详见附表二。

㈢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及说明详见附表一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将直接关系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施及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序进行,将按以下原则进行平面布置:

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临建设施的布置。

2.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堆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二次倒运。

3.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并满足施工防洪、防火要求。

4.具体布置分区明确,便于文明施工布置。

二、施工总平面详细布置

1.在该桥小里程桥台右侧及大里程桥台左侧安排施工驻地,分别布置1100m2、400m2的二个营地生活区,内设有办公、宿舍、活动室、食堂、浴室、医疗、厕所及拌合站、生产房屋、材料加工存放场。

在施工驻地旁侧安排箱梁预制场1000m2、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本桥计划安排三个项目队,每个项目队的施工任务在第九章中,已进行了详细划分。

第二节施工总平面管理

一、施工总平面管理原则

根据施工总平面设计及各分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以及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对施工平面实行科学、文明管理。

二、施工总平面管理体系

由项目副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并专人对现场平面进行分区管理。

现场实施总平面使用调度会制度,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

三、施工总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

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垂直运输,布设网络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

充分均衡利用平面为目标,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同时将该计划输入电脑,进行动态调控管理。

四、施工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采用周期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等。

在执行中,根据各分项进场与作业计划,利用工地例会和工程调度会,充分协调、协商,及时发布计划调整书,并定期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第三节临时工程

一、施工便道

该桥中心里程为K10+700,桥台两侧已经基本施工完成的三级公路路基可作为施工便道,通过该路基可直接到达施工现场。

为了便于两岸施工配合及河滩地中各墩的施工,还需延桥中线修建便道270米,同时修建宽7米、长2×20米施工便桥一座(便桥施工方案详见附图)。

二、施工供电

业主提供动力电源,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防漏保护,三相护线制。

主干线采用架空方式,支线采用架空式、电缆暗敷两种方式,暗敷埋深600mm。

为保证电力供应的正常进行,在配备1台315KVA变压器的基础上,还需配备2台160KW发电机备用。

拟架设电力干线、支线,数量及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用水

该桥跨越的洛河四季均有少量常流水,施工时可在河边设置一口大口井,将河水进行过滤后引入施工营地内的自制水塔中以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四、临时通讯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

五、生产、生活用房

在该桥小里程桥台左侧及大里程桥台左侧安排施工驻地,分别布置1100m2、400m2的二个营地生活区,内设有办公、宿舍、活动室、食堂、浴室、医疗、厕所、砼拌合站及沥青砼拌合站、生产房屋、材料加工存放场。

在施工驻地旁侧安排箱梁预制场1000m2。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六、临时用地计划

该桥需临时用地7090m2,占用时间6个月。

临时占地位置及数量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七、预制场、拌合站的设置

㈠预制场

该工程共设箱梁预制场一处,设在在该桥小里程桥台左侧,预制全桥的15片30米箱梁。

㈡砼拌合站

本工程共设置两处砼拌合站,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㈢沥青砼拌合站

本工程共设置一处沥青砼拌合站,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第一节工期目标

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为190天,本投标人拟定2002年4月20日开工,2002年10月15日前完成该工程(含桥面系)。

第二节工期安排原则

一、以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为基础,以承包人对工程计划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为依据,以合同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期。

二、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充分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确保或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三、本桥按照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加强控制,争取主动,保证总工期实现。

第三节施工顺序

本着“抢重点,抓难点,顾一般与多点平行推进”的原则,针对本桥的特点和当地施工条件,采取先抢河道基础,后作两岸基础,合理安排下部工程与箱梁预制的施工顺序。

第一步施工准备

包括施工便道、其它大小临时工程的施工,征地拆迁、设备及人员进场、就位。

第二步主体施工

本桥共有直径为1.8米的钻孔桩8根、直径为1.5米的钻孔桩4根,共计C25号混凝土504.4立方米,该桥下部工程于2002年4月30日开工,施工顺序按照3号—4号—0号—1号—2号—5号墩进行,该桥下部工程于2002年8月15日完工。

上部工程于2002年5月5日开工,2002年7月30日完成箱梁预制工作,预制梁架设利用路基作运梁通道,架桥机架设。

2002年8月26日开始桥面系的施工,2002年10月15日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比业主要求工期提前15天。

第三步竣工验收

在主体工程完工的同时,进行桥面和施工场地的整理,在2002年10月15日竣工验收。

第四节进度计划

一、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计划:

㈠施工准备2002年4月20日~2002年4月30日

㈡钻孔桩施工2002年5月01日~2002年5月30日

㈢墩台身施工2002年5月25日~2002年8月15日

㈣箱梁预制2002年5月05日~2002年7月30日

㈤箱梁架设2002年8月16日~2002年8月25日

㈥桥面系施工2002年8月26日~2002年10月5日

㈦场地整治2002年10月6日~2002年10月10日

㈧竣工验交2002年10月11日~2002年10月15日

二、总进度计划详见施工总体计划表。

第五节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一、工期保证方案

为确保业主工期要求,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拟采取以下工期保证方案:

1、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配齐配足技术工人。

2、充分细致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工作准备。

3、按照总工期目标,利用倒排工序法,制订详细的分段工期控制计划。

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抓住物资供应关,保证足量、准时满足进度要求。

二、保证工期的组织机构

在经理部的领导下,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的工期管理领导小组,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三、工期保证措施

1、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按工作内容和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进度良好开端。

2、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由副经理任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全权处理施工有关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

3、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机械、劳动配置。

4、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和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

5、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计划、检查、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施工指挥调度与全面协调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6、重点抓质量、安全,以促进度,确保不出任何安全质量事故,以便工程施工顺利进展。

7、积极推广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设备含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8、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超前布局谋势,密切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

重点项目或工序采用垂直管理,横向强制协调的强硬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9、严密组织施工,精心安排工序,保证均衡生产,并适时掀起施工高潮。

10、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开展施工生产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人人争先的氛围,不断掀起施工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和阶段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11、中标后,根据现场调查的详细资料、编制特殊季节(雨季)确保工期的技术保证措施,确保特殊季节的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工期的保证措施

为减少施工中废浆、废料及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措施:

㈠桥梁施工前,规划好泥浆制备系统,制定废浆处置方案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批,严格按方案弃浆。

㈡施工及生活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并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

㈢施工用各种材料应分类堆码,堆放有序。

工程完工后,应将其周围的废料清除干净,并按环保部门意见处理,做到工完料尽,防止污染。

五、降低气候因素对工期影响的措施

㈠雨季条件下工期保证措施

1、雨季来临之前,完成主河道中的桥墩基础的工程施工。

2、在雨季来临之前,做好防水、防洪、防排水工作。

3、成立雨季防洪防汛领导小组,设立专职值班人员,并随时与当地水文气象部门取得联系,预知预防。

4、备齐各种防雨、防洪、防汛设施,加强对便道便桥的检查和养护,保证雨季道路畅通。

5、增加材料的储备数量,防止发生因雨水而停工待料的情况发生。

6、随时检查材料库、水泥库的封闭状态,对漏雨破损之处及时修补。

7、对已绑扎的钢筋笼及时灌注砼,防止锈蚀。

8、经常对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防止用电事故发生。

㈡大风条件下工期保证措施

在大风条件下,除确实无法停工的项目外,尽量停工做施工准备、设备维修。

 

第四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测量的方案及方法

一、施工测量的组织

㈠项目部设专职测量组,其成员由1~2名测量工程师和多名测量员、测量工构成,负责全过程的施工测量放线与内部测量复核工作。

㈡我单位精测队组织人员负责不定期对项目部测量组的施工放线工作进行指导、抽检和复检。

二、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为满足施工测量需要,确保测量控制及测量放线的质量,配备以下测量设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精度要求

备注

1

全站仪

1

台套

3mm+2PPm

2

经纬仪

2

J2级

3

精密水准仪

3

台套

S1级

4

50m/30m钢盘尺

2/3

5

其它附属测量工具

以上测量设备及工具只有在通过有资格的计量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设备的检验合格证及其附件的影印件和复印件应随设备进入项目部存档,同时报送一份复印件给专业监理工程师。

项目部测量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严格按我单位ISO9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计量设备管理程序》(QSP/B081103)之要求执行。

三、控制测量

㈠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⒈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该桥平面控制起始座标点采用全站仪接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驻标段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⒉起始平面控制座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座标点加密测量。

⑴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型式及送点埋石:

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采用三角网测量,其加密桩尽量设置于桥中点法线方向上适宜地点,布点原则以能履盖全桥的有测量放线之需要,三角三边长控制在(50-200m)左右。

⑵控制点加密采用全站仪,按GB50308-1999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⑶控制加密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意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点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

⑷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⑸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三角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㈡高程控制

⒈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铟钢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认(此项工作在外业作业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

外业测量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按GB50308-1999规范中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观测。

外业测量完成后及时进行内业平差计算,当通过平差计算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形成文字成果报送监理部签认,否则应及时查找错误或超差原因,并进行补测或重测,直至合格为止。

四、施工图审核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五、施工测量放线

以上测量放线工作一经完成,应及时进行报验,只有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施工的定位依据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㈠钻孔桩施工定位放线:

1、依据已布设的平面控制加密三角网控制点座标和经复核计算无误的各钻孔桩中心座标,反算出待测桩位至测站控制点的水平距离及方位角,然后安置全站仪检测站控制点、精确定向,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出待定桩位的中心桩。

2、采用正交线法检定出该桩位的外方向线控制桩,供护筒安装及机具定位使用。

3、每个钻孔桩的护筒安装就位后,应测量护筒顶标高,供检测孔深度桩底标高时使用。

4、每个桩施工完,应复测各桩中心实际位移量,此项限差为50mm。

㈡墩柱施工定位放线

1、钻孔桩施工完后,将各墩柱的切、法向中心线测设于桩顶的稳定位置,然后根据施工图给定墩桩的平面几何尺寸用墨线标定出墩柱边线,供墩柱模板和钢筋安装定位时使用。

2、在进行墩柱模板安装时,应确其两个方向垂直度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其检测方法可用悬吊铅垂线法或用经纬仪校正,确保墩身高度与设计相符。

㈢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

1、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墩柱顶帽上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计算出各支座的中心点座标,并反算出其至测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和方位角。

2、全站仪按极座标法测设备支座中心点于顶帽面,并将其切法向方向线用墨线标定出来,供支座垫面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时使用。

3、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水平度控制:

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2mm,每一个支座特别是滑动支座安装就位后其上表面水平度,其承载能力≤2000KN的不得大于1mm,其承载能力>5000KN的不得大于2mm。

六、竣工测量

㈠竣工测量的内容

1、钻孔桩施工竣工测量:

桩的平面布置、桩顶、桩底标高及桩径。

2、桥墩柱施工竣工测量:

墩心座标、外形尺寸、垂直度。

3、墩顶帽施工竣工测量:

外形尺寸、垫石及支座中心座标、顶面高程。

㈡竣工测量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1、竣工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要与施工测量相同。

2、对施工过程中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实测实量其实际竣工平、立面位置。

3、如发现竣工测量成果超过设计及规范限差时,应通过补测或重测予以最终确认,确实证实超差时,应在实体上作出明显标识,并专题上报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业主协商,提出整改和处理方案。

㈢竣工测量成果整理

1、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编制竣工测量成果表,编绘竣工图和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2、全桥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并进行竣工测量后,依据分项工程竣工图、编绘工程竣工测量总图。

七、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使本标段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测量质量和精度要求,制定本标段施工测量质量措施:

㈠施工测量严格按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

㈡健全本项目部的施工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管理,明确职责。

㈢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测量放线前,须熟悉与施工测量放线有关的施工图纸及说明,并对施工设计图纸给出的放样定位数据认真复核,无误后,方用于施工测量放线。

㈣加强复核、复核制:

做到放样数据要反复核实,放样点位应进行换人复测,确保放样出的平面及高程点位准确性。

㈤各项测量严格健全测量记录,现场测量按统一格式和表式进行记录和计算,做到清晰、签署齐全,原始记录不得涂擦更改。

㈥工程所有测量设备与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校。

测量设备送检及现场测量设备的保管及维护遵照我单位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计量设备管理程序》之相关规定,执行保证测量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

㈦每项测量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按工程监理部规定的报验表式及程序申请报验和办理监理工程师签认。

㈧做好各项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整理、保管与归档。

 

第二节桥梁工程施工

里程

项目

K10+700洛河大桥

地理位置

3号位于河床上,其余均置于洛河二级和一级阶地上。

 

地质情况

地面以下为中粗砂砾、砂岩。

设计情况

全桥2台为2根φ1.5m钻孔桩,3墩基础为2根φ1.8m钻孔桩,桩长13.5-31m。

施工方案

采用冲击钻孔施工桩基,放坡明挖施工桥墩系梁。

设计情况

φ1.6m双柱式桥墩,矩型盖梁,墩身高度19.317~21.017m。

施工方案

墩身采用整体钢模、钢管脚手。

盖梁采用抱箍法施工。

砼采用集中拌合,砼灌车运输,汽车吊配合。

设计情况

1.1、上部结构采用5×30m连续预应力箱型梁15片。

2.2、桥面铺装采用7cm厚沥青砼。

施工方案

3.1、制梁:

在预制场内集中预制。

4.2、移运梁:

从制梁台座利用滑道直接移梁至存梁场,再通过千斤顶将梁移运至路基上的运梁平车上,经轨道平车运至桥头架桥机机腹。

5.3、架梁:

采用JQG30/80架桥机逐孔架设。

6.4、体系转换:

绑扎隔板钢筋,浇筑砼,等强后,穿束,张拉梁顶纵向负弯矩区预应力筋。

二、施工组织安排

该桥分别由第一、二项目队负责施工下部结构,第三项目队负责箱梁的预制、架设及桥面系施工。

共设2个砼集中拌合站,主要配备机械有:

砼拌合站1座,沥青混凝土拌合站1座,拌合机2台,砼罐车2台,30t汽车吊2台,25T汽车吊1台,16t汽车吊1台,张拉设备4套。

50t运梁车8台,50t千斤顶8个,JQG30/80架桥机1台,机械摊铺机1台,双轮钢轮压路机1台,轮式压路机2台,自卸汽车4辆。

工期计划从2002年4月20日至2002年10月15日完成。

三、关键工序施工安排

该桥施工关键工序是桥梁基础钻孔桩施工及上部预应力箱梁的预制和架设。

桥梁基础施工,尽量安排在枯水期完成。

桥台施工做好与路基搭接安排。

箱梁预制的施工要对模板、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对制梁及张拉的施工工艺进行多方比对和优化。

四、钻孔桩施工方法及工艺

全桥钻孔桩直径为φ180和φ150cm两种,我们计划采用现有冲击钻施工。

钻孔前先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打密实,然后埋设护筒。

护筒埋设后,护筒顶面宜高出地面0.5米。

保证高出地下水位2.0米以上。

冲击钻冲程大小和泥浆稠度通过土层情况来决定,当通过松散—中密砂砾时采用小冲程,通过砂岩层时,采用大冲程。

任何情况下,冲程不超过6m,以防卡钻。

钻进时要逐步加大泥浆比重,提高水头,以通过加强护壁,防止坍孔。

终孔检查,需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安放钢筋笼。

钢筋笼采用吊机起吊,起吊前,应固定长杆以保证钢筋笼起吊不致变形。

吊入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

若遇阻碍,可徐起徐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

下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孔内水位情况,如发生异常,马上停止,检查是否坍落。

钢筋笼入孔接长采用单面搭接焊,以利施工,并要使上下节轴线在同一垂直线上。

钢筋笼入孔后,顶端与护筒牢固定位,以防止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下落或被砼顶托上升。

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竖向导管法。

砼采用罐车运送,汽车吊砼,输送泵灌注。

导管使用前均应调直、试拼组装,准确记录试压编号及自下而上标示尺度,漏斗和储料斗需有足够的容量,即砼的初存量,应保证首批砼灌注后,使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小于1.0米。

灌注前,应二次清孔,消除沉碴,使导管下端距孔底沉碴0.3~0.5米为宜。

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以18~22厘米为宜,并应有一定的流动度,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工作应迅速,防止坍孔和泥浆沉淀过厚。

每根桩灌注时间不应太长,尽量在8h内灌注完毕,以防止顶层砼失去流动性,提升导管困难。

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一般应控制在2~4米内。

灌注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高0.5~1.0米,以便清除浮浆和消除测量误差,灌注水下砼前和灌注过程中应填写检查证并做好施工记录。

详见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

五、墩台身、帽施工方法及工艺

㈠墩台身施工前,将砼基础表现浮浆凿除,整修连接钢筋,并将基础顶面冲洗干净。

在基础顶面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